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智商税-《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回到斋舍。

  张衍志刚推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弄得一怔。

  只见,他那原本还算整洁的书案上,此刻竟堆起了一小摞制作精良的名帖,材质各异,有素笺,有洒金,甚至还有带着淡淡香气的花笺。

  王圆正拿着一沓,啧啧有声地翻看着,高肃和赵健也围在一边。

  “衍志兄!”

  “你可算回来了!”

  王圆眼尖,第一个发现他,立刻丢下名帖冲了过来,脸上带着夸张的激动,说道:

  “了不得!”

  “了不得啊!”

  “你这次是真的火了,火遍全院了!”

  高肃也笑着摇头,指着那堆名帖道:

  “衍志兄,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可真是门庭若市。”

  “不仅是咱们同科的童生,许多高年级的秀才相公,甚至几位准备考举人的师兄,都亲自前来递帖,想要与你结交,探讨学问。”

  “我们几个都快成你的守门书童了!”

  赵健憨厚地补充,说道:

  “咳咳,还有人来打听你那‘弘文报社’还收不收人……”

  张衍志看着那堆名帖,心中并无多少欣喜,反而觉得有些吵闹和麻烦。

  他追求的是清静读书,实在无意于这些无谓的应酬。

  随手拨弄了一下名帖,兴致缺缺地道:

  “有劳几位兄弟替我周旋了。”

  “院试在即,这些虚礼,还是暂且放一放吧。”

  王圆见他如此,也不再玩笑,正色道:

  “我们也知你性子,都帮你婉拒了。”

  “只说你要潜心备考,概不见客。”

  “不过,衍志兄,这名望可是实打实的,日后总有用处。”

  “嗯。”

  “或许吧。”

  张衍志笑笑。

  ……

  接下来的日子。

  张衍志彻底沉静下来,几乎达到了深居简出的地步。

  除了必要的课堂,他大部分时间都窝在斋舍或那个月光凉亭里,将经义、诗赋、策论反复研磨,查漏补缺。

  书院里的气氛,也随着考期临近而愈发白热化,廊下、园中随处可见口中念念有词的学子,个个眼带血丝,面容憔悴。

  先生们的讲课也越发精简、功利,所有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院试可能的范围、题型、答题技巧展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近乎凝滞的紧张感。

  终于,到了院试开考前的第三天。

  这天下午。

  王圆神秘兮兮地从外面回来,怀里揣着一个用蓝布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他一进斋舍,就赶紧关上门,脸上带着几分得意又几分肉痛的表情。

  “衍志兄!”

  “高兄!赵兄!”

  “快来看我弄到了什么好东西!”

  他压低声音,如同做贼一般,小心翼翼地将蓝布包放在桌上,层层打开。

  里面赫然是几本装帧普通,但纸张崭新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丙辰院试夺魁秘要》、《四书精义押题宝鉴》等字样。

  “押题书?”

  高肃凑过来看了一眼,眉头微挑,说道:

  “王兄,你竟信这个?”

  王圆却一脸“你们不懂”的表情,拿起那本《四书精义押题宝鉴》,献宝似的递到张衍志面前,说道:

  “衍志兄,这可是我托了好大关系,花了三……三两银子才弄到的!”

  “‘文渊阁’出的,他们家押题最是精准,听说学政大人都……嗯,你懂的!”

  “快看看,说不定就能压中考题呢!”

  “押题书?”

  “三两银子?”

  张衍志愣住了,接过那本薄薄的小册子,随手翻看起来。

  里面无非是将《四书》中一些被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摘录出来,附上一些八股文的破题、承题范例,以及几篇所谓的“程墨”,加以点评。

  他快速浏览了一遍,凭借自身的学识和超越时代的眼光,立刻判断出,这东西不能说完全没用。

  对于毫无头绪、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或许能提供一个临时抱佛脚的方向,记住一些范文结构和常用典故。

  但,其作用极为有限,本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收割,更像是……“智商税”。

  “就这……要三两银子?”

  张衍志掂量着这本成本恐怕不到几十文的小册子,震惊于其中的暴利,说道:

  “这简直是抢钱啊!”

  “哎呀,衍志兄,这你就不懂了!”

  王圆见他似乎不以为然,急忙解释道:

  “关键时刻,哪怕多一分把握也是好的!”

  “三两银子若能换一个秀才功名,那简直是太值了!”

  “你不知道,现在外面这种押题书都卖疯了,就这,还是限量供应呢!”

  张衍志看着王圆那深信不疑,仿佛握着救命稻草的样子,又看了看手中这本粗制滥造的“宝鉴”,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这生意……利润惊人啊!”

  “若是自己来操刀,结合自身对科举和经义的理解,编撰一些质量更高,更具指导性的备考资料,岂不是……”

  然而。

  他刚想开口,旁边的高肃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轻轻咳嗽一声,低声道:

  “衍志兄,我知你心思活络。”

  “不过,这押题书的买卖,水深得很。”

  “据我所知,府城几家大的书坊,背后都有官面上的背景。”

  “尤其是这‘文渊阁’,明面上是学政大人一位远房亲戚开的……”

  “这其中的利害,你应当明白,旁人若想光明正大地插手这行当,难如登天。”

  “除非……是那种偷偷摸摸,小打小闹的私下传抄。”

  赵健也瓮声瓮气地补充,说道:

  “是啊。”

  “张兄,还是稳妥些好。”

  张衍志闻言,心中一凛,顿时打消了刚刚冒头的念头。

  垄断生意,而且是有官方背景的垄断,确实不是他现在能碰的。

  为了这点银钱,去触碰学政的敏感神经,得不偿失。

  他叹了口气,将“宝鉴”塞回王圆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和劝慰,说道:

  “王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不过这书……作用恐怕没你想的那么大。”

  “院试之道,终究在于平日积累,在于临场发挥的沉稳。”

  “与其将希望寄托于此,不若再将《四书章句》细细默诵一遍,将破题起讲的几种法门再演练一番。”

  “银子既然花了,看看也无妨,但,切莫尽信,更不可乱了自家阵脚。”

  王圆见张衍志和高肃都这么说,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也冷静了不少,嘟囔道:

  “好吧好吧,听你们的。”

  “反正买都买了……唉,这三两银子,够我吃多少顿好的了……”

  马上下场院试了,月底求一下为爱发电小礼物,谢谢大大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