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铁血忠诚-《怒海争锋》

  北京,人民大会堂

  清晨的阳光透过穹顶的水晶灯洒落,将金色大厅染成一片辉煌。三军仪仗队的军靴踏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回响。

  今天,是东礁海战牺牲烈士追授荣誉称号的日子。

  家属等候区

  军医林雪轻轻整理着儿子的小西装。五岁的王海阳胸前别着父亲的军功章,不安分地扭动着。

  妈妈,爸爸真的会来吗?孩子仰起脸,眼睛里闪着期待。

  林雪蹲下身,手指轻轻抚过儿子眉角的伤疤——那是空袭那晚在防空洞磕的。她指向大厅正中央的巨幅照片:爸爸在那里。

  照片上,飞行员王浩的歼-15正迎着朝阳起飞,机翼下的导弹清晰可见。这是他被击落前最后一张影像。

  授勋台侧翼

  海军陆战队中校陈默的指尖微微发抖。他手中捧着一个小木盒,里面是战友李卫国的遗物——一枚被高温熔化的铜纽扣。在轮机舱爆炸前,李卫国用身体堵住了泄漏的蒸汽管道,救了全舰127名官兵。

  老李,陈默低声说,今天给你授共和国卫士勋章,你小子可别嫌寒酸。

  他的玩笑话没能说完,喉咙就像被什么堵住了。

  仪式开始

  军号声响彻大厅,全场肃立。中央军委副主席杨震宇上将缓步走向讲台,他的军装上别着一枚特殊的徽章——1974年西沙海战纪念章。

  今天,我们不是来哀悼英雄,上将的声音沉稳有力,而是来见证忠诚。

  大屏幕亮起,播放着东礁海战的影像资料:

  驱逐舰杭州号迎着炮火冲锋

  特种兵在枪林弹雨中抢修雷达站

  医护兵跪在甲板上为伤员输血,自己的伤口却血流如注

  授勋时刻

  当念到的名字时,林雪牵着儿子走上台。杨震宇上将蹲下身,将沉甸甸的勋章挂在孩子脖子上。

  你爸爸是真正的雄鹰,上将轻声说,现在轮到你来守护这片蓝天了。

  王海阳突然举手敬礼,姿势标准得令人心碎——那是他每晚对着父亲照片练习的动作。

  全场将领齐刷刷还礼,金属徽章碰撞的声音像一阵细雨。

  意外一幕

  当仪式进行到第87位烈士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突然从轮椅上挣扎着站起。她是赵凤兰,98岁,抗战时期的地下交通员,今天来为孙子受勋。

  老人颤抖的手从怀中掏出一块褪色的红布,缓缓展开——那是1945年她亲手绣的党旗。

  孩子,她将党旗覆在孙子的勋章盒上,奶奶没给你的,党都给你补上了。

  尾声

  仪式结束时,陈默中校发现自己的军装前襟湿了一片。他望向大厅出口,阳光正透过玻璃门照进来,将每一位烈士家属的轮廓镀上金边。

  在人群最后,他注意到一个穿便装的年轻人,正对着王浩的遗像郑重行礼。那人转身时,陈默看清了他胸前的徽章——中国空间站的标志。

  他是谁?陈默问工作人员。

  王浩的航校同学,对方轻声回答,神舟十八号的指令长。他说......要带老战友的勋章上太空。

  海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轻轻翻动着纪念册的书页。在最后一页,烫金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忠诚不是选择,而是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