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欠钱的开始还钱-《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

  他讲得绘声绘色,听得大家一惊一乍。

  但一旦有人想追问更详细的细节,比如案件具体是啥,他就立刻板起小脸,一本正经地来一句:“对不起,各位叔叔阿姨,纪律要求,剩下的得保密!”

  这副小大人的模样,反而更添了几分神秘感和可信度。

  人群里,唯有孙奶奶对真相知道得最清楚,她听着赵大宝半真半假的叙述,抹着眼泪。

  赵大宝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干脆把孙奶奶、大迷糊,还有华子一起都叫回了家:“孙奶奶,华子,大迷糊,都晌午了,今儿个高兴!都去我家,咱们一起吃顿饭,热闹热闹!”

  不一会儿,赵家就挤满了人,热闹得像个小型庆功宴。

  到家后,根本不用吩咐,二梅就兴奋地开始张罗。

  她把之前赵大宝带回来的野鸡、野兔、飞龙都拿了出来,又麻利地泡上蘑菇、木耳,甚至还切了一截珍藏的腊肠,准备好好露一手。

  其他几个妇女也只能退居二线给二梅打下手了。

  周忆兰则是瞬间被小月月口袋里探出头来的花栗鼠吸引了全部注意力,和三个小家伙蹲在一边逗弄起来。

  周向阳则对墙角那瓦罐里绿油油、长势喜人的蔬菜苗产生了浓厚兴趣,和华子、大迷糊仔细研究着。

  轧钢厂李主任看着这一切,心里啧啧称奇:满桌的野货、反季节的蔬菜、生机勃勃的菜苗……这赵家小子,处处都透着惊喜。

  中午时分,赵振邦也特意赶了回来——儿子立了大功,还有贵客在,他自然要回来作陪喝一杯。

  饭桌上,气氛热烈。

  李主任对赵大宝打猎的本事格外好奇:“石头,没看出来啊,你还有这手?城里孩子会打猎的可不多见。”

  这时候,华子的“捧哏”属性立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嘴里塞满了肉,含糊不清又激动地抢着说:“李主任!您是不知道,石头的厉害也就比我差一点点,我们在林场,抓鱼!好家伙,那冰窟窿鱼多的……都抓不过来……”

  他把冰窟窿捕鱼的经历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说得自己好像也出了大力气似的。

  接着,他又讲到林场的“奸细狼”,版本已被严重魔改。

  “……那些狼,可凶了,一看就是被小日子训练过的,石头咔咔几下,就打倒了好几只,保卫科的同志都夸他是这个......”

  他翘起大拇指,顺便也没忘了吹嘘自己:“当然!他那枪法也就比我差一点点,我可是一枪就撂倒过一只飞龙的人!枪法那叫一个准!”

  李主任和赵振邦听得津津有味,推杯换盏,聊得越发投机......

  他们同属于一个轧钢厂大体系,聊着聊着,李主任也模糊地猜到赵振邦因为得罪了领导,目前被罚扫大街,否则学校放假期间也不至于如此。

  李主任心里有了点数,但面上并未点破。

  酒过三巡,李主任笑着对赵大宝说:“石头,没想到你打猎这么有一手!以后要是再打到什么野鸡野兔之类的野味,家里吃不完的,送点到我们轧钢厂食堂来。价格方面你放心,绝对比外面只高不低,也让我们厂里的工友们改善改善伙食。放心我们食堂采购合法合规,完全不用担心!”

  这话一出,等于又给赵大宝开辟了一条稳定且可靠的销路。

  赵大宝心里乐开了花,连忙举杯:“谢谢李主任关照!没问题!以后有好货,一定先紧着咱轧钢厂!”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老娘和李姨也约好了下次一定去拜访。

  周忆兰带走了一兜子黄瓜和西红柿和蔬菜。

  周向阳则是端着一个罩着玻璃纸的破盆走的。

  ......

  人散去后,家里的热闹渐渐平息,但一种自豪和喜悦的氛围依然弥漫着。

  陈淑贞搬来凳子,二梅在下面认真地指挥着。

  “娘,左边一点,哎对!右边下来一点点……好了好了!正了!”

  母女俩小心翼翼地将赵大宝获得的那张“街道优秀个人”奖状,端端正正地贴在了屋里最显眼的墙壁高处。

  那双手套,赵大宝塞给了老爹赵振邦:“爹,天冷,您扫大街戴着,暖和!”

  赵振邦接过手套,嘴上没说什么,但眼里满是欣慰。

  那个印着大红“奖”字的搪瓷茶缸子,则被赵大宝坚决要求放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娘!以后家里来了客人,就用这个茶缸子给客人倒水。必须让大家都看看,好好宣传一波。”

  这话惹得陈淑贞笑着戳他额头:“就你鬼主意多!显眼包!”

  正如赵大宝所预料的那样,他获奖、捐奖金、以及路上绘声绘色讲述的斗狼群事迹,像一阵风似的传遍了胡同。

  这一连串的举动,让那些之前欠他家钱不还、还被邻居们指指点点的几户人家,彻底坐不住了。

  当天下午,就陆续有人上门,表示之前手头紧,现在宽裕了点,赶紧把欠的钱还上。

  这让原本要出去扫大街的赵振邦,一下午都留在家里,接待了好几拨来还钱的邻居。

  竟然一下子收回来了三十多块钱,欠款的九成回来了。

  赵振邦看着手里的钱,心情复杂,既高兴又有点无语,嘀咕道:“早干嘛去了...非得上门要才知道还钱...”

  赵大宝肯定不会告诉他爹这些人家乖乖来还钱的主要原因.....是被老娘们的闲言碎语弄怕了。

  第二天,赵大宝就把给王婶娘家侄子做好的两只结实漂亮的木箱子送了过去。

  人家王婶这么卖力地帮自家宣传,他可不能差事。

  王婶看到那做工精细、打磨得光溜溜的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