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墙下的炮火声 —— 咸丰三年冬】
武昌城墙被太平军的炮火轰得直掉砖渣。湘军士兵趴在城垛后,手里的火枪大多没了弹药,只能用长矛捅刺爬城的太平军,鲜血顺着城墙往下流,在冻硬的地面上结成暗红的冰。曾国藩站在城楼里,眉头拧成疙瘩,手里攥着封揉皱的急报 —— 城防还能撑三天,要是再没火枪和火药,武昌就守不住了。
“必须让晋商快点送械!” 曾国藩把急报往桌上一拍,对身边的亲兵说,“你亲自去平遥,告诉王宪武,武昌危在旦夕,第三批火枪要是误了期,不仅茶路保不住,整个湖广都得丢!” 亲兵接过令牌,翻身上马,马鞭子一甩,朝着平遥的方向狂奔,马蹄溅起的冰碴子飞得老远。
此时的平遥总号,王宪武刚收到武昌的急报,手里捏着密信,指腹蹭过盐晶水写的 “城破在即,速送械”,心里咯噔一下 —— 前两批换械虽有波折,好歹没出大岔子,这次武昌被围,要是误了,不仅湘军会败,晋商 “以茶换械保茶路” 的计划也会彻底泡汤。
“我亲自去!” 王宪武把黑账册交给老掌柜李万山,“你盯着平遥的事,我带三百块‘信茶砖’去武昌,里面藏了三百杆火枪零件和二十箱火药,一定赶在城破前送到!” 他让人把茶砖仔细打包,每块砖都用桐油羊皮裹了两层,砖面的双驼纹磁粉刷得格外厚,还特意带上了前卷传下来的 “烟土弹”—— 茶砖里藏着烟土和磁石粉,遇火能发浓烟,还能干扰火枪。
一、武昌急的催械令
辰时的平遥总号外,驼队整装待发。二十峰骆驼卧在地上,每峰驼背上绑着十五块 “信茶砖”,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王宪武穿着晋商的厚棉袍,腰间别着磁石哨,手里牵着头驼,对伙计们说:“这次路不好走,太平军说不定在半道设了埋伏,都机灵点,遇着事就吹哨、扔烟土弹!”
伙计们齐声应和,驼铃一响,队伍慢慢出了城。刚走没半天,就遇上了从武昌来的亲兵,亲兵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王掌东,曾国藩大人说,太平军加了兵力,咸宁到武昌的路可能被堵了,你们得绕着走!”
王宪武皱了皱眉,心里盘算着:绕路会多花两天时间,武昌怕是等不起。他咬咬牙:“不绕!咱们走咸宁,但多加小心,让伙计们把烟土弹都备好,遇着埋伏就打!” 亲兵还想劝,可看王宪武的神情,知道他已下定决心,只能叹口气,跟着驼队一起往武昌赶。
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有的说武昌城墙被轰塌了好几处,有的说太平军的猎犬能追着商队跑。王宪武心里更急了,催着驼队加快速度,驼铃的声音在寒风里响得急促,像在催着时间。
二、咸宁道的鸦片踪
巳时的咸宁地界,官道两旁的茶栈都关着门,门上积了厚厚的雪,看着一片荒凉。王宪武让驼队在一个破茶栈歇脚,刚烧开的水还没喝上一口,就听见远处传来狗叫 —— 是太平军的猎犬!
“不好,被盯上了!” 王宪武赶紧让伙计们准备烟土弹,自己往茶栈的柱子上摸,果然摸到了一点黏糊糊的东西 —— 是鸦片膏,闻着有股特殊的腥气。“范承业的法子!” 他心里一沉,前卷就听说过太平军用鸦片膏标记商队,让猎犬追踪,没想到这次用到了自己身上。
没一会儿,远处就出现了太平军的身影,领头的正是范承业,手里拿着把刀,身后跟着几十个士兵,还有三只猎犬,正朝着茶栈的方向狂奔。“把茶砖留下,饶你们不死!” 范承业的嗓门在寒风里格外刺耳。
王宪武冷笑一声:“想要茶砖?先过我这关!” 他一挥手,伙计们猛地扔出烟土弹。“砰!砰!” 烟土弹摔在地上,烟土混着磁石粉瞬间炸开,浓烟滚滚,呛得太平军直咳嗽。更妙的是,磁石粉飘到士兵的火枪上,枪身突然晃了晃,有的士兵扣动扳机,子弹却打偏了,没伤到驼队分毫。
“冲!” 王宪武趁机喊了一声,伙计们牵着骆驼,朝着武昌的方向突围。范承业气得直跺脚,让人赶紧驱散浓烟,可等烟散了,驼队已经跑出去老远,只留下三块掉在地上的 “信茶砖”—— 是刚才混战中,骆驼颠簸掉的,砖面的双驼纹还泛着磁粉的光。
范承业捡起茶砖,掰开一看,里面藏着盐晶水写的真密信 ——“晋商三百杆火枪、二十箱火药,助湘军守武昌”。他笑得眼睛都眯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他让人把密信小心收好,“把这砖和密信送到上海丽如银行,让乔治转交给官文总督,就说‘晋商通贼的铁证来了’!”
三、茶砖劫的真密失
未时的驼队里,王宪武清点茶砖,发现少了三块,心里隐隐不安 —— 那三块砖里藏着真密信,要是被太平军捡走,后果不堪设想。可现在武昌危急,没时间回头找,只能先赶路:“别管丢的砖了,先把剩下的送到武昌,等回头再找!”
伙计们都知道事态紧急,赶紧加快脚步。一路上,又遇到了几股太平军的小股部队,好在有烟土弹和磁石哨,都有惊无险地躲了过去。王宪武心里却一直绷着弦,总觉得丢的茶砖会出问题,可他没料到,范承业已经把真密信送给了丽如银行,而丽如的乔治正拿着密信,往武昌府衙赶 —— 他要亲手把 “铁证” 交给官文,换点好处。
此时的上海丽如银行,乔治收到范承业送来的茶砖和密信,用磁石笔验了验,密信上的盐晶字显形了,确实是晋商的真密信。他赶紧让人备马,带着密信往武昌赶,心里盘算着:“把这密信交给官文,不仅能让清廷治晋商的罪,还能让湘军没了器械,太平军说不定会感激我,以后洋行的生意也好做!”
乔治快马加鞭,只用了一天就到了武昌府衙,见到官文后,赶紧把密信递过去:“总督大人,这是从晋商茶砖里搜出来的真密信,他们一直在给太平军送械,谋占武昌!” 官文接过密信,用盐晶水验了验,字显形后,气得拍了桌子:“好个晋商!竟敢骗我,还通太平军!” 他让人把密信收好,“等武昌城破,我就以‘通贼’的罪名将他们全抓了!”
四、城外交的城防固
申时的武昌城外,太平军的进攻暂时停了下来,城墙下堆满了尸体和武器。王宪武的驼队终于到了,远远就看见曾国藩的亲兵在等着。亲兵赶紧把他们带到城外的湘军大营,曾国藩早已在营门口等候,身上的棉袍还沾着血迹。
“王掌东,你可来了!” 曾国藩握着王宪武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发颤,“再晚一步,武昌就守不住了!” 王宪武赶紧让人把 “信茶砖” 搬下来,亲手拿起一块,用祁门茶汁和珠江海水验了密信,盐晶字显 “三百杆火枪、二十箱火药”,清晰明了。
“快,拆砖取械!” 曾国藩让人把茶砖劈开,里面的火枪零件和火药箱露了出来。士兵们手脚麻利地组装火枪,没一会儿,三百杆火枪就组装好了,枪口对着城外,闪着冷光。曾国藩让人把火药搬到城墙上,笑着对王宪武说:“有了这些械,咱们就能守住武昌了!”
王宪武看着士兵们士气高涨,心里松了口气,却没提茶砖被劫的事 —— 他觉得丢三块砖不算大事,而且现在武昌城防稳固,就算太平军拿到密信,也没什么用。可他不知道,官文已经收到了真密信,正暗中调兵,等着城破后抓他。
五、暗筹谋的治罪计
酉时的湖广总督府,官文正对着真密信冷笑,旁边站着丽如银行的乔治。“乔治先生,这次多亏了你,” 官文往桌上放了五百两银元,“这点小意思,你收下,以后丽如银行在湖广的生意,我会多关照。”
乔治接过银元,笑得满脸堆肉:“总督大人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往武昌城墙的方向看,“太平军还会进攻吗?要是城破了,可得赶紧抓晋商!”
官文点点头,让人把总兵叫来:“你带五千兵马,埋伏在武昌票号附近,等太平军再攻城,要是城破了,就以‘通贼’的罪名,把晋商在武昌的人都抓了,包括那个王宪武!” 总兵接过令牌,转身出去部署,心里却嘀咕:“晋商不是在帮湘军吗?怎么成通贼了?” 可官文的命令,他不敢违抗。
此时的武昌票号,张启山还在盯着盐晶柜里的含铅茶砖,心里盼着王宪武能早点来,告诉他密信的事。可他不知道,王宪武已经到了武昌,还没来得及去票号,就忙着交割器械;更不知道,官文的兵马已经在票号附近埋伏好了,就等着抓人的信号。
夕阳下的武昌城墙,湘军士兵正拿着新组装的火枪巡逻,城防暂时稳固。王宪武站在大营里,看着远处的太平军营地,心里想着:等守住武昌,收复九江,茶路就能通了,晋商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可他没料到,一张 “通贼” 的大网已经在他身边张开,官文的兵马、丽如的阴谋、范承业的算计,都在等着他落入陷阱。
晚上,王宪武在大营里歇脚,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丢的三块茶砖是个隐患。他让人去咸宁的破茶栈找,可伙计回来报告说,茶栈里只有几坨鸦片膏,没见茶砖的影子。王宪武心里隐隐不安,却只能安慰自己:“说不定是被老百姓捡走了,没什么大事。”
可他不知道,那三块茶砖里的真密信,已经成了官文治罪他的 “铁证”;而他亲手送到湘军手里的火枪,虽然暂时守住了武昌,却没能挡住清廷对晋商的猜忌。这场 “以茶换械” 的计划,看似成功,实则已经走向了危险的边缘 —— 武昌城防的稳固,只是暴风雨前的暂时平静。
武昌城墙被太平军的炮火轰得直掉砖渣。湘军士兵趴在城垛后,手里的火枪大多没了弹药,只能用长矛捅刺爬城的太平军,鲜血顺着城墙往下流,在冻硬的地面上结成暗红的冰。曾国藩站在城楼里,眉头拧成疙瘩,手里攥着封揉皱的急报 —— 城防还能撑三天,要是再没火枪和火药,武昌就守不住了。
“必须让晋商快点送械!” 曾国藩把急报往桌上一拍,对身边的亲兵说,“你亲自去平遥,告诉王宪武,武昌危在旦夕,第三批火枪要是误了期,不仅茶路保不住,整个湖广都得丢!” 亲兵接过令牌,翻身上马,马鞭子一甩,朝着平遥的方向狂奔,马蹄溅起的冰碴子飞得老远。
此时的平遥总号,王宪武刚收到武昌的急报,手里捏着密信,指腹蹭过盐晶水写的 “城破在即,速送械”,心里咯噔一下 —— 前两批换械虽有波折,好歹没出大岔子,这次武昌被围,要是误了,不仅湘军会败,晋商 “以茶换械保茶路” 的计划也会彻底泡汤。
“我亲自去!” 王宪武把黑账册交给老掌柜李万山,“你盯着平遥的事,我带三百块‘信茶砖’去武昌,里面藏了三百杆火枪零件和二十箱火药,一定赶在城破前送到!” 他让人把茶砖仔细打包,每块砖都用桐油羊皮裹了两层,砖面的双驼纹磁粉刷得格外厚,还特意带上了前卷传下来的 “烟土弹”—— 茶砖里藏着烟土和磁石粉,遇火能发浓烟,还能干扰火枪。
一、武昌急的催械令
辰时的平遥总号外,驼队整装待发。二十峰骆驼卧在地上,每峰驼背上绑着十五块 “信茶砖”,用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王宪武穿着晋商的厚棉袍,腰间别着磁石哨,手里牵着头驼,对伙计们说:“这次路不好走,太平军说不定在半道设了埋伏,都机灵点,遇着事就吹哨、扔烟土弹!”
伙计们齐声应和,驼铃一响,队伍慢慢出了城。刚走没半天,就遇上了从武昌来的亲兵,亲兵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王掌东,曾国藩大人说,太平军加了兵力,咸宁到武昌的路可能被堵了,你们得绕着走!”
王宪武皱了皱眉,心里盘算着:绕路会多花两天时间,武昌怕是等不起。他咬咬牙:“不绕!咱们走咸宁,但多加小心,让伙计们把烟土弹都备好,遇着埋伏就打!” 亲兵还想劝,可看王宪武的神情,知道他已下定决心,只能叹口气,跟着驼队一起往武昌赶。
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有的说武昌城墙被轰塌了好几处,有的说太平军的猎犬能追着商队跑。王宪武心里更急了,催着驼队加快速度,驼铃的声音在寒风里响得急促,像在催着时间。
二、咸宁道的鸦片踪
巳时的咸宁地界,官道两旁的茶栈都关着门,门上积了厚厚的雪,看着一片荒凉。王宪武让驼队在一个破茶栈歇脚,刚烧开的水还没喝上一口,就听见远处传来狗叫 —— 是太平军的猎犬!
“不好,被盯上了!” 王宪武赶紧让伙计们准备烟土弹,自己往茶栈的柱子上摸,果然摸到了一点黏糊糊的东西 —— 是鸦片膏,闻着有股特殊的腥气。“范承业的法子!” 他心里一沉,前卷就听说过太平军用鸦片膏标记商队,让猎犬追踪,没想到这次用到了自己身上。
没一会儿,远处就出现了太平军的身影,领头的正是范承业,手里拿着把刀,身后跟着几十个士兵,还有三只猎犬,正朝着茶栈的方向狂奔。“把茶砖留下,饶你们不死!” 范承业的嗓门在寒风里格外刺耳。
王宪武冷笑一声:“想要茶砖?先过我这关!” 他一挥手,伙计们猛地扔出烟土弹。“砰!砰!” 烟土弹摔在地上,烟土混着磁石粉瞬间炸开,浓烟滚滚,呛得太平军直咳嗽。更妙的是,磁石粉飘到士兵的火枪上,枪身突然晃了晃,有的士兵扣动扳机,子弹却打偏了,没伤到驼队分毫。
“冲!” 王宪武趁机喊了一声,伙计们牵着骆驼,朝着武昌的方向突围。范承业气得直跺脚,让人赶紧驱散浓烟,可等烟散了,驼队已经跑出去老远,只留下三块掉在地上的 “信茶砖”—— 是刚才混战中,骆驼颠簸掉的,砖面的双驼纹还泛着磁粉的光。
范承业捡起茶砖,掰开一看,里面藏着盐晶水写的真密信 ——“晋商三百杆火枪、二十箱火药,助湘军守武昌”。他笑得眼睛都眯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他让人把密信小心收好,“把这砖和密信送到上海丽如银行,让乔治转交给官文总督,就说‘晋商通贼的铁证来了’!”
三、茶砖劫的真密失
未时的驼队里,王宪武清点茶砖,发现少了三块,心里隐隐不安 —— 那三块砖里藏着真密信,要是被太平军捡走,后果不堪设想。可现在武昌危急,没时间回头找,只能先赶路:“别管丢的砖了,先把剩下的送到武昌,等回头再找!”
伙计们都知道事态紧急,赶紧加快脚步。一路上,又遇到了几股太平军的小股部队,好在有烟土弹和磁石哨,都有惊无险地躲了过去。王宪武心里却一直绷着弦,总觉得丢的茶砖会出问题,可他没料到,范承业已经把真密信送给了丽如银行,而丽如的乔治正拿着密信,往武昌府衙赶 —— 他要亲手把 “铁证” 交给官文,换点好处。
此时的上海丽如银行,乔治收到范承业送来的茶砖和密信,用磁石笔验了验,密信上的盐晶字显形了,确实是晋商的真密信。他赶紧让人备马,带着密信往武昌赶,心里盘算着:“把这密信交给官文,不仅能让清廷治晋商的罪,还能让湘军没了器械,太平军说不定会感激我,以后洋行的生意也好做!”
乔治快马加鞭,只用了一天就到了武昌府衙,见到官文后,赶紧把密信递过去:“总督大人,这是从晋商茶砖里搜出来的真密信,他们一直在给太平军送械,谋占武昌!” 官文接过密信,用盐晶水验了验,字显形后,气得拍了桌子:“好个晋商!竟敢骗我,还通太平军!” 他让人把密信收好,“等武昌城破,我就以‘通贼’的罪名将他们全抓了!”
四、城外交的城防固
申时的武昌城外,太平军的进攻暂时停了下来,城墙下堆满了尸体和武器。王宪武的驼队终于到了,远远就看见曾国藩的亲兵在等着。亲兵赶紧把他们带到城外的湘军大营,曾国藩早已在营门口等候,身上的棉袍还沾着血迹。
“王掌东,你可来了!” 曾国藩握着王宪武的手,激动得声音都发颤,“再晚一步,武昌就守不住了!” 王宪武赶紧让人把 “信茶砖” 搬下来,亲手拿起一块,用祁门茶汁和珠江海水验了密信,盐晶字显 “三百杆火枪、二十箱火药”,清晰明了。
“快,拆砖取械!” 曾国藩让人把茶砖劈开,里面的火枪零件和火药箱露了出来。士兵们手脚麻利地组装火枪,没一会儿,三百杆火枪就组装好了,枪口对着城外,闪着冷光。曾国藩让人把火药搬到城墙上,笑着对王宪武说:“有了这些械,咱们就能守住武昌了!”
王宪武看着士兵们士气高涨,心里松了口气,却没提茶砖被劫的事 —— 他觉得丢三块砖不算大事,而且现在武昌城防稳固,就算太平军拿到密信,也没什么用。可他不知道,官文已经收到了真密信,正暗中调兵,等着城破后抓他。
五、暗筹谋的治罪计
酉时的湖广总督府,官文正对着真密信冷笑,旁边站着丽如银行的乔治。“乔治先生,这次多亏了你,” 官文往桌上放了五百两银元,“这点小意思,你收下,以后丽如银行在湖广的生意,我会多关照。”
乔治接过银元,笑得满脸堆肉:“总督大人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往武昌城墙的方向看,“太平军还会进攻吗?要是城破了,可得赶紧抓晋商!”
官文点点头,让人把总兵叫来:“你带五千兵马,埋伏在武昌票号附近,等太平军再攻城,要是城破了,就以‘通贼’的罪名,把晋商在武昌的人都抓了,包括那个王宪武!” 总兵接过令牌,转身出去部署,心里却嘀咕:“晋商不是在帮湘军吗?怎么成通贼了?” 可官文的命令,他不敢违抗。
此时的武昌票号,张启山还在盯着盐晶柜里的含铅茶砖,心里盼着王宪武能早点来,告诉他密信的事。可他不知道,王宪武已经到了武昌,还没来得及去票号,就忙着交割器械;更不知道,官文的兵马已经在票号附近埋伏好了,就等着抓人的信号。
夕阳下的武昌城墙,湘军士兵正拿着新组装的火枪巡逻,城防暂时稳固。王宪武站在大营里,看着远处的太平军营地,心里想着:等守住武昌,收复九江,茶路就能通了,晋商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可他没料到,一张 “通贼” 的大网已经在他身边张开,官文的兵马、丽如的阴谋、范承业的算计,都在等着他落入陷阱。
晚上,王宪武在大营里歇脚,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丢的三块茶砖是个隐患。他让人去咸宁的破茶栈找,可伙计回来报告说,茶栈里只有几坨鸦片膏,没见茶砖的影子。王宪武心里隐隐不安,却只能安慰自己:“说不定是被老百姓捡走了,没什么大事。”
可他不知道,那三块茶砖里的真密信,已经成了官文治罪他的 “铁证”;而他亲手送到湘军手里的火枪,虽然暂时守住了武昌,却没能挡住清廷对晋商的猜忌。这场 “以茶换械” 的计划,看似成功,实则已经走向了危险的边缘 —— 武昌城防的稳固,只是暴风雨前的暂时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