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他娘,今天我就在你家待着,有啥事有我这老太婆了,我倒要看看他们敢把你咋样。孙奶奶一进屋就中气十足地说道。
孙奶奶,怎么还劳烦您,没事的。陈淑贞心里暖暖的。
老爹赵振邦也说道:婶子,我今天准备请天假,在家陪着孩他娘,我看看那些人想干嘛。
小叔也拍着胸脯:我去和保卫科说一下,不行我带人过来,派出所也得给几分面子给我们科长。
“你俩老爷们别瞎掺和
孙奶奶一拍桌子,女人的事,女人来解决,你们安心上班去。
对,叔,小叔,还有我了,不会让婶子受欺负的。大迷糊挺起胸膛。
还有我!小月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钻了进来,举着小拳头。
看着孙奶奶一家为自己家出头,陈淑贞不感动是假的。
最后两个男人被劝去上班,孙奶奶在这里坐镇。
老爹赵振邦和小叔走后,家里又来了几个平时和陈淑贞交好的婶子,虽然是以借用缝纫机的名义,但明眼人都知道,她们这是来帮陈淑贞架势的。
此刻吴翠花家也多了一个人,那就是王桂兰。
这两个平日里就爱嚼舌根的女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时不时还朝赵大宝家方向指指点点。
王桂兰压低声音:翠花,我听说孙老婆子一早晨就去了赵家,看来是要硬扛到底啊。
吴翠花撇撇嘴:怕什么?有吕主任给咱们撑腰,她们不赔医药费试试?
可是......
王桂兰犹豫了一下,赵家那小叔子可是在保卫科上班的,你说他要是带轧钢厂保卫科的人来......
哼,那保卫科是他家的啊?
吴翠花不以为然,真要能随便叫得动保卫科来给他家撑腰,还能住在这破胡同里?
就在两人嘀咕的时候,赵大宝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孙奶奶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像一尊门神;大迷糊和小月月在院子里玩耍,实则是在放哨;几个婶子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说笑,气氛轻松愉快。
陈淑贞给每个人倒了茶水,心里既感动又好笑——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对付小鬼子了!
孙奶奶抿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石头他娘啊,你放心,有我在,看谁敢欺负你。当年我在这条胡同里吵架的时候,她们还在穿开裆裤呢!
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陈淑贞心想:今天这场,怕是比昨天的还要热闹!
......
这边赵大宝带着老杆子叔他们进城,一路上有说有笑。
“老杆子叔,村里这一下子进了一大笔钱,除了下发给村民度过今年东头,剩下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赵大宝说道。
“下发给村民后,村里剩下的也没几个子。就先放着,等过年前给村里人买点东西,每家每户发点。”老杆子说道。
赵大宝眼睛一转,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在村不远处的那条河道旁,建座磨坊利用水力来帮地多的邻村进行磨玉米粉、小米粉这样的集体互助,收取一些加工费——给钱可以,给东西也可以,比如麸皮。
来年村里养点鸡,不就有东西喂了?等鸡长大了,又有肉吃了。
他越想越兴奋,把这个构想跟老杆子一说。
老杆子听得眼睛发亮:这主意好啊!咱们村那条河水流挺急的,建个磨坊正合适!哪怕邻村不来,我们自己用不知道省多少人力和畜力。石头你这想法完全可行,我们村花钱建的,到时候隔壁村来了也不好白用。
同行的几个大队部的也纷纷附和:
可不是嘛,往年咱们磨面都得费老大事了!
要是真能建成,咱们自己用着也方便!
邻村那些人肯定乐意,他们地多,磨面最发愁了!
赵大宝继续完善他的构想:咱们可以先收加工费,要是人家暂时没钱,用麸皮顶也行。等来年开春,村里养上一批鸡,麸皮拌上野菜,鸡吃了肯定长得壮实。
老杆子越听越起劲,等鸡养大了,不仅能改善村民伙食,多余的还能卖钱。鸡蛋更是好东西,老人孩子吃了都补身子。
同车的一个小伙笑着说:要真能这样,咱们村的日子可就越过越红火了!
老杆子激动地搓着手:等这货交完,拿到钱,回去我就召集大伙儿商量建磨坊的事!
就这样一行人,一路聊,一路晃晃悠悠,两个小时候终于抵达了京城的友谊商店门口,对面马路边上。
不是他们不想拉到友谊商店正门口,毕竟人家门口的保卫人员老远就挥手不让他们的驴车靠近。
“二梅,看着三丫和小四,跟大伙在这等着,我和老杆子叔,去找人。”赵大宝把自行车支好,安排道。
“嗯,哥,你去吧,我看着他们俩。”二梅回应道。
赵大宝带着老杆子来到友谊商店门口,他习惯性地往兜里摸去,准备掏出那张外汇券——“两位请进。”
没想到,两天前有些不愉快的迎宾,居然主动相迎,脸上带着标准的微笑,好像两天前的事没发生过一样。
赵大宝一时语塞,心里忍不住嘀咕:我还是
孙奶奶,怎么还劳烦您,没事的。陈淑贞心里暖暖的。
老爹赵振邦也说道:婶子,我今天准备请天假,在家陪着孩他娘,我看看那些人想干嘛。
小叔也拍着胸脯:我去和保卫科说一下,不行我带人过来,派出所也得给几分面子给我们科长。
“你俩老爷们别瞎掺和
孙奶奶一拍桌子,女人的事,女人来解决,你们安心上班去。
对,叔,小叔,还有我了,不会让婶子受欺负的。大迷糊挺起胸膛。
还有我!小月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钻了进来,举着小拳头。
看着孙奶奶一家为自己家出头,陈淑贞不感动是假的。
最后两个男人被劝去上班,孙奶奶在这里坐镇。
老爹赵振邦和小叔走后,家里又来了几个平时和陈淑贞交好的婶子,虽然是以借用缝纫机的名义,但明眼人都知道,她们这是来帮陈淑贞架势的。
此刻吴翠花家也多了一个人,那就是王桂兰。
这两个平日里就爱嚼舌根的女人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时不时还朝赵大宝家方向指指点点。
王桂兰压低声音:翠花,我听说孙老婆子一早晨就去了赵家,看来是要硬扛到底啊。
吴翠花撇撇嘴:怕什么?有吕主任给咱们撑腰,她们不赔医药费试试?
可是......
王桂兰犹豫了一下,赵家那小叔子可是在保卫科上班的,你说他要是带轧钢厂保卫科的人来......
哼,那保卫科是他家的啊?
吴翠花不以为然,真要能随便叫得动保卫科来给他家撑腰,还能住在这破胡同里?
就在两人嘀咕的时候,赵大宝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孙奶奶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像一尊门神;大迷糊和小月月在院子里玩耍,实则是在放哨;几个婶子一边踩着缝纫机,一边说笑,气氛轻松愉快。
陈淑贞给每个人倒了茶水,心里既感动又好笑——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要对付小鬼子了!
孙奶奶抿了口茶,慢悠悠地说:石头他娘啊,你放心,有我在,看谁敢欺负你。当年我在这条胡同里吵架的时候,她们还在穿开裆裤呢!
这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陈淑贞心想:今天这场,怕是比昨天的还要热闹!
......
这边赵大宝带着老杆子叔他们进城,一路上有说有笑。
“老杆子叔,村里这一下子进了一大笔钱,除了下发给村民度过今年东头,剩下的你们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赵大宝说道。
“下发给村民后,村里剩下的也没几个子。就先放着,等过年前给村里人买点东西,每家每户发点。”老杆子说道。
赵大宝眼睛一转,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画面:在村不远处的那条河道旁,建座磨坊利用水力来帮地多的邻村进行磨玉米粉、小米粉这样的集体互助,收取一些加工费——给钱可以,给东西也可以,比如麸皮。
来年村里养点鸡,不就有东西喂了?等鸡长大了,又有肉吃了。
他越想越兴奋,把这个构想跟老杆子一说。
老杆子听得眼睛发亮:这主意好啊!咱们村那条河水流挺急的,建个磨坊正合适!哪怕邻村不来,我们自己用不知道省多少人力和畜力。石头你这想法完全可行,我们村花钱建的,到时候隔壁村来了也不好白用。
同行的几个大队部的也纷纷附和:
可不是嘛,往年咱们磨面都得费老大事了!
要是真能建成,咱们自己用着也方便!
邻村那些人肯定乐意,他们地多,磨面最发愁了!
赵大宝继续完善他的构想:咱们可以先收加工费,要是人家暂时没钱,用麸皮顶也行。等来年开春,村里养上一批鸡,麸皮拌上野菜,鸡吃了肯定长得壮实。
老杆子越听越起劲,等鸡养大了,不仅能改善村民伙食,多余的还能卖钱。鸡蛋更是好东西,老人孩子吃了都补身子。
同车的一个小伙笑着说:要真能这样,咱们村的日子可就越过越红火了!
老杆子激动地搓着手:等这货交完,拿到钱,回去我就召集大伙儿商量建磨坊的事!
就这样一行人,一路聊,一路晃晃悠悠,两个小时候终于抵达了京城的友谊商店门口,对面马路边上。
不是他们不想拉到友谊商店正门口,毕竟人家门口的保卫人员老远就挥手不让他们的驴车靠近。
“二梅,看着三丫和小四,跟大伙在这等着,我和老杆子叔,去找人。”赵大宝把自行车支好,安排道。
“嗯,哥,你去吧,我看着他们俩。”二梅回应道。
赵大宝带着老杆子来到友谊商店门口,他习惯性地往兜里摸去,准备掏出那张外汇券——“两位请进。”
没想到,两天前有些不愉快的迎宾,居然主动相迎,脸上带着标准的微笑,好像两天前的事没发生过一样。
赵大宝一时语塞,心里忍不住嘀咕: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