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断航危机-《怒海争锋》

  华盛顿 · 白宫战情室

  巨大的电子海图上,代表第七舰队主力与从印度洋、太平洋其他区域紧急调遣的舰艇符号,正汇聚于南海周边关键水道,构成一道刺目的红色弧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手指重重敲在标注着“巴士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入口”的区域。

  “这是我们目前唯一能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并施加不可承受压力的手段。”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决,“必须让他们明白,全球海洋的通行规则,依然由我们定义。”

  椭圆办公室的主人沉默地盯着地图,窗外是华盛顿不合时宜的晴朗天空。一份刚刚送达的评估报告结论冰冷:在可预见的未来,西太地区的任何大型水面编队或固定基地,都将持续暴露在对方高超音速打击力量的致命威胁之下,传统的力量投射模式已然失效。

  “我们失去了一面盾,但我们的剑依然锋利。”国防部长的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意味,“必须让他们承受对等的,甚至是更大的战略风险。封锁航道,这是几个世纪以来被反复证明最有效的海上威慑。”

  长时间的静默后,一个嘶哑的声音最终响起:“上帝保佑美利坚。执行‘铁幕’行动。”

  一小时后 · 全球各大新闻机构

  一则来自五角大楼的紧急声明,通过所有通讯渠道瞬间震撼了世界。

  “……鉴于近期在南海区域的军事行动已严重破坏区域稳定,并对依据国际法的航行与飞越自由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自即刻起,于北纬12度以南的南海海域,设立‘临时海上安全区’。”

  “任何驶往或驶离相关大陆港口的商船,必须在进入该区域前24小时向美海军第七舰队报备,并接受其指定的航线及可能的登临检查,以确保其未运载‘违禁物资’。”

  “拒绝配合的船只,将被视为对区域安全的潜在威胁,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权利。”

  “临时海上安全区”——一个近乎于战争行为的海上封锁术语,被正式抛出。一道无形的“铁幕”,伴随着美国海军强大的海上力量,轰然降临于这片连接全球贸易的生命线。

  全球反应 · 金融与贸易市场

  恐慌情绪如病毒般瞬间席卷全球市场。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单日暴涨超过30%。

  主要航运指数应声暴跌,新加坡、伦敦的航运保险费用飙升到天文数字,前往相关区域的船舶纷纷收到“暂停航程”或“寻求替代路线”的紧急通知。

  全球供应链的齿轮,发出了刺耳的、即将停转的摩擦声。

  南海 · 马六甲海峡入口

  美国海军“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与从冲绳方向前出的舰艇汇合,组成一道严密的封锁线。F-35C与“超级大黄蜂”战机呼啸升空,巡逻半径覆盖关键水道。P-8A“海神”反潜巡逻机低空掠过,声纳浮标如同种子般投入深蓝。

  一艘巨型油轮(VLCC)在远方的海面上徘徊,船长正通过卫星电话焦急地接收着指令,不敢越过那道无形的界限。

  国际社会

  多个国际组织和地区联盟发表紧急声明,对局势的“灾难性升级”表示“极度震惊和深切担忧”,紧急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立即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措辞中,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力感。

  某方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刚才胜利的短暂振奋,瞬间被这记重击所冻结。

  “他们掀翻了牌桌。”一位高级指挥员面色铁青,盯着屏幕上美军最新发布的封锁区坐标图,“这是在战术层面无法取胜后,试图用其依然拥有的战略霸权,打击我们的命脉。”

  南海,是经济的主动脉。超过60%的对外贸易、绝大部分能源和原材料进口,都要经过这片海域。封锁,直击核心。

  南海深处 · 某大型舰艇编队

  “报告,接到最高指令!”通讯官的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变调,“命令我编队:前出至封锁线边缘,进行‘存在性展示’,但……严禁开第一枪。等待进一步指令。”

  编队指挥员站在海图前,目光锐利。他的脚下,是刚刚经历恶战的胜利之师;他的前方,是一道旨在扼杀经济的钢铁壁垒。

  “回复:编队收到命令,将坚决履行职责。”

  他转过身,下达指令:“航向150,全速前进!所有战机挂载实弹,升空警戒!让我们去‘客人’的家门口,看看这道‘铁幕’,到底有多厚!”

  地下指挥中心

  最高层的目光聚焦于电子沙盘。

  “他们想用旧时代的霸权手段,锁死发展的成果。”一个平静却蕴含着力量的声音响起,“‘钨钢’砸碎了他们的盾,现在,该亮出能撕开这层‘铁幕’的剑了。”

  “启动‘蛟龙’预案。我们要在他们的封锁线上,凿出一个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