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套房的茶几上,散落着十几套房产的资料。
苏寒盘腿坐在地毯上,手中拿着计算器,不时在上面敲打着数字。
徐天宇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她专注的样子,不禁莞尔。
“这些房子各有千秋,真难抉择啊。”徐天宇拿起一份洋楼资料说道。
苏寒头也不抬,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套房产都有其价值,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的。”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这套老洋房确实很有特色,”
苏寒终于抬起头,拿起其中一份资料,“但维修成本会很高。而这边新建的高层,虽然现在周边还不够繁华,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徐天宇凑过来看:“你是说陆家嘴那边的新楼盘?”
苏寒点点头,眼睛闪着精明的光芒:“浦东开发开放已经九年了,我研究过规划,那里将来一定会成为魔都的金融中心。”
她拿起计算器,又开始敲打起来:
“现在陆家嘴的房价才1500到3500一平,简直是白菜价。等金融机构都入驻了,这里的房价肯定会翻好几倍。”
来魔都前,苏寒就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她提前与秦经理和姜叔通了电话,预支了一部分三叶草服装品牌的分红。
这笔资金加上她投资股市剩下的存款,足够她在上海进行房产投资。
“你打算全款买房?”徐天宇有些惊讶地问。
他知道苏寒有经济实力,但没想到她如此大手笔。
苏寒笑了笑:“现在贷款利率不低,全款反而能拿到更多折扣。而且...”
她压低声音,“我预测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房地产会成为最好的投资选择之一。”
徐天宇看着苏寒自信的模样,不禁想起爷爷对她的评价
——“这是个宝藏女孩”。
现在他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那套老洋房,中介开价2000一平,总共350平,也就是70万。”
苏寒计算着,“而那套新建的写字楼大平层,400多平,每平3500,大约是140万。两套加起来210万左右。”
第二天,二人再次联系了中介,要求详细查看那两处房产。
老洋房位于原法租界区域,虽然需要修缮,但历史底蕴深厚。
高高的天花板、精美的雕花、宽敞的花园,处处彰显着昔日的辉煌。
“这房子建于1920年代,”中介介绍道,“原来是一位法国商人的住宅。你看这些地砖,都是从法国运来的。”
苏寒仔细检查了房屋结构,询问了产权状况,甚至还请中介找来了建筑图纸。
她的专业程度让中介啧啧称奇。
“这房子我要了,”苏寒最终决定,“不过价格上还需要再商量一下。”
接着他们又去了陆家嘴看那处新建的写字楼大平层。
大楼虽然已经竣工,但周边还略显冷清,与繁华的浦西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现在人流量还不大,”中介实话实说,“所以开发商给出了优惠价格,还赠送同样面积的阁楼空间。”
苏寒站在空荡荡的400多平的空间里,透过落地窗看向外面的黄浦江和对岸的外滩。她的眼睛闪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里未来的繁华景象。
“这里将来会是魔都的金融中心,”
她轻声对徐天宇说,“各大银行、证券公司都会聚集于此。这里的房产价值会成倍增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苏寒最终以68万拿下了老洋房,
以135万的价格买下了写字楼大平层。
两处房产总价203万,在中介惊讶的目光中,苏寒决定全款支付。
签合同那天,中介的手都在发抖。
他从业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却有如此魄力的买家。
“苏小姐,您真是有眼光,”中介忍不住说,“这两处房产将来肯定会升值。”
苏寒微微一笑,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她的字迹娟秀而有力,一如她做决定时的风格。
徐天宇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自豪。
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女孩如何精准分析、果断决策,这份魄力和远见,连许多商界老手都望尘莫及。
办理完所有手续后,二人走出中介公司。
五月的阳光洒在魔都的街道上,温暖而不炙热。
“恭喜你,在魔都也有了自己的产业。”徐天宇真诚地说。
苏寒深吸一口气:“这只是开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两处房产会增值很大。”
离开魔都的前一天晚上,二人再次来到外滩。
对岸的陆家嘴还只有零星灯光,但苏寒的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里未来的璀璨夜景。
“知道吗?”苏寒轻声说,“那处老洋房,我打算好好修缮一下,作为我们在魔都的家。而那处写字楼大平层,我会保留它原始的格局,将来可以作为三叶草品牌的魔都总部,或者出租给金融机构。”
徐天宇惊讶地看着她:“你已经想到那么远了?”
苏寒点点头:“投资不只是买下房产等着升值,更重要的是规划它的未来用途。那处老洋房面积足够大,可以改造成兼具居住和会客功能的特色住宅。而写字楼的位置,注定会成为未来的黄金地段。”
她转向徐天宇,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房地产投资最重要的不是短期投机,而是长期价值和合理利用。”
徐天宇忍不住感叹:“有时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真的只有十九岁。”
苏寒笑了,江风吹起她的发丝:“我只是比大多数人更早地明白了时间的价值而已。”
黄浦江上,船只来往穿梭,鸣笛声悠长。对岸的浦东还在建设中,但已经显露出腾飞的势头。
苏寒盘腿坐在地毯上,手中拿着计算器,不时在上面敲打着数字。
徐天宇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她专注的样子,不禁莞尔。
“这些房子各有千秋,真难抉择啊。”徐天宇拿起一份洋楼资料说道。
苏寒头也不抬,继续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套房产都有其价值,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的。”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她认真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这套老洋房确实很有特色,”
苏寒终于抬起头,拿起其中一份资料,“但维修成本会很高。而这边新建的高层,虽然现在周边还不够繁华,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徐天宇凑过来看:“你是说陆家嘴那边的新楼盘?”
苏寒点点头,眼睛闪着精明的光芒:“浦东开发开放已经九年了,我研究过规划,那里将来一定会成为魔都的金融中心。”
她拿起计算器,又开始敲打起来:
“现在陆家嘴的房价才1500到3500一平,简直是白菜价。等金融机构都入驻了,这里的房价肯定会翻好几倍。”
来魔都前,苏寒就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她提前与秦经理和姜叔通了电话,预支了一部分三叶草服装品牌的分红。
这笔资金加上她投资股市剩下的存款,足够她在上海进行房产投资。
“你打算全款买房?”徐天宇有些惊讶地问。
他知道苏寒有经济实力,但没想到她如此大手笔。
苏寒笑了笑:“现在贷款利率不低,全款反而能拿到更多折扣。而且...”
她压低声音,“我预测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房地产会成为最好的投资选择之一。”
徐天宇看着苏寒自信的模样,不禁想起爷爷对她的评价
——“这是个宝藏女孩”。
现在他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那套老洋房,中介开价2000一平,总共350平,也就是70万。”
苏寒计算着,“而那套新建的写字楼大平层,400多平,每平3500,大约是140万。两套加起来210万左右。”
第二天,二人再次联系了中介,要求详细查看那两处房产。
老洋房位于原法租界区域,虽然需要修缮,但历史底蕴深厚。
高高的天花板、精美的雕花、宽敞的花园,处处彰显着昔日的辉煌。
“这房子建于1920年代,”中介介绍道,“原来是一位法国商人的住宅。你看这些地砖,都是从法国运来的。”
苏寒仔细检查了房屋结构,询问了产权状况,甚至还请中介找来了建筑图纸。
她的专业程度让中介啧啧称奇。
“这房子我要了,”苏寒最终决定,“不过价格上还需要再商量一下。”
接着他们又去了陆家嘴看那处新建的写字楼大平层。
大楼虽然已经竣工,但周边还略显冷清,与繁华的浦西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现在人流量还不大,”中介实话实说,“所以开发商给出了优惠价格,还赠送同样面积的阁楼空间。”
苏寒站在空荡荡的400多平的空间里,透过落地窗看向外面的黄浦江和对岸的外滩。她的眼睛闪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里未来的繁华景象。
“这里将来会是魔都的金融中心,”
她轻声对徐天宇说,“各大银行、证券公司都会聚集于此。这里的房产价值会成倍增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苏寒最终以68万拿下了老洋房,
以135万的价格买下了写字楼大平层。
两处房产总价203万,在中介惊讶的目光中,苏寒决定全款支付。
签合同那天,中介的手都在发抖。
他从业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年轻却有如此魄力的买家。
“苏小姐,您真是有眼光,”中介忍不住说,“这两处房产将来肯定会升值。”
苏寒微微一笑,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她的字迹娟秀而有力,一如她做决定时的风格。
徐天宇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自豪。
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女孩如何精准分析、果断决策,这份魄力和远见,连许多商界老手都望尘莫及。
办理完所有手续后,二人走出中介公司。
五月的阳光洒在魔都的街道上,温暖而不炙热。
“恭喜你,在魔都也有了自己的产业。”徐天宇真诚地说。
苏寒深吸一口气:“这只是开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两处房产会增值很大。”
离开魔都的前一天晚上,二人再次来到外滩。
对岸的陆家嘴还只有零星灯光,但苏寒的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里未来的璀璨夜景。
“知道吗?”苏寒轻声说,“那处老洋房,我打算好好修缮一下,作为我们在魔都的家。而那处写字楼大平层,我会保留它原始的格局,将来可以作为三叶草品牌的魔都总部,或者出租给金融机构。”
徐天宇惊讶地看着她:“你已经想到那么远了?”
苏寒点点头:“投资不只是买下房产等着升值,更重要的是规划它的未来用途。那处老洋房面积足够大,可以改造成兼具居住和会客功能的特色住宅。而写字楼的位置,注定会成为未来的黄金地段。”
她转向徐天宇,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
“房地产投资最重要的不是短期投机,而是长期价值和合理利用。”
徐天宇忍不住感叹:“有时候我真怀疑你是不是真的只有十九岁。”
苏寒笑了,江风吹起她的发丝:“我只是比大多数人更早地明白了时间的价值而已。”
黄浦江上,船只来往穿梭,鸣笛声悠长。对岸的浦东还在建设中,但已经显露出腾飞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