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宝从师傅家出来,晃晃悠悠走到雀儿胡同口,还没到家门口,就看见华子着急忙慌地朝他冲了过来。
“石头!石头!快!快跟我走!”华子气喘吁吁,一把拉住赵大宝的胳膊就往反方向拽。
赵大宝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家里出啥大事了,下意识就迈步,结果两人方向不一致,一个踉跄差点一起摔个狗吃屎。
“不是…家里…是街道办!”华子总算把气喘匀了,指着街道办的方向。
这时大迷糊也从旁边跑过来,两人一左一右,几乎是挟持着赵大宝就往街道办去。
到了街道办,小刘干事一看赵大宝来了,脸色就不太好看,阴阳怪气地说:“哟,赵大宝同志,您可真是大忙人啊!三请四催才来?之前不是保证随叫随到,指哪打哪吗?这找你可真费劲!”
赵大宝被这没头没脑的埋怨搞得一愣,但本着小鬼难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还是赶紧赔着笑脸:“不好意思,刘干事,刚才真有点事耽搁了,对不住对不住!”
“就你事多!以后上点心!”小刘哼了一声。
“是是是,刘干事批评得对!我们一定虚心改正!”赵大宝态度好得不能再好。
小刘看他这副样子,心里的气顺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些:“走吧,韩主任等着呢。”
三人跟着小刘走到韩主任办公室门口。
小刘敲门前一秒还拉着脸,门一开,瞬间换上一副殷勤又带着点无奈的表情:“主任,人给您找来了。这小年轻就是贪玩,不好找,让我这一通好找啊!”
这话听得后面的华子和大迷糊直瞪眼!
‘好家伙!真能往自己脸上贴金!明明就是动动嘴皮子,跑断腿的是我们俩!’
“好,带他们进来吧,你去忙你的。”韩主任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哎,好嘞好嘞!”小刘点头哈腰,退出去时还把门轻轻带上了。
办公室里,除了韩主任,还有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看起来像是某个单位小领导的中年男人。
“石头,你们三个坐吧。”韩主任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赵大宝没坐,笑着问:“韩姨,您找我们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态度那叫一个端正。
韩主任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但语气里带着点探究:“大宝啊,姨问你个事。咱们街道搞这个‘拥军送暖’活动,你们几个试运行之前…跟别人提过吗?”
“没有啊!”
赵大宝一脸茫然地摇头,“咋了韩姨?”
“那奇怪了…”
韩主任蹙着眉,“怎么差不多同时,别的不少单位也搞起了类似的活动?搞得我们还没怎么着就结束了,这点成绩都不显眼了。”
赵大宝一听,这也反应过来了为什么刚刚小刘脸色不好看。
看样子最近街道的拥军送暖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
赵大宝不知的是在他们三个第一天拉煤的时候,那个煤铺的负责人见到赵大宝他们那些板车上的标语,很是触动。
当天煤铺也挂出了标语:“军人优先,军属优先,烈属优先”
而且赵大宝他们去京西煤厂拉煤后,华子姑父,也向上面提了申请,后面煤厂给一批精煤给各大煤铺,指明卖给军人家庭,不管是现役,退役,或者烈士。
这两方形成了联动,声势浩大。
不少单位和街道也进行了联动。
风头盖过了这边街道,让小刘没混到什么功劳就要结束了。
小刘总感觉是赵大宝他们把这活动的消息提前告诉别人的,态度才不好的。
赵大宝反应也是快:“韩姨!这是大好事啊!这说明咱们国家像您这样思想觉悟高、关心军属的好领导太多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有这么多人一起关爱军属,我相信,在半岛前线打仗的同志们知道了,肯定更有干劲。这场仗,我们肯定会胜利!也必须胜利!”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了少年的热血和信念!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那个男人猛地一拍大腿,喝彩道:“好!说得好!好一句——肯定会胜利,也必须胜利!韩主任,听到没?孩子们都有这觉悟。咱们还纠结活动是谁先发起拥军活动、那点芝麻绿豆的功劳,是不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韩主任被赵大宝这番话和男人的挤兑说得老脸一红,心里那点因为被抢风头而产生的不舒服也确实消散了大半。
这次活动她其实受益匪浅,上面领导是点了头的,年底运作一下,来年往上走一走不是没可能。只是后来跟风的太多,让她有点不爽而已。
“石头,这位是煤铺的刘叔,今天也是他主要想找你们聊聊。”韩主任介绍道。
“刘叔好!”
“刘叔好!”
“刘叔好!”
三人赶紧打招呼。
“行了,我也不绕弯子了。”
刘叔是个爽快人,直接从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这是我们领导让我交给你们的。你们仨看看,让谁去。”
这下连韩主任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
这老刘一来就神神秘秘地说找赵大宝他们,愣是没透底,这会儿拿出张纸是啥意思?
当看到那张纸上印着“蜂窝煤生产岗位介绍信”几个大字时,韩主任瞬间不淡定了,猛地站起来:“好你个老刘!你当我面挖我们街道的墙角?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叔嘿嘿一笑:“韩主任,别激动嘛!公事公办!上次开会说那事,你忘了?”
韩主任一愣,猛地想起前两天区里开会确实提过一嘴要试点推广什么新型煤制品的事…难道就是这个蜂窝煤?
这事怎么跟赵大宝他们扯上关系了?还直接奖励了一个工作岗位?
她满肚子疑问,打算等会儿好好问问。
赵大宝看到那张纸上写的,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肯定是杨建国那边推动有结果了。
这是在投桃报李呢!
估计他儿子杨学成已经得到了想要的,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虽然只是个临时工岗位,但在眼下这年头,已经是无数人挤破头的好差事了!
他反应极快,立刻看向华子和大迷糊,声音不大但足够让韩主任和刘叔听清:“华子,这事你也知道。当初是我娘刚出院需要取暖,你姐春燕姐看我家困难,去求了你姐夫杨学成帮忙。学成哥二话不说,又是提供关键材料,又是把他还在研究的新式炉子和蜂窝煤技术拿出来给我们家用,我就是在一旁递递工具、打打下手。没想到这点小事,领导们还记着,居然还算我一份功劳…这功劳其实都是你姐和你姐夫的!所以这工作介绍信,我说什么也不能要!”
他这番话,既解释了炉子和蜂窝煤的“来源”,全是杨学成的功劳,又撇清了自己的主要责任,还把功劳送得漂亮,顺便堵住了韩主任后续可能的追问。
“石头!石头!快!快跟我走!”华子气喘吁吁,一把拉住赵大宝的胳膊就往反方向拽。
赵大宝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家里出啥大事了,下意识就迈步,结果两人方向不一致,一个踉跄差点一起摔个狗吃屎。
“不是…家里…是街道办!”华子总算把气喘匀了,指着街道办的方向。
这时大迷糊也从旁边跑过来,两人一左一右,几乎是挟持着赵大宝就往街道办去。
到了街道办,小刘干事一看赵大宝来了,脸色就不太好看,阴阳怪气地说:“哟,赵大宝同志,您可真是大忙人啊!三请四催才来?之前不是保证随叫随到,指哪打哪吗?这找你可真费劲!”
赵大宝被这没头没脑的埋怨搞得一愣,但本着小鬼难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还是赶紧赔着笑脸:“不好意思,刘干事,刚才真有点事耽搁了,对不住对不住!”
“就你事多!以后上点心!”小刘哼了一声。
“是是是,刘干事批评得对!我们一定虚心改正!”赵大宝态度好得不能再好。
小刘看他这副样子,心里的气顺了不少,语气也缓和了些:“走吧,韩主任等着呢。”
三人跟着小刘走到韩主任办公室门口。
小刘敲门前一秒还拉着脸,门一开,瞬间换上一副殷勤又带着点无奈的表情:“主任,人给您找来了。这小年轻就是贪玩,不好找,让我这一通好找啊!”
这话听得后面的华子和大迷糊直瞪眼!
‘好家伙!真能往自己脸上贴金!明明就是动动嘴皮子,跑断腿的是我们俩!’
“好,带他们进来吧,你去忙你的。”韩主任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哎,好嘞好嘞!”小刘点头哈腰,退出去时还把门轻轻带上了。
办公室里,除了韩主任,还有一个穿着蓝色工装、看起来像是某个单位小领导的中年男人。
“石头,你们三个坐吧。”韩主任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赵大宝没坐,笑着问:“韩姨,您找我们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态度那叫一个端正。
韩主任对他的态度很满意,但语气里带着点探究:“大宝啊,姨问你个事。咱们街道搞这个‘拥军送暖’活动,你们几个试运行之前…跟别人提过吗?”
“没有啊!”
赵大宝一脸茫然地摇头,“咋了韩姨?”
“那奇怪了…”
韩主任蹙着眉,“怎么差不多同时,别的不少单位也搞起了类似的活动?搞得我们还没怎么着就结束了,这点成绩都不显眼了。”
赵大宝一听,这也反应过来了为什么刚刚小刘脸色不好看。
看样子最近街道的拥军送暖活动已经接近尾声了。
赵大宝不知的是在他们三个第一天拉煤的时候,那个煤铺的负责人见到赵大宝他们那些板车上的标语,很是触动。
当天煤铺也挂出了标语:“军人优先,军属优先,烈属优先”
而且赵大宝他们去京西煤厂拉煤后,华子姑父,也向上面提了申请,后面煤厂给一批精煤给各大煤铺,指明卖给军人家庭,不管是现役,退役,或者烈士。
这两方形成了联动,声势浩大。
不少单位和街道也进行了联动。
风头盖过了这边街道,让小刘没混到什么功劳就要结束了。
小刘总感觉是赵大宝他们把这活动的消息提前告诉别人的,态度才不好的。
赵大宝反应也是快:“韩姨!这是大好事啊!这说明咱们国家像您这样思想觉悟高、关心军属的好领导太多了。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有这么多人一起关爱军属,我相信,在半岛前线打仗的同志们知道了,肯定更有干劲。这场仗,我们肯定会胜利!也必须胜利!”
他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充满了少年的热血和信念!
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那个男人猛地一拍大腿,喝彩道:“好!说得好!好一句——肯定会胜利,也必须胜利!韩主任,听到没?孩子们都有这觉悟。咱们还纠结活动是谁先发起拥军活动、那点芝麻绿豆的功劳,是不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韩主任被赵大宝这番话和男人的挤兑说得老脸一红,心里那点因为被抢风头而产生的不舒服也确实消散了大半。
这次活动她其实受益匪浅,上面领导是点了头的,年底运作一下,来年往上走一走不是没可能。只是后来跟风的太多,让她有点不爽而已。
“石头,这位是煤铺的刘叔,今天也是他主要想找你们聊聊。”韩主任介绍道。
“刘叔好!”
“刘叔好!”
“刘叔好!”
三人赶紧打招呼。
“行了,我也不绕弯子了。”
刘叔是个爽快人,直接从兜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这是我们领导让我交给你们的。你们仨看看,让谁去。”
这下连韩主任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
这老刘一来就神神秘秘地说找赵大宝他们,愣是没透底,这会儿拿出张纸是啥意思?
当看到那张纸上印着“蜂窝煤生产岗位介绍信”几个大字时,韩主任瞬间不淡定了,猛地站起来:“好你个老刘!你当我面挖我们街道的墙角?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叔嘿嘿一笑:“韩主任,别激动嘛!公事公办!上次开会说那事,你忘了?”
韩主任一愣,猛地想起前两天区里开会确实提过一嘴要试点推广什么新型煤制品的事…难道就是这个蜂窝煤?
这事怎么跟赵大宝他们扯上关系了?还直接奖励了一个工作岗位?
她满肚子疑问,打算等会儿好好问问。
赵大宝看到那张纸上写的,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肯定是杨建国那边推动有结果了。
这是在投桃报李呢!
估计他儿子杨学成已经得到了想要的,这也算是投桃报李了。虽然只是个临时工岗位,但在眼下这年头,已经是无数人挤破头的好差事了!
他反应极快,立刻看向华子和大迷糊,声音不大但足够让韩主任和刘叔听清:“华子,这事你也知道。当初是我娘刚出院需要取暖,你姐春燕姐看我家困难,去求了你姐夫杨学成帮忙。学成哥二话不说,又是提供关键材料,又是把他还在研究的新式炉子和蜂窝煤技术拿出来给我们家用,我就是在一旁递递工具、打打下手。没想到这点小事,领导们还记着,居然还算我一份功劳…这功劳其实都是你姐和你姐夫的!所以这工作介绍信,我说什么也不能要!”
他这番话,既解释了炉子和蜂窝煤的“来源”,全是杨学成的功劳,又撇清了自己的主要责任,还把功劳送得漂亮,顺便堵住了韩主任后续可能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