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娱乐:从期货暴富到影视大亨》

  方董的操作手法,就算给行家看也未必能看懂。

  别想着模仿方董做生意,他的成功没法复制。

  有时候真觉得挺玄乎的。

  普通人也没方董那个胆量,他做的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买卖,不然怎么赚这么多钱?

  但这正是方董的魅力所在。

  他总是不走寻常路,专攻小概率事件。

  没错,方董特别擅长捕捉黑天鹅,每次都能大赚特赚,真不知他怎么做到的。

  港岛,李家大宅迎来一位贵客。

  李家二公子李哲开将客人引入书房。

  马先生请,家父已备好茶点。

  有劳带路。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芸走进李家臣的书房。

  李先生,久仰了。

  马芸在李家臣面前姿态谦逊。

  目前阿里市值约五千亿。

  虽然发展得风生水起,但马芸持股比例不高。

  他的实力远不及产业遍布各领域的李家臣。

  或许只有阿里系如日中天时,马芸才能与李家臣比肩。

  李家臣指了指座椅:

  请坐,自京城一别,该有两年未见了吧。

  “好久不见,您身体还硬朗吗?”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些小毛病。”

  “小病养人,看您气色不错。”

  “见笑了,花了那么多钱总得白费。”

  两人闲聊片刻。

  李家臣本就是阿狸的股东之一,虽不多,但与马芸有些交情。

  马芸话锋一转。

  “今天来,确实有事想请您帮忙。”

  李家臣神色如常。

  “阿狸已是互联网三巨头之一,我能帮上什么?”

  “您客气了。”

  李家臣镜片后的目光透着审视。

  马芸继续道:“您应该清楚公司现状吧。内部主要是软银和雅虎两方势力。阿狸本是华资企业,如今却被这两家国际资本牵制。我想借自己人的力量摆脱他们。”

  阿狸虽由马芸创立,但软银和雅虎才是最大股东。

  马芸想改变局面。

  倒非情操高尚,只为扩大话语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引入新股东稀释股份,前提是得站在自己这边。

  他的目光落在李家臣身上。

  李家臣有实力有背景,手段强硬,不惧软银和雅虎。更重要的是,他在互联网领域尚无布局。马芸有信心能掌控局面——至少在互联网范围内。

  李家臣心中一动。

  今天这话题,有点意思。

  如今的阿狸虽不及日后辉煌,但已在互联网领域展现出强大潜力,尤其在电商方面独树一帜。

  李家臣当然明白这些。

  他也想多拿些阿狸的原始股。

  今天马芸话里话外的意思正合他心意。

  这让李家臣有些激动。

  他故意装傻。

  马总的意思是?

  我拿到了下次稀释股份的资格。

  李总是我敬重的前辈。

  所以第一个想到您,要不要增持?

  李家臣心跳加速,差点直接答应。

  但他控制住表情,掩饰了兴奋。

  恐怕没这么简单吧?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所有好处都有代价。

  马芸继续描绘蓝图。

  这只是开始,以后会继续增持,直到您获得最高投票权。

  这下李家臣真动心了。

  投票权可是阿狸的最高权力。

  现在阿狸只有四票:软银、雅虎、马芸各一票。

  要新增一票,李家臣坐不住了。

  既然马总这么诚恳,我也直说了。

  说不心动是假的。

  开价吧?

  马芸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亿,3%股份。

  李家臣皱眉:按市值该是5%。

  马芸坦然道:确实,按五千亿市值是该给5%。

  但李总别忘了投票权?

  李家臣暗骂:果然没安好心。

  原来在这儿等着。

  一百亿,这......

  李家臣陷入了两难。

  他手头正进行着一个重要项目,家族的大部分投入都压在上面,其中还包括银行的贷款。眼下要拿出一百亿给马芸,实在有些困难。

  但他又不愿放弃阿狸的关键投票权。

  思索片刻后,李家臣试探道:“能不能折中?我的资金暂时周转不开,可以先付三十亿定金,你看如何?”

  马芸直接否决:“不行,这次股份稀释的机会来之不易,必须速战速决,拖久了容易生变。而且后续我还要继续增持,你需要准备充足的现金流,至少两百亿。”

  李家臣震惊:“两百亿?!”

  他的身家虽有两千亿,但多是资产而非现金。即便没有项目拖累,他也难以轻易调出两百亿流动资金。更让他犹豫的是,听马芸的口气,两百亿似乎还不够。

  他开始打退堂鼓。

  他有自己的事业,不可能为了投资阿狸而孤注一掷。毕竟世上没有永远兴盛的企业,阿狸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投入如此巨额资金风险太大。

  马芸不再多言,只是握紧茶杯,静待李家臣的决定。

  该说的都说了,选择权在他手上。

  如果他拒绝……

  马芸忽然感到一阵头疼。

  如果连港岛首富李家臣都退缩,还能指望谁呢?

  唉,两百亿确实是个难题。

  李家臣沉思许久,最终遗憾地摇头。

  若不能分期付款,看来我与阿狸确实无缘了。

  感谢马先生的美意,实在抱歉。

  马芸难掩失望。

  太遗憾了,我真心希望能与您携手合作。

  实在没办法。您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马芸神色为难。

  我也不清楚,原本把希望都寄托在您身上了。

  李家臣突然想到方侗。

  我倒想起一个人,他或许会有兴趣。

  方侗!

  马芸一时没反应过来。

  方侗?哪个方侗?

  李家臣惊讶道:你竟然不知道方侗?平时不看新闻吗?

  马芸尴尬一笑。

  最近一直在和软银、雅虎周旋,确实没关注其他消息。

  经您提醒,我想起来了。

  是那位华国富豪榜第十的年轻人吧?确实很出色。

  李家臣大笑。

  那都是老消息了,他现在是华国富豪榜第五。

  马芸震惊不已。

  什么?

  第五?他做了什么?

  财富增长怎么这么快?

  李家臣将方侗做空雷土照明的经过详细道来。

  听完后,马芸彻底愣住了。

  您是说方侗投入150亿做空雷土照明,赚了300亿?

  没错。

  马芸难以置信。

  雷土照明市值500多亿,按理说不该被轻易做空。

  以方侗的实力,应该不可能成功才对。

  李家臣的嘴角微微抽动。

  别插话,我还没说完。雷土照明被做空的关键在于吴苍江。

  吴苍江沉迷 ** 多年,欠下巨额债务,不仅拖垮了公司,自己也深陷泥潭......

  马芸露出惊讶的表情。

  所以方侗抓住这个机会,成功做空了雷土照明。

  方侗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

  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怎么会知道吴长江的底细?

  连您都不清楚吧?

  李家臣坦然道:确实不知道,但这正是方侗的厉害之处。

  你永远猜不透这个年轻人手里握着什么牌。

  如果你想找合作伙伴,方侗会是个好选择。

  他刚做空雷土照明成功,现在资金充裕。

  马芸心中一动,看来是个厉害角色。

  这么年轻难免心高气傲,会不会影响计划?

  先接触看看再说吧,权当碰碰运气。

  麻烦李先生帮忙引见一下。

  小事一桩。

  今晚我办个酒会,到时候介绍你们认识。

  有劳了。

  李家臣立即行动,给方侗打去电话。

  港岛半山高尔夫球场。

  方侗正与张博芝、柳妍一起打球。

  喂,方先生晚上有空吗?

  想介绍个朋友给你认识。

  方侗略感意外,心生好奇。

  什么人需要李家臣亲自引荐?

  好,今晚正好有空。

  那就说定了,不见不散。

  方侗挂断电话,又打了半小时球便离开了。

  夜幕降临,方侗驱车来到李家宅邸。

  豪车云集,酒宴正酣。

  方先生到了。

  方侗的出现瞬间吸引了全场目光。

  众人纷纷停下手中事务,目光齐刷刷投向这位年轻的资本新秀。

  就是他做空了雷土照明。

  比想象中还要年轻,看来二十二岁的传闻是真的。

  难以想象,这位年轻人身家已超五百亿。

  方侗对周围的议论置若罔闻。

  他的注意力完全被李家臣身旁的人所吸引。

  马芸!

  难怪需要李家臣亲自引荐。

  原来是阿狸集团的掌舵人。

  方侗定了定神,故作不知情地说道:多谢李先生邀请,今晚正好有空。

  哈哈,你确实该谢我,这可是笔大买卖。李家臣笑道。

  方侗挑眉:这话倒勾起我的兴趣了。

  李家臣侧身让出马芸:来,介绍一下,这位是阿狸创始人兼cEo马芸先生。

  方侗友好地伸出手:久仰马先生大名,您可是互联网行业的开拓者。

  马芸谦逊地摆手:不敢当,方董如今的名气可比我响亮多了。

  确实,方侗近期的风头一时无两。

  但方侗心里清楚,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眼前这位,未来将缔造十万亿的商业帝国。

  方侗觉得和马芸搭上线准没错。

  他确实很想知道马芸找自己谈什么生意。

  互联网领域我还没涉足,该不会是想拉投资吧?

  具体是什么项目?

  李家臣安排众人落座。

  马芸开始滔滔不绝。

  接触下来方侗发现马芸特别能说,絮絮叨叨半天才切入正题。

  这下方侗总算明白马芸的意图。

  原来是想找盟友。

  借我的力量提升你在阿狸内部的话语权?

  这种事...我当然乐意之至。

  不答应才是傻子!

  方侗几乎立刻就下定了决心。

  别的不说,光是阿狸的股份就足够诱人。

  要知道阿狸巅峰时市值高达3.8万亿,随便持有一点股份都价值不菲。

  现在花100亿就能拿到3%的股份,简直太划算了。

  按未来市值算,这3%值1114亿,翻十倍不止。

  而且听马芸的意思,入股后还能继续增持。

  这也能理解,股份太少怎么掌握关键投票权?

  想通这些,方侗心潮澎湃。

  这跟白捡钱有什么区别?

  方总觉得如何?

  马芸、李家臣、霍振涣和何洪生都望向方侗。

  方侗故作犹豫地沉吟片刻。

  忍住不能笑,太失礼了。

  马总的理念我很认同。

  作为互联网三巨头之一,阿狸必将成为改变国民生活的伟大企业。

  但这样重要的企业,大股东竟是两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