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投资鹿场-《绿之魂》

  第二天一上班,佟子君给杨家栋打电话,让他和林森、黄老师来丰城县有事商量。杨家栋和林森、黄老师下午两点就到了杨光办公室,佟子君过来就把丰城县鹿场招商引资的事详细说了一下。

  杨家栋说:“这事是好事,可咱们对养鹿的事是一点也不懂。”

  佟子君说:“这个事我考虑了好长时间,也对这几个鹿场搞过调研,发展养鹿业前景没有问题,只是他们的管理出现了问题,没有形成规模,没有钱搞产品深加工,打不开市场,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养鹿肯定是有钱可赚的,滨海市几个老板看中这个项目,相信他们也一定是搞过市场调研的,要不然不会盲目投资。”

  黄老师说:“我同学有做这方面工作的,鹿产品在南方有市场,现在就是我们的鹿产品还是初级加工,好东西买不上好价钱,也没有形成正规的销售渠道,如果真要是做出规模这个产业是不得了的。”

  佟子君说:“咱们小资本跟着大资本走,相对风险也是比较小的,李大姐也要投一点,我们如果投的话股比占5%就行,李大姐估计也是这个比例。”

  林森说:“看准了就干,5%大概得投多少钱?”

  佟子君说:“鹿场的资产评估我没好意思问,我估计五个鹿场现在的情况也不会太高,顶多3000万左右。”

  杨家栋说:“5%就是150万,这个钱我们还能承受得了,那就投。”

  林森说:“就像建村超市一样,虽然我们在货物上没赚到多少钱,但运费我们还是赚了一些,关键是现在有些厂家主动找到了我们要直接供货,差价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这也为我们今后建立仓储基地打下了基础。木耳、蘑菇运输我们也没少赚,如果鹿产业真能做成规模了,我们在上下游再能切入一块,那就更有把握了。”

  佟子君说:“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我们就要做准备,滨海市鲁道中他们后天就来谈判,我们也要参与一下,我们不要发表什么意见,主要是以鲁道中他们为主,我们要借此机会学习一下合作谈判,杨家栋、林森、黄老师你们三个参加。”

  杨家栋问:“子君你不参加呀。”

  佟子君说:“我不方便参加,你们三个参加就行,这次招商引资谈判,如果谈判成功县里边肯定要做大力宣传,这次你们三个都要穿带八一公司字样的工装,我们借机也要宣传一下八一公司,公司还有新工装吗?”

  林森说:“有,我让冬梅姐留出二十套备用的。”

  黄老师说:“这招好,上次我们在报纸露面,就在区里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次再有这么大规模引资活动我们参与,那在市里的影响就太大了,对公司今后发展会有很大帮助的。”

  佟子君说:“县里在鹿场清理资产时收上来几辆大货车,由于平时不怎么用,再加上维修保养不及时现在都趴窝了,昨天晚上和胡副县长吃饭时,他问咱们要不要,我觉得胡副县长有意照顾咱们要咱们买,林森和杨光你们抽时间去看一下,如果差不多少就买下来维修一下,把丰城运输公司建立起来,将来鹿场也是要用车的,活是有的干。”

  林森说:“你联系好我们明天上午就过去看。”

  佟子君问杨家栋:“现在公司账面上的钱够用吗。”

  杨家栋说:“够用,不够用马上去贷款。”

  佟子君说:“后天我和县里领导去机场接鲁道中他们,你们后天下午就过来等着。”

  佟子君安排完之后就回到了公司。

  杨家栋他们继续在杨光办公室议论着。

  黄老师说:“子君这一步一步设计真是有远见,鹿场我们要进入之后,在丰城和市里八一公司可就有些名气了,这可不是简单的5%的问题,再把下坡村的事做起来,我们的影响力可就大了去了,今后发展的路就更宽。”

  杨家栋说:“这是越干越有劲,还是我们家清清说的好,不能让子君走就对了,子君真要是走了咱们还真没什么辙,今天高兴晚上不走了喝几盅,杨光你准备几个菜,自费啊。”

  黄老师说:“还有一点时间,我和家栋去城郊大棚户看一看。”

  林森说:“你们去吧,我和杨光再琢磨琢磨批发市场的事,晚上六点半开饭。”

  四月二十四日上午,佟子君和胡副县长带车到春城机场接到鲁道中他们。

  鲁道中他们一行来了四个人,大家相互介绍完之后,就上车往丰城县返,他上了佟子君坐的车,在路上简单的把这次来的目的说了一下,他问:“李经理给你打电话了吗。”

  佟子君说:“打了,也把你们来的事说了一下。”接着又把县里这边鹿场整合情况向他做了详细介绍。

  鲁道中问佟子君:“你对这个项目还感兴趣吗。”

  佟子君说:“感兴趣,八一公司也想借助你们投资的机会参与一下,但八一公司不像你们有实力,我们只能拿出一二百万。”

  鲁道中高兴的说:“我理解你们,你们要是参与我信心就更足了,李经理也有这个想法,到时候她让你临机决定。”

  佟子君说:“李大姐是跟我这么说的。”

  鲁道中说:“那就好,只要县里边条件合适,我们就能谈妥。”

  佟子君说:“据我了解县里边对这事非常重视,鹿场整合、资产评估、人员清理都已经完成了,诚意是满满的。”

  鲁道中说:“从县里和爱万家超市集团公司合作看,李经理说县里做的非常好,一切都是按照合作协议来的,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县里木耳、蘑菇卖出去了,李经理没少赚钱,是真正实现了双赢,所以我也有信心把这个项目做好,再有你们的加入,那就更没说的了。”

  佟子君又问了一下郑家宝同学的情况。

  鲁道中说:“他一天就是忙,除了忙公司的事,他自己家也有企业,没有闲的时候,这不他也想过来,省公司要开会,又来不成了。”

  佟子君问:“鲁经理,你们企业员工都是当地的吗。”

  鲁道中说:“企业那么多,当地哪有那么多人,都是外地的。”

  佟子君问:“待遇怎么样?”

  鲁道中说:“我知道的都还可以,厂子都是供吃供住,一个月工资八九百,怎么也比在家种地挣得多。”他问,“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事了?”

  佟子君说:“鲁经理,我还真有一个事求你。”就把下坡村的事跟他详细的说了一遍。

  鲁道中赞许的对佟子君说:“你们行啊,还挺愿意管闲事的,不过这闲事管得好,我支持你们,如果只是百八十人,我的公司正好在招人,就全包了,只要肯干活听话,我保证待遇工资都不会低于市场的,如果人多的话我就得往别的公司介绍了。”

  佟子君高兴的说:“这个事要成了我可得好好谢谢鲁大哥,这就等于帮助下坡村找到致富路了。”

  鲁道中说:“你们都想着帮助人做好事,我这是举手之劳更得做了,如果他们同意去我这次就把他们带回去。”

  佟子君问:“那用办啥手续不?”

  鲁道中说:“办,都得签合同。”

  鲁道中看着佟子君想了一会说:“子君,我看你们八一公司干脆成立一个劳务派遣公司得了,投资也不大,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南方发展这么快,企业用人多了去了,东北有剩余劳动力,这项业务要干起来一定有发展前景,再加上我和李经理给你们介绍,肯定错不了。”

  佟子君说:“干倒行,可我们啥也不懂呀。”

  鲁道中说:“这不容易,我在滨海市给你们介绍一家劳务派遣公司,你派两个人去学习一下,将来就跟他们合作,几个月就全懂了。”

  佟子君说:“那我们就按鲁经理说的干,马上就成立。”

  佟子君心情极其愉快,不但下坡村外出打工的事落地了,鲁经理给提供的信息太好了,公司又开辟出一个新的发展渠道。”

  鲁道中笑呵呵的问佟子君:“你准备怎么谢我呀。”

  佟子君说:“我不能喝酒,我晚上认可喝吐了也陪你多喝几杯。”

  鲁道中说:“那倒是用不着,你也告诉县里,别搞那讲排场的豪华招待,一是花那钱不值得,二是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