“像小时候那样。”嬴政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一种诱哄般的意味,“叫‘阿政’。”
阿政?
这个称呼,让燕丹的心猛地一跳。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赵国为质,两人都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他偶尔会脱口而出的称呼。
自从回到秦国,嬴政成为公子、太子,继而登基为王后,这个带着亲昵和童真的称呼,便再未出口过。
“这……这不合礼制!”燕丹下意识地拒绝,耳根发烫,“若被旁人听去……”
“不会被听去。”嬴政凑近他,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鼻尖,呼吸交融,“就我们两个的时候。丹,叫一声听听?”
他的声音低沉磁性,在寂静的夜里,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蛊惑力。
燕丹的心跳得飞快,脸颊滚烫。
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觉得嬴政此刻像个讨要糖果的大孩子。
“别……别闹了……”他试图推开他,声音细若蚊蚋。
“叫一声嘛。”嬴政不依不饶,手臂收得更紧,几乎将他整个人圈在怀里,“就一声。寡人想听。”
黑暗放大了所有的感官,也削弱了理智的防线。
燕丹被他磨得没办法,又怕动静太大引来宫人,只得把脸深深埋进他胸口,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飞快地,含糊地嘟囔了一声:
“阿…阿政……”
声音又轻又软,还带着羞窘的颤音,刚一出口,燕丹就后悔了,整张脸烧得厉害。
然而,嬴政却像是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仙乐,身体明显僵硬了一瞬,随即,胸腔震动,发出低沉而愉悦的轻笑。
他心满意足地重新躺好,将燕丹更紧地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喃喃道:“嗯,睡吧。”
那语气中的满足和安心,几乎要满溢出来。
燕丹僵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和温暖的体温,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甜蜜。
【真是……拿他没办法。】他认命地闭上眼睛,小声咕哝了一句:“……睡了。”
至于礼制、规矩、旁人的眼光……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寝殿内重归寂静,相拥的两人,呼吸渐渐绵长。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满殿内,也悄然漫过某人微微上扬的嘴角。
翌日,天光正好。
燕丹换上一身庄重而不失随和的常服,乘着安秦君的车驾,来到了位于咸阳宫西侧,气势恢宏的丞相府。
通报之后,门房不敢怠慢,恭敬地将燕丹引入府中。
与章台宫的肃穆威严不同,丞相府内处处透着一种沉淀的奢华与书卷气。
回廊曲折,亭台水榭,奇石林立,往来仆从皆衣着体面,步履轻悄,彰显着主人位极人臣的尊贵与品味。
燕丹被引至一处临水的敞轩。
轩内陈设典雅,博古架上摆满竹简玉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丞相吕不韦并未在正厅等候,而是闲适地坐在轩中一张铺着软垫的席上,面前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正自斟自饮,仿佛只是在招待一位寻常的访客。
见到燕丹,吕不韦并未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皮,脸上带着一丝惯有的,高深莫测的微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安秦君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坐,尝尝新到的蜀茶。”
“吕相客气了。”燕丹神色平静,依言在吕不韦对面的席上跪坐下来,姿态从容。
有侍女悄无声息地上前,为燕丹奉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随后躬身退下,轩内只余二人。
吕不韦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并不急于开口,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轩外的水池上,实则眼角的余光,始终锁定在燕丹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燕丹也不催促,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浅啜一口。
茶香清冽,入口微苦,回味甘醇,确是上品。
他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地对上吕不韦投来的视线。
一时间,轩内只有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茶水注入杯盏的细微声响。
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
最终还是吕不韦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杯壁,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安秦君今日前来,想必……不是只为陪老夫品这一盏清茶吧?”
燕丹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吕相乃当世智者,洞若观火。丹此来,确实有事相商。”
他顿了顿,迎上吕不韦深邃的目光,语气不卑不亢,却字字清晰:“大王年已十七,距二十加冠亲政,满打满算,不过三年光景。不知吕相对此……有何看法?”
吕不韦眼中精光一闪,面色却依旧平静,他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才缓缓道:“大王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实乃我大秦之福。加冠亲政,乃祖宗规制,亦是臣等所盼。老夫身为丞相,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大王,直至其顺利亲政,执掌乾坤。”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燕丹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道:“吕相忠心可鉴,日月可表。只是……近日朝堂之上,楚系与吕相一脉,争执颇烈,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大王虽年少,却志存高远,有意继承先王遗志,东出函谷,一扫六合。若朝局长期纷扰内耗,岂不延误东出大业?”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了几分:“吕相是先王钦定的托孤重臣,更是大王名义上的‘仲父’。”
“于公于私,大王对吕相,都存有几分香火之情,若能在这最后的三年里,平稳交接权柄,全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岂不美哉?”
“也免得到时……徒生尴尬,甚至……伤及彼此颜面。”
最后几句话,燕丹说得意味深长,其中的警告意味,已是不言而喻。
阿政?
这个称呼,让燕丹的心猛地一跳。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赵国为质,两人都还是不谙世事的孩童时,他偶尔会脱口而出的称呼。
自从回到秦国,嬴政成为公子、太子,继而登基为王后,这个带着亲昵和童真的称呼,便再未出口过。
“这……这不合礼制!”燕丹下意识地拒绝,耳根发烫,“若被旁人听去……”
“不会被听去。”嬴政凑近他,鼻尖几乎要碰到他的鼻尖,呼吸交融,“就我们两个的时候。丹,叫一声听听?”
他的声音低沉磁性,在寂静的夜里,带着一种难以抗拒的蛊惑力。
燕丹的心跳得飞快,脸颊滚烫。
他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才会觉得嬴政此刻像个讨要糖果的大孩子。
“别……别闹了……”他试图推开他,声音细若蚊蚋。
“叫一声嘛。”嬴政不依不饶,手臂收得更紧,几乎将他整个人圈在怀里,“就一声。寡人想听。”
黑暗放大了所有的感官,也削弱了理智的防线。
燕丹被他磨得没办法,又怕动静太大引来宫人,只得把脸深深埋进他胸口,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飞快地,含糊地嘟囔了一声:
“阿…阿政……”
声音又轻又软,还带着羞窘的颤音,刚一出口,燕丹就后悔了,整张脸烧得厉害。
然而,嬴政却像是听到了世间最美妙的仙乐,身体明显僵硬了一瞬,随即,胸腔震动,发出低沉而愉悦的轻笑。
他心满意足地重新躺好,将燕丹更紧地搂进怀里,下巴抵着他的发顶,喃喃道:“嗯,睡吧。”
那语气中的满足和安心,几乎要满溢出来。
燕丹僵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平稳的心跳和温暖的体温,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还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甜蜜。
【真是……拿他没办法。】他认命地闭上眼睛,小声咕哝了一句:“……睡了。”
至于礼制、规矩、旁人的眼光……在这一刻,似乎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寝殿内重归寂静,相拥的两人,呼吸渐渐绵长。
月光如水,温柔地洒满殿内,也悄然漫过某人微微上扬的嘴角。
翌日,天光正好。
燕丹换上一身庄重而不失随和的常服,乘着安秦君的车驾,来到了位于咸阳宫西侧,气势恢宏的丞相府。
通报之后,门房不敢怠慢,恭敬地将燕丹引入府中。
与章台宫的肃穆威严不同,丞相府内处处透着一种沉淀的奢华与书卷气。
回廊曲折,亭台水榭,奇石林立,往来仆从皆衣着体面,步履轻悄,彰显着主人位极人臣的尊贵与品味。
燕丹被引至一处临水的敞轩。
轩内陈设典雅,博古架上摆满竹简玉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丞相吕不韦并未在正厅等候,而是闲适地坐在轩中一张铺着软垫的席上,面前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正自斟自饮,仿佛只是在招待一位寻常的访客。
见到燕丹,吕不韦并未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皮,脸上带着一丝惯有的,高深莫测的微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安秦君大驾光临,蓬荜生辉。请坐,尝尝新到的蜀茶。”
“吕相客气了。”燕丹神色平静,依言在吕不韦对面的席上跪坐下来,姿态从容。
有侍女悄无声息地上前,为燕丹奉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随后躬身退下,轩内只余二人。
吕不韦慢条斯理地品着茶,并不急于开口,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轩外的水池上,实则眼角的余光,始终锁定在燕丹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燕丹也不催促,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浅啜一口。
茶香清冽,入口微苦,回味甘醇,确是上品。
他放下茶杯,目光坦然地对上吕不韦投来的视线。
一时间,轩内只有微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茶水注入杯盏的细微声响。
一种无形的压力,在两人之间悄然弥漫。
最终还是吕不韦先打破了沉默,他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杯壁,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安秦君今日前来,想必……不是只为陪老夫品这一盏清茶吧?”
燕丹微微一笑,开门见山:“吕相乃当世智者,洞若观火。丹此来,确实有事相商。”
他顿了顿,迎上吕不韦深邃的目光,语气不卑不亢,却字字清晰:“大王年已十七,距二十加冠亲政,满打满算,不过三年光景。不知吕相对此……有何看法?”
吕不韦眼中精光一闪,面色却依旧平静,他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才缓缓道:“大王天资聪颖,勤勉好学,实乃我大秦之福。加冠亲政,乃祖宗规制,亦是臣等所盼。老夫身为丞相,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大王,直至其顺利亲政,执掌乾坤。”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无懈可击。
燕丹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道:“吕相忠心可鉴,日月可表。只是……近日朝堂之上,楚系与吕相一脉,争执颇烈,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大王虽年少,却志存高远,有意继承先王遗志,东出函谷,一扫六合。若朝局长期纷扰内耗,岂不延误东出大业?”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了几分:“吕相是先王钦定的托孤重臣,更是大王名义上的‘仲父’。”
“于公于私,大王对吕相,都存有几分香火之情,若能在这最后的三年里,平稳交接权柄,全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岂不美哉?”
“也免得到时……徒生尴尬,甚至……伤及彼此颜面。”
最后几句话,燕丹说得意味深长,其中的警告意味,已是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