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目标锁定,深海疑云-《她称王,他们称臣》

  京城,E.Y. 集团总部地下七层,“蜂巢” 超算中心的蓝光依旧冰冷。环形光幕上,西太平洋那片 “磁异常区” 被放大到极致,占据了整个视野 —— 卫星云图的云层纹理、海洋监测浮标的实时数据(水温、盐度、洋流速度)、过往船只残留的 AIS 信号碎片,如同无数条支流,源源不断地汇入光幕中央,被 “蜂巢” 超算以每秒百万次的速度剖析、重组,试图从混乱中梳理出 “幽灵船” 的核心踪迹。

  苏叶站在光幕前,身形挺拔,眼神锐利如刀。她已经在这片 “数据迷宫” 中追踪了近 3 小时,那片区域持续的低频干扰信号,像一层厚重的黑色迷雾,将真相牢牢遮蔽。常规的卫星成像、航线分析手段早已失效,想要找到目标,必须动用更 “锐利” 的探测工具。

  她的指尖在虚空中轻轻一点,调出一个隐藏在系统底层的黑色接口协议 —— 界面上没有多余的图标,只有一行闪烁的白色文字:“天眼 - 7 号卫星专属接入通道”。这是秦屿在协议签署后,临时向她开放的 “终极权限” 之一,能直接操控国家顶级的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备 “穿透海水层”“捕捉微弱信号” 的能力,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的尖端技术资源。

  【权限密钥验证通过… 正在建立加密连接…】

  【连接成功!已向 “天眼 - 7 号” 发送轨道调整指令… 预计 15 分钟后抵达目标空域…】

  【目标区域定位:西太平洋,北纬 15°23′-15°30′,西经 165°47′-165°55′…】

  【启动深度增强穿透模式… 聚焦浅表海水层(0-50 米)及水下异常结构探测…】

  15 分钟后,光幕上的画面骤然切换 —— 原本的可见光云图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由无数雷达波束编织而成的灰度影像。影像的分辨率极高,能清晰捕捉到海面 0.1 米级的波浪纹理;更关键的是,雷达波穿透海水层后,水下的洋流轨迹、大型海洋生物(如鲸鱼)的活动痕迹,都以不同的 “回声纹理” 呈现出来,如同一张精细的 “水下动态地图”。

  苏叶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一寸寸扫过这片灰度影像 —— 她的视线掠过正常的洋流纹理,跳过鲸鱼的活动痕迹,最终停留在影像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那里,在一片本应只有杂乱水文回声的区域,却存在着一块极其规整的 “低回声阴影区”。阴影的轮廓庞大,长度约 300 米,宽度约 80 米,整体呈 “流线型”,像一艘巨型货轮;但它的雷达反射特征却与已知的任何船舶(民用货轮、军用舰艇、潜艇)都截然不同 —— 反射信号极其微弱,几乎与周围的海水回声融为一体,仿佛披着一层 “雷达隐形外衣”,若不仔细分辨,很容易被误认为是 “海底礁石” 或 “大型海藻群”。

  更诡异的是,通过对比前后 10 分钟的影像,苏叶发现这片阴影并非固定不动,而是以每小时 12 海里的速度缓慢移动,其移动轨迹与之前分析出的 “5 条高保密级航线” 的最终走向高度吻合!

  “不是简单的隐形涂料,是主动式雷达波吸收材料。” 苏叶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 这种材料能主动吸收并扭曲特定波段的雷达波,让目标在雷达影像中 “隐身”,是目前最尖端的反侦察技术,通常只用于军用领域,“幽灵船” 能掌握这种技术,背后的势力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锁定 “疑似目标” 后,苏叶立刻切换到另一个信息维度 —— 暗网。她启动了自主研发的 “蛛网” 暗网爬虫系统,该系统能突破 90% 以上的暗网加密节点,自动捕捉、解密、关联各类信息碎片:走私者的黑话聊天记录、雇佣兵的任务接单信息、情报贩子的兜售留言、黑市交易的资金流转痕迹…… 这些原本分散在暗网各个角落的 “信息萤火虫”,在系统的整合下,逐渐汇聚成有价值的线索。

  【启动关键词筛选:“幽灵船”“母船”“海神号”“无法追踪的船”“海上堡垒”…】

  【匹配到 128 条相关信息… 正在去重、验证… 最终保留 37 条高可信度线索…】

  线索开始拼凑出真相:

  一条来自暗网 “军火交易频道” 的留言提到:“‘海神号’上有你想要的任何东西,前提是你能找到它,并且付得起钱。”

  一个雇佣兵的任务日志显示:“曾在公海为一艘‘看不见的船’护送过货物,船上的守卫都带着‘特殊武器’,通讯用的是未知加密频道。”

  最近一条发布于 24 小时前的高价悬赏信息:“寻求能破解‘海神号’外围信号屏蔽系统的技术团队,成功后报酬 1000 万美金,联系方式:[加密暗网地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叶将这些暗网情报与 “天眼 - 7 号” 捕捉到的雷达影像叠加 —— 阴影区的轮廓(300 米长巨型船舶)、移动模式(与航线走向吻合)、反侦察特性(雷达隐形),与暗网中描述的 “海神号”(海上堡垒、无法追踪、信号屏蔽)完全匹配!

  所有线索如同被无形的引力汇聚,最终牢牢锁定在那片缓慢移动的深海阴影之上。

  “就是它!” 苏叶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幽灵船” 的核心母船 ——“海神号”,一艘伪装成海洋背景、利用尖端技术隐匿行踪的巨型移动堡垒,终于在她的探测下露出了真面目。

  就在她成功锁定目标、心神稍松的瞬间,口袋里的私人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 —— 这是她专门用于 “非任务通讯” 的手机,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号码,其中就包括傅景深。

  她掏出手机,屏幕亮起,一条来自傅景深的微信消息弹出:“最近在忙什么?景晟的技术团队说,我们合作的‘量子安防模块’项目进度比计划延迟了一周,是不是遇到了技术难题?如果需要支持,景晟的实验室和工程师随时可以配合,不用客气。”

  消息的语气看似平常,充满了商业合作伙伴间的关切,但苏叶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 “不寻常”—— 傅景深很少主动询问项目进度,尤其是在她明确表示 “会亲自跟进” 的情况下;而且,项目延迟的幅度很小(仅一周),完全在正常范围内,根本不需要他这位 “集团总裁” 亲自过问。

  苏叶的目光从光幕上的 “海神号” 影像移开,落在手机屏幕上。她几乎能想象出傅景深发送这条消息时的场景 —— 他坐在景晟集团的顶层办公室里,手指轻敲着桌面,深邃的眼眸中藏着探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他在怀疑她 “延迟项目” 的原因,甚至可能已经察觉到她在暗中进行 “其他事情”。

  她沉默了几秒,指尖在屏幕上轻快跳动,回复道:“抱歉,最近在处理一些私人的技术研究,占用了不少时间,导致项目进度慢了点。不过问题不大,我已经制定了补进度的方案,下周就能恢复正常。谢谢傅总关心,暂时不需要额外支持,有需要的话我会主动联系你。”

  回复得体而疏离 —— 她没有解释 “私人技术研究” 的具体内容,也委婉地拒绝了傅景深的 “支援”,既维持了 “合作伙伴” 的体面,又巧妙地将话题挡了回去,不给对方进一步追问的机会。

  按下发送键,苏叶将手机屏幕按熄,重新抬头望向光幕上那个巨大的阴影坐标。她的眼神迅速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专注,但心底深处,一丝极细微的波澜却轻轻荡开 —— 傅景深的疑虑,似乎比她想象中更深;而她接下来要做的 “渗透‘海神号’” 任务,只会让两人之间的 “信任平衡” 变得更脆弱。

  “海神号…” 苏叶轻声念出这个名字,声音在寂静的超算中心里格外清晰,仿佛在与那艘藏于深海的巨兽对话,“我找到你了。接下来,该轮到我‘拜访’你了。”

  光幕上,“天眼 - 7 号” 仍在持续传输 “海神号” 的动态影像,阴影区的移动轨迹被实时标注出来,指向一片更深邃、更黑暗的公海。一场围绕 “海上移动堡垒” 的渗透与对抗,即将拉开序幕。

  (第四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