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小农小资洪武帝-《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陛下,那其他国家的探子该如何处理!”稳定心神,赵普再次问道。

  “我们难道没有派探子前往其他国家吗?”赵匡胤反问道。

  “这……”

  “他们不也没动我们国家的探子吗?那我们为何要动他们家的探子呢?”赵匡胤再次说道。

  “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嗯,下去吧!对了,安排使团出使大秦。”

  “遵旨!”

  看着离去的赵普,赵匡胤不再说话,头疼的看着九州地图。

  大秦已经取得先机,他们可是在整个九州大陆露脸了,而且还是露大脸了。

  百姓现在对大秦向往无比,因为哪里能让他们吃饱喝足。

  现在之所以没有行动,只是因为担心大秦不接纳他们,如果现在大秦公布对于九州百姓一视同仁,下一刻,大秦百姓能流失一半!

  就这还只是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此刻头疼的怕是大汉吧!

  谁让他们与大秦相邻呢?

  赵匡胤看着与大秦最近的大汉,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

  大明应天府的奉天殿内,朱元璋手指死死抠着案上的灾荒奏疏,指节泛白,另一只手捏着记载大秦 “天地赈灾仓” 的文书,纸角被揉得发皱。

  他盯着文书上 “灾荒即开仓、赈粮又赈种” 的字眼,忽然想起天幕里嬴政提过的 “大秦粮种皆为太子赵辰所献”,喉结猛地滚动了一下,一口粗气喷在奏疏上 。

  大明河南,山东的灾民快饿死了,大明国库空得能跑老鼠,嬴政凭什么有个赵辰?

  凭什么他的太子能弄来亩产万斤的土豆红薯,还能让灾民有种子种地?

  “哼,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养了个会找粮种的儿子么!”

  他心里暗骂,眼神里满是红血丝,那股不甘的嫉妒像野草似的疯长。

  想当年他朱元璋讨饭时,连块发霉的窝头都抢不到,嬴政倒好,不仅坐享一统江山,还能有个赵辰帮他填国库、稳民心。

  再想想自家太子朱标,虽仁厚却没这般 “通天本事”,连解决个灾荒都得靠他从牙缝里抠粮食,一股酸意顺着心口往上冒。

  这赵辰,到底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神物?

  嬴政何德何能,能有这样的太子!

  恐怕一切都与那任务系统有关系吧,赵辰怕是早就掌握了触发任务的方式了吧!

  哼,咱也会,等咱找到触发任务的方式,咱也让咱的太子露脸。

  哼哼!

  就在朱元璋酸溜溜的时候,刘伯温快步进来,刚提一句 “很多灾民受不了都往大秦跑,灾民说那边有大秦太子准备好的粮食”,朱元璋一听,火 “腾” 地就上来了。

  “又是赵辰!又是他的粮种!”

  他 “啪” 地把文书摔在案上,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愤怒,“朕的百姓,朕的江山!当年朕在濠州吃草根的时候,谁有粮种?

  现在好不容易打下这片天地,嬴政凭什么靠一个儿子就抢朕的人?”

  愤怒劲儿过了,他又垮下肩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边,像个护着自家粮缸的老农,可嘴里念叨的还是赵辰。

  “可话说回来…… 有个能弄来逆天粮种的太子,就是不一样。

  他嬴政坐朝堂上,赵辰就把百姓的肚子喂饱了,咱呢?咱得自己盯着国库,还得怕发粮发多了撑不住。”

  他顿了顿,眼神里闪过一丝小地主的算计,却又掺着嫉妒的不甘,“但也不能学他那么大方, 国库就这么点粮,三成!

  最多拿三成设赈灾仓,先把最能闹的灾民稳住。

  他嬴政有赵辰兜底,咱可没有,得留着粮防万一!”

  提到派农官去大秦学技术,他又忍不住咬着牙叮嘱,“让他们乔装成流民,别让人看出破绽!学的时候仔细点,土豆红薯怎么种、怎么管,都得记死了!

  还有小麦,水稻等等都要给咱学回来。

  那是赵辰弄来的东西,咱学过来,也不能让他小瞧了!”

  说到 “赵辰” 二字,他特意加重了语气,活像在跟人抢庄稼似的,既想占了对方的好处,又怕落了下风。

  末了还补了句:“回来先在受灾的地方试种,别一下子铺太开 ,万一种砸了,不光浪费种子,还得让那嬴政看笑话!”

  最后说防守的时候,他拍着案几的手都在抖,一半是愤怒,一半是嫉妒,“让徐达,蓝玉他们派兵去边境!还有海域,让他盯着那些想跑的百姓!

  不允许百姓出海,谁敢私自往大秦跑,就给朕拦下来!

  那是朕的百姓,凭什么因为赵辰的粮种就跟他走?这江山是朕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一粒米、一个人,都不能让嬴政和他那宝贝太子白白拿去!

  还有,咱不是下达了片板不下海的禁令吗?

  百姓怎么前往大秦。”

  朱元璋看着九洲地图,大明虽然距离大秦不远,但也不近,相距几十万里,百姓该怎么过去呢?

  “陛下,他们被一些富商偷偷带着前往大秦,那些富商还说到了大秦就能有地种,有吃不完的粮食,所以……”

  “大胆,那些奸商怎么敢,他们怎么敢!”

  朱元璋彻底破防了,他没想到最先背刺自己的竟然是那些富商,看来咱当初下达的政令是对的啊!

  都是一群贱籍,奸商,看来要好好整治一下了。

  “伯温,下令彻查那些商人,胆敢带着百姓离开大明者,全都抓起来。”朱元璋冰冷的下达命令。

  “遵旨!”

  刘伯温心里一颤,躬身领旨时,分明看到朱元璋拿起文书,盯着上面 “赵辰” 的名字,手指狠狠戳了戳,低声嘟囔:“有什么了不起的…… 不就是个能找粮种的太子么!

  等咱的土豆红薯种成了,等标儿学会了怎么管民生,百姓照样不会跑!

  还有那些奸商,看来对他们的打压还是太轻了啊!”

  那语气里的嫉妒藏都藏不住,混着对 “自家东西” 的执拗守护,活脱脱一副看着邻居家有好收成、既羡慕又不服气的老农模样。

  他没意识到,大秦的底气从来不是只靠粮种,而是赵辰带来的 “以民为本” 格局,而他这份 “比不过就盯着抢、怕吃亏就缩手” 的小农心思,终究留不住向往安稳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