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屋里,姑妈们已经烧好了热水,正张罗着给每个人倒茶。
寒丫头,过来暖暖手。大姑妈招呼她,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
苏寒走过来双手接过,温热的陶杯驱散了指尖的寒意。谢谢大姑妈。
父亲坐在主位上,神情疲惫。
母亲则反常地没有立刻去厨房忙活,而是坐在了靠门的位置,目光时不时瞥向苏寒,又迅速移开。
苏寒啜了一口茶,放下杯子,环视屋内众人。爸妈,姑妈,我有事要说。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二姑妈擦手的动作停住了,父亲抬起头,母亲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我想明天离开,去县城住两天处理一些事情,然后就回京准备开学了。苏寒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水面。
寒丫头,不能再住两天吗?离开学还早呢!大姑妈立刻放下茶杯,语气里满是不舍。
父亲搓了搓粗糙的手掌,眉头紧锁:是啊,寒丫头,如果不忙就在家再住两天。
苏寒看着父亲斑白的鬓角,心中一软,但很快又坚定了决心。爸,我真的有事。
她顿了顿,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暗红色的存折,推到父亲面前。
另外,还有三个月我就成年了。七年前我答应过,成年后会给您和妈付赡养费。苏寒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这是三千块钱,以后每年我会往这个存折上打款,作为您跟妈的生活费用。
屋内鸦雀无声。
父亲盯着那个存折,像是看不懂上面的数字。
母亲猛地抬头,嘴唇颤抖着,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苏寒又从包里取出房产证,轻轻放在存折旁边。这是县城107号院的房产证,现在交给你们。是继续出租还是想自己去住,你们自己决定。
这...这...父亲的手悬在半空,不敢去碰那张薄薄的纸,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
两位姑妈面面相觑,大姑妈甚至倒吸了一口冷气。
母亲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归于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
二姑妈最先回过神来:寒丫头,你还在上学啊,这...这也太...
苏寒没等她说完,又从包里拿出两沓用纸条捆好的现金,分别推向两位姑妈。大姑妈、二姑妈,这是给你们每人五百元,感谢你们这些年对我的照顾,这是侄女的一点心意。
两位姑妈像被烫到一样同时缩手。不行不行!大姑妈连连摆手,你现在还是个学生,要花学费和生活费,姑妈没给你帮忙,怎么能要你的钱?
是啊,二姑妈附和道,你挣点钱不容易,自己留着用吧。
苏寒摇头,坚持将钱推到她们面前。姑妈,我有钱。你们也知道,在县城读初中和高中时我就设计服装挣钱,在大学也一样。我的生活和学费你们不用担心。
父亲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拿起存折想要塞回苏寒手里:寒丫头,给你奶奶办后事的钱还没有花完,爸还想给你拿着呢。这个存折你拿走,在外面需要很多钱的。
苏寒没有接,只是轻轻按住父亲的手。爸,那个钱你们留着用吧。存折是我给你们的赡养费,暂时每年给你们三千,以后需要用钱我也会再给。
父亲的手僵在半空,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望着眼前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女儿:
你...真的长大了。最终,父亲只说出这么一句,声音里既有欣慰,也有失落。
屋内再次陷入沉默。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桌上的存折和现金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苏寒看着这一屋子沉默的亲人,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她耗尽一生都没能换来母亲的一个疼爱;
而今生,她不再奢求那些虚无的情感,却意外地获得了某种尊重。
母亲突然站起身,动作之大差点碰翻茶杯。
我...我去做饭。她匆匆说完,快步走向厨房。
苏寒望着母亲的背影,没有挽留。
寒丫头,大姑妈小心翼翼地开口,手轻轻抚过那沓钞票,姑妈知道你心好,但这钱...
姑妈,苏寒打断她,语气温和却坚定,这些钱不算什么,只是我的一点心意。
两位姑妈的眼圈顿时红了。
大姑妈抹了抹眼睛,终于收下了钱。好孩子...好孩子...
二姑妈则一把拉过苏寒的手,紧紧握着:寒丫头,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就给姑妈捎信,啊?
苏寒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厨房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苏寒知道但不会去戳破,就像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跪着乞求一点母爱。
父亲仍在反复翻看那张房产证,仿佛要确认它的真实性。寒丫头,这房子...你真的要给我们?
苏寒点头,你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福了。县城条件比村里好,离医院也近。
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将房产证小心地放回桌上。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那就什么都别说。苏寒微笑,明天我去县城处理完事情就直接回京了。你们保重身体,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这么快?二姑妈不舍地问。
苏寒站起身,望向窗外的落日。嗯,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做。
厨房里,炒菜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片刻后,母亲只是低声说:吃饭了。
众人移步饭桌,这顿饭吃得异常安静。
母亲破天荒地给苏寒夹了一筷子菜,动作僵硬得像是不习惯这样的表达。
苏寒轻声道谢,却没有多言。
寒丫头,过来暖暖手。大姑妈招呼她,递来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
苏寒走过来双手接过,温热的陶杯驱散了指尖的寒意。谢谢大姑妈。
父亲坐在主位上,神情疲惫。
母亲则反常地没有立刻去厨房忙活,而是坐在了靠门的位置,目光时不时瞥向苏寒,又迅速移开。
苏寒啜了一口茶,放下杯子,环视屋内众人。爸妈,姑妈,我有事要说。
屋内顿时安静下来。
二姑妈擦手的动作停住了,父亲抬起头,母亲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我想明天离开,去县城住两天处理一些事情,然后就回京准备开学了。苏寒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块石头投入了平静的水面。
寒丫头,不能再住两天吗?离开学还早呢!大姑妈立刻放下茶杯,语气里满是不舍。
父亲搓了搓粗糙的手掌,眉头紧锁:是啊,寒丫头,如果不忙就在家再住两天。
苏寒看着父亲斑白的鬓角,心中一软,但很快又坚定了决心。爸,我真的有事。
她顿了顿,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个暗红色的存折,推到父亲面前。
另外,还有三个月我就成年了。七年前我答应过,成年后会给您和妈付赡养费。苏寒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这是三千块钱,以后每年我会往这个存折上打款,作为您跟妈的生活费用。
屋内鸦雀无声。
父亲盯着那个存折,像是看不懂上面的数字。
母亲猛地抬头,嘴唇颤抖着,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苏寒又从包里取出房产证,轻轻放在存折旁边。这是县城107号院的房产证,现在交给你们。是继续出租还是想自己去住,你们自己决定。
这...这...父亲的手悬在半空,不敢去碰那张薄薄的纸,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
两位姑妈面面相觑,大姑妈甚至倒吸了一口冷气。
母亲的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归于一种难以形容的复杂。
二姑妈最先回过神来:寒丫头,你还在上学啊,这...这也太...
苏寒没等她说完,又从包里拿出两沓用纸条捆好的现金,分别推向两位姑妈。大姑妈、二姑妈,这是给你们每人五百元,感谢你们这些年对我的照顾,这是侄女的一点心意。
两位姑妈像被烫到一样同时缩手。不行不行!大姑妈连连摆手,你现在还是个学生,要花学费和生活费,姑妈没给你帮忙,怎么能要你的钱?
是啊,二姑妈附和道,你挣点钱不容易,自己留着用吧。
苏寒摇头,坚持将钱推到她们面前。姑妈,我有钱。你们也知道,在县城读初中和高中时我就设计服装挣钱,在大学也一样。我的生活和学费你们不用担心。
父亲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拿起存折想要塞回苏寒手里:寒丫头,给你奶奶办后事的钱还没有花完,爸还想给你拿着呢。这个存折你拿走,在外面需要很多钱的。
苏寒没有接,只是轻轻按住父亲的手。爸,那个钱你们留着用吧。存折是我给你们的赡养费,暂时每年给你们三千,以后需要用钱我也会再给。
父亲的手僵在半空,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望着眼前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女儿:
你...真的长大了。最终,父亲只说出这么一句,声音里既有欣慰,也有失落。
屋内再次陷入沉默。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落在桌上的存折和现金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
苏寒看着这一屋子沉默的亲人,心中百感交集。
前世,她耗尽一生都没能换来母亲的一个疼爱;
而今生,她不再奢求那些虚无的情感,却意外地获得了某种尊重。
母亲突然站起身,动作之大差点碰翻茶杯。
我...我去做饭。她匆匆说完,快步走向厨房。
苏寒望着母亲的背影,没有挽留。
寒丫头,大姑妈小心翼翼地开口,手轻轻抚过那沓钞票,姑妈知道你心好,但这钱...
姑妈,苏寒打断她,语气温和却坚定,这些钱不算什么,只是我的一点心意。
两位姑妈的眼圈顿时红了。
大姑妈抹了抹眼睛,终于收下了钱。好孩子...好孩子...
二姑妈则一把拉过苏寒的手,紧紧握着:寒丫头,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事就给姑妈捎信,啊?
苏寒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厨房传来锅铲碰撞的声音,苏寒知道但不会去戳破,就像她不会再像前世那样,跪着乞求一点母爱。
父亲仍在反复翻看那张房产证,仿佛要确认它的真实性。寒丫头,这房子...你真的要给我们?
苏寒点头,你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享享福了。县城条件比村里好,离医院也近。
父亲长长地叹了口气,将房产证小心地放回桌上。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那就什么都别说。苏寒微笑,明天我去县城处理完事情就直接回京了。你们保重身体,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这么快?二姑妈不舍地问。
苏寒站起身,望向窗外的落日。嗯,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做。
厨房里,炒菜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片刻后,母亲只是低声说:吃饭了。
众人移步饭桌,这顿饭吃得异常安静。
母亲破天荒地给苏寒夹了一筷子菜,动作僵硬得像是不习惯这样的表达。
苏寒轻声道谢,却没有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