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后凄婉的哈哈大笑起来“传位于六阿哥昀陶,为什么不是三阿哥?为什么?我把所有的注都押到了三阿哥,万岁爷,为什么偏偏要选六阿哥?为什么?哈哈,我输了,输了个一败涂地”。
安陵容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她慢慢地俯下身去,凑近废后的耳畔,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呀,咱们谁都没有真正害过皇帝呢。他之所以会驾崩,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吞食的那些丹药中,水银的毒性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没有我给他喝下那引子,天长日久,他也迟早会被这些毒药给毒死的。我所做的,不过是提前让他服下了那引子罢了。而且,这种普通的检测方法是绝对查不出来的哦!”
说罢,陵容直起身子,顺手将一旁的圣旨夺了过来。她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仿佛这圣旨本就该属于她一般。
接着,她将圣旨递给了皇帝的心腹大臣张廷玉张大人。
张廷玉接过圣旨,展开后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他面无表情地将圣旨转交给了田文镜田大人。田文镜接过圣旨,同样认真地看了一遍,再交给鄂迩泰大人审查。
三人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张庭玉张大人和田文镜田大人,他们从怀中各自取出一份用满蒙两族语言书写的遗诏,小心翼翼地摊开在御案之上,仿佛这遗诏是稀世珍宝一般。
遗诏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庄重和威严。三种语言——满、蒙、汉,都清晰地写着传位给六皇子昀陶。
废后看到三道遗诏都是六皇子后,如遭雷击,瘫倒在地,眼神空洞。
没有看见另外两道遗诏的时候还心存侥幸,认为是安陵容篡改的,现在是彻底没有希望了。
安陵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她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道:“如今遗诏在此,诸位大臣当以国事为重,辅佐六皇子登基。”
众大臣纷纷跪地,高呼万岁。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三皇子得知消息后,带着亲信赶来。
鲁莽还不带脑子,色迷智昏的三阿哥满脸愤怒,指着安陵容道:“你这贱人,定是你从中作梗,篡改遗诏!”
安陵容冷笑一声,“三皇子,这遗诏有三种语言书写,岂是我能篡改的?你莫要在此无理取闹。”
三阿哥正要发作,张廷玉站了出来,“三皇子,遗诏确凿,还望您以大局为重,莫要让朝堂生乱。”
三皇子看着周围大臣坚定的眼神,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恨恨地瞪了安陵容一眼,转身离去。
安陵容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喜,一场皇位之争,终以六阿哥的胜利落下帷幕。
至于皇宫外备用的准备,还没准备启用就已经大势已定,不过也要给那些誓死效忠的属下一些好处才行。
这一世都还没怎么动手呢,事情就已经轻而易举地全部解决了。
当然了,所有事情结束过后,安陵容告诉了甄嬛一些隐秘的事情。原来轰动一时的皇帝被下绝育药事件过后一个月,偶有不适的甄嬛爆出怀孕后,没过多久甄嬛又莫名其妙的流产了,令人震惊的真相现在经过我的口才浮出水面。
原来,在甄嬛所居住的宫殿庭院里,那棵看似普通的树下,竟然埋藏着大量的麝香。这股浓烈的香气,悄无声息地弥漫在空气中,对甄嬛腹中的胎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就连皇帝赏赐给甄嬛的龙涎香中,也被人恶意地掺杂了麝香。这原本是皇帝对甄嬛的恩宠,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致命的毒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甄嬛的床榻内,那个精美的莹枕里,竟然也被人掺入了麝香和红花。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对胎儿极其有害的,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准备给甄嬛的孩子致命一击。
面对如此多的伤害胎儿的东西,甄嬛的孩子又怎能安然无恙呢?这些麝香和红花的存在,无疑是导致甄嬛最终流产的直接原因。
看着甄嬛的脸色由满面的红润逐渐转为苍白,安陵容蹲下身在她耳边小声用精神力蛊惑着:“废后杀了你的孩子,你就应该报仇,把你头上的金钗拔下来,过去刺入废后的心脏,她死了,你就能大仇得报了”。
甄嬛就像一个木偶一样,从头上拔下金钗,一步一步走过去,路过跪着的人们,走到了还在愣神的废后身后,一下子刺进了废后的心脏位置。
废后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甄嬛,口中喃喃道:“你……你竟如此狠心……”
话未说完,便缓缓倒了下去。甄嬛看着手中还带着血的金钗,眼神逐渐恢复清明,惊恐地捂住嘴,不敢置信自己做了什么。
“不……我怎么会……”她瘫坐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安陵容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这时,六阿哥昀陶走了进来,他看着地上的废后和崩溃的甄嬛,皱了皱眉。
安陵容连忙上前,欣慰的拍了拍自己的儿子,道:“六阿哥,废后多行不义,甄嬛娘娘也是为了报仇。如今大局已定,还望六阿哥以国事为重。”
昀陶点了点头,示意众人起身。他看向甄嬛,温和道:“甄娘娘节哀,此事便到此为止吧。”
甄嬛抽泣着点了点头。随后,六阿哥开始着手处理登基事宜,而安陵容则在一旁出谋划策,心中盘算着如何在新朝继续巩固自己儿子的地位。
第一步,自然是要将那些值得信赖且能够脚踏实地办实事的亲信,妥善地安排到各个关键的岗位上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重要事务得到妥善处理,还能增强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则是要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选出那些真正有才能、有见识的人才。
往后不再推行什么推荐制了,这不仅可以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还能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当前的大清却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它已经腐朽不堪,糜烂至极,官员们荒淫无度,欺上瞒下,上行下效,甚至瞒报税收,草菅人命。
如此一来,国家的财政状况自然不容乐观,国库空虚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最后一条“国库还是有些空虚的”,真的是认真的吗?)
第三步,需要广泛搜罗大清境内那些具有能工巧匠般才华的人才,绝不能让他们被埋没在日复一日、麻木不仁的打铁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人才的潜力,才能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第四步,应当果断开通海禁,给予商人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样可以激发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赚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促进商业繁荣和国家经济的增长。
最后,必须严厉禁止外国的洋商人向大清境内输送鸦片。
一旦发现有人在大清境内吸食鸦片,不仅要严惩吸毒者本人,还要牵连其亲属中当官的,将他们贬为平民,以儆效尤。
第六点,那就是绝对禁止女子再缠足!缠足这一陋习,简直就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残忍折磨,必须将其彻底抹除!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大力提升女子在家中的地位和身份。虽然不要求她们像男子一样去建功立业,或者像男子一样继承家业,但也绝不能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
女子在家庭中承担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她们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默默付出。这些贡献同样不可磨灭,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用三从四德这样的封建礼教来束缚女子。
女子不应该被过早地嫁人,这会剥夺她们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而且,如果女子的丈夫不幸去世,娘家也不应该强迫她们改嫁,并借机收取巨额嫁妆。
这种行为无疑是将女子视为商品,完全忽视了她们的感受和尊严。
更有甚者,当女子的丈夫无故离世时,社会竟然要求寡妇必须守寡,这是多么不合理的要求啊!
男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女人去承担呢?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此外,为什么女人没有继承权,而男人却可以理所当然地继承财产呢?
这显然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同样地,当女人成为贞洁烈妇后,男人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纳妾,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因此,我们应该坚决禁止这些不合理的规定和习俗,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美好。
昀陶登基后的所有举措被世人知道以后,男子们感到了冒犯,女子们则欢欣鼓舞的欣然接受。
然而,男子们的不满逐渐演变成了反抗。一些顽固的大臣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昀陶的改革举措,指责他违背祖制,扰乱纲常。他们煽动着其他保守派官员,企图让昀陶收回成命。
安陵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反对势力的威胁,她暗中与昀陶商议对策。昀陶决定召开一场朝会,让那些反对者当面陈述他们的理由。
朝会上,反对者们慷慨激昂地陈说着旧有的规矩和传统,试图说服昀陶。
昀陶静静地听完他们的发言后,不慌不忙地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他以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让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了动摇。
安陵容也在一旁适时地用犀利的言辞反驳那些反对者,指出他们的自私和短视。最终,大部分官员被说服,那些顽固的反对者也不敢再轻易发声了。
安陵容深知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们难以被说服,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她决定邀请这些老家伙们家中的女眷们进宫,让她们亲眼目睹一些令人痛心的场景。
这些女眷们被带进皇宫后,安陵容精心安排了一出又一出的戏剧表演。
这些戏剧展现了薄情郎和负心汉的故事,让女眷们看到了男人的无情和虚伪。
通过这些戏剧,女眷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缠足对女性的伤害,以及这种陋习所带来的种种恶果。
在看完这些戏剧后,安陵容并没有对女眷们施加压力,而是以温和的方式与她们交流。
她向她们解释了缠足的危害,并鼓励她们回家后劝说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支持昀陶的改革。
女眷们被安陵容的真诚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回去后尽力劝说家人。于是,安陵容便将她们平安地送回了各自的府里。
果然,这些女眷们回去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向家人讲述了在皇宫里的所见所闻,使得那些老家伙们开始重新审视缠足这一陋习。
在女眷们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昀陶的改革,禁止缠足得以继续下去,甚至越传越广。
截至目前,工部的戴梓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他成功地研发出了令人惊叹的武器装备。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小八嘎的三把大盖,这不仅是对传统设计的改进,更是超越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此外,戴梓还研制出了一种类似巴雷特的狙击枪,这种武器具备强大的杀伤力,可以在千米之外精准地击毙目标,让人防不胜防。
不仅如此,他还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手雷,无论是投掷式、埋设式、定时式还是爆破式,都一应俱全。这些手雷的设计精巧,功能多样,为战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策略。
还有各种各样的炮筒和火炮,短距离的百米内、长距离的千米内、又或者是几公里以外的、几十公里以外的都能射中目标。
这些武器的出现,让大清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安陵容和昀陶得知消息以后大喜,决定让戴梓扩大生产,并在军队中推广使用。
然而,过了没几年这一消息传到了国外势力耳中。一些利益熏心的洋人眼红大清的富庶,暗中勾结国内的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企图破坏这些武器的生产。
他们买通了戴梓身边的一名工匠,让他在生产过程中故意制造故障。
不久后,部分武器在测试时出现问题,朝堂上那些原本就反对改革的大臣们又开始蠢蠢欲动,要求彻查此事。
安陵容和昀陶没有慌乱,他们一面安抚大臣,一面秘密调查。最终,揪出了内奸和背后的国外势力。
安陵容果断下令增加武器生产的人数,又派了大量的侍卫,守护着生产武器的工厂。
同时让戴梓改进技术,提升武器的稳定性。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清的军事力量愈发强大,那些妄图破坏改革的势力也不敢再轻易行动,而改革在一片波折中继续稳步推进。
同禁止鸦片的活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皇帝昀陶下令把每一个吸食鸦片的人都关押到一个笼子里,让所有人围观吸食鸦片以后,那个人有什么反应?
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瘾君子,一个个面色蜡黄、骨瘦如柴,毒瘾发作时涕泪横流、满地打滚,模样十分凄惨。
百姓们看着这些人,纷纷露出厌恶和恐惧的神情。安陵容穿着华贵的衣服扮作富贵人站在一旁。
大声说道:“诸位请看,这就是鸦片的危害!它不仅毁了这些人的身体,还让他们丧失了心智,做出危害家人、危害社会之事。”
百姓们听后,群情激愤,齐声高呼支持禁烟。
然而,有几个北洋人很不甘心,不能从大清再捞钱回自己的国家,就收买了当地的地痞流氓,开始在人群中起哄闹事,企图破坏禁烟活动。
安陵容眼神一凛,示意侍卫将他们拿下。昀陶也站出来,严肃地表示:“任何阻碍禁烟、破坏改革之人,都将受到严惩!”
经过这次展示,百姓们对鸦片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禁烟活动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
安陵容和昀陶的努力下,大清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后面就没有什么侵华之类的战争发生,平安稳定的度过了改革,后面成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至于国外,因为没有大量财宝的注入,甚至还流失了大部分财物到了龙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小部分的爆发后,就销声匿迹了。
后面再没有911事件,或者是731部队的出没,又或者是218事情之类的发生了。
一直到安陵容活到了95岁,安稳离世的时候,世界上别的国家还没有觉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安陵容的葬礼十分隆重,六阿哥昀陶悲痛万分。在母亲离世后,他更加坚定地沿着改革之路前行。
他继续完善科举,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让国家的治理更加高效。
随着时间推移,大清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昀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同时也将大清的特色产品和文化传播出去。
国内,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女子开始接受教育,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多年后,昀陶也到了暮年。他回顾一生,感慨万千。在他和母亲安陵容的努力下,大清实现了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国家的转变,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
他带着满足与欣慰,闭上了双眼,而大清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着辉煌的篇章。
安陵容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她慢慢地俯下身去,凑近废后的耳畔,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呀,咱们谁都没有真正害过皇帝呢。他之所以会驾崩,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吞食的那些丹药中,水银的毒性实在是太大了。就算没有我给他喝下那引子,天长日久,他也迟早会被这些毒药给毒死的。我所做的,不过是提前让他服下了那引子罢了。而且,这种普通的检测方法是绝对查不出来的哦!”
说罢,陵容直起身子,顺手将一旁的圣旨夺了过来。她的动作迅速而果断,仿佛这圣旨本就该属于她一般。
接着,她将圣旨递给了皇帝的心腹大臣张廷玉张大人。
张廷玉接过圣旨,展开后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他面无表情地将圣旨转交给了田文镜田大人。田文镜接过圣旨,同样认真地看了一遍,再交给鄂迩泰大人审查。
三人对视一眼后,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张庭玉张大人和田文镜田大人,他们从怀中各自取出一份用满蒙两族语言书写的遗诏,小心翼翼地摊开在御案之上,仿佛这遗诏是稀世珍宝一般。
遗诏上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一种庄重和威严。三种语言——满、蒙、汉,都清晰地写着传位给六皇子昀陶。
废后看到三道遗诏都是六皇子后,如遭雷击,瘫倒在地,眼神空洞。
没有看见另外两道遗诏的时候还心存侥幸,认为是安陵容篡改的,现在是彻底没有希望了。
安陵容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她环顾四周,清了清嗓子道:“如今遗诏在此,诸位大臣当以国事为重,辅佐六皇子登基。”
众大臣纷纷跪地,高呼万岁。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三皇子得知消息后,带着亲信赶来。
鲁莽还不带脑子,色迷智昏的三阿哥满脸愤怒,指着安陵容道:“你这贱人,定是你从中作梗,篡改遗诏!”
安陵容冷笑一声,“三皇子,这遗诏有三种语言书写,岂是我能篡改的?你莫要在此无理取闹。”
三阿哥正要发作,张廷玉站了出来,“三皇子,遗诏确凿,还望您以大局为重,莫要让朝堂生乱。”
三皇子看着周围大臣坚定的眼神,知道大势已去,只能恨恨地瞪了安陵容一眼,转身离去。
安陵容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喜,一场皇位之争,终以六阿哥的胜利落下帷幕。
至于皇宫外备用的准备,还没准备启用就已经大势已定,不过也要给那些誓死效忠的属下一些好处才行。
这一世都还没怎么动手呢,事情就已经轻而易举地全部解决了。
当然了,所有事情结束过后,安陵容告诉了甄嬛一些隐秘的事情。原来轰动一时的皇帝被下绝育药事件过后一个月,偶有不适的甄嬛爆出怀孕后,没过多久甄嬛又莫名其妙的流产了,令人震惊的真相现在经过我的口才浮出水面。
原来,在甄嬛所居住的宫殿庭院里,那棵看似普通的树下,竟然埋藏着大量的麝香。这股浓烈的香气,悄无声息地弥漫在空气中,对甄嬛腹中的胎儿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就连皇帝赏赐给甄嬛的龙涎香中,也被人恶意地掺杂了麝香。这原本是皇帝对甄嬛的恩宠,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致命的毒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甄嬛的床榻内,那个精美的莹枕里,竟然也被人掺入了麝香和红花。这些东西,无一不是对胎儿极其有害的,它们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随时准备给甄嬛的孩子致命一击。
面对如此多的伤害胎儿的东西,甄嬛的孩子又怎能安然无恙呢?这些麝香和红花的存在,无疑是导致甄嬛最终流产的直接原因。
看着甄嬛的脸色由满面的红润逐渐转为苍白,安陵容蹲下身在她耳边小声用精神力蛊惑着:“废后杀了你的孩子,你就应该报仇,把你头上的金钗拔下来,过去刺入废后的心脏,她死了,你就能大仇得报了”。
甄嬛就像一个木偶一样,从头上拔下金钗,一步一步走过去,路过跪着的人们,走到了还在愣神的废后身后,一下子刺进了废后的心脏位置。
废后瞪大了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甄嬛,口中喃喃道:“你……你竟如此狠心……”
话未说完,便缓缓倒了下去。甄嬛看着手中还带着血的金钗,眼神逐渐恢复清明,惊恐地捂住嘴,不敢置信自己做了什么。
“不……我怎么会……”她瘫坐在地,泪水夺眶而出。
安陵容看着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这时,六阿哥昀陶走了进来,他看着地上的废后和崩溃的甄嬛,皱了皱眉。
安陵容连忙上前,欣慰的拍了拍自己的儿子,道:“六阿哥,废后多行不义,甄嬛娘娘也是为了报仇。如今大局已定,还望六阿哥以国事为重。”
昀陶点了点头,示意众人起身。他看向甄嬛,温和道:“甄娘娘节哀,此事便到此为止吧。”
甄嬛抽泣着点了点头。随后,六阿哥开始着手处理登基事宜,而安陵容则在一旁出谋划策,心中盘算着如何在新朝继续巩固自己儿子的地位。
第一步,自然是要将那些值得信赖且能够脚踏实地办实事的亲信,妥善地安排到各个关键的岗位上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确保重要事务得到妥善处理,还能增强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步,则是要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方式,选出那些真正有才能、有见识的人才。
往后不再推行什么推荐制了,这不仅可以为国家注入新鲜血液,还能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
当前的大清却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它已经腐朽不堪,糜烂至极,官员们荒淫无度,欺上瞒下,上行下效,甚至瞒报税收,草菅人命。
如此一来,国家的财政状况自然不容乐观,国库空虚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最后一条“国库还是有些空虚的”,真的是认真的吗?)
第三步,需要广泛搜罗大清境内那些具有能工巧匠般才华的人才,绝不能让他们被埋没在日复一日、麻木不仁的打铁工作中。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人才的潜力,才能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第四步,应当果断开通海禁,给予商人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样可以激发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赚钱的能力和才华,从而促进商业繁荣和国家经济的增长。
最后,必须严厉禁止外国的洋商人向大清境内输送鸦片。
一旦发现有人在大清境内吸食鸦片,不仅要严惩吸毒者本人,还要牵连其亲属中当官的,将他们贬为平民,以儆效尤。
第六点,那就是绝对禁止女子再缠足!缠足这一陋习,简直就是对女性身体的一种残忍折磨,必须将其彻底抹除!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大力提升女子在家中的地位和身份。虽然不要求她们像男子一样去建功立业,或者像男子一样继承家业,但也绝不能忽视她们所做出的贡献。
女子在家庭中承担着诸多重要的角色,她们操持家务、相夫教子,为家庭的和谐与稳定默默付出。这些贡献同样不可磨灭,理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在没有任何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用三从四德这样的封建礼教来束缚女子。
女子不应该被过早地嫁人,这会剥夺她们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
而且,如果女子的丈夫不幸去世,娘家也不应该强迫她们改嫁,并借机收取巨额嫁妆。
这种行为无疑是将女子视为商品,完全忽视了她们的感受和尊严。
更有甚者,当女子的丈夫无故离世时,社会竟然要求寡妇必须守寡,这是多么不合理的要求啊!
男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女人去承担呢?这种双重标准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此外,为什么女人没有继承权,而男人却可以理所当然地继承财产呢?
这显然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同样地,当女人成为贞洁烈妇后,男人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纳妾,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必须得到改变。因此,我们应该坚决禁止这些不合理的规定和习俗,给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性别平等,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美好。
昀陶登基后的所有举措被世人知道以后,男子们感到了冒犯,女子们则欢欣鼓舞的欣然接受。
然而,男子们的不满逐渐演变成了反抗。一些顽固的大臣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昀陶的改革举措,指责他违背祖制,扰乱纲常。他们煽动着其他保守派官员,企图让昀陶收回成命。
安陵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反对势力的威胁,她暗中与昀陶商议对策。昀陶决定召开一场朝会,让那些反对者当面陈述他们的理由。
朝会上,反对者们慷慨激昂地陈说着旧有的规矩和传统,试图说服昀陶。
昀陶静静地听完他们的发言后,不慌不忙地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好处。
他以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让许多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开始了动摇。
安陵容也在一旁适时地用犀利的言辞反驳那些反对者,指出他们的自私和短视。最终,大部分官员被说服,那些顽固的反对者也不敢再轻易发声了。
安陵容深知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们难以被说服,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她决定邀请这些老家伙们家中的女眷们进宫,让她们亲眼目睹一些令人痛心的场景。
这些女眷们被带进皇宫后,安陵容精心安排了一出又一出的戏剧表演。
这些戏剧展现了薄情郎和负心汉的故事,让女眷们看到了男人的无情和虚伪。
通过这些戏剧,女眷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缠足对女性的伤害,以及这种陋习所带来的种种恶果。
在看完这些戏剧后,安陵容并没有对女眷们施加压力,而是以温和的方式与她们交流。
她向她们解释了缠足的危害,并鼓励她们回家后劝说自己的丈夫和家人支持昀陶的改革。
女眷们被安陵容的真诚所打动,纷纷表示愿意回去后尽力劝说家人。于是,安陵容便将她们平安地送回了各自的府里。
果然,这些女眷们回去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向家人讲述了在皇宫里的所见所闻,使得那些老家伙们开始重新审视缠足这一陋习。
在女眷们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昀陶的改革,禁止缠足得以继续下去,甚至越传越广。
截至目前,工部的戴梓展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和智慧,他成功地研发出了令人惊叹的武器装备。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小八嘎的三把大盖,这不仅是对传统设计的改进,更是超越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
此外,戴梓还研制出了一种类似巴雷特的狙击枪,这种武器具备强大的杀伤力,可以在千米之外精准地击毙目标,让人防不胜防。
不仅如此,他还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手雷,无论是投掷式、埋设式、定时式还是爆破式,都一应俱全。这些手雷的设计精巧,功能多样,为战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策略。
还有各种各样的炮筒和火炮,短距离的百米内、长距离的千米内、又或者是几公里以外的、几十公里以外的都能射中目标。
这些武器的出现,让大清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安陵容和昀陶得知消息以后大喜,决定让戴梓扩大生产,并在军队中推广使用。
然而,过了没几年这一消息传到了国外势力耳中。一些利益熏心的洋人眼红大清的富庶,暗中勾结国内的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企图破坏这些武器的生产。
他们买通了戴梓身边的一名工匠,让他在生产过程中故意制造故障。
不久后,部分武器在测试时出现问题,朝堂上那些原本就反对改革的大臣们又开始蠢蠢欲动,要求彻查此事。
安陵容和昀陶没有慌乱,他们一面安抚大臣,一面秘密调查。最终,揪出了内奸和背后的国外势力。
安陵容果断下令增加武器生产的人数,又派了大量的侍卫,守护着生产武器的工厂。
同时让戴梓改进技术,提升武器的稳定性。在他们的努力下,大清的军事力量愈发强大,那些妄图破坏改革的势力也不敢再轻易行动,而改革在一片波折中继续稳步推进。
同禁止鸦片的活动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皇帝昀陶下令把每一个吸食鸦片的人都关押到一个笼子里,让所有人围观吸食鸦片以后,那个人有什么反应?
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瘾君子,一个个面色蜡黄、骨瘦如柴,毒瘾发作时涕泪横流、满地打滚,模样十分凄惨。
百姓们看着这些人,纷纷露出厌恶和恐惧的神情。安陵容穿着华贵的衣服扮作富贵人站在一旁。
大声说道:“诸位请看,这就是鸦片的危害!它不仅毁了这些人的身体,还让他们丧失了心智,做出危害家人、危害社会之事。”
百姓们听后,群情激愤,齐声高呼支持禁烟。
然而,有几个北洋人很不甘心,不能从大清再捞钱回自己的国家,就收买了当地的地痞流氓,开始在人群中起哄闹事,企图破坏禁烟活动。
安陵容眼神一凛,示意侍卫将他们拿下。昀陶也站出来,严肃地表示:“任何阻碍禁烟、破坏改革之人,都将受到严惩!”
经过这次展示,百姓们对鸦片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禁烟活动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参与。
安陵容和昀陶的努力下,大清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后面就没有什么侵华之类的战争发生,平安稳定的度过了改革,后面成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至于国外,因为没有大量财宝的注入,甚至还流失了大部分财物到了龙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小部分的爆发后,就销声匿迹了。
后面再没有911事件,或者是731部队的出没,又或者是218事情之类的发生了。
一直到安陵容活到了95岁,安稳离世的时候,世界上别的国家还没有觉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安陵容的葬礼十分隆重,六阿哥昀陶悲痛万分。在母亲离世后,他更加坚定地沿着改革之路前行。
他继续完善科举,选拔出更多优秀人才,让国家的治理更加高效。
随着时间推移,大清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昀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和文化,同时也将大清的特色产品和文化传播出去。
国内,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女子开始接受教育,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商业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国家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多年后,昀陶也到了暮年。他回顾一生,感慨万千。在他和母亲安陵容的努力下,大清实现了从封建王朝到现代国家的转变,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强国。
他带着满足与欣慰,闭上了双眼,而大清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着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