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
张小彘怀揣着那沉甸甸的十五两银子回到家中,当他把钱袋放在桌上,银钱与木桌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时,整个张家堂屋都安静了一瞬。
“这...这都是卖那肥皂赚的?”
王氏的声音有些发颤,拿起一锭银子,不敢置信地摩挲着。
五个姐姐也围了上来,眼睛瞪得溜圆。
她们日夜织布,几个月也赚不到这许多钱!
“对,都是赚的。”
张小彘点头说道。
“彘儿!你真是咱家的福星啊!”
大姐金花激动地搂住弟弟。
“我就说读书有用吧!”
王氏喜极而泣,忍不住瞥了丈夫一眼,说道:“当初也不知是谁,死活不让彘儿读,非要他去学杀猪...”
张屠夫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我...我那不是怕浪费钱吗!谁知道咱儿子读书还能读出金疙瘩来!”
他看着儿子,眼中满是骄傲,哪还有半分当初的不情愿。
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围着银子看了又看,算了又算,这笔钱足以让家里宽宽裕裕地过上好一阵子了。
就在这时,张小彘又从怀里缓缓掏出了一锭更大的银子。
“这...彘儿,这又是哪来的?”王氏愣住了。
张小彘微微一笑,说道:
“这是一百块肥皂的订金。”
“文轩兄又订了一百块。”
堂屋内再次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惊呼。
“一百块?!”
“三百文一块...那又是三十两?!”
三姐桂花掰着手指算完,自己先吓了一跳。
狂喜过后,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
五十块肥皂就让他们全家忙活了一整夜,一百块?甚至以后可能更多?
单靠自家人,就算不眠不休也绝对完不成。
张小彘早有打算,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家人,说道:
“爹,娘,姐姐,靠我们自家,这生意做不大。”
“我想,咱们得开个小作坊,请人来帮忙。”
“请人?那方子要是漏出去…...”
二姐银花担忧道。
“所以工序要分开。”
张小彘显然深思熟虑过,说道:“滤碱水的只管滤碱水,熬猪油的只管熬猪油,最后混合搅拌的工序,必须由信得过的人来,比如娘和姐姐们。这样谁也不知道完整的法子。”
他的思路清晰,安排得当,一家人听得连连点头,看他的眼神已然不同。
不知不觉间,这个家中最瘦弱的少年,已然成了真正的主心骨。
“干!”
张屠夫一拍大腿,说道:
“他娘,你明天就回趟娘家,看看几个兄弟和弟妹有没有空来帮忙,工钱开厚点!自家人,信得过!”
“对了,房子也该翻修了。”
张小彘补充道:“爹,大姐,翻修的事就麻烦你们和大姐夫一家了,也给大姐婆家开工钱,算是补偿前阵子的损失。”
大姐金花闻言,眼圈顿时红了,说道:“彘儿不用…...”
“大姐,咱们是一家人,多的话就不说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张小彘,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张小彘郑重的说道。
“好!”
……
说干就干!
第二日,张家小院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王氏回了娘家,请来了两个舅舅和三个舅妈,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听说有工钱拿,千恩万谢。
新的肥皂作坊就设在院子东头新搭的草棚里,王氏带着四个女儿和舅妈们严格按照分工忙碌起来,滤碱的滤碱,熬油的熬油,气氛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
……
另一边。
张屠夫和大姐金花领着大姐夫一家开始忙活翻修房子。
大姐婆家起初还不好意思要工钱,直说帮忙是应该的,但张屠夫硬是把钱塞了过去,说道:
“一码归一码!之前连累了你们,这工钱必须拿!”
推辞了几下,对方终究还是感激地收下了,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张小彘看着家中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踏实,背起书包安心去了学堂。
学堂里,小衙内赵文轩正被一群同窗围着,他得意地甩着自己刚用肥皂洗过的头发,皮肤也显得白净了些许,说道:
“瞧见没?小爷我是不是俊朗多了?就凭咱这气质,明年县试必中!”
众人纷纷笑着拍马屁:
“自然是的!”
“赵公子一向风流倜傥!”
“用了啥好东西?也给我们瞧瞧?”
见张小彘进来,赵文轩立刻拨开人群迎上来,说道:
“彘哥儿!我的好兄弟!”
“肥皂做得怎么样了?我可跟我娘那边的亲戚都夸下海口了!”
“文轩兄放心,家里已经在加紧制作了。”张小彘笑道。
赵文轩松了口气,又压低声音道:
“那就好!我告诉你,这一百块做完,下一批至少得要五百块!你可得有准备!”
五百块!
张小彘心中一震,但面上依旧平静,说道:“没问题,有多少要多少,我都接得住。”
赵文轩看着他这副沉稳的样子,更是佩服。
他拉着张小彘走到一旁,难得地正色道:
“彘哥儿,咱兄弟明人不说暗话。”
“你这肥皂是独一份的好东西,前途无量。”
“我想跟你长期合作,以后你们家只管生产,销售的事包在我身上!利润你七我三,怎么样?保证比你零卖赚得多!”
这是个极其优厚的条件,几乎等于白送钱。
张小彘却摇摇头。
赵文轩一愣,以为他嫌少,刚要开口,却听张小彘道:
“兄弟之间,谈什么三七开。”
“既是合作,便五五分账,公平公道。”
赵文轩彻底愣住了,看着张小彘真诚的眼神,胸口一股热流涌上。
他重重一拍张小彘的肩膀,声音都有些哽咽,说道:
“好!好兄弟!我赵文轩没看错人!从今往后,你张小彘的事就是我赵文轩的事!一辈子的兄弟!”
“嗯。”
张小彘也笑了,用力回握了一下他的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时候,情义远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这个道理,他前世今生都懂。
回到座位,摊开书本,窗外的阳光正好。
耳边是赵文轩兴高采烈规划着如何推销肥皂的声音,心中想的却是家中作坊忙碌的景象和县试日益临近的压力。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安宁……
张小彘怀揣着那沉甸甸的十五两银子回到家中,当他把钱袋放在桌上,银钱与木桌碰撞发出悦耳的声响时,整个张家堂屋都安静了一瞬。
“这...这都是卖那肥皂赚的?”
王氏的声音有些发颤,拿起一锭银子,不敢置信地摩挲着。
五个姐姐也围了上来,眼睛瞪得溜圆。
她们日夜织布,几个月也赚不到这许多钱!
“对,都是赚的。”
张小彘点头说道。
“彘儿!你真是咱家的福星啊!”
大姐金花激动地搂住弟弟。
“我就说读书有用吧!”
王氏喜极而泣,忍不住瞥了丈夫一眼,说道:“当初也不知是谁,死活不让彘儿读,非要他去学杀猪...”
张屠夫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我...我那不是怕浪费钱吗!谁知道咱儿子读书还能读出金疙瘩来!”
他看着儿子,眼中满是骄傲,哪还有半分当初的不情愿。
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围着银子看了又看,算了又算,这笔钱足以让家里宽宽裕裕地过上好一阵子了。
就在这时,张小彘又从怀里缓缓掏出了一锭更大的银子。
“这...彘儿,这又是哪来的?”王氏愣住了。
张小彘微微一笑,说道:
“这是一百块肥皂的订金。”
“文轩兄又订了一百块。”
堂屋内再次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惊呼。
“一百块?!”
“三百文一块...那又是三十两?!”
三姐桂花掰着手指算完,自己先吓了一跳。
狂喜过后,现实的问题摆在了眼前。
五十块肥皂就让他们全家忙活了一整夜,一百块?甚至以后可能更多?
单靠自家人,就算不眠不休也绝对完不成。
张小彘早有打算,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家人,说道:
“爹,娘,姐姐,靠我们自家,这生意做不大。”
“我想,咱们得开个小作坊,请人来帮忙。”
“请人?那方子要是漏出去…...”
二姐银花担忧道。
“所以工序要分开。”
张小彘显然深思熟虑过,说道:“滤碱水的只管滤碱水,熬猪油的只管熬猪油,最后混合搅拌的工序,必须由信得过的人来,比如娘和姐姐们。这样谁也不知道完整的法子。”
他的思路清晰,安排得当,一家人听得连连点头,看他的眼神已然不同。
不知不觉间,这个家中最瘦弱的少年,已然成了真正的主心骨。
“干!”
张屠夫一拍大腿,说道:
“他娘,你明天就回趟娘家,看看几个兄弟和弟妹有没有空来帮忙,工钱开厚点!自家人,信得过!”
“对了,房子也该翻修了。”
张小彘补充道:“爹,大姐,翻修的事就麻烦你们和大姐夫一家了,也给大姐婆家开工钱,算是补偿前阵子的损失。”
大姐金花闻言,眼圈顿时红了,说道:“彘儿不用…...”
“大姐,咱们是一家人,多的话就不说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张小彘,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
张小彘郑重的说道。
“好!”
……
说干就干!
第二日,张家小院前所未有的热闹起来。
王氏回了娘家,请来了两个舅舅和三个舅妈,都是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听说有工钱拿,千恩万谢。
新的肥皂作坊就设在院子东头新搭的草棚里,王氏带着四个女儿和舅妈们严格按照分工忙碌起来,滤碱的滤碱,熬油的熬油,气氛热火朝天却又井然有序。
……
另一边。
张屠夫和大姐金花领着大姐夫一家开始忙活翻修房子。
大姐婆家起初还不好意思要工钱,直说帮忙是应该的,但张屠夫硬是把钱塞了过去,说道:
“一码归一码!之前连累了你们,这工钱必须拿!”
推辞了几下,对方终究还是感激地收下了,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张小彘看着家中这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踏实,背起书包安心去了学堂。
学堂里,小衙内赵文轩正被一群同窗围着,他得意地甩着自己刚用肥皂洗过的头发,皮肤也显得白净了些许,说道:
“瞧见没?小爷我是不是俊朗多了?就凭咱这气质,明年县试必中!”
众人纷纷笑着拍马屁:
“自然是的!”
“赵公子一向风流倜傥!”
“用了啥好东西?也给我们瞧瞧?”
见张小彘进来,赵文轩立刻拨开人群迎上来,说道:
“彘哥儿!我的好兄弟!”
“肥皂做得怎么样了?我可跟我娘那边的亲戚都夸下海口了!”
“文轩兄放心,家里已经在加紧制作了。”张小彘笑道。
赵文轩松了口气,又压低声音道:
“那就好!我告诉你,这一百块做完,下一批至少得要五百块!你可得有准备!”
五百块!
张小彘心中一震,但面上依旧平静,说道:“没问题,有多少要多少,我都接得住。”
赵文轩看着他这副沉稳的样子,更是佩服。
他拉着张小彘走到一旁,难得地正色道:
“彘哥儿,咱兄弟明人不说暗话。”
“你这肥皂是独一份的好东西,前途无量。”
“我想跟你长期合作,以后你们家只管生产,销售的事包在我身上!利润你七我三,怎么样?保证比你零卖赚得多!”
这是个极其优厚的条件,几乎等于白送钱。
张小彘却摇摇头。
赵文轩一愣,以为他嫌少,刚要开口,却听张小彘道:
“兄弟之间,谈什么三七开。”
“既是合作,便五五分账,公平公道。”
赵文轩彻底愣住了,看着张小彘真诚的眼神,胸口一股热流涌上。
他重重一拍张小彘的肩膀,声音都有些哽咽,说道:
“好!好兄弟!我赵文轩没看错人!从今往后,你张小彘的事就是我赵文轩的事!一辈子的兄弟!”
“嗯。”
张小彘也笑了,用力回握了一下他的手。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有时候,情义远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这个道理,他前世今生都懂。
回到座位,摊开书本,窗外的阳光正好。
耳边是赵文轩兴高采烈规划着如何推销肥皂的声音,心中想的却是家中作坊忙碌的景象和县试日益临近的压力。
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底气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