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锁的抽屉-《方外人:我的七个人格全是挂》

  正在干活的冯漾和柳霜轻见到秦无恙突然下楼,都疑惑地看了过去。

  老大怎么下来了?

  殊心楼四位人员,轻樱姐妹擅长战斗,一般会跟着秦无恙出外勤,一周只值一天班。

  秦无恙值星期天,剩下四天都是冯漾。

  平常秦无恙很少出现在大厅里,都是孤身一人待在二楼房间。

  秦无恙朝那位女白领走去,从柜台上拿起她的资料翻看起来,一边看一边说道:

  “在昼夜温差过大的时候,楼体内的混凝土、水泥和钢筋等建材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形变,这种形变可能会发出类似弹珠落地的声音。

  “也有可能天花板的电灯线路管线出口处有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

  “霉菌侵蚀水泥后形成空管道,钢筋在内弹动,也会产生弹珠声。

  “但靖台市的夏季昼夜温差极小,你家这个住址又是新式小区房,不太可能会出现这种声音……”

  秦无恙放下资料,对一旁的冯漾轻声道:

  “你继续值班。”

  接着他转向柳霜轻,“走,去这位女士家看看。”

  …………

  三人上了停在门口的黑色小汽车。

  秦无恙开车,柳霜轻和曾女士坐在后排。

  路上,秦无恙在简单介绍过自己和柳霜轻后便出声问道:

  “曾女士,你家离临昌街很远,怎么会知道我们殊心楼这个特别办事处?”

  姓曾的女白领略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儿子在江连大学上学,他今天上午告诉我有方外人去他们学校处理了魔族案件,我就拜托他跟学校领导打听到了你们的地址。”

  秦无恙追问道:

  “这种情况有多久了?弹珠声一般什么时间点出现?”

  曾女士回忆了一会后,答道:

  “六七天了吧,就是在我睡着之后,有时一两点,有时三四点,不太固定。

  “持续时间也不长,几分钟就结束了,主要是我睡眠浅,就很影响我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我这才请假去你们那一趟。”

  秦无恙噢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一路上,除了秦无恙问了这两个问题,三人全程无交流。

  秦无恙和柳霜轻都不是话多的人,曾女士也不便多嘴,便默默坐在车里,只在心中暗忖:

  方外人都这么高冷的吗?

  大概一小时后,三人抵达曾女士的住处。

  这里是一个新建两年多的小区商品房,由于比较偏僻,入住率并不算太高,曾女士住在其中一栋的十七楼。

  在曾女士带领下,三人进到屋内。

  推开房门,客厅地上散落着一些纸巾和瓜果屑,沙发上都是杂物,基本没有坐的位置。

  瓷砖地板能看到多处污垢,阳台上挂满衣物,显然是好几天没有收。

  秦无恙率先开口:

  “看来曾女士平常工作比较忙。”

  曾女士讪笑道:

  “不好意思,确实公司事情多,没时间打理家里,见笑了,我去给你们倒杯水……”

  秦无恙抬手,“不用客气了。”

  柳霜轻在进屋后便掏出一个微型摄像头夹在胸口,并告知曾女士:

  “这是执行记录仪,守真局的规定,见谅。”

  曾女士摆摆手,“没事没事,你们随便调查,那间是主卧室。”

  秦无恙走进主卧室内,环顾一圈,指着天花板问道:

  “楼上住人了吗?”

  曾女士轻叹道:

  “就是没住人我才觉得奇怪,我这栋只住了一半不到,楼上都还是毛坯,我进去看过。”

  一生迷信的华夏人,对于一些数字有着特殊情结。

  比如四、八、十八等。

  曾女士住十七楼,楼上是十八楼。

  有些人认为下有十八层地狱,上住十八层不吉利,所以不乐意买这一层。

  秦无恙将手机音量调到最大,放了一首歌,随后扔在床上。

  接着关上主卧室的门,去到隔壁房间。

  在这里,仍能听到手机里传来的歌声,音量只是略有减小。

  曾女士埋怨道:

  “是,我们这小区的隔音非常不好。”

  秦无恙又打量了一下这个主卧室隔壁的房间,询问道:

  “这里谁住?”

  曾女士回道:“这是我大儿子的房间,他在学校住,很少回来。”

  秦无恙眉头一皱,那双深沉的丹凤眼里闪过异色。

  “大儿子?你有几个小孩?”

  曾女士立刻指向对面关起门来的房间,“两个,我还有个小儿子,现在上小学二年级。”

  秦无恙慢步走到小儿子房间门口,发现房门上了锁,沉声道:

  “怎么锁了?”

  曾女士似是有些欲言又止,随后怅然道:

  “我跟我老公平常工作忙,小儿子之前一直在农村老家,这个学期才刚接他过来市里读书。

  “可能就……还不太适应陌生环境吧,回到家就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里,去学校就会像这样把门锁着。”

  秦无恙敲了敲门,“我们能进去看看吗?”

  曾女士略显为难,纠结片刻后还是应声道:

  “可以,就是麻烦你们不要翻得太乱,我小儿子他很讨厌我们随便进他房间。”

  “放心。”秦无恙点头道,“我们不会乱动。”

  曾女士拿出家里的备用钥匙将门打开,三人一起进到房间内。

  一进来,秦无恙便眼中微动。

  四面墙纸上到处是用画笔涂画的痕迹,书桌上十分杂乱,文具、玩具、书本都有。

  曾女士强颜笑道:“我小儿子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