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三十六条腿儿-《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

  师娘笑着从兜里掏出两个红包:“来,石头,这是封口费——两份哦!”

  原来师娘早有准备!

  “看看!啥事都得我师娘操心!你俩加起来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咋一点事不懂?要不是看师娘面子,我真想再剥削你们一次!”赵大宝喜滋滋地把红包塞进兜里。

  一见事情解决,师娘乐呵呵地张罗饭食。

  师兄他们是一大早到家的,一来就坦白怀孕的事,简直晴天霹雳。还好他俩有组织承认的结婚证,不然可真要犯错误了。

  秦飞燕没想到,赵大宝在老陈家说话这么管用。刚回来时,铁腿陈听说怀孕,脸黑得能滴墨,一句话不说。现在倒好,嘴都咧到耳根子了。

  “师兄,你现在回来,工作调动办妥了?”赵大宝吃着咸菜问。

  “办妥了,领导体谅,就提前批了。”陈守义答道。

  “师傅,既然师兄工作的事不用操心了,家里要准备啥您列张单子,我去采买。屋里得重新刷一遍大白,到时候我叫几个小兄弟来帮忙。家具您别操心——三十六条腿我包了!”

  “啥三十六条腿?”师娘好奇地问。

  赵大宝这才想起来,这会儿还没兴起“三十六条腿”的说法呢,现在讲究的是“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

  “哦,师娘,就是衣柜、碗柜、桌椅板凳啥的。”赵大宝赶紧解释。

  “哎呦,这怎么行!”师娘连忙摆手。

  “师娘,我会木工活您忘了?咱自己做,不花钱!就当是我这小师弟送师兄的结婚礼物。”

  “时间来得及吗?”师兄凑过来,搓着手,嬉皮笑脸地问道。

  “来不及你就不结了?”

  赵大宝白眼一翻,“你要是明天结婚,我今晚不睡觉也给你赶出来!”

  “也不用全让你忙活,你师兄那些师哥他们也能搭把手。”师父说道。

  一旁吃饭的秦飞燕心里甜得像蜜。

  幸福来得太突然,一切困难都因赵大宝的到来迎刃而解。

  这小子……还是以前那个被她欺负就哭天喊娘的小豆丁吗?

  赵大宝总算想起正事,把带来的酒坛子往桌上一放:“师傅,给您带了坛老酒,地道货!”

  师傅一见酒,眼睛立马亮了,伸手就要去揭坛盖,那表情跟见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似的。

  师娘在一旁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给他喝那么好的酒干嘛?糟蹋东西!”

  赵大宝赶紧打圆场:“师娘,这酒是给我师傅泡虎骨酒用的!没准加把劲,我真能添个小师弟呢!”

  他边说边瞟向师兄,一脸坏笑,“反正大号练废了,也该开个小号了不是?”

  好酒的师兄原本想起身看看酒的,听到这话,刚抬起的屁股又默默坐回了凳子上,表情那叫一个复杂。

  师傅和师娘关起门来商量了半天采办事宜。

  这年头虽然大家都穷,讲究不多,但老陈家还是想尽力把婚事办得体面些,毕竟自家儿子把人姑娘给拐跑的。

  “咱家不是有自行车吗?到时候扎上大红花,贴上红喜字,让你师兄骑去接新娘子——保证是全胡同最气派的迎亲队伍!”师傅拍着胸脯,一脸得意。

  师娘却叹了口气:“要不是弄不到缝纫机票,我真想添台缝纫机。马上就有孙子了,以后做小衣服、尿戒子少不了,有台缝纫机就方便多了。”

  赵大宝一听,立马接话:“师娘,您以后要做衣服尽管去我家!我家刚淘了台缝纫机,我娘正愁没人陪她一起研究呢!”

  师娘顿时眉开眼笑:“那敢情好!到时候我可真去叨扰了!”

  后面师娘带着赵大宝和师兄两口子直奔供销社。

  一路上,师娘豪气大方:“飞燕嫁到咱家不能委屈了,得多扯几尺布,给她做两身新衣裳。”

  一到供销社,师娘就开启了“扫货模式”:红底牡丹花的被面来一床,印着双喜字的搪瓷脸盆来一对,大红暖壶来一个,印着“劳动最光荣”的搪瓷缸来俩……

  最让赵大宝目瞪口呆的是,师娘居然眼睛都不眨地买了整整一匹布!

  要知道,这年头布票可是金贵得很。

  “师娘,您这是要把供销社搬空啊?”赵大宝不得不佩服师娘,这是攒了多久的布票,才能买得起这么多的布。

  师娘白了他一眼,低声:“你懂什么?彩礼是一方面,飞燕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得多做几身宽松的衣裳。等孩子生了,还得做小衣服、小被子……”

  秦飞燕在一旁听得眼眶发红,悄悄别过脸去。赵大宝撞撞她肩膀,低声道:“疯丫头感动了吧?以后可得好好孝顺我师娘!”

  秦飞燕重重地点头,声音有些哽咽:“那当然……另外我以后是你嫂子,再敢叫我疯丫头试试...”

  赵大宝完全无视,“等你嫁进来再说吧......疯丫头”

  还买了不少糖果,瓜子,桃酥......

  ……

  中午在师娘家吃完饭,扛着几块木头回到家,赵大宝一头扎进院子里开始叮叮当当忙活起来。

  陈淑贞正坐在缝纫机前缝制狼皮,听到动静探出头来:石头,这次是给谁家做家具呢?

  娘,是我师兄要结婚啦,年前就得办事,我给他打几件家具当贺礼。

  赵大宝头也不抬,手里的刨子推得飞快,顺便给咱家也做几个小板凳。

  陈淑贞一听来了精神:就是你上次说的你师傅家那个奔三十还没结婚的守义?哎呦这可是大喜事!是该好好准备准备。

  可不是嘛,我师兄那人大大咧咧的,啥都没准备,还得我这小师弟操心。

  赵大宝说着,悄悄从空间里取出几块提前处理好的木板,娘您说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净胡说!

  陈淑贞笑骂一句,低头继续踩缝纫机,咱家地方小,你做板凳别太大,不然都没地方摆。

  赵大宝环顾了一下拥挤的房子,叹了口气:知道了娘“

  这个特殊的年代,想换套大点的房子可真不容易,不是有钱就行的。

  现在除了少数私有房产,绝大多数房子都归公家所有,只用于出租而不出售,并且基本都分配给各单位员工承租了。

  哪怕是租,不知道多少等着排队了。

  至于那些私有房产,买卖也不敢明着来,大多是以亲戚名义办理转赠手续。

  刨花飞舞,木香四溢,引得路过的邻居们,都好奇地探头张望——只见赵大宝又是锯木头又是敲敲打打,忙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