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肯定的点点头,继续道:“没错,比如,在敌国埋下能将对方君王置于死地的暗桩!”
说到这里,李信猛地抬头,震惊地看向燕丹,又看向西方——雍城的方向,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
燕丹缓缓点头,肯定了李信的推测:“雍城,旧都,宗庙所在,看似平静,实则……或许潜藏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危机。我此番前来,名为拱卫,实为……清剿。”
他没有直接点明赵姬和嫪毐之事,但将“长信侯”与“秦国暗桩”、“雍城危机”联系起来,已经足够李信理解任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
李信倒吸一口凉气,终于明白了燕丹之前那句“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为何嬴政会如此纵容燕丹看似“荒唐”的请求!
这背后牵扯的,恐怕是动摇国本的宫廷秘辛!一时间,帐内寂静无声,只有蜡烛燃烧的噼啪声,和两人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叮!宿主成功拉“勇猛好奇宝宝”李信上贼船!积分 8000!系统提示:风险共担系数提升,请宿主谨慎操作,避免团灭结局![瑟瑟发抖.jpg]】
旌旗招展,五千精锐历经数日跋涉,终于抵达了雍城地界。
这座古老的都城在秋日高远的天空下,显得肃穆而沉寂,高大的城墙蜿蜒于山峦之间,守护着嬴秦氏族的宗庙陵寝,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庄严气象。
在距离雍城尚有十数里的一处隐蔽山谷,燕丹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他勒住马缰,远眺着那座熟悉的城郭,目光深邃,不见波澜。
“李将军。”燕丹转头看向身旁跃跃欲试的李信。
“末将在!”李信立刻抱拳。
“传令下去,全军在此山谷扎营,隐蔽行迹,没有我的命令,不得生火,不得喧哗。”燕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李信一愣:“安秦君,我们不直接进城吗?”
燕丹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直接带五千甲士叩关?那不成兵临城下了?我们是来‘拱卫’的,不是来‘攻打’的。”
他顿了顿,继续布置任务,“你带领三千将士在此驻扎,严密戒备。我自带两千人进城。”
“您只带两千人进去?”李信闻言,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写满了不赞同,“安秦君,这太冒险了!雍城情况不明,万一……万一有什么不测,您让末将如何向王上交代?”
他几乎能想象到,如果燕丹在雍城出点什么事,那位少年秦王会爆发出何等可怕的怒火,自己这个副将绝对第一个被烧成灰烬。
“王上他……定会雷霆震怒!”
燕丹看着李信那副“你出事我就死定了”的紧张模样,倒是笑了出来,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放心,李将军。政……王上并非不明事理、迁怒无辜的昏君。”
“他若怪罪,也只会怪罪该负责之人。况且,我自有分寸。”
李信张了张嘴,还想再劝,但看着燕丹那双沉静中透着不容动摇光芒的眼睛,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徒劳。
这位安秦君看似温和,实则主意极正,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末将遵命。只是……安秦君务必万事小心!若有异动,请立刻派人传讯!”
“好。”燕丹点头,“若我进城后,三天之内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你便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咸阳,将情况禀报王上。届时,是攻是守,由王上和你临机决断。”
安排妥当,燕丹便点齐两千最为精锐的士兵,脱去大部分显眼的行军装备,只着常服轻甲,打着“安秦君奉王命巡视宗庙,加强护卫”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雍城东门而去。
守城的将领验看燕丹出示的秦王诏书时,脸色微微变幻,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诏书货真价实,印信齐全,他不敢公然抗命,只得强作镇定,命人打开城门,将燕丹一行人“恭迎”入城。
进城时,燕丹骑在马上,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城门内外。
他注意到,进出城门的百姓中,除了寻常的雍城居民,竟混杂着不少形色匆匆的商贾,以及一些衣衫虽不算褴褛,但面带风尘、眼神游移的“流民”。
燕丹心中冷笑:近几年关中并无大灾,哪来这么多需要背井离乡的流民?
即便真是从山东六国逃难而来,最合理的投靠之地也应是函谷关附近的繁华郡县,能如此“精准”地深入秦国腹地的雍城,若说背后无人有意引导,收纳,鬼才相信。
这雍城的水,果然比他预想的还要浑。
入城后,燕丹并未急着去拜见那位深居简出的太后赵姬,而是先依循规矩,前往宗庙例行祭拜,又巡视了城防,做足了“奉王命加强护卫”的姿态,将两千兵马合理合规地部署在几处关键位置。
这一番动作下来,既安抚了城内某些可能存在的警惕目光,也让他对雍城目前的明面布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直到次日午后,燕丹才整理衣冠,递上名帖,以晚辈臣子觐见太后的名义,前往赵姬所居的蕲年宫。
蕲年宫比燕丹记忆中岁末祭祖时来显得更加奢华,雕梁画栋,奇珍异宝随处可见,宫人穿梭不息,却透着一股与外间肃穆古城格格不入的靡靡之气。
在宦官的引领下,燕丹穿过重重殿阁,终于在一处温暖如春,香气缭绕的内殿见到了太后赵姬。
赵姬比几年前更加丰腴美艳,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眉宇间少了昔日在咸阳宫时的谨慎与压抑,多了几分恣意与张扬。
她斜倚在软榻上,身着华美的常服,见到燕丹,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喜悦:“哎呀,是安秦君来了?真是稀客。不在咸阳辅佐政儿,怎么有空到我这冷清的雍城来了?”
燕丹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语气恭谨:“臣燕丹,奉王命巡视宗庙,加强雍城守备,特来向太后请安。太后凤体安康,乃我大秦之福。”
说到这里,李信猛地抬头,震惊地看向燕丹,又看向西方——雍城的方向,一个可怕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
燕丹缓缓点头,肯定了李信的推测:“雍城,旧都,宗庙所在,看似平静,实则……或许潜藏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危机。我此番前来,名为拱卫,实为……清剿。”
他没有直接点明赵姬和嫪毐之事,但将“长信侯”与“秦国暗桩”、“雍城危机”联系起来,已经足够李信理解任务的危险性和重要性。
李信倒吸一口凉气,终于明白了燕丹之前那句“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是什么意思!也明白了为何嬴政会如此纵容燕丹看似“荒唐”的请求!
这背后牵扯的,恐怕是动摇国本的宫廷秘辛!一时间,帐内寂静无声,只有蜡烛燃烧的噼啪声,和两人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叮!宿主成功拉“勇猛好奇宝宝”李信上贼船!积分 8000!系统提示:风险共担系数提升,请宿主谨慎操作,避免团灭结局![瑟瑟发抖.jpg]】
旌旗招展,五千精锐历经数日跋涉,终于抵达了雍城地界。
这座古老的都城在秋日高远的天空下,显得肃穆而沉寂,高大的城墙蜿蜒于山峦之间,守护着嬴秦氏族的宗庙陵寝,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庄严气象。
在距离雍城尚有十数里的一处隐蔽山谷,燕丹下令全军停止前进。
他勒住马缰,远眺着那座熟悉的城郭,目光深邃,不见波澜。
“李将军。”燕丹转头看向身旁跃跃欲试的李信。
“末将在!”李信立刻抱拳。
“传令下去,全军在此山谷扎营,隐蔽行迹,没有我的命令,不得生火,不得喧哗。”燕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李信一愣:“安秦君,我们不直接进城吗?”
燕丹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直接带五千甲士叩关?那不成兵临城下了?我们是来‘拱卫’的,不是来‘攻打’的。”
他顿了顿,继续布置任务,“你带领三千将士在此驻扎,严密戒备。我自带两千人进城。”
“您只带两千人进去?”李信闻言,眉头立刻拧成了一个疙瘩,脸上写满了不赞同,“安秦君,这太冒险了!雍城情况不明,万一……万一有什么不测,您让末将如何向王上交代?”
他几乎能想象到,如果燕丹在雍城出点什么事,那位少年秦王会爆发出何等可怕的怒火,自己这个副将绝对第一个被烧成灰烬。
“王上他……定会雷霆震怒!”
燕丹看着李信那副“你出事我就死定了”的紧张模样,倒是笑了出来,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放心,李将军。政……王上并非不明事理、迁怒无辜的昏君。”
“他若怪罪,也只会怪罪该负责之人。况且,我自有分寸。”
李信张了张嘴,还想再劝,但看着燕丹那双沉静中透着不容动摇光芒的眼睛,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徒劳。
这位安秦君看似温和,实则主意极正,一旦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叹了口气,无奈道:“末将遵命。只是……安秦君务必万事小心!若有异动,请立刻派人传讯!”
“好。”燕丹点头,“若我进城后,三天之内没有任何消息传出,你便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咸阳,将情况禀报王上。届时,是攻是守,由王上和你临机决断。”
安排妥当,燕丹便点齐两千最为精锐的士兵,脱去大部分显眼的行军装备,只着常服轻甲,打着“安秦君奉王命巡视宗庙,加强护卫”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向雍城东门而去。
守城的将领验看燕丹出示的秦王诏书时,脸色微微变幻,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诏书货真价实,印信齐全,他不敢公然抗命,只得强作镇定,命人打开城门,将燕丹一行人“恭迎”入城。
进城时,燕丹骑在马上,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城门内外。
他注意到,进出城门的百姓中,除了寻常的雍城居民,竟混杂着不少形色匆匆的商贾,以及一些衣衫虽不算褴褛,但面带风尘、眼神游移的“流民”。
燕丹心中冷笑:近几年关中并无大灾,哪来这么多需要背井离乡的流民?
即便真是从山东六国逃难而来,最合理的投靠之地也应是函谷关附近的繁华郡县,能如此“精准”地深入秦国腹地的雍城,若说背后无人有意引导,收纳,鬼才相信。
这雍城的水,果然比他预想的还要浑。
入城后,燕丹并未急着去拜见那位深居简出的太后赵姬,而是先依循规矩,前往宗庙例行祭拜,又巡视了城防,做足了“奉王命加强护卫”的姿态,将两千兵马合理合规地部署在几处关键位置。
这一番动作下来,既安抚了城内某些可能存在的警惕目光,也让他对雍城目前的明面布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直到次日午后,燕丹才整理衣冠,递上名帖,以晚辈臣子觐见太后的名义,前往赵姬所居的蕲年宫。
蕲年宫比燕丹记忆中岁末祭祖时来显得更加奢华,雕梁画栋,奇珍异宝随处可见,宫人穿梭不息,却透着一股与外间肃穆古城格格不入的靡靡之气。
在宦官的引领下,燕丹穿过重重殿阁,终于在一处温暖如春,香气缭绕的内殿见到了太后赵姬。
赵姬比几年前更加丰腴美艳,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眉宇间少了昔日在咸阳宫时的谨慎与压抑,多了几分恣意与张扬。
她斜倚在软榻上,身着华美的常服,见到燕丹,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喜悦:“哎呀,是安秦君来了?真是稀客。不在咸阳辅佐政儿,怎么有空到我这冷清的雍城来了?”
燕丹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语气恭谨:“臣燕丹,奉王命巡视宗庙,加强雍城守备,特来向太后请安。太后凤体安康,乃我大秦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