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一章,在宣化烟筒山的炮楼战斗中,成功挫败敌特阴谋并获取重要信息。
此时,张家口西郊军火库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1946 年 3 月 5 日,张家口西郊气氛紧张而凝重。
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
陈宇手里的日军军火库地图已被指尖攥出了褶皱。
图上“西郊乱葬岗”的红叉被矿灰盖了半层,三营营长李刚扛着步枪走在最前头,军靴踩过乱草时带起碎土:“这地方我熟,日军投降前总往这儿运箱子,当时还以为是粮呢。”
林悦的手指在地图边缘摩挲,那处被密码本译出的“樱花弹存放点”墨迹还新鲜。
她突然停脚,往乱葬岗深处指——棵歪脖子老槐树下,土堆比别处高半尺,草叶上还沾着没烧透的油纸角:“陈宇你看,那土是新翻的。”
赵刚早把机枪架在了坟包后,军大衣下摆压着块墓碑:“刘勇带俩人去扒土!”他往周围扫了眼,乱葬岗的白幡被风吹得“哗啦”响,“都机灵点,别中了埋伏。”
(辰时·军火库入口)刘勇的工兵铲刚下去三两下,就“当”地撞了硬物。
陈宇蹲过去扒开浮土,铁皮箱子的角露了出来,上面的“日本陆军兵器部”烫金漆还没掉。
施尔昌突然按住他的手,铜戒指蹭过铁皮发涩:“等等!”他从怀里摸出根铁钉,往箱子缝里戳——铁钉没进半寸,“是活扣,一掀就炸。”
林悦往箱子底摸,指尖沾到点湿润的泥土:“日军投弹手当年说过,这种箱子配了反拆引信。”
她用小刀划开箱盖缝隙,里面果然缠着根细铁丝,连着手榴弹的拉环,“我爹教过,先剪铁丝再开箱。”
小刀“咔嗒”剪断铁丝时,陈宇的后背已沁出冷汗。
箱子掀开的瞬间,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堆得满满当当,林悦数着枪栓上的编号:“足有一个联队的装备,”她往箱底摸,摸出个牛皮本,“还有账本!”
(巳时·清点军火)战士们正往外面搬弹药箱,刘勇脚下突然一滑——枚半人高的航弹从箱堆里滚出来,“咚”地砸在地上。
引信口还冒着丝白气,摸上去竟有点发烫。
陈宇下意识就想俯身,林悦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差点把他拽倒:“别碰!”
她的指尖抖着往引信指:“我爹说过,航弹落地半小时内别碰引信!”林悦的声音发紧,当年她爹拆弹时被炸伤的疤还在手腕上,“这种‘樱花弹’有双引信,外露的是幌子!”
陈宇的指尖擦过弹身日文标识,头突然一阵发懵——
1944年的轰炸声在耳边炸响。日军投弹手正用军靴踢着同款航弹笑:“这‘樱花弹’妙得很,拆了外露的引信,暗藏的还连着 (手榴弹)。”他用刺刀挑开弹壳底部,细铁丝在阳光下闪得刺眼。
“刘勇带战士退开二十步!”陈宇把林悦往身后推,自己蹲在弹旁,刺刀慢慢插进弹壳缝隙。
铁皮被挑开的瞬间,果然看见根细铁丝从引信连到底部,末端缠着枚手榴弹的拉环,“是日特故意留的陷阱!想让咱们清点时炸个正着!”
刺刀挑断铁丝的那一刻,陈宇才发现后背的汗早把衬衫浸透了。
林悦递来水壶时,指尖抖得握不住壶柄:“你再逞能,我就报给钱副政委!”她用袖子擦他额头的汗,擦到一半突然停手——他的眉骨上还留着1944年拆弹时被弹片划的疤。
(午时·排查哑弹)“剩下的哑弹都检查!”赵刚举着刺刀往另一枚航弹戳,弹身“哐当”响了声,“都给我仔细点,别漏了暗藏引信!”战士们蹲成一圈,挨个用刺刀挑弹壳,刘勇突然喊:“营长!这枚也有手榴弹!”
十枚“哑弹”查下来,竟有八枚藏着手榴弹。
陈宇翻着账本冷笑,上面记着“3月5日待取军火”,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码头标记:“日特要今天来取货,”他往赵刚面前递账本,“抄他们的藏弹窝点!”
赵刚扛着机枪就往外冲,军大衣扫过弹药箱带起灰尘:“刘勇跟我走!三营留俩人守军火库!”
施尔昌突然站起来,铜戒指在阳光下闪了闪:“算我一个,”他往账本上的标记瞥,“这窝点我知道,在西郊废弃砖窑。”
(未时·砖窑抓特务)砖窑的烟囱还冒着烟,特务们正往马车上搬弹药箱,张老四叼着烟笑:“等这批军火运到热河,傅司令准得给咱记大功。”
李三往窑外望,总觉得心里发慌:“共军会不会发现了?刚才清点的动静有点大。”
话音刚落,赵刚的机枪就架在了窑顶:“都不许动!举起手来!”特务们想摸枪,刘勇扔过去枚手榴弹(没拉环),“哐当”砸在弹药箱上:“动就炸了你们!”
施尔昌堵在窑门口,铜戒指攥得发紧。
有个特务想从他身边溜,被他一把按在地上,戒指蹭过对方的脸:“还想跑?”他往窑里扫,发现堆着堆新挖的土,“底下还有军火!”
等陈宇带着人赶到时,二十多个特务已被捆成了串。
赵刚往他面前递个电台,电文还没发完:“已到砖窑,待运军火……”陈宇往账本上划,把“码头标记”圈出来,“他们要从码头运走军火。”
(北平-敌特排查)1946年2月初的北平军统站,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列车脱轨的时间太精准,站长把热河驻军的文书全叫到了院里,枪口对着他们的脚:“谁是共军内鬼?自己站出来!”
小林攥着袖里的“老家书信”,指节发白。
刚才核对列车时刻表时,他多说了句“脱轨那天正好是换班时间”,站长的眼睛立刻盯上了他:“你怎么知道换班时间?”
小林往地上蹲,假装系鞋带,趁机把藏着情报的纸团塞进砖缝:“俺弟在车站当扳道工,前几天写信说的。”
他把书信递过去,上面还沾着老家的灶灰,“您看,这是他写的信。”
站长翻着书信,没发现异常,却还是踹了他一脚:“下次再多嘴,就毙了你!”
小林忍着疼点头,等站长走后,才敢抹把额头的汗——砖缝里的纸团还在,上面写着“军统要查内鬼,暂停联系”。
(申时·军火库收尾)战士们正把缴获的军火往仓库搬,林悦突然“咦”了声。
她举着账本的最后一页对着光看,上面画着个“船锚”标记,纹路歪歪扭扭的。
施尔昌凑过来看时,铜戒指不小心蹭到了账本——戒指内侧的纹路竟和船锚标记一模一样!
“这标记……”施尔昌的脸突然白了,他摘下戒指往账本上比,连最细的一道刻痕都对上了,“这是俺爹当年在码头当纤夫时刻的……”
他的声音发颤,“俺弟当年被日军抓去当矿工前,也戴过同款戒指。”
陈宇往船锚标记上划了道红笔:“烟筒山万人坑的矿工,说不定有你弟的消息。”
他把账本合上,往码头方向望,“这船锚标记,十有八九是码头的接头暗号。”
林悦往施尔昌手里塞了块干粮:“先别慌,”她的指尖轻轻按在他的胳膊上,“等忙完这阵,咱们去万人坑找找线索。”施尔昌攥着戒指点头,指节因为用力泛白,戒指上的船锚仿佛在发烫。
赵刚扛着最后一挺机枪进仓库,军靴踩在地上“咚咚”响:“陈副局长,都清点完了!”他往门外望,夕阳把军火库的影子拉得老长,“下一步是不是该去码头了?”
陈宇把账本揣进怀里,船锚标记的位置被他按得发皱:“明天一早就去,”他往林悦看,她正用布擦那枚拆下来的引信,“先让钱局长调点人手,码头的水,比军火库还深。”
(酉时·返回途中)马车在土路上颠簸,林悦把账本垫在膝盖上翻,突然停在“3月12日码头交货”那页:“他们要在码头把军火运走,”她往陈宇身边凑,声音压得很低,“施尔昌的戒指……会不会和接头人有关?”
陈宇摸了摸眉骨上的疤,夕阳的光落在上面泛着红:“不管有关没关,明天去码头就知道了。”
他往车外望,西郊的乱葬岗在暮色里像堆黑馒头,“当年日军埋在这的不只是军火,还有不少秘密。”
施尔昌坐在马车尾,铜戒指在手里转来转去。
船锚的纹路蹭着掌心发疼,他想起弟当年说的话:“哥,等我从矿上回来,咱去码头当纤夫,再也不碰枪了。”风从车外灌进来,带着军火库的铁锈味,呛得他眼睛发酸。
【互动投票】
码头的船锚标记,最可能是谁的接头暗号?
A. 施尔昌失踪的弟弟
B. 日特残留组织
C. 军统北平站
你的选择是?请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留言吧!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八路军武器是“八一式马步枪”:1939年八路军兵工厂研制,口径7.92毫米,全重3.36公斤,有效射程500米,枪身刻有“八一”标记,扳机护圈可以折叠,适合骑兵使用,这次清点军火时,战士们就发现了二十多支同款步枪。
下章精彩预告:码头的船锚密语(1946 年 3 月 12 日,张家口码头)。“船锚”标记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张家口码头又会发生什么?速追更新订阅,看公安干警如何揭开新的谜团!
此时,张家口西郊军火库又出现了新的危机。
1946 年 3 月 5 日,张家口西郊气氛紧张而凝重。
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
陈宇手里的日军军火库地图已被指尖攥出了褶皱。
图上“西郊乱葬岗”的红叉被矿灰盖了半层,三营营长李刚扛着步枪走在最前头,军靴踩过乱草时带起碎土:“这地方我熟,日军投降前总往这儿运箱子,当时还以为是粮呢。”
林悦的手指在地图边缘摩挲,那处被密码本译出的“樱花弹存放点”墨迹还新鲜。
她突然停脚,往乱葬岗深处指——棵歪脖子老槐树下,土堆比别处高半尺,草叶上还沾着没烧透的油纸角:“陈宇你看,那土是新翻的。”
赵刚早把机枪架在了坟包后,军大衣下摆压着块墓碑:“刘勇带俩人去扒土!”他往周围扫了眼,乱葬岗的白幡被风吹得“哗啦”响,“都机灵点,别中了埋伏。”
(辰时·军火库入口)刘勇的工兵铲刚下去三两下,就“当”地撞了硬物。
陈宇蹲过去扒开浮土,铁皮箱子的角露了出来,上面的“日本陆军兵器部”烫金漆还没掉。
施尔昌突然按住他的手,铜戒指蹭过铁皮发涩:“等等!”他从怀里摸出根铁钉,往箱子缝里戳——铁钉没进半寸,“是活扣,一掀就炸。”
林悦往箱子底摸,指尖沾到点湿润的泥土:“日军投弹手当年说过,这种箱子配了反拆引信。”
她用小刀划开箱盖缝隙,里面果然缠着根细铁丝,连着手榴弹的拉环,“我爹教过,先剪铁丝再开箱。”
小刀“咔嗒”剪断铁丝时,陈宇的后背已沁出冷汗。
箱子掀开的瞬间,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堆得满满当当,林悦数着枪栓上的编号:“足有一个联队的装备,”她往箱底摸,摸出个牛皮本,“还有账本!”
(巳时·清点军火)战士们正往外面搬弹药箱,刘勇脚下突然一滑——枚半人高的航弹从箱堆里滚出来,“咚”地砸在地上。
引信口还冒着丝白气,摸上去竟有点发烫。
陈宇下意识就想俯身,林悦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力道大得差点把他拽倒:“别碰!”
她的指尖抖着往引信指:“我爹说过,航弹落地半小时内别碰引信!”林悦的声音发紧,当年她爹拆弹时被炸伤的疤还在手腕上,“这种‘樱花弹’有双引信,外露的是幌子!”
陈宇的指尖擦过弹身日文标识,头突然一阵发懵——
1944年的轰炸声在耳边炸响。日军投弹手正用军靴踢着同款航弹笑:“这‘樱花弹’妙得很,拆了外露的引信,暗藏的还连着 (手榴弹)。”他用刺刀挑开弹壳底部,细铁丝在阳光下闪得刺眼。
“刘勇带战士退开二十步!”陈宇把林悦往身后推,自己蹲在弹旁,刺刀慢慢插进弹壳缝隙。
铁皮被挑开的瞬间,果然看见根细铁丝从引信连到底部,末端缠着枚手榴弹的拉环,“是日特故意留的陷阱!想让咱们清点时炸个正着!”
刺刀挑断铁丝的那一刻,陈宇才发现后背的汗早把衬衫浸透了。
林悦递来水壶时,指尖抖得握不住壶柄:“你再逞能,我就报给钱副政委!”她用袖子擦他额头的汗,擦到一半突然停手——他的眉骨上还留着1944年拆弹时被弹片划的疤。
(午时·排查哑弹)“剩下的哑弹都检查!”赵刚举着刺刀往另一枚航弹戳,弹身“哐当”响了声,“都给我仔细点,别漏了暗藏引信!”战士们蹲成一圈,挨个用刺刀挑弹壳,刘勇突然喊:“营长!这枚也有手榴弹!”
十枚“哑弹”查下来,竟有八枚藏着手榴弹。
陈宇翻着账本冷笑,上面记着“3月5日待取军火”,旁边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码头标记:“日特要今天来取货,”他往赵刚面前递账本,“抄他们的藏弹窝点!”
赵刚扛着机枪就往外冲,军大衣扫过弹药箱带起灰尘:“刘勇跟我走!三营留俩人守军火库!”
施尔昌突然站起来,铜戒指在阳光下闪了闪:“算我一个,”他往账本上的标记瞥,“这窝点我知道,在西郊废弃砖窑。”
(未时·砖窑抓特务)砖窑的烟囱还冒着烟,特务们正往马车上搬弹药箱,张老四叼着烟笑:“等这批军火运到热河,傅司令准得给咱记大功。”
李三往窑外望,总觉得心里发慌:“共军会不会发现了?刚才清点的动静有点大。”
话音刚落,赵刚的机枪就架在了窑顶:“都不许动!举起手来!”特务们想摸枪,刘勇扔过去枚手榴弹(没拉环),“哐当”砸在弹药箱上:“动就炸了你们!”
施尔昌堵在窑门口,铜戒指攥得发紧。
有个特务想从他身边溜,被他一把按在地上,戒指蹭过对方的脸:“还想跑?”他往窑里扫,发现堆着堆新挖的土,“底下还有军火!”
等陈宇带着人赶到时,二十多个特务已被捆成了串。
赵刚往他面前递个电台,电文还没发完:“已到砖窑,待运军火……”陈宇往账本上划,把“码头标记”圈出来,“他们要从码头运走军火。”
(北平-敌特排查)1946年2月初的北平军统站,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列车脱轨的时间太精准,站长把热河驻军的文书全叫到了院里,枪口对着他们的脚:“谁是共军内鬼?自己站出来!”
小林攥着袖里的“老家书信”,指节发白。
刚才核对列车时刻表时,他多说了句“脱轨那天正好是换班时间”,站长的眼睛立刻盯上了他:“你怎么知道换班时间?”
小林往地上蹲,假装系鞋带,趁机把藏着情报的纸团塞进砖缝:“俺弟在车站当扳道工,前几天写信说的。”
他把书信递过去,上面还沾着老家的灶灰,“您看,这是他写的信。”
站长翻着书信,没发现异常,却还是踹了他一脚:“下次再多嘴,就毙了你!”
小林忍着疼点头,等站长走后,才敢抹把额头的汗——砖缝里的纸团还在,上面写着“军统要查内鬼,暂停联系”。
(申时·军火库收尾)战士们正把缴获的军火往仓库搬,林悦突然“咦”了声。
她举着账本的最后一页对着光看,上面画着个“船锚”标记,纹路歪歪扭扭的。
施尔昌凑过来看时,铜戒指不小心蹭到了账本——戒指内侧的纹路竟和船锚标记一模一样!
“这标记……”施尔昌的脸突然白了,他摘下戒指往账本上比,连最细的一道刻痕都对上了,“这是俺爹当年在码头当纤夫时刻的……”
他的声音发颤,“俺弟当年被日军抓去当矿工前,也戴过同款戒指。”
陈宇往船锚标记上划了道红笔:“烟筒山万人坑的矿工,说不定有你弟的消息。”
他把账本合上,往码头方向望,“这船锚标记,十有八九是码头的接头暗号。”
林悦往施尔昌手里塞了块干粮:“先别慌,”她的指尖轻轻按在他的胳膊上,“等忙完这阵,咱们去万人坑找找线索。”施尔昌攥着戒指点头,指节因为用力泛白,戒指上的船锚仿佛在发烫。
赵刚扛着最后一挺机枪进仓库,军靴踩在地上“咚咚”响:“陈副局长,都清点完了!”他往门外望,夕阳把军火库的影子拉得老长,“下一步是不是该去码头了?”
陈宇把账本揣进怀里,船锚标记的位置被他按得发皱:“明天一早就去,”他往林悦看,她正用布擦那枚拆下来的引信,“先让钱局长调点人手,码头的水,比军火库还深。”
(酉时·返回途中)马车在土路上颠簸,林悦把账本垫在膝盖上翻,突然停在“3月12日码头交货”那页:“他们要在码头把军火运走,”她往陈宇身边凑,声音压得很低,“施尔昌的戒指……会不会和接头人有关?”
陈宇摸了摸眉骨上的疤,夕阳的光落在上面泛着红:“不管有关没关,明天去码头就知道了。”
他往车外望,西郊的乱葬岗在暮色里像堆黑馒头,“当年日军埋在这的不只是军火,还有不少秘密。”
施尔昌坐在马车尾,铜戒指在手里转来转去。
船锚的纹路蹭着掌心发疼,他想起弟当年说的话:“哥,等我从矿上回来,咱去码头当纤夫,再也不碰枪了。”风从车外灌进来,带着军火库的铁锈味,呛得他眼睛发酸。
【互动投票】
码头的船锚标记,最可能是谁的接头暗号?
A. 施尔昌失踪的弟弟
B. 日特残留组织
C. 军统北平站
你的选择是?请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留言吧!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八路军武器是“八一式马步枪”:1939年八路军兵工厂研制,口径7.92毫米,全重3.36公斤,有效射程500米,枪身刻有“八一”标记,扳机护圈可以折叠,适合骑兵使用,这次清点军火时,战士们就发现了二十多支同款步枪。
下章精彩预告:码头的船锚密语(1946 年 3 月 12 日,张家口码头)。“船锚”标记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张家口码头又会发生什么?速追更新订阅,看公安干警如何揭开新的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