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比不上一个馒头-《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

  “一开始灯泡别接太多!”

  赵大宝细心叮嘱,“让电机跑一段时间,看看运行情况。没问题了再加灯泡,稳扎稳打才好。”

  一旁的老杆子连连点头:石头这话在理。慢慢来,不急,先有个一盏灯就已经很好了。等村里再攒点钱,咱们就照着这个样,再做一个发电机!争取村里多几盏灯!

  最让人欣慰的是村民们的态度。

  大家并没有急着要求多装灯泡,反而都说:

  有一盏灯就很知足了!

  这可是咱们村自己发的电!

  等明年,咱们村说不定家家都能亮上电灯!

  赵铁匠拍着胸脯保证:下回我做零件肯定更快更好!我已经琢磨出窍门了!

  赵大宝望着这温馨的场景,真是一群淳朴的村民。

  ......

  吃过午饭,赵大宝便准备功成身退,不参加村里接下来要去找供电所的人的活动了。

  在赵家村待了好几天,小叔房屋装修的事和爷爷商量了,空间也添了些物资,还给村里抓了头野牛,顺手还搞了个发电机,是时候回城里去了。

  他收拾好行装,跟爷爷奶奶道别。

  这就走了?

  奶奶往他包里塞着刚烙的饼,老杆子去叫供电所的人了,还想让你看个热闹了!

  奶奶您确定是让我留下来看热闹?不是想炫耀您有个厉害的大孙子?

  奶,你们替我看热闹吧。

  赵大宝笑道,“我还得回去帮小叔他盯着装修,他们都上班,这事也只能我来,不能咱花了钱,让人给糊弄了。”

  “哎,一群不省心的玩意,啥事都指着我大孙子。”奶奶叹息。

  爷爷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告诉你爹,家里都好,让他在京城大学好好干!

  “爷,放心,我回去就和我爹说,他再不回来看看,您老就要把他逐出家谱。”赵大宝说道。

  “你个虎孩子”爷爷笑骂。

  最舍不得的是大奎,小家伙抱着他的腿不撒手:哥,你下次啥时候回来?

  等有空就回来。

  赵大宝揉揉他的脑袋,记住一个人别往深山里跑,不然以后我肯定不会带你进山的,枪你摸一下都不可能!

  “大哥你放心,我保证不进深山,就在山边下套子。”大奎拍着胸脯保证。

  在全家人的送别中,赵大宝踏上了回城的路。

  二婶看着远去的赵大宝,挽着一旁的老太太说道,“娘,你说石头咋啥都会?打猎,抓牛,还会弄电......”

  “那你也不看看是谁大孙子!”奶奶一脸自豪。

  “那大奎咋啥也不会?”二婶故意逗趣。

  “那是捡来的,他爹也是捡来的......”老太太没好气道。

  二婶捂住偷笑,只有大奎在一旁,小脸皱成一团——自己刚刚好像被伤害到了......

  赵大宝路过磨坊时,远远他看见老杆子正带着几个村民,围着那台发电机反复演练,准备等供电所的人来了嘚瑟一番。

  记住啊,等供电所的人来了,咱们要装作很随意的样子!

  对对对,就像这发电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赵大宝会心一笑,加快脚步离开了赵家村。

  身后传来老杆子洪亮的声音:让那些眼睛长在头顶的也见识见识,咱们赵家村现在可是能自己发电了!

  ......

  抵达京城已经傍晚了,赵大宝没有第一时间回家,而是不知不觉走到了上次给他馒头的那家砖房前——也就是前世收养三丫和小四的那户人家。

  想到上次妇人给的那个热乎乎的馒头,赵大宝至今还甜在心中。那不仅仅是一个馒头,更是一份在这困难时期难得的善意。

  正当他犹豫要不要敲门时,木门一声开了。

  和上次一样的打扮,系着围裙的妇人端着簸箕出来,看见他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温和的笑容:

  是你啊孩子!这么冷的天,你咋来了?是不是饿了?不过这次婶子没做馒头,婶子给你拿块饼子去。

  妇人说着就要往屋里去。

  婶子,不用...不用...

  赵大宝伸手拦下妇人,然后从身后拿出一只肥硕的野鸡,这是山里打的,给您尝尝鲜,谢谢您上次的馒头。

  妇人连忙摆手后腿:就一个馒头,那能要你这野鸡,不行,不行!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您上次的馒头可救了我的急...

  赵大宝执意把野鸡塞过去,这就当是回礼。

  两人正推让着,屋里传来一个温和的男声:秀英,是谁来了?

  一位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伴着咳嗽声走了出来。

  看到赵大宝,他笑着点点头,又看到两人推让的野鸡,愣了一下:秀英,这位是?

  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那个孩子

  妇人解释道,上次饿得在咱家门口转悠,我给了他个馒头,可今儿个非要给咱们回礼这野鸡......

  “孩子,你这礼太贵重了。”男人说道。

  “不贵重,山里打的,没花钱,比不上您家的一个馒头...”赵大宝说的很真诚。

  男子闻言,看向赵大宝的目光更加柔和:进屋坐吧,外面冷。

  赵大宝连忙摆手:不了不了,天快黑了,我得赶紧回家。

  他把野鸡往妇人手里一塞,然后就跑。

  这...这...这孩子...妇人提着野鸡,看着赵大宝远去的背影,一时间不知所措。

  “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啊!”

  男人轻声说,“收下吧,孩子的一份心意,也是你当初好心,有了好报。”

  “当初有人不是说街上那么多乞丐,咱哪能照顾得过来吗?现在是好心好报了?”妇人故意打趣。

  “呃......”男人一时语塞。

  两人站在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巷子,妇人眼神有些黯然:要是我们的女儿还在,也该有这孩子一般大了......

  男人悄悄抹了抹眼角,强笑道:说这些做什么......

  ......

  赵大宝一到家,三丫,小四就冲了过来。

  “大哥、大哥,你怎么去了好几天啊,我都想你了。”三丫小嘴抹了蜜一样。

  小四也学姐姐样,抱着赵大宝的腿,鼻涕蹭在赵大宝裤子上:“大哥,我也想你了。”

  你俩恐怕是馋肉了吧?

  赵大宝笑着把奶奶给装的狍子肉和饼的布袋子递给两个小家伙,给,抱着吧!

  灶台旁的二梅笑着说道:刚刚小月月在的时候,说哥你回村吃好吃的,不带这两个小家伙,给他俩给急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