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快又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的和宫宴会,避暑山庄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同时也是给曹贵人所生的温宜庆祝生日。
只是里面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有易冰清派人介入,所以甄嬛没能和随时散发荷尔蒙的果郡王果子狸有交集。
曹贵人依旧像往常一样,与那没什么头脑的华妃一同玩起了抓阄游戏。在场的众人都表现得十分正常,然而,当轮到甄嬛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众人竟然要求甄嬛跳上一曲“惊鸿舞”。
也许就在那个瞬间,皇帝面沉似水,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曹贵人的命运恐怕就此注定了吧!
易冰清见状,微微一笑,随即侧身轻声吩咐站在一旁侍奉的小青去办一件事。待小青领命离去后,易冰清便若无其事地继续享受起美食来。
起初,甄嬛的舞蹈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得敦亲王一阵冷嘲热讽。眼看着甄嬛的舞步逐渐有些凌乱,似乎有些慌了神,易冰清的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难以察觉的笑容。
原来,就在刚才,易冰清暗中吩咐小青去准备了一些能够辅助甄嬛跳舞的道具。
果然,没过多久,小青便领着一群宫女匆匆赶来。只见她们抬着精美的纱幔和香薰灯,迅速地将这些布置在甄嬛的四周,同时,易冰清还特意让乐师更换了一首更为舒缓的曲子。
甄嬛心领神会,借着这些道具,她轻盈地在其中舞动着,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身姿婀娜,舞步轻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和优雅。
众人的目光都被甄嬛那绝美的舞姿所吸引,敦亲王也不禁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
皇帝的目光更是紧紧地锁在甄嬛身上,他的眼中充满了赞赏和喜爱。而曹贵人和华妃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她们原本以为甄嬛会出丑,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出色,这让她们的计划完全落空。
易冰清微微一笑,轻轻抿了一口茶,看着场中的甄嬛,心中暗自想道:“这人情算是给甄嬛送到了,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大用呢。”
随着音乐的结束,甄嬛的舞蹈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众人纷纷鼓掌喝彩,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当场赏赐了甄嬛不少珍贵的奇珍异宝。
曹贵人和华妃的抓阄算计彻底失败了,她们只能暗自咬牙,心中虽然愤恨不已,但在表面上却也只能强颜欢笑,继续这中秋的和宫宴会。
随着宴会的结束,后面还是出现了“木薯粉”事件。
华妃在那里,又蹦又跳的像猴子一样数落着伺候温宜的宫人们。
可是落在所有人眼里,她就是在“此地无银三百两,和不打自招”中,把自己和曹贵人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恶化。
易冰清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喜这局面愈发有趣。曹贵人看着华妃这般莽撞行事,心中又急又气,却又不敢发作。
而甄嬛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开始收集华妃和曹贵人作恶的证据。
就在这时,易冰清突然发现有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在人群中穿梭,似乎在传递着什么消息。
她心中一动,示意小青去探查一番。没过多久,小青回来悄悄在她耳边说道:“娘娘,那小太监是曹贵人派去联系外头势力的,似乎想找机会扳回一局。”
易冰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曹贵人还不死心。
她决定将计就计,让小青也放出一些假消息,扰乱曹贵人的计划。
同时,她也提醒甄嬛要小心自己宫里人的背叛,一场更激烈的争斗即将拉开帷幕,而这中秋宴会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随后所有的人证,物证,通通的指认,直指向了甄嬛。
只是她看着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就在甄嬛心急如焚之时,易冰清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这其中定有蹊跷。”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易冰清接着说:“若甄嬛真有此心,怎会如此轻易就被抓了把柄,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皇帝听后,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此时,易冰清使了个眼色,小青带着一名宫女匆匆赶来。
这宫女正是曹贵人宫中的,她扑通一声跪下,哭着道出了曹贵人如何买通人伪造证据陷害甄嬛的经过。
曹贵人脸色煞白,指着宫女大骂她血口喷人,又暗中威胁“你就算不为别人,也要为自己家里人想想”。
易冰清很想把查到的证据交出去,又担心甄嬛会为了保护她的妹妹浣碧,而担下罪名。
所幸端妃还是在皇帝要下令,严惩甄嬛的最后一刻,出现了。
端妃一出现,众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过去。她缓缓走到皇帝面前,还时不时的拿帕子淹唇,咳嗽一声,福了福身道:“皇上,此事尚有隐情。”
接着,她不紧不慢地说:“夜半时分,莞贵人正和嫔妾在一起谈诗论画,哪有时间做那阎瓒事。”后面又开始问,下面跪着的两个瑟瑟发抖,又左右偷瞄的两人。
他们最后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皇帝不想在听两个奴才的狡辩了,冷哼着下令“奴婢欺君罔上,不顾公主死活,作假证,又污蔑嫔妃,全家赐死。”
曹贵人一听,自己要设计的人没事,听华妃要办的人也没事,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不过脸上满是庆幸,幸好她是孩子的生母,不会有什么大事,她小心的看向了华妃。
华妃见状,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公然维护手底下的人了,只能狠狠地瞪一眼曹贵人,发泄不满。
甄嬛感激地看了端妃和易冰清易贵妃一眼,盈盈下拜道:“多谢端妃姐姐、易姐姐仗义执言,嬛嬛感激不尽。”
易冰清笑着上前扶起她:“妹妹不必多礼,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皇帝摆了摆手,沉声道:“此事便到此为止,往后谁若再无端生事,或者再出现伤害子嗣的事,严惩不贷。”
经此一役,甄嬛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与易冰清、端妃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而易冰清深知,这后宫的争斗远未结束,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只是里面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因为有易冰清派人介入,所以甄嬛没能和随时散发荷尔蒙的果郡王果子狸有交集。
曹贵人依旧像往常一样,与那没什么头脑的华妃一同玩起了抓阄游戏。在场的众人都表现得十分正常,然而,当轮到甄嬛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众人竟然要求甄嬛跳上一曲“惊鸿舞”。
也许就在那个瞬间,皇帝面沉似水,心中已然暗暗下定决心,曹贵人的命运恐怕就此注定了吧!
易冰清见状,微微一笑,随即侧身轻声吩咐站在一旁侍奉的小青去办一件事。待小青领命离去后,易冰清便若无其事地继续享受起美食来。
起初,甄嬛的舞蹈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引得敦亲王一阵冷嘲热讽。眼看着甄嬛的舞步逐渐有些凌乱,似乎有些慌了神,易冰清的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难以察觉的笑容。
原来,就在刚才,易冰清暗中吩咐小青去准备了一些能够辅助甄嬛跳舞的道具。
果然,没过多久,小青便领着一群宫女匆匆赶来。只见她们抬着精美的纱幔和香薰灯,迅速地将这些布置在甄嬛的四周,同时,易冰清还特意让乐师更换了一首更为舒缓的曲子。
甄嬛心领神会,借着这些道具,她轻盈地在其中舞动着,仿佛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身姿婀娜,舞步轻盈,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和优雅。
众人的目光都被甄嬛那绝美的舞姿所吸引,敦亲王也不禁闭上了嘴巴,不再言语。
皇帝的目光更是紧紧地锁在甄嬛身上,他的眼中充满了赞赏和喜爱。而曹贵人和华妃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她们原本以为甄嬛会出丑,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出色,这让她们的计划完全落空。
易冰清微微一笑,轻轻抿了一口茶,看着场中的甄嬛,心中暗自想道:“这人情算是给甄嬛送到了,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大用呢。”
随着音乐的结束,甄嬛的舞蹈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众人纷纷鼓掌喝彩,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皇帝更是龙颜大悦,当场赏赐了甄嬛不少珍贵的奇珍异宝。
曹贵人和华妃的抓阄算计彻底失败了,她们只能暗自咬牙,心中虽然愤恨不已,但在表面上却也只能强颜欢笑,继续这中秋的和宫宴会。
随着宴会的结束,后面还是出现了“木薯粉”事件。
华妃在那里,又蹦又跳的像猴子一样数落着伺候温宜的宫人们。
可是落在所有人眼里,她就是在“此地无银三百两,和不打自招”中,把自己和曹贵人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恶化。
易冰清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暗喜这局面愈发有趣。曹贵人看着华妃这般莽撞行事,心中又急又气,却又不敢发作。
而甄嬛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开始收集华妃和曹贵人作恶的证据。
就在这时,易冰清突然发现有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在人群中穿梭,似乎在传递着什么消息。
她心中一动,示意小青去探查一番。没过多久,小青回来悄悄在她耳边说道:“娘娘,那小太监是曹贵人派去联系外头势力的,似乎想找机会扳回一局。”
易冰清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来曹贵人还不死心。
她决定将计就计,让小青也放出一些假消息,扰乱曹贵人的计划。
同时,她也提醒甄嬛要小心自己宫里人的背叛,一场更激烈的争斗即将拉开帷幕,而这中秋宴会的余波,才刚刚开始。
随后所有的人证,物证,通通的指认,直指向了甄嬛。
只是她看着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就在甄嬛心急如焚之时,易冰清缓缓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这其中定有蹊跷。”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易冰清接着说:“若甄嬛真有此心,怎会如此轻易就被抓了把柄,这分明是有人故意陷害。”皇帝听后,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此时,易冰清使了个眼色,小青带着一名宫女匆匆赶来。
这宫女正是曹贵人宫中的,她扑通一声跪下,哭着道出了曹贵人如何买通人伪造证据陷害甄嬛的经过。
曹贵人脸色煞白,指着宫女大骂她血口喷人,又暗中威胁“你就算不为别人,也要为自己家里人想想”。
易冰清很想把查到的证据交出去,又担心甄嬛会为了保护她的妹妹浣碧,而担下罪名。
所幸端妃还是在皇帝要下令,严惩甄嬛的最后一刻,出现了。
端妃一出现,众人的目光再次被吸引过去。她缓缓走到皇帝面前,还时不时的拿帕子淹唇,咳嗽一声,福了福身道:“皇上,此事尚有隐情。”
接着,她不紧不慢地说:“夜半时分,莞贵人正和嫔妾在一起谈诗论画,哪有时间做那阎瓒事。”后面又开始问,下面跪着的两个瑟瑟发抖,又左右偷瞄的两人。
他们最后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皇帝不想在听两个奴才的狡辩了,冷哼着下令“奴婢欺君罔上,不顾公主死活,作假证,又污蔑嫔妃,全家赐死。”
曹贵人一听,自己要设计的人没事,听华妃要办的人也没事,双腿一软瘫倒在地,不过脸上满是庆幸,幸好她是孩子的生母,不会有什么大事,她小心的看向了华妃。
华妃见状,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公然维护手底下的人了,只能狠狠地瞪一眼曹贵人,发泄不满。
甄嬛感激地看了端妃和易冰清易贵妃一眼,盈盈下拜道:“多谢端妃姐姐、易姐姐仗义执言,嬛嬛感激不尽。”
易冰清笑着上前扶起她:“妹妹不必多礼,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我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皇帝摆了摆手,沉声道:“此事便到此为止,往后谁若再无端生事,或者再出现伤害子嗣的事,严惩不贷。”
经此一役,甄嬛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与易冰清、端妃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而易冰清深知,这后宫的争斗远未结束,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