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纣王之后再无人皇的本质原因-《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闻言,赵辰沉思了片刻,这才开口。

  “这其中自然有很多事情,三教之争,天庭和人皇之间的争斗,再加上帝辛被算计,才导致人族在无人皇。

  想要了解纣王之后再无人皇,首先必须明确 “人皇” 究竟意味着什么。

  先前我也说了,人皇并非简单的 “人间帝王”,而是承载着 人族自主,人神平等精神的特殊身份。

  这一身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颛顼帝时期的 “绝地天通” 事件。

  在此之前,天地相通,人神杂糅,民众可以直接与神灵沟通,甚至干预天道运行,而 绝地天通”之后,人神界限被明确划分,神灵不再直接干涉人间事务,人族则在 “人皇” 的带领下实现自主治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皇” 的核心特质,在于其拥有 不依附于神权、独立自主领导人族”的权威,这种权威既来自人族内部的认可,也得到天道的默许,是 “人神共治” 体系下人族主体性的象征。

  而到了殷商时期, 人皇统治达到了顶峰。

  商朝是一个极度重视祭祀的王朝,商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是最高祭司,负责主持对祖先神、自然神的祭祀仪式。

  但这种 祭祀权”并非来自神权的 授予,而是来自商王作为 人族代表”的身份 。

  商王通过祭祀与神灵沟通,本质上是 “人族与神灵对话”,而非 “神灵对人族发号施令”。

  商王武丁通过祭祀与 傅说沟通,目的是为了寻求治理人间的智慧,而非祈求神灵的 “恩赐”;

  商王占卜天象,也是为了判断 人族的行动是否符合天道规律,而非 听从神灵的安排。

  这种 以人为主、神为辅的关系,正是 “人皇” 权威的核心体现。

  此时的商王,既是人间的统治者,也是人族与天道沟通的 “桥梁”,其权力的合法性来自 人族的认可和天道的默许,而非神权的 “赋予”。

  纣王帝辛即位之初,其实继承了这种 人皇”传统。

  要知道,纣王可不是这本封神榜和历史记载中那么不堪,反而,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不仅具备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更有着强烈的 人族自主意识。

  他在位期间,积极开拓疆土,向东征服东夷,向南拓展至江淮地区,将商朝的疆域扩大到前所未有的范围。

  在这个过程中,纣王始终坚持 人族的事务由人族自己解决,即使面对东夷的顽强抵抗,也从未祈求神灵直接出兵相助,而是依靠商朝的军队和人族的力量完成征服。

  这种 不信神、重人力的态度,正是人皇精神的延续,在纣王看来,人族的命运应当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依赖神灵的庇护。

  然而,纣王的 人皇之路最终走向了崩塌,而崩塌的根源,并非 “失德” 这么简单,而是他的行为触动了 “天道与人族平衡” 的底线,也间接动摇了 人神共治的基础。”

  “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啊,什么是人神共治。”

  “公子,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吗?”小黎也问了,毕竟,在九天玄女的记忆中也没有这些。

  赵辰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纣王失德是历史,是后世对其最普遍的评价,这本《封神演义》更是将其描绘成 “酒池肉林”“炮烙之刑”“剖比干之心” 的暴君形象。

  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些再看。

  从 天道与人族平衡的角度分析,纣王的真正问题,在于他将 “人皇” 的自主异化为僭越,打破了人族与神灵、人族内部的双重平衡,最终导致 人皇权威的自我毁灭。

  首先,纣王对人神关系 的破坏,在于他从 与神对话走向了轻慢神灵。

  商朝虽然重视祭祀,但祭祀的本质是 尊重天道规律,是人族对神灵的 敬畏 而非 依附。

  而纣王在位后期,却逐渐抛弃了这种 敬畏,甚至将祭祀视为 形式,不再通过祭祀反思人族的行为是否符合天道。

  甚至他还将祭祀用的礼器用于享乐,这种行为并非 不信神那么简单,而是对 人神沟通桥梁的破坏 。

  祭祀作为人族与天道沟通的唯一渠道,一旦被抛弃,人族就失去了感知天道规律的途径,陷入 盲目自主 的境地。

  更严重的是,纣王在女娲宫进香时,竟因见女娲神像美貌而题诗亵渎,这种行为本质上是 人皇对 创世之母的僭越 。

  女娲娘娘作为人族的创造者,是天道与人族之间的终极纽带,亵渎女娲娘娘,意味着纣王否定了人族与天道的本源联系,将 人皇的 自主推向了 无天无法的极端。

  其次,纣王对人族内部平衡的破坏,在于他过度强调 王权而忽视了 人族整体利益。

  人皇的权威虽然来自 人族的认可,但这种认可的前提是 人皇为整个族群谋福祉。

  纣王在位后期,为了维持对东夷的长期战争,不断加重赋税,滥用民力,导致民众生活困苦;

  同时,他重用费仲、尤浑等奸佞之臣,疏远比干、微子等贤臣,破坏了商朝内部的政治平衡。

  更重要的是,纣王推行 严刑峻法,并非为了 维护秩序,而是为了 压制反对声音,炮烙之刑、剖心之刑等残酷手段,针对的不仅是罪犯,更是对他权威提出质疑的人。

  这种 为了王权而牺牲族群利益 的行为,彻底背离了 人皇的本质 。

  人皇应当是人族的 守护者,而非 统治者,当王权凌驾于族群利益之上时,人皇的权威也就失去了合法性。

  最终,纣王的 僭越引发了天道的 干预。

  周武王伐纣,本质上是天道对 失序的人族进行的 修正。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看到了神灵的参与,但这并非神权对人权的 压制,而是天道对 人族自主过渡的 平衡。

  纣王试图将 人皇的权威推向极致,甚至脱离天道的约束,这种行为必然会引发天道的反制,而周武王作为 顺应天道、维护人族利益 的代表,成为了天道 修正人族的工具。

  当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人皇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并非天道不再认可人族的自主,而是 人皇的权威已经被纣王的 僭越彻底摧毁,此后的帝王,虽然仍是人间的统治者,但再也无法拥有 与人神平等对话、自主掌控人族命运 的 人皇地位,而是成为了天道秩序下的管理者,这便是 纣王之后再无人皇的本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