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苏寒挨着奶奶睡觉,整个晚上奶奶都在断断续续的咳嗽,每一声都像钝刀刮在她心上。
天刚蒙蒙亮,苏寒就醒了。
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借着窗纸透进的微光,看见老人胸口剧烈起伏,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奶奶,喝点水吗?苏寒凑到跟前,发现炕桌上的药碗还是满的。
奶奶摇摇头,浮肿的手指抓住她的手腕:再...睡会儿...冷...
苏寒摸到老人手背上的皮肤紧绷发亮,按下去就出现一个迟迟不消的凹坑。
这是水肿加重了。
她想起郑老曾经说过的话:年纪大了,心肾功能衰退,水液代谢不了,最后会很难受。
我去趟县城。苏寒突然说,声音轻却坚定,找郑爷爷开点利水的药,让您好受些。
奶奶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咳嗽打断。
苏寒扶着她坐起来,轻轻拍打佝偻的背脊,感受到掌下单薄身体里传来的震动。
等咳嗽平息,老人已经没力气反对了,只是虚弱地叮嘱:多穿...衣服...雪...
苏寒从行李箱底层翻出那双在京城买的防滑靴,又套上最厚的羽绒服。
临行前,她找到正在生火的大姑妈:“姑妈,我去一趟县城找郑爷爷,让他给奶奶再给奶奶开点药……”。
大姑妈往灶膛里塞了把柴火:这么早哪有车?
走到村口搭农用车。
苏寒已经在小本子上写满了奶奶的症状和用药时间,姑妈别担心,我没问题的。
村口的雪地里已经有一串脚印。
苏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主路上,看见那辆熟悉的蓝色农用车正喷着白烟等客。
开车的李叔是村里少数有车的人,常年往返于村县之间拉货载客。
呦,这不是苏家的大学生吗?李叔从车窗探出头,回县城啊?
苏寒点点头,爬上了车斗。
里面已经坐了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村民,见她上来,往旁边挪了挪。
车斗里没有座位,只有两块垫着麻袋的木板。
发动机响起时,苏寒抓住车斗边缘的铁栏,寒意立刻透过手套刺入骨髓。
农用车在积雪的土路上颠簸前行。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苏寒把围巾往上拉了拉,只露出一双眼睛。
到了县城,苏寒跳下车,双腿已经冻得发麻。
她跺了跺脚,从包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盒龙井茶
——一盒给王叔,一盒给郑老。
茶叶是在北京买的,算不上顶级,但在98年的小县城里绝对算稀罕物。
打印店门口的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晃。
推门进去时,熟悉的油墨味扑面而来。王叔正戴着老花镜在调试一台新机器,听到门响头也不抬:复印还是打字?
王叔,是我。
小寒丫头?!他手忙脚乱地站起来,差点碰翻茶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昨天刚到家。苏寒把茶叶放在桌上,给您带了点龙井,晚上熬夜时提神用。
王叔的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才接过盒子,打开闻了闻,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缝:好茶!这得不少钱吧?
朋友价。苏寒笑笑,转入正题,王叔,我那房子租得怎么样?
王叔从抽屉里取出个账本,他翻到标记页,租金按你说的,三个月一收,都存在折子上...哦对了,快过年了,这次的租金我换成现金了,你带回去方便。
厚厚一叠钞票被报纸包着推到面前。
苏寒没数就塞进背包内袋:谢谢王叔,您办事我放心。
你奶奶身体怎么样了?王叔突然问。
苏寒的笑容淡了:不太好,水肿得厉害。我正要去郑爷爷那儿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王叔叹了口气,从柜台下摸出个布包:拿着,这是上好的陈皮,煮水喝能顺气。代我向老人家问好。
苏寒答应着“谢谢王叔……”离开打印店,雪又开始下了起来。
天刚蒙蒙亮,苏寒就醒了。
她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借着窗纸透进的微光,看见老人胸口剧烈起伏,嘴唇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
奶奶,喝点水吗?苏寒凑到跟前,发现炕桌上的药碗还是满的。
奶奶摇摇头,浮肿的手指抓住她的手腕:再...睡会儿...冷...
苏寒摸到老人手背上的皮肤紧绷发亮,按下去就出现一个迟迟不消的凹坑。
这是水肿加重了。
她想起郑老曾经说过的话:年纪大了,心肾功能衰退,水液代谢不了,最后会很难受。
我去趟县城。苏寒突然说,声音轻却坚定,找郑爷爷开点利水的药,让您好受些。
奶奶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咳嗽打断。
苏寒扶着她坐起来,轻轻拍打佝偻的背脊,感受到掌下单薄身体里传来的震动。
等咳嗽平息,老人已经没力气反对了,只是虚弱地叮嘱:多穿...衣服...雪...
苏寒从行李箱底层翻出那双在京城买的防滑靴,又套上最厚的羽绒服。
临行前,她找到正在生火的大姑妈:“姑妈,我去一趟县城找郑爷爷,让他给奶奶再给奶奶开点药……”。
大姑妈往灶膛里塞了把柴火:这么早哪有车?
走到村口搭农用车。
苏寒已经在小本子上写满了奶奶的症状和用药时间,姑妈别担心,我没问题的。
村口的雪地里已经有一串脚印。
苏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主路上,看见那辆熟悉的蓝色农用车正喷着白烟等客。
开车的李叔是村里少数有车的人,常年往返于村县之间拉货载客。
呦,这不是苏家的大学生吗?李叔从车窗探出头,回县城啊?
苏寒点点头,爬上了车斗。
里面已经坐了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村民,见她上来,往旁边挪了挪。
车斗里没有座位,只有两块垫着麻袋的木板。
发动机响起时,苏寒抓住车斗边缘的铁栏,寒意立刻透过手套刺入骨髓。
农用车在积雪的土路上颠簸前行。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苏寒把围巾往上拉了拉,只露出一双眼睛。
到了县城,苏寒跳下车,双腿已经冻得发麻。
她跺了跺脚,从包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盒龙井茶
——一盒给王叔,一盒给郑老。
茶叶是在北京买的,算不上顶级,但在98年的小县城里绝对算稀罕物。
打印店门口的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晃。
推门进去时,熟悉的油墨味扑面而来。王叔正戴着老花镜在调试一台新机器,听到门响头也不抬:复印还是打字?
王叔,是我。
小寒丫头?!他手忙脚乱地站起来,差点碰翻茶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昨天刚到家。苏寒把茶叶放在桌上,给您带了点龙井,晚上熬夜时提神用。
王叔的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才接过盒子,打开闻了闻,眼睛顿时眯成一条缝:好茶!这得不少钱吧?
朋友价。苏寒笑笑,转入正题,王叔,我那房子租得怎么样?
王叔从抽屉里取出个账本,他翻到标记页,租金按你说的,三个月一收,都存在折子上...哦对了,快过年了,这次的租金我换成现金了,你带回去方便。
厚厚一叠钞票被报纸包着推到面前。
苏寒没数就塞进背包内袋:谢谢王叔,您办事我放心。
你奶奶身体怎么样了?王叔突然问。
苏寒的笑容淡了:不太好,水肿得厉害。我正要去郑爷爷那儿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好法子。
王叔叹了口气,从柜台下摸出个布包:拿着,这是上好的陈皮,煮水喝能顺气。代我向老人家问好。
苏寒答应着“谢谢王叔……”离开打印店,雪又开始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