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暖照,南岭米业集团的厂房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林雨潇站在办公楼的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眉头间却藏着一丝思索。
柳婉叶捧着刚整理好的米业销售报表走进来,脸上满是笑意:“雨潇,上个月咱们的米制品出口量又涨了三成,国外经销商还在催着加单呢!”
林雨潇转过身,接过报表翻看了几页,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米业这步算是走稳了,但南岭的宝贝可不止水稻。你看咱们周围的山林,春天有香椿、乌龙头,夏天有蕨菜、灰灰菜,秋天有芥菜、黄花菜,冬天还有晒干的秦岭木耳,这些山野菜都是纯天然的好东西,要是能像大米一样深加工,附加值能翻上十倍百倍。”
柳婉叶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她的心思:“你是想搞蔬菜深加工?我早就觉得可惜了,村民们采的山野菜要么自己吃,要么低价卖给小贩,根本没发挥出价值。”
“不止是山野菜,”林雨潇指向窗外的田野,“合作社现在种水稻有经验了,完全可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芥菜、百条菜这些耐储存的品种,既能自己种,又能发动村民采摘野生的,原料供应有保障。咱们在罐头厂、山货厂的基础上搞系列开发,建个南岭菜业集团,把这些菜做成罐头、干货、即食产品,卖到国内外去。”
话音刚落,陆方舟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村民采摘山货的统计清单:“正想跟你们说这事,昨天去村里走访,村民们都说愿意跟着咱们干,采山菜、种蔬菜都行,就盼着能多赚点钱。”
“那这事就定了!”
林雨潇拍板,“婉叶,你对市场和产品研发最熟悉,南岭菜业集团的厂长就由你担任,负责整体规划和运营。白光涛做事踏实,脑子也灵活,就让他当你的助手,帮你抓项目推进和生产管理。”
柳婉叶立刻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放心吧,我保证把南岭菜业做起来!”
一旁的白光涛也连忙应声:“林县长、柳厂长,我一定全力以赴,绝不拖后腿!”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柳婉叶和白光涛就带着企业办的人钻进了山林。他们沿着山间小路仔细勘察,记录下各种山野菜的生长位置和产量;又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统计大家愿意种植的蔬菜品种和面积。
“张婶,您家后山那片香椿树,春天能采不少吧?要是加入咱们的收购计划,按市场价的一点二倍收,您愿意卖吗?”柳婉叶笑着问道。张婶笑得合不拢嘴:“愿意!当然愿意!以前采了香椿都愁卖,现在你们上门收,还能多赚钱,我巴不得呢!”
白光涛则在一旁认真记录:“李大爷,您说的那片蕨菜坡,大概能采多少斤?我们计划建个保鲜库,到时候会统一上门收购,保证不压价。”李大爷掰着手指头算:“保守也有上千斤!你们要是真能收购,我再发动邻里们一起采,保管供得上货!”
半个月下来,他们摸清了南岭山野菜的家底,也敲定了蔬菜种植计划。合作社划出两百亩地专门种植芥菜、百条菜,同时与村民签订了野生山菜收购协议,明确了收购价格和标准,原料供应渠道彻底打通。
接下来就是建厂和技术攻关。柳婉叶借鉴米业集团的建设经验,规划了十二个菜类加工厂,涵盖罐头加工、干货烘干、即食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白光涛则一头扎进了车间建设,每天泡在工地上,盯着厂房搭建、设备安装,生怕出一点差错。
“白光涛,这台真空冻干机一定要调试好,蕨菜和灰灰菜用冻干技术保存,才能留住原汁原味。”
柳婉叶指着刚运到的设备,对白光涛叮嘱道。白光涛点点头,立刻叫来技术人员:“按柳厂长的要求,今天必须把机器调试到位,明天就开始试生产。”
为了解决山野菜深加工的技术难题,柳婉叶专门从外地请来蔬菜加工专家,手把手教工人们制作罐头和干货。专家指导大家将新鲜芥菜清洗、腌制、杀菌,做成风味独特的芥菜罐头;把香椿用沸水焯烫后烘干,制成香气浓郁的香椿干;还将蕨菜、乌龙头做成即食真空包装,开袋就能吃。
村民们也积极参与进来,采摘回来的山菜经过挑选、清洗后送到工厂,既能拿到工钱,还能享受年底分红。王大叔的老伴每天都去采香椿,回来交到工厂,一天能赚百十来块:“以前闲在家里没事干,现在采采菜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
秦岭木耳和黄花菜的加工则更讲究工艺。柳婉叶带领研发团队反复试验,将木耳烘干后进行分级包装,特级木耳用来出口;黄花菜则经过蒸制、晾晒,做成无硫干货,保留了天然的营养和口感。“这些木耳肉质厚实,泡发率高,国外市场肯定受欢迎。”柳婉叶拿着一包包装好的木耳,对白光涛说。
白光涛立刻接口:“我已经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外贸商人,他们看了样品后非常满意,已经下了首批订单,要一万斤特级木耳和五千斤黄花菜罐头。”
随着一座座加工厂陆续建成投产,南岭菜业集团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圣女果汁、芥菜等各类特色蔬菜罐头、香椿干、冻干蕨菜、即食乌龙头、秦岭木耳干货、黄花菜礼盒……二十多种蔬菜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涵盖了罐头、干货、即食、礼盒、饮料等多个系列。
柳婉叶还借鉴米业的品牌经验,为南岭菜业设计了统一的品牌包装,主打“绿色野生、天然健康”的理念。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本地超市里,南岭牌香椿干和芥菜罐头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电商平台上,即食山野菜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出口的木耳和黄花菜,更是因为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半年后,南岭菜业集团的十二个加工厂全部投入运营,形成了从原料种植、野生采摘到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据统计,菜业集团的年利润已经追上了米业集团,带动了全村三百多名村民就业,村民们的收入又翻了一番。
夕阳西下,柳婉叶和白光涛站在菜业集团的保鲜库前,看着库里整齐堆放的各类蔬菜制品,脸上满是成就感。保鲜库的冷风吹出阵阵清香,那是山野菜的鲜香,也是南岭人致富的希望。
“咱们做到了,”白光涛感慨道,“现在南岭的菜和山货,真的成了能保鲜提档的美味佳肴,附加值翻了上百倍。”
柳婉叶望着远处灯火渐亮的村庄,嘴角扬起笑容:“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咱们还要开发更多新产品,把南岭菜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让全世界都尝尝南岭的味道!”
晚风拂过,带来了田野里蔬菜的清香,也带来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南岭的夜色中,米业和菜业的厂房灯火通明,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也照亮了南岭人更加富裕的明天。
林雨潇站在办公楼的窗前,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眉头间却藏着一丝思索。
柳婉叶捧着刚整理好的米业销售报表走进来,脸上满是笑意:“雨潇,上个月咱们的米制品出口量又涨了三成,国外经销商还在催着加单呢!”
林雨潇转过身,接过报表翻看了几页,指尖在纸页上轻轻敲击:“米业这步算是走稳了,但南岭的宝贝可不止水稻。你看咱们周围的山林,春天有香椿、乌龙头,夏天有蕨菜、灰灰菜,秋天有芥菜、黄花菜,冬天还有晒干的秦岭木耳,这些山野菜都是纯天然的好东西,要是能像大米一样深加工,附加值能翻上十倍百倍。”
柳婉叶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她的心思:“你是想搞蔬菜深加工?我早就觉得可惜了,村民们采的山野菜要么自己吃,要么低价卖给小贩,根本没发挥出价值。”
“不止是山野菜,”林雨潇指向窗外的田野,“合作社现在种水稻有经验了,完全可以扩大蔬菜种植规模,芥菜、百条菜这些耐储存的品种,既能自己种,又能发动村民采摘野生的,原料供应有保障。咱们在罐头厂、山货厂的基础上搞系列开发,建个南岭菜业集团,把这些菜做成罐头、干货、即食产品,卖到国内外去。”
话音刚落,陆方舟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村民采摘山货的统计清单:“正想跟你们说这事,昨天去村里走访,村民们都说愿意跟着咱们干,采山菜、种蔬菜都行,就盼着能多赚点钱。”
“那这事就定了!”
林雨潇拍板,“婉叶,你对市场和产品研发最熟悉,南岭菜业集团的厂长就由你担任,负责整体规划和运营。白光涛做事踏实,脑子也灵活,就让他当你的助手,帮你抓项目推进和生产管理。”
柳婉叶立刻挺直了腰板,眼神坚定:“放心吧,我保证把南岭菜业做起来!”
一旁的白光涛也连忙应声:“林县长、柳厂长,我一定全力以赴,绝不拖后腿!”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柳婉叶和白光涛就带着企业办的人钻进了山林。他们沿着山间小路仔细勘察,记录下各种山野菜的生长位置和产量;又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统计大家愿意种植的蔬菜品种和面积。
“张婶,您家后山那片香椿树,春天能采不少吧?要是加入咱们的收购计划,按市场价的一点二倍收,您愿意卖吗?”柳婉叶笑着问道。张婶笑得合不拢嘴:“愿意!当然愿意!以前采了香椿都愁卖,现在你们上门收,还能多赚钱,我巴不得呢!”
白光涛则在一旁认真记录:“李大爷,您说的那片蕨菜坡,大概能采多少斤?我们计划建个保鲜库,到时候会统一上门收购,保证不压价。”李大爷掰着手指头算:“保守也有上千斤!你们要是真能收购,我再发动邻里们一起采,保管供得上货!”
半个月下来,他们摸清了南岭山野菜的家底,也敲定了蔬菜种植计划。合作社划出两百亩地专门种植芥菜、百条菜,同时与村民签订了野生山菜收购协议,明确了收购价格和标准,原料供应渠道彻底打通。
接下来就是建厂和技术攻关。柳婉叶借鉴米业集团的建设经验,规划了十二个菜类加工厂,涵盖罐头加工、干货烘干、即食产品研发等多个领域。白光涛则一头扎进了车间建设,每天泡在工地上,盯着厂房搭建、设备安装,生怕出一点差错。
“白光涛,这台真空冻干机一定要调试好,蕨菜和灰灰菜用冻干技术保存,才能留住原汁原味。”
柳婉叶指着刚运到的设备,对白光涛叮嘱道。白光涛点点头,立刻叫来技术人员:“按柳厂长的要求,今天必须把机器调试到位,明天就开始试生产。”
为了解决山野菜深加工的技术难题,柳婉叶专门从外地请来蔬菜加工专家,手把手教工人们制作罐头和干货。专家指导大家将新鲜芥菜清洗、腌制、杀菌,做成风味独特的芥菜罐头;把香椿用沸水焯烫后烘干,制成香气浓郁的香椿干;还将蕨菜、乌龙头做成即食真空包装,开袋就能吃。
村民们也积极参与进来,采摘回来的山菜经过挑选、清洗后送到工厂,既能拿到工钱,还能享受年底分红。王大叔的老伴每天都去采香椿,回来交到工厂,一天能赚百十来块:“以前闲在家里没事干,现在采采菜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太好了!”
秦岭木耳和黄花菜的加工则更讲究工艺。柳婉叶带领研发团队反复试验,将木耳烘干后进行分级包装,特级木耳用来出口;黄花菜则经过蒸制、晾晒,做成无硫干货,保留了天然的营养和口感。“这些木耳肉质厚实,泡发率高,国外市场肯定受欢迎。”柳婉叶拿着一包包装好的木耳,对白光涛说。
白光涛立刻接口:“我已经联系了之前合作的外贸商人,他们看了样品后非常满意,已经下了首批订单,要一万斤特级木耳和五千斤黄花菜罐头。”
随着一座座加工厂陆续建成投产,南岭菜业集团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圣女果汁、芥菜等各类特色蔬菜罐头、香椿干、冻干蕨菜、即食乌龙头、秦岭木耳干货、黄花菜礼盒……二十多种蔬菜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涵盖了罐头、干货、即食、礼盒、饮料等多个系列。
柳婉叶还借鉴米业的品牌经验,为南岭菜业设计了统一的品牌包装,主打“绿色野生、天然健康”的理念。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本地超市里,南岭牌香椿干和芥菜罐头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电商平台上,即食山野菜成了年轻人的新宠;出口的木耳和黄花菜,更是因为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半年后,南岭菜业集团的十二个加工厂全部投入运营,形成了从原料种植、野生采摘到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据统计,菜业集团的年利润已经追上了米业集团,带动了全村三百多名村民就业,村民们的收入又翻了一番。
夕阳西下,柳婉叶和白光涛站在菜业集团的保鲜库前,看着库里整齐堆放的各类蔬菜制品,脸上满是成就感。保鲜库的冷风吹出阵阵清香,那是山野菜的鲜香,也是南岭人致富的希望。
“咱们做到了,”白光涛感慨道,“现在南岭的菜和山货,真的成了能保鲜提档的美味佳肴,附加值翻了上百倍。”
柳婉叶望着远处灯火渐亮的村庄,嘴角扬起笑容:“这只是开始,接下来咱们还要开发更多新产品,把南岭菜业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让全世界都尝尝南岭的味道!”
晚风拂过,带来了田野里蔬菜的清香,也带来了村民们的欢声笑语。南岭的夜色中,米业和菜业的厂房灯火通明,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也照亮了南岭人更加富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