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章石家庄揪出“山猫”新组长,确认警察局内鬼“白鸽”为刘副局长,底玉卿夫妇主动对接地下党,透露第三军“北上路线”阴谋。
如今平山情报处灯火通明,王秀兰攻坚高难度“紫码”密电,陈宇则从零散情报中嗅到更大的战术陷阱,一场围绕保定集结的情报暗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丑时·平山情报处破译室——密电攻坚)油灯“嗡嗡”亮着,灯芯的火星“噼啪”溅落。
王秀兰趴在桌上,指尖捏着支秃笔,密电纸摊了满桌,纸上的“紫码”字符像歪扭的虫子。
她连续工作36小时,眼睛红得像充血,指节因攥笔泛白,药水瓶倒在旁边,酸臭味混着墨味飘满屋子。
“‘保’字对应‘集结’,‘集’字对应‘保定’……”她嘴里念叨着,指尖在纸上画着对照符号,突然拍了下桌:“译出来了!”密纸上的字符渐渐连成句子——“国民党军分批向保定集结,携带重炮、机枪,3月中旬待命。”
她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突然摸出怀里的烤红薯——是昨天李大娘送来的,还带着余温。“可算没辜负陈副局长信任,”她咬了口红薯,甜香混着药水味,嘴角翘了翘,“这下能给前线提个醒了。”
(寅时·情报处会议室——关联分析)陈宇捏着译出的密纸,指尖沾唾液捻了捻纸页,枪茧蹭过“保定集结”四字时顿住。
他从抽屉里翻出另份情报——2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向辽西移动的消息,两张纸并在一起,时间线竟高度重合。
“不对,”他突然拍桌,声音沉得发紧,“保定集结不是孤立的,是想配合东北战场,牵制咱们野战军兵力。”
赵刚刚推门进来,攥着手铐铁链“哗啦”响:“那咱们怎么办?要不要派人去保定探探虚实?”
陈宇摩挲着枪茧,突然闪回1944年在保定打游击的画面——日军也曾用“分散集结”的战术诱骗我方。
“施尔昌继续潜伏石家庄,”他指着地图,“我和林悦去保定,伪装成商贩,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
(卯时·石家庄潜伏点——部署潜伏)施尔昌穿着粮行账房的青布衫,手里翻着假账本,见陈宇进来,赶紧站起来:“陈副局长,您放心,我会盯着特务和保定的联络。”
他攥紧手指上的铜戒指——是陈宇给的地下党信物,“每周用‘粮价波动’传情报,绝不会出岔子。”
“遇到危险就撤,别硬扛,”陈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石家庄的‘白鸽’还没抓,你得留着有用之身。”
施尔昌点头,指尖无意识抠着账本边缘:“我知道,等抓了‘山猫’真组长,再跟林副科长汇合。”
(辰时·前往保定的驴车上——伪装潜行)陈宇和林悦坐在驴车上,驴车“吱呀”转着,车斗里的杂粮袋堆得满当当——微型电台和望远镜就藏在最下面的袋子里,外面裹着粗布。
林悦手里攥着张路条,上面盖着石家庄商会的假章,指尖微微发颤。
“别紧张,就说去保定走亲戚,带点杂粮当礼物,”陈宇压低声音,帮她理了理衣襟。“
检查站的士兵只认路条,别多说话。”前方传来国民党检查站的吆喝声:“停车!检查!”驴车停住,士兵走过来,手按在腰间的枪上。
林悦赶紧递过路条,声音带气音:“长官,我们是去保定走亲戚的,您行行好,别耽误了路程。”
士兵翻了翻路条,又看了看车斗里的杂粮,挥手放行:“赶紧走,别在这磨蹭!”驴车继续前进,林悦松了口气,耳尖泛红:“刚才吓死我了,还以为要被识破。”
(巳时·保定火车站候车厅——敌特识别)火车站里人声嘈杂,火车汽笛“呜——”的长鸣混着小贩的吆喝声。
林悦攥着个针线篮,假装挑选货架上的针线,余光却盯着人群——她熟记的“敌特标识手册”里写着:袖口残留军用呢子、公文包有特殊标记,都是特务特征。
突然,个穿便服的男人走进来,袖口露出点深绿色的军用呢子,手里的黑色公文包上,竟烫着“山猫”的烫金标记。
林悦心里一紧,指尖悄悄抠着针线篮的边缘,凑到陈宇身边,声音压得低:“左边那个穿灰布衫的,公文包有‘山猫’标记,频繁看手表,不对劲。”
陈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男人正站在候车厅角落,时不时抬头看挂钟,神色警惕。
“跟上他,别被发现,”陈宇拎起杂粮袋,假装去买水,慢慢跟在男人身后,“他肯定要去跟人接头,咱们就能摸清据点。”
(午时·保定城西四合院外——跟踪潜伏)男人出了火车站,往城西走,最终进了个带院子的四合院。
院门外站着两个便衣哨兵,手插在怀里,眼神扫过过往行人。
陈宇和林悦躲在斜对面的土墙后,傍晚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炒菜的“滋滋”声,正好能掩护他们。
“我绕到后院,你在巷口伪装成卖针线的,看见巡逻兵就吆喝,”陈宇压低声音,摸出怀里的细铁丝——是之前从日军手里缴获的,撬窗最管用,“我进去拿情报,8分钟内出来。”
林悦点头,拎着针线篮走到巷口,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点颤:“卖针线咯——便宜的针线,缝衣服、补袜子都好用!”
(未时·四合院房间内)陈宇借着炊烟的掩护,绕到后院,细铁丝“咔嗒”撬开窗户扣,轻轻翻进房间。
刚落地,就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特务回来了!他赶紧躲到门后,等特务走进来,突然举起杂粮袋,“嘭”地闷在对方头上,顺势把人按在地上,膝盖顶住后腰,手里的相机牢牢攥着,没掉在地上。
特务挣扎着哼唧,陈宇捂住他的嘴,另只手摸出缴获的日军万能钥匙——1944年拆“樱花弹”时,老班长教他用的,能开大多数暗格。
抽屉的暗格“咔嗒”被打开,里面藏着份作战图,桌上还放着份电报稿,上面写着“3月10日进攻平山”。
他快速用相机拍下作战图和电报稿,然后把特务捆在床腿上,嘴里塞了块布。
原路翻出窗户时,正好看见林悦在巷口吆喝:“巡逻兵来咯!买针线的赶紧啊!”巡逻兵的皮鞋声“踏踏”远去,陈宇趁机跑过去,拉着林悦往巷外跑:“撤!”
(申时·保定地下联络点——军区指令)联络点藏在个破庙里,梁上蛛网挂灰,供桌裂着缝。
陈宇和林悦刚进门,钱建国的秘书小黄就迎上来,手里攥着份电报:“可算等到你们了!野战军指挥官有指令。”
他展开电报,晋察冀野战军指令:着令平山公安配合主力,于3月8日向保定外围据点出击,扰乱敌集结部署,保障东北战场侧翼安全。
“3月8日出击?”陈宇皱起眉,把拍好的作战图和电报稿递过去,“可敌军计划3月10日进攻平山,这太巧了。”
他指着作战图上的兵力分布:“保定集结的是主力,平山守军是杂牌军,咱们主力去保定,平山就空虚了——这是调虎离山!”
秘书小黄的脸色变了:“你的意思是,‘保定集结’的情报是敌特故意泄露的?目的是引野战军外出,好偷袭平山?”
陈宇点头,指节敲着作战图,泛白:“没错,他们想趁咱们兵力在外,端了平山的后勤和情报点。”
(酉时·联络点内——紧急应对)“得赶紧改部署!”林悦摸出微型电台,打开开关,“嘀嘀”的电波声在破庙里响起。
她手指飞快地按着按键,发急电至公安局情报处:敌有调虎离山计,3月10日可能偷袭平山,立即加强城防,重点守卫粮站、情报处
陈宇则和钱建国联名写电报,向军区建议调整计划:“留一个营驻守平山外围,主力仍按原计划出击,但提前2天,3月6日就动手,”他攥着笔,汗滴在纸上,晕开字迹,“这样既能打乱敌军集结,又能回防平山,让他们的偷袭落空。”
电报发出去后,破庙里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的“嗡嗡”声。林悦收起电台,指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希望能赶上,别让平山出事。”
陈宇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清楚——这场情报暗战,输了就是满盘皆输,必须赢。
(戌时·北平杂货铺郊区新点——老周的情报)老周坐在菜窖里,电台“嘀嘀”响着,他刚收到陈宇从保定传来的情报。
“保定集结是调虎离山,3月6日野战军提前出击,”他摸着下巴,突然想起昨天从军统嘴里套出的话——“第三军军长跟石门驻军说,3月10日要‘端共军的老窝’。”
他赶紧发报给陈宇:确认保定集结兵力约5000人的一个整编旅,含1个重炮营,石门驻军已备好运输车,可能配合偷袭平山粮站,建议加强粮站守卫。
发完电报,他把电台藏进萝卜堆,心里嘀咕:“陈宇这小子,在保定可别再遇着特务,等这事了了,得喝顿好酒。”
(亥时·平山情报处——城防部署)赵刚收到林悦的急电,立刻召集干警开会。
“敌军要偷袭平山,重点是粮站和情报处,”他攥着手铐铁链,链声混着粗喘,“刘勇,你带警卫大队守粮站,多装陷阱,别让特务靠近;小王,你带人死守情报处,电报机绝不能丢!”
刘勇刚从卫生院回来,腹部的绷带还没拆,攥着枪说:“放心,就算拼了命,也得守住粮站!老乡们还等着军粮呢。”
小王也站起来,咧嘴笑:“保证完成任务,特务敢来,就用手铐锁了他们!”干警们的声音铿锵有力,油灯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坚定。
远处的鸡“喔喔”叫了,天快亮了。保定的陈宇望着东方的鱼肚白,手里攥着那枚铜戒指——是从“山猫”组长身上缴获的,船锚印在晨光里泛着光。“等着吧,”他轻声说,“这场暗战,咱们赢定了。”
【互动投票】
敌军偷袭平山的备用方案最可能是?
A. 派特务伪装成送粮老乡混入城内,里应外合
B. 利用夜间用重炮轰炸平山城门,强行突破
C. 策反之前被抓的特务家属,让其打开情报处大门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晋察冀边区造微型电台(1947型)”,是专为潜伏特务和地下党设计的便携式通讯设备。
该电台重量仅1.2公斤,机身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8厘米,采用4节干电池供电,通讯距离可达50公里,在无干扰环境下可实现清晰通话。
其外壳采用木质材料,表面涂有伪装漆,可藏在杂粮袋、书本、菜窖等隐蔽处,有效躲避搜查。
在保定情报暗战中,林悦正是用该电台及时传递急电,为调整作战部署争取了关键时间,是当时我方重要的潜伏通讯工具。
【追更引导】
下章炮火轰鸣!保南的枪声(1947.3.6,保定城南战场),3月6日凌晨,野战军按计划提前向保定外围据点出击。
陈宇和林悦带着干警配合行动,马拐枪“砰砰”响着,与敌军展开激战!就在我军快要拿下据点时,敌军重炮营突然开火,炮弹“轰隆”落在阵地前,烟尘弥漫。
陈宇抬头望去,竟看见石门驻军的运输车往平山方向开——敌军还是要偷袭平山。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分兵回防,赵刚又如何在平山击退偷袭的特务,守护老乡和粮站!
如今平山情报处灯火通明,王秀兰攻坚高难度“紫码”密电,陈宇则从零散情报中嗅到更大的战术陷阱,一场围绕保定集结的情报暗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丑时·平山情报处破译室——密电攻坚)油灯“嗡嗡”亮着,灯芯的火星“噼啪”溅落。
王秀兰趴在桌上,指尖捏着支秃笔,密电纸摊了满桌,纸上的“紫码”字符像歪扭的虫子。
她连续工作36小时,眼睛红得像充血,指节因攥笔泛白,药水瓶倒在旁边,酸臭味混着墨味飘满屋子。
“‘保’字对应‘集结’,‘集’字对应‘保定’……”她嘴里念叨着,指尖在纸上画着对照符号,突然拍了下桌:“译出来了!”密纸上的字符渐渐连成句子——“国民党军分批向保定集结,携带重炮、机枪,3月中旬待命。”
她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突然摸出怀里的烤红薯——是昨天李大娘送来的,还带着余温。“可算没辜负陈副局长信任,”她咬了口红薯,甜香混着药水味,嘴角翘了翘,“这下能给前线提个醒了。”
(寅时·情报处会议室——关联分析)陈宇捏着译出的密纸,指尖沾唾液捻了捻纸页,枪茧蹭过“保定集结”四字时顿住。
他从抽屉里翻出另份情报——2月下旬东北国民党军向辽西移动的消息,两张纸并在一起,时间线竟高度重合。
“不对,”他突然拍桌,声音沉得发紧,“保定集结不是孤立的,是想配合东北战场,牵制咱们野战军兵力。”
赵刚刚推门进来,攥着手铐铁链“哗啦”响:“那咱们怎么办?要不要派人去保定探探虚实?”
陈宇摩挲着枪茧,突然闪回1944年在保定打游击的画面——日军也曾用“分散集结”的战术诱骗我方。
“施尔昌继续潜伏石家庄,”他指着地图,“我和林悦去保定,伪装成商贩,摸清他们的兵力部署。”
(卯时·石家庄潜伏点——部署潜伏)施尔昌穿着粮行账房的青布衫,手里翻着假账本,见陈宇进来,赶紧站起来:“陈副局长,您放心,我会盯着特务和保定的联络。”
他攥紧手指上的铜戒指——是陈宇给的地下党信物,“每周用‘粮价波动’传情报,绝不会出岔子。”
“遇到危险就撤,别硬扛,”陈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石家庄的‘白鸽’还没抓,你得留着有用之身。”
施尔昌点头,指尖无意识抠着账本边缘:“我知道,等抓了‘山猫’真组长,再跟林副科长汇合。”
(辰时·前往保定的驴车上——伪装潜行)陈宇和林悦坐在驴车上,驴车“吱呀”转着,车斗里的杂粮袋堆得满当当——微型电台和望远镜就藏在最下面的袋子里,外面裹着粗布。
林悦手里攥着张路条,上面盖着石家庄商会的假章,指尖微微发颤。
“别紧张,就说去保定走亲戚,带点杂粮当礼物,”陈宇压低声音,帮她理了理衣襟。“
检查站的士兵只认路条,别多说话。”前方传来国民党检查站的吆喝声:“停车!检查!”驴车停住,士兵走过来,手按在腰间的枪上。
林悦赶紧递过路条,声音带气音:“长官,我们是去保定走亲戚的,您行行好,别耽误了路程。”
士兵翻了翻路条,又看了看车斗里的杂粮,挥手放行:“赶紧走,别在这磨蹭!”驴车继续前进,林悦松了口气,耳尖泛红:“刚才吓死我了,还以为要被识破。”
(巳时·保定火车站候车厅——敌特识别)火车站里人声嘈杂,火车汽笛“呜——”的长鸣混着小贩的吆喝声。
林悦攥着个针线篮,假装挑选货架上的针线,余光却盯着人群——她熟记的“敌特标识手册”里写着:袖口残留军用呢子、公文包有特殊标记,都是特务特征。
突然,个穿便服的男人走进来,袖口露出点深绿色的军用呢子,手里的黑色公文包上,竟烫着“山猫”的烫金标记。
林悦心里一紧,指尖悄悄抠着针线篮的边缘,凑到陈宇身边,声音压得低:“左边那个穿灰布衫的,公文包有‘山猫’标记,频繁看手表,不对劲。”
陈宇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男人正站在候车厅角落,时不时抬头看挂钟,神色警惕。
“跟上他,别被发现,”陈宇拎起杂粮袋,假装去买水,慢慢跟在男人身后,“他肯定要去跟人接头,咱们就能摸清据点。”
(午时·保定城西四合院外——跟踪潜伏)男人出了火车站,往城西走,最终进了个带院子的四合院。
院门外站着两个便衣哨兵,手插在怀里,眼神扫过过往行人。
陈宇和林悦躲在斜对面的土墙后,傍晚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炒菜的“滋滋”声,正好能掩护他们。
“我绕到后院,你在巷口伪装成卖针线的,看见巡逻兵就吆喝,”陈宇压低声音,摸出怀里的细铁丝——是之前从日军手里缴获的,撬窗最管用,“我进去拿情报,8分钟内出来。”
林悦点头,拎着针线篮走到巷口,清了清嗓子,声音带点颤:“卖针线咯——便宜的针线,缝衣服、补袜子都好用!”
(未时·四合院房间内)陈宇借着炊烟的掩护,绕到后院,细铁丝“咔嗒”撬开窗户扣,轻轻翻进房间。
刚落地,就听见门外传来脚步声——特务回来了!他赶紧躲到门后,等特务走进来,突然举起杂粮袋,“嘭”地闷在对方头上,顺势把人按在地上,膝盖顶住后腰,手里的相机牢牢攥着,没掉在地上。
特务挣扎着哼唧,陈宇捂住他的嘴,另只手摸出缴获的日军万能钥匙——1944年拆“樱花弹”时,老班长教他用的,能开大多数暗格。
抽屉的暗格“咔嗒”被打开,里面藏着份作战图,桌上还放着份电报稿,上面写着“3月10日进攻平山”。
他快速用相机拍下作战图和电报稿,然后把特务捆在床腿上,嘴里塞了块布。
原路翻出窗户时,正好看见林悦在巷口吆喝:“巡逻兵来咯!买针线的赶紧啊!”巡逻兵的皮鞋声“踏踏”远去,陈宇趁机跑过去,拉着林悦往巷外跑:“撤!”
(申时·保定地下联络点——军区指令)联络点藏在个破庙里,梁上蛛网挂灰,供桌裂着缝。
陈宇和林悦刚进门,钱建国的秘书小黄就迎上来,手里攥着份电报:“可算等到你们了!野战军指挥官有指令。”
他展开电报,晋察冀野战军指令:着令平山公安配合主力,于3月8日向保定外围据点出击,扰乱敌集结部署,保障东北战场侧翼安全。
“3月8日出击?”陈宇皱起眉,把拍好的作战图和电报稿递过去,“可敌军计划3月10日进攻平山,这太巧了。”
他指着作战图上的兵力分布:“保定集结的是主力,平山守军是杂牌军,咱们主力去保定,平山就空虚了——这是调虎离山!”
秘书小黄的脸色变了:“你的意思是,‘保定集结’的情报是敌特故意泄露的?目的是引野战军外出,好偷袭平山?”
陈宇点头,指节敲着作战图,泛白:“没错,他们想趁咱们兵力在外,端了平山的后勤和情报点。”
(酉时·联络点内——紧急应对)“得赶紧改部署!”林悦摸出微型电台,打开开关,“嘀嘀”的电波声在破庙里响起。
她手指飞快地按着按键,发急电至公安局情报处:敌有调虎离山计,3月10日可能偷袭平山,立即加强城防,重点守卫粮站、情报处
陈宇则和钱建国联名写电报,向军区建议调整计划:“留一个营驻守平山外围,主力仍按原计划出击,但提前2天,3月6日就动手,”他攥着笔,汗滴在纸上,晕开字迹,“这样既能打乱敌军集结,又能回防平山,让他们的偷袭落空。”
电报发出去后,破庙里安静下来,只有油灯的“嗡嗡”声。林悦收起电台,指尖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希望能赶上,别让平山出事。”
陈宇望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清楚——这场情报暗战,输了就是满盘皆输,必须赢。
(戌时·北平杂货铺郊区新点——老周的情报)老周坐在菜窖里,电台“嘀嘀”响着,他刚收到陈宇从保定传来的情报。
“保定集结是调虎离山,3月6日野战军提前出击,”他摸着下巴,突然想起昨天从军统嘴里套出的话——“第三军军长跟石门驻军说,3月10日要‘端共军的老窝’。”
他赶紧发报给陈宇:确认保定集结兵力约5000人的一个整编旅,含1个重炮营,石门驻军已备好运输车,可能配合偷袭平山粮站,建议加强粮站守卫。
发完电报,他把电台藏进萝卜堆,心里嘀咕:“陈宇这小子,在保定可别再遇着特务,等这事了了,得喝顿好酒。”
(亥时·平山情报处——城防部署)赵刚收到林悦的急电,立刻召集干警开会。
“敌军要偷袭平山,重点是粮站和情报处,”他攥着手铐铁链,链声混着粗喘,“刘勇,你带警卫大队守粮站,多装陷阱,别让特务靠近;小王,你带人死守情报处,电报机绝不能丢!”
刘勇刚从卫生院回来,腹部的绷带还没拆,攥着枪说:“放心,就算拼了命,也得守住粮站!老乡们还等着军粮呢。”
小王也站起来,咧嘴笑:“保证完成任务,特务敢来,就用手铐锁了他们!”干警们的声音铿锵有力,油灯的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坚定。
远处的鸡“喔喔”叫了,天快亮了。保定的陈宇望着东方的鱼肚白,手里攥着那枚铜戒指——是从“山猫”组长身上缴获的,船锚印在晨光里泛着光。“等着吧,”他轻声说,“这场暗战,咱们赢定了。”
【互动投票】
敌军偷袭平山的备用方案最可能是?
A. 派特务伪装成送粮老乡混入城内,里应外合
B. 利用夜间用重炮轰炸平山城门,强行突破
C. 策反之前被抓的特务家属,让其打开情报处大门
【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的“晋察冀边区造微型电台(1947型)”,是专为潜伏特务和地下党设计的便携式通讯设备。
该电台重量仅1.2公斤,机身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8厘米,采用4节干电池供电,通讯距离可达50公里,在无干扰环境下可实现清晰通话。
其外壳采用木质材料,表面涂有伪装漆,可藏在杂粮袋、书本、菜窖等隐蔽处,有效躲避搜查。
在保定情报暗战中,林悦正是用该电台及时传递急电,为调整作战部署争取了关键时间,是当时我方重要的潜伏通讯工具。
【追更引导】
下章炮火轰鸣!保南的枪声(1947.3.6,保定城南战场),3月6日凌晨,野战军按计划提前向保定外围据点出击。
陈宇和林悦带着干警配合行动,马拐枪“砰砰”响着,与敌军展开激战!就在我军快要拿下据点时,敌军重炮营突然开火,炮弹“轰隆”落在阵地前,烟尘弥漫。
陈宇抬头望去,竟看见石门驻军的运输车往平山方向开——敌军还是要偷袭平山。
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分兵回防,赵刚又如何在平山击退偷袭的特务,守护老乡和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