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北方有佳人-《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翌日清晨,张小彘照常来到学堂。

  晨读时分,李秀才讲授《孟子·公孙丑上》,声音抑扬顿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张小彘凝神静听,一边用自制的炭笔在草纸上记下要点。

  这段时间来,他不仅练就了一手好字,更学会了高效记录的方法。

  用简易的符号标注重点,以便课后整理。

  ……

  课至中午,学童们纷纷取出自带的饭食。

  李秀才踱步到张小彘案前,拿起他临摹的字帖仔细端详。

  “嗯,进步不小。”

  老先生满意地点头,“结构渐稳,笔力也足了些。”

  “只是捺画还欠些火候,需知‘捺’如刀,要利落干脆...”

  正说着,堂屋门帘轻动,一个窈窕身影款款而入。

  那是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女,穿着一件淡青色素面襦裙,外罩月白比甲,乌黑的发髻间只簪一支碧玉簪子,简约却不失雅致。

  她生得眉目如画,肤白似雪,尤其是一双杏眼,清澈得如同山涧清泉,手中提着个双层食盒,行动间裙裾微动,宛如初荷摇曳。

  “祖父。”

  少女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说道:“祖母让给您送饭来了。”

  学堂里顿时安静下来。

  几个年长些的学童看得呆了,年纪小的也好奇地张望。

  张小彘只觉得心头一跳,竟有些不敢直视那少女。

  两世为人,他居然第一次看到如此漂亮的女孩子,一时间惊为天人。

  或许,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说的便是这样的女子?

  李秀才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

  “不是说让你别跑这一趟吗?日头这么毒。”

  “不妨事的。”

  少女浅浅一笑,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学堂,在张小彘身上停留了一瞬,因为他是唯一还伏案读书的学生。

  张小彘忙低下头,假装整理书稿,耳根却悄悄红了。

  他前世虽不是没有见过美女,但,这样古典雅致,书香蕴藉的女孩,却是头一回见。

  “彘儿,你先温书,老夫用饭后再来讲解。”

  李秀才吩咐道。

  “是,先生。”

  张小彘恭敬应声,眼角余光却忍不住追随着那抹淡青身影。

  少女服侍祖父在偏厅用饭,细心地布菜盛汤。

  张小彘这才收回心神,从布包里取出干粮。

  两个冷硬的窝头,就着凉水慢慢啃着,眼睛却还盯着书本。

  ……

  偏厅里,李秀才用着饭,忽然叹道:

  “看见那孩子没有?”

  “叫张小彘,是屠户家的儿子。”

  “天资聪颖又刻苦用功,将来必成大器。”

  少女顺着祖父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个清瘦的少年一边啃着干粮,一边用手指在桌上虚划练字,神情专注得仿佛手中的窝头是什么美味佳肴。

  “他...每天都吃这个吗?”少女轻声问。

  “听说张家为了供他读书,日子过得紧巴。”

  李秀才摇头,说道:

  “但这孩子从不说苦,反而越发用功。”

  “昨日还与李家小子比试,文武都胜了一筹呢。”

  少女闻言,不禁又多看了那少年几眼。

  只见他虽衣着简朴,却浆洗得干干净净,手指因常年练字带着墨迹,举止却从容有度。

  李秀才忽然起身,端起一盘红烧肉和一碟青菜走到张小彘案前,说道:

  “彘儿,陪先生用些。”

  张小彘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说道:“先生,这使不得...”

  “叫你吃就吃!”

  老先生故意板起脸,说道:

  “吃饱了才有力气读书。”

  “再说,这么多菜,老夫一个人也吃不完。”

  那少女也跟了过来,轻声道:“张同学不必客气,祖母今日做得多了些。”

  张小彘推辞不过,只得红着脸接过。

  红烧肉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吃过这样的好菜了。

  “多谢先生,多谢...姑娘。”他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

  少女见他窘迫,抿嘴一笑,转身回到祖父身边。

  这顿饭,张小彘吃得五味杂陈。

  肉的鲜美,菜的爽口,先生的关爱,还有...那少女善意的目光,都让他心中暖流涌动。

  他暗暗发誓,定要读出个名堂来,不辜负这一切。

  下午的课上,张小彘格外专注。

  偶尔抬眼,能看见那少女坐在窗边做针线,阳光洒在她低垂的睫毛上,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

  突然,好像有点期待每天上学了?

  ……

  放学时分,少女帮祖父整理书稿,状似无意地问道:

  “祖父,方才那位张同学...可是住在河西村?”

  李秀才点头说道:

  “正是。”

  “他父亲是村中屠户,母亲和五个姐姐织布为生,全家供他一人读书,很是不易。”

  “五个姐姐?”

  少女惊讶地睁大眼睛。

  “是啊,听说个个能干。”

  老先生感慨道:

  “寒门出贵子,最难能可贵。”

  “彘儿天资过人又肯用功,县试必定高中。”

  少女若有所思,收拾食盒时又朝窗外望了一眼。

  恰看见张小彘走出学堂,却不急着回家,而是坐在门外老槐树下,取出书本继续研读。

  夕阳给他的侧影镀上一层金边,清瘦却挺拔。

  她轻轻放下帘子,唇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而此时的张小彘,心中也在想着那个淡青色的身影。

  他知道现在的自己配不上那样书香门第的女孩,但,少年的情愫一旦萌生,便如春草般顽强生长。

  “县试,府试,院试...…”

  他默数着科举的阶梯,眼中燃起前所未有的斗志。

  唯有金榜题名,方能配得上那份惊鸿一瞥的心动。

  夕阳西下,少年抱着书本踏上归途。

  这一次,他的脚步格外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踩在通往未来的阶梯上。

  而学堂窗前。

  少女目送那个身影消失在暮色中,方才转身对祖父说道:

  “祖父,明日…...祖母若再要送饭,还是让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