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姬因为要去县里林业局送报表,就开车和佟子君一起来到了县城。
吃完中午饭,佟子君对夏伟光和董剑锋说,下午自己想单独活动一下。
夏伟光知道佟子君和于县长、胡副县长关系都比较好,就问道:“你看什么时间去拜访胡副县长好?”
佟子君说你等我电话,夏伟光说我就回公司等你电话,你们回宾馆也好好休息一下。
回到宾馆,佟子君对玉姬说:“今天你别回去了,和月月住在一起,一会你给清清打个电话,把婚期事事告诉他们一下,要不然她们还惦记着。”
玉姬说:“行,我一会就打电话给清清姐。”
佟子君回到自己房间,洗了一个澡,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便给小李打了一个电话。
小李高兴的说:“子君哥,知道你来了,在下面搞调研呢,于县长说等你忙完再联系你,于县长和胡副县长去市里开会,明天下午回来,你住在那里了。”
佟子君说我住在政府宾馆,小李问你下午没事吧,佟子君说没事,小李说我也没事,我现在就过去看你去。
佟子君又给杨光大打了一个电话。
时间不长小李就到了,买了不少水果,小李去洗手间洗水果,佟子君把玉姬和吴月月叫了过来,小李洗完水果也从洗手间走了出来,佟子君赶紧给小李和吴月月相互介绍。
吴月月看着小李惊呆了,半天没说出话来,上下左右仔细打量起小李来。小李身材匀称,是那种端庄、朴素、美丽、大方的淑女形象,带着眼镜,十分耐看。
吴月月把小李看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自言自语的说道,太像了,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佟子君发现了吴月月的异常行为,用手碰了一下她,她这时才醒过腔来,赶紧对小李道歉说,不好意思,我刚才有点走神了。
大家坐下,开始闲聊。
玉姬趴在小李的肩头说:“姐,剑军去执行任务,婚期改了,订在十一了。”
小李开玩笑说:“等不急了,军人那像咱们老百姓呀,有任务就得先可任务来,十一也行呀,不差这两个月了。”
吴月月看着玉姬和小李的亲近劲就知道她们关系非常好。
小李说晚上我请客,咱们吃点啥呀。佟子君说不用了,我和杨光都说好了,晚上上他哪里去吃饭。
小李说:“那也行,咱们去的时候再买点熟食带过去,让杨光做几个炖菜就行。”
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漂亮女孩更是戏上加戏,不一会她们就聊的火热。佟子君一看自己也插不上话,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就说你们聊着,我先去杨光批发市场去看看,你们五点过去就行。
玉姬说子君哥,你去吧,我们到点就过去。
佟子君走了,三个女孩子回到吴月月房间,吴月月给小李和玉姬倒上茶水。
吴月月问小李,李秘书,两岁大呀。
小李说当然我大了,今年我都二十七了。吴月月说那我管你叫姐呀。
玉姬在旁边接话说道:“月月,你这个问题问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我都管小李叫姐,你不得更要管小李姐了。”
吴月月斜愣一眼玉姬,你懂啥呀小姐姐,说不准以后就不叫了呢。
小李问吴月月,你和子君哥出来多长时间了。
吴月月说快到半个月了,丰城是我们最后一站,完了就回省公司了。
小李说跟子君哥干工作是不是很累,他认真。
吴月月说村里人一根筋。
小李问什么村里人。
吴月月知道自己又说吐噜了,赶紧把话岔开说:“我们跑村里调研跑的多一些,佟科长又认真,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跟佟科长还是学到在省公司机关学不到的东西。”
三个女孩子又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神聊起来,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聊到佟子君身上。小李就给吴月月和玉姬讲起胡副县长、于县长爱人张老师、佟子君下象棋急头白脸赢酒的事。
小李说:“子君下象棋那个认真原则劲呀谁也不让,可不管你是不是领导。”
吴月月说:“我是领教了,在源西县跟人家郭副县长下象棋就是那样,还是我提醒他,他才勉强让了一盘,两个人打了个平手。”
小李说:“郭副县长的秘书给我打电话了,说是星期天过来看于县长和胡县长。”
吴月月说:“是,我们在源县时他们就定好了,郭县长说过来要杀胡县长一个片甲不留。”又问,“佟科长不喝酒为啥还要赢酒呀。”
小李说:“他是卖手腕的,胡副县长和张老师他们三个子君水平最高,胡县长和张老师要想保证赢谁就得雇子君。”又说,“你们俩吃过子君做的菜吗。”
吴月月和玉姬都摇了摇头。
小李说:“子君可会做菜了,明天于县长回来肯定去于县长家吃饭,到时候要子君给你们做几个菜,你们尝尝,可好吃了。”
这边,佟子君打车来到批发市场,杨光把最近批发市场经营情况详细向他进行了汇报,总体看经营形式不错,唯一不足就是现在批发市场场地小了一些。
杨光说已经和杨经理和林经理汇报了,他们商量准备再设一个点,正在选地方呢。
听完汇报佟子君又到批发市场走了一圈,现在看场地确实是小了一点,对杨光说:“再设一个点是好办法,但一定要管理好,特别是环境卫生,尤其重要。”
杨光说:“这些我都考虑到了,新设的这个点我准备派一个战友去管理,他非常认真负责任。”
佟子君看了一下时间说:“五点吃饭,她们会带熟食来的,安排做点炖菜就行。时间够用,咱俩去郊区大棚看看。”
路上,杨光说:“大棚子搞得也不错呀,现在基地有两个技术员长期住这边,马经理和黄老师也经常过来,上个月我初步拢了一下帐,这边大棚效益不比基地低,大棚户也挣到钱了,现在还有好多人要加入联合体,乡里领导也和杨经理沟通过,杨经理说公司刚把无线电三厂厂房买过来,资金有些紧张,等明年开春在落实这件事。”
佟子君说:“对,开春建大棚也好建,节约成本。”
开车不到三十分钟,就到了城郊新华村,这里有二十几个大棚户加入了八一公司联合体。佟子君走进一个大棚,由于是夏季,大棚的塑料薄膜已经卷起了一半,菜的长势非常好,大棚内的设施也比较健全。公司派来的技术员听说佟子君来了,就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
佟子君一看还认识,这是第一批跟杨家栋种菜的退伍兵张哲,现已经是基地技术骨干了。张哲把这边大棚的情况又向佟子君做了简单介绍。
佟子君问:“咱们不还有一个人吗。”
张哲说:“他去另一个村了,我们俩每天就是骑着摩托挨个大棚走,这边也培养五六个骨干了,都是退伍兵,如果再扩大规模,他们就发挥作用了。”
佟子君问大棚户对咱们放心吗。
张哲说:“咋不放心呀,不用操心,都挣到钱了,好多以前观望的大棚户现在都想加入呢,他们有些大棚户还自己偷偷到市里咱们公司基地去看了,羡慕的不得了。”
佟子君问:“你们现在住在哪里呢。”
张哲说:“我们租了一间老乡的房子,这个老乡可好了,说啥不要钱,杨经理说必须得给钱。”
佟子君说:“你们吃饭怎么解决。”
张哲说:“和房东在一起吃,我们交伙食费。”
佟子君说你们辛苦了,
张哲说:“辛苦啥呀,这不都是自己的事吗,再苦也没有你们创业时候苦呀,我现在也挺自豪的,到哪都管我叫张技术员,没有咱们公司,我在家不还是种地的吗。”
佟子君笑了,拍了拍张泽的肩膀,问道:“你们多长时间能回一次家。”
张哲说:“半个月吧,没有事就不回去。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是公司给安排的一实验小学,没有公司这好学校咱能进的去吗,我在市里也租了房子方便孩子上学,老婆在咱公司批发市场摆了一个卖调料的摊子,生意可好了,在攒点钱我就可以在市里买房子了。”
佟子君听张哲这么说心里也非常高兴,对张泽说咱们都努力,八一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哲说:“那还用说,我们这些退伍兵背后都说了:谁要是不好好干,就对不起八一公司,就白当一回兵,自己麻溜的滚出八一公司,以后谁也不许塔里他。”
张哲陪着佟子君又看了几个大棚子,又到他们住的地方看了一下。
张哲住的房间,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被子叠的还是像豆腐块一样,部队的习惯一点没变。
佟子君问杨光。你的辈子也是这样吗。
杨光说都这样,这是杨经理和林经理要求的,出去就是代表八一公司,八一公司的人就要有当兵的样子。
佟子君说:“将来咱们公司做大了,外派的人就多了,这个传统一定要保持下去。”
杨光对佟子君说时间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佟子君对杨光说,你们做的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杨光说:“是八一公司成就了大家,要没有八一公司,你说我们是个啥呀,现在出门办事,都能开上车了,也能在人前挺起腰杆子,要没有八一公司,就像张哲说的那样,不都还在家种地吗。我真是佩服你们三个,当时是咋想干公司的呢。”
佟子君说:“你是从公司成立就跟着我们干的,当时不还是被生活逼得呀,没工作,都快吃不上饭了,当了几年兵,回来吃不上饭了,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死了,也给部队丢脸,所以就破釜沉舟干了,手里又没有钱,只能先从倒腾小买卖开始了。”
两个人说完都没有再说话,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过了一会,杨光拍了一下方向盘说:“子君,就是一个理,干,咱八一公司一定会干出名堂来。”
佟子君说:“对,就是干,一定让咱们公司这二百多号战友过上体面的生活。另外,我想了一下,公司要订一个制度,对公司外派人员每个月要给与一定的生活补助。”
杨光说:“不用,公司给我们的工资够高了,在丰城县我的工资比局长还高呢,还要啥补助呀,反正我是不要。”
佟子君说:“将来咱们公司规模大了,外派人员就多,像你们都很辛苦的,付出了就要有回报,就要有制度做保证。”
杨光笑着对佟子君说:“我们就佩服你,啥事都考虑的长远,公司这几步走的妥妥的,要不然公司咋能发展成这样啊,我听林经理说你要是上了军校一定能整个团长、师长当当。”
佟子君听到军校,长叹一口气说:“都过去了,这辈子是没机会了,说心里话,我是真
吃完中午饭,佟子君对夏伟光和董剑锋说,下午自己想单独活动一下。
夏伟光知道佟子君和于县长、胡副县长关系都比较好,就问道:“你看什么时间去拜访胡副县长好?”
佟子君说你等我电话,夏伟光说我就回公司等你电话,你们回宾馆也好好休息一下。
回到宾馆,佟子君对玉姬说:“今天你别回去了,和月月住在一起,一会你给清清打个电话,把婚期事事告诉他们一下,要不然她们还惦记着。”
玉姬说:“行,我一会就打电话给清清姐。”
佟子君回到自己房间,洗了一个澡,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便给小李打了一个电话。
小李高兴的说:“子君哥,知道你来了,在下面搞调研呢,于县长说等你忙完再联系你,于县长和胡副县长去市里开会,明天下午回来,你住在那里了。”
佟子君说我住在政府宾馆,小李问你下午没事吧,佟子君说没事,小李说我也没事,我现在就过去看你去。
佟子君又给杨光大打了一个电话。
时间不长小李就到了,买了不少水果,小李去洗手间洗水果,佟子君把玉姬和吴月月叫了过来,小李洗完水果也从洗手间走了出来,佟子君赶紧给小李和吴月月相互介绍。
吴月月看着小李惊呆了,半天没说出话来,上下左右仔细打量起小李来。小李身材匀称,是那种端庄、朴素、美丽、大方的淑女形象,带着眼镜,十分耐看。
吴月月把小李看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自言自语的说道,太像了,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佟子君发现了吴月月的异常行为,用手碰了一下她,她这时才醒过腔来,赶紧对小李道歉说,不好意思,我刚才有点走神了。
大家坐下,开始闲聊。
玉姬趴在小李的肩头说:“姐,剑军去执行任务,婚期改了,订在十一了。”
小李开玩笑说:“等不急了,军人那像咱们老百姓呀,有任务就得先可任务来,十一也行呀,不差这两个月了。”
吴月月看着玉姬和小李的亲近劲就知道她们关系非常好。
小李说晚上我请客,咱们吃点啥呀。佟子君说不用了,我和杨光都说好了,晚上上他哪里去吃饭。
小李说:“那也行,咱们去的时候再买点熟食带过去,让杨光做几个炖菜就行。”
常言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漂亮女孩更是戏上加戏,不一会她们就聊的火热。佟子君一看自己也插不上话,没有自己什么事了。就说你们聊着,我先去杨光批发市场去看看,你们五点过去就行。
玉姬说子君哥,你去吧,我们到点就过去。
佟子君走了,三个女孩子回到吴月月房间,吴月月给小李和玉姬倒上茶水。
吴月月问小李,李秘书,两岁大呀。
小李说当然我大了,今年我都二十七了。吴月月说那我管你叫姐呀。
玉姬在旁边接话说道:“月月,你这个问题问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我都管小李叫姐,你不得更要管小李姐了。”
吴月月斜愣一眼玉姬,你懂啥呀小姐姐,说不准以后就不叫了呢。
小李问吴月月,你和子君哥出来多长时间了。
吴月月说快到半个月了,丰城是我们最后一站,完了就回省公司了。
小李说跟子君哥干工作是不是很累,他认真。
吴月月说村里人一根筋。
小李问什么村里人。
吴月月知道自己又说吐噜了,赶紧把话岔开说:“我们跑村里调研跑的多一些,佟科长又认真,耽误了一些时间,不过跟佟科长还是学到在省公司机关学不到的东西。”
三个女孩子又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神聊起来,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聊到佟子君身上。小李就给吴月月和玉姬讲起胡副县长、于县长爱人张老师、佟子君下象棋急头白脸赢酒的事。
小李说:“子君下象棋那个认真原则劲呀谁也不让,可不管你是不是领导。”
吴月月说:“我是领教了,在源西县跟人家郭副县长下象棋就是那样,还是我提醒他,他才勉强让了一盘,两个人打了个平手。”
小李说:“郭副县长的秘书给我打电话了,说是星期天过来看于县长和胡县长。”
吴月月说:“是,我们在源县时他们就定好了,郭县长说过来要杀胡县长一个片甲不留。”又问,“佟科长不喝酒为啥还要赢酒呀。”
小李说:“他是卖手腕的,胡副县长和张老师他们三个子君水平最高,胡县长和张老师要想保证赢谁就得雇子君。”又说,“你们俩吃过子君做的菜吗。”
吴月月和玉姬都摇了摇头。
小李说:“子君可会做菜了,明天于县长回来肯定去于县长家吃饭,到时候要子君给你们做几个菜,你们尝尝,可好吃了。”
这边,佟子君打车来到批发市场,杨光把最近批发市场经营情况详细向他进行了汇报,总体看经营形式不错,唯一不足就是现在批发市场场地小了一些。
杨光说已经和杨经理和林经理汇报了,他们商量准备再设一个点,正在选地方呢。
听完汇报佟子君又到批发市场走了一圈,现在看场地确实是小了一点,对杨光说:“再设一个点是好办法,但一定要管理好,特别是环境卫生,尤其重要。”
杨光说:“这些我都考虑到了,新设的这个点我准备派一个战友去管理,他非常认真负责任。”
佟子君看了一下时间说:“五点吃饭,她们会带熟食来的,安排做点炖菜就行。时间够用,咱俩去郊区大棚看看。”
路上,杨光说:“大棚子搞得也不错呀,现在基地有两个技术员长期住这边,马经理和黄老师也经常过来,上个月我初步拢了一下帐,这边大棚效益不比基地低,大棚户也挣到钱了,现在还有好多人要加入联合体,乡里领导也和杨经理沟通过,杨经理说公司刚把无线电三厂厂房买过来,资金有些紧张,等明年开春在落实这件事。”
佟子君说:“对,开春建大棚也好建,节约成本。”
开车不到三十分钟,就到了城郊新华村,这里有二十几个大棚户加入了八一公司联合体。佟子君走进一个大棚,由于是夏季,大棚的塑料薄膜已经卷起了一半,菜的长势非常好,大棚内的设施也比较健全。公司派来的技术员听说佟子君来了,就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
佟子君一看还认识,这是第一批跟杨家栋种菜的退伍兵张哲,现已经是基地技术骨干了。张哲把这边大棚的情况又向佟子君做了简单介绍。
佟子君问:“咱们不还有一个人吗。”
张哲说:“他去另一个村了,我们俩每天就是骑着摩托挨个大棚走,这边也培养五六个骨干了,都是退伍兵,如果再扩大规模,他们就发挥作用了。”
佟子君问大棚户对咱们放心吗。
张哲说:“咋不放心呀,不用操心,都挣到钱了,好多以前观望的大棚户现在都想加入呢,他们有些大棚户还自己偷偷到市里咱们公司基地去看了,羡慕的不得了。”
佟子君问:“你们现在住在哪里呢。”
张哲说:“我们租了一间老乡的房子,这个老乡可好了,说啥不要钱,杨经理说必须得给钱。”
佟子君说:“你们吃饭怎么解决。”
张哲说:“和房东在一起吃,我们交伙食费。”
佟子君说你们辛苦了,
张哲说:“辛苦啥呀,这不都是自己的事吗,再苦也没有你们创业时候苦呀,我现在也挺自豪的,到哪都管我叫张技术员,没有咱们公司,我在家不还是种地的吗。”
佟子君笑了,拍了拍张泽的肩膀,问道:“你们多长时间能回一次家。”
张哲说:“半个月吧,没有事就不回去。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是公司给安排的一实验小学,没有公司这好学校咱能进的去吗,我在市里也租了房子方便孩子上学,老婆在咱公司批发市场摆了一个卖调料的摊子,生意可好了,在攒点钱我就可以在市里买房子了。”
佟子君听张哲这么说心里也非常高兴,对张泽说咱们都努力,八一公司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张哲说:“那还用说,我们这些退伍兵背后都说了:谁要是不好好干,就对不起八一公司,就白当一回兵,自己麻溜的滚出八一公司,以后谁也不许塔里他。”
张哲陪着佟子君又看了几个大棚子,又到他们住的地方看了一下。
张哲住的房间,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被子叠的还是像豆腐块一样,部队的习惯一点没变。
佟子君问杨光。你的辈子也是这样吗。
杨光说都这样,这是杨经理和林经理要求的,出去就是代表八一公司,八一公司的人就要有当兵的样子。
佟子君说:“将来咱们公司做大了,外派的人就多了,这个传统一定要保持下去。”
杨光对佟子君说时间差不多了,该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佟子君对杨光说,你们做的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杨光说:“是八一公司成就了大家,要没有八一公司,你说我们是个啥呀,现在出门办事,都能开上车了,也能在人前挺起腰杆子,要没有八一公司,就像张哲说的那样,不都还在家种地吗。我真是佩服你们三个,当时是咋想干公司的呢。”
佟子君说:“你是从公司成立就跟着我们干的,当时不还是被生活逼得呀,没工作,都快吃不上饭了,当了几年兵,回来吃不上饭了,传出去不得让人笑话死了,也给部队丢脸,所以就破釜沉舟干了,手里又没有钱,只能先从倒腾小买卖开始了。”
两个人说完都没有再说话,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过了一会,杨光拍了一下方向盘说:“子君,就是一个理,干,咱八一公司一定会干出名堂来。”
佟子君说:“对,就是干,一定让咱们公司这二百多号战友过上体面的生活。另外,我想了一下,公司要订一个制度,对公司外派人员每个月要给与一定的生活补助。”
杨光说:“不用,公司给我们的工资够高了,在丰城县我的工资比局长还高呢,还要啥补助呀,反正我是不要。”
佟子君说:“将来咱们公司规模大了,外派人员就多,像你们都很辛苦的,付出了就要有回报,就要有制度做保证。”
杨光笑着对佟子君说:“我们就佩服你,啥事都考虑的长远,公司这几步走的妥妥的,要不然公司咋能发展成这样啊,我听林经理说你要是上了军校一定能整个团长、师长当当。”
佟子君听到军校,长叹一口气说:“都过去了,这辈子是没机会了,说心里话,我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