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的京城,街道上还残留着鞭炮的红屑,像散落的红梅瓣。
凌晨六点,苏寒裹着徐天宇的军大衣走出航天公寓,大衣下摆扫过积雪,发出簌簌的声响。
她手里提着老式保温盒,里面装着昨夜守岁包的饺子
——虾仁馅的。
足足包了八十个,是奶奶生前教的八八发的吉数。
制衣的大门缓缓开启,门卫老李正在院子里扫雪。
扫帚在青砖地上划出规则的纹路,像在书写新春的扉页。
苏总,您怎么来了?老李呵着白气,眼角堆起细密的笑纹。
他妻子亲手缝的棉手套挂在传达室窗口,像两只肥硕的鸽子在晨光中摇摆。
来看看。苏寒望向空无一人的厂区,流水线的寂静与往日的喧闹形成奇特对比。
她的脚步声在走廊回荡,如同行走在巨大的共鸣箱里。
设计室的中央空调发出低鸣。
她打开奶奶留下的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童年收集的糖纸
——那些印着牡丹与火箭的透明玻璃纸,在晨光中泛出朦胧的光晕。
第一张草图在绘图板上铺开时,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这栋建筑唯一的心跳。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人台上,苏寒扯下覆盖的防尘布。
盛世霓裳的华美,莲绽濠江的典雅,此刻都让位于最本真的牛仔布。
她抚过面料粗粝的纹理,想起八岁那年,大姑妈用布条给拼接的书包
——那是她人生第一件服装。
去掉所有刺绣。她在设计笔记上写道,让布料自己说话。
小立领的灵感来自徐天宇的军装衬衣,但线条更加柔和。
短款设计在模特图上勾勒出恰到好处的腰线,既不过分暴露,又不失女性曲线。
当她画到第三稿时,老李端着搪瓷缸敲门:
苏总,这是我媳妇熬的梨汤,给您润润喉。
苏寒没有拒绝,接过来连说“谢谢!替我跟婶子说声感激不尽!”
李师傅腼腆地说“我媳妇很感谢您的帮助,她让我一定好好做事,来报答您的恩情。”说完转身离开了设计室。
苏寒看着缸体上印着的红双喜字,让她想起县城家里的搪瓷盆。
奶奶健在时总是用它装年糕,弟弟会在盆沿敲出叮叮当当的节奏。
她小口啜饮着温热的梨汤,甜味在舌尖化开,像极了童年除夕守岁时,奶奶喂给她的那勺蜂蜜水。
第三天的工作被容俊的到访打断。
银色跑车停在厂门外时,苏寒正在调整裙裤版型,老李急匆匆跑来通报,她却只是淡淡一笑,打开了员工通道的监控。
告诉他,我在跟男朋友通话
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她看见容俊倚在车边抽烟,昂贵的羊绒大衣在寒风中翻飞。
手机响起,是他的来电。
苏寒将手机调成静音,继续在人台上别着珠针。
当暮色渐浓,容俊终于驱车离开,车尾灯在雪地里划出两道焦躁的红痕。
深夜十一点,她收到徐天宇的短信。
信号断断续续,只能辨认出和几个字。
她把手机贴在胸口,听见自己孤独的心跳在空荡的设计室里回响。
第四天是立春。
苏寒在库房找到一批做千禧之桥礼服的边角料,丹宁布与丝绸的混纺泛着奇异光泽。
灯笼裤的脚踝收口让她想起儿时的棉裤,奶奶总是在裤脚绣上生肖图案。
这次绣在衬里。她拆开样品裤脚,在内侧缝上隐形刺绣。只有穿着者才知道,步履间藏着怎样的秘密。
老李送来妻子做的葱油饼时,看见设计图上飞舞的线条,忍不住问:这裤脚像不像我们年轻时穿的武术裤?这句话让她连夜修改版型,在运动美学中注入东方元素。
她在设计说明中补充:每个中国孩子的记忆里,都有一条奶奶改的灯笼裤。
午后容俊再次出现,这次他带着巨大的花束。
苏寒从监控里看见他在门口踱步,便悄悄打开地下车库的通道,骑着老李的自行车从侧门离开。
寒风刮过脸颊时,她忽然想起徐天宇教她的反跟踪技巧:要像雪地上的狐狸,留下假的足迹。
第五天是破五。
鞭炮声从清晨响到深夜,苏寒在缝纫机前度过整个白昼。
纯色牛仔系列在立春的光线中渐具雏形,她给每个款式都编了故事:
【初霁】:立领短夹克,肩线像雨后的远山;
【耕云】:裙裤,行走时如云朵翻卷;
【拾露】:灯笼裤,脚踝褶皱似晨露欲滴。
当她把设计图钉满整面墙时,好像看见玻璃窗上有个倒影
——那个十一岁咬破手指写分家协议的小女孩,正在光影深处与她对视。
她伸手触碰冰凉的玻璃,指尖的温度融开一小片雾气。
容俊的跑车在傍晚时分再次出现。
这次他学聪明了,同时守住前后门。
苏寒却不慌不忙地打开天台的门,通过连接隔壁门店的应急通道离开了。
第六天清晨,秦经理发来短信:「午后到京」。
苏寒正在给春装系列写设计说明,指尖悬在二字上方。最终她写道:
所有线条都指向归途,所有布料都记得来路。
她将存根联放进铁皮盒,那里装着奶奶的顶针和县城家里的备用钥匙。
初七的早晨,当开工的鞭炮在厂区响起时,整个‘星辰’厂区像一条苏醒的河流。
容俊的跑车在上午十点准时出现。
但这次,没等他下车,两辆军用越野车便停在了厂门口。
王秘书摇下车窗,对容俊说了些什么,银色跑车很快消失在街角。
午后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设计台上切分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苏寒终于完成了2000年的春装样品。
老李在院子里点燃了开工的鞭炮,硝烟味随风飘进设计室,与牛仔布的气息混合成独特的春天味道。
这一刻,六日的孤独都化作了创作的养分。
凌晨六点,苏寒裹着徐天宇的军大衣走出航天公寓,大衣下摆扫过积雪,发出簌簌的声响。
她手里提着老式保温盒,里面装着昨夜守岁包的饺子
——虾仁馅的。
足足包了八十个,是奶奶生前教的八八发的吉数。
制衣的大门缓缓开启,门卫老李正在院子里扫雪。
扫帚在青砖地上划出规则的纹路,像在书写新春的扉页。
苏总,您怎么来了?老李呵着白气,眼角堆起细密的笑纹。
他妻子亲手缝的棉手套挂在传达室窗口,像两只肥硕的鸽子在晨光中摇摆。
来看看。苏寒望向空无一人的厂区,流水线的寂静与往日的喧闹形成奇特对比。
她的脚步声在走廊回荡,如同行走在巨大的共鸣箱里。
设计室的中央空调发出低鸣。
她打开奶奶留下的铁皮饼干盒,里面装着童年收集的糖纸
——那些印着牡丹与火箭的透明玻璃纸,在晨光中泛出朦胧的光晕。
第一张草图在绘图板上铺开时,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这栋建筑唯一的心跳。
午后的阳光斜照在人台上,苏寒扯下覆盖的防尘布。
盛世霓裳的华美,莲绽濠江的典雅,此刻都让位于最本真的牛仔布。
她抚过面料粗粝的纹理,想起八岁那年,大姑妈用布条给拼接的书包
——那是她人生第一件服装。
去掉所有刺绣。她在设计笔记上写道,让布料自己说话。
小立领的灵感来自徐天宇的军装衬衣,但线条更加柔和。
短款设计在模特图上勾勒出恰到好处的腰线,既不过分暴露,又不失女性曲线。
当她画到第三稿时,老李端着搪瓷缸敲门:
苏总,这是我媳妇熬的梨汤,给您润润喉。
苏寒没有拒绝,接过来连说“谢谢!替我跟婶子说声感激不尽!”
李师傅腼腆地说“我媳妇很感谢您的帮助,她让我一定好好做事,来报答您的恩情。”说完转身离开了设计室。
苏寒看着缸体上印着的红双喜字,让她想起县城家里的搪瓷盆。
奶奶健在时总是用它装年糕,弟弟会在盆沿敲出叮叮当当的节奏。
她小口啜饮着温热的梨汤,甜味在舌尖化开,像极了童年除夕守岁时,奶奶喂给她的那勺蜂蜜水。
第三天的工作被容俊的到访打断。
银色跑车停在厂门外时,苏寒正在调整裙裤版型,老李急匆匆跑来通报,她却只是淡淡一笑,打开了员工通道的监控。
告诉他,我在跟男朋友通话
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她看见容俊倚在车边抽烟,昂贵的羊绒大衣在寒风中翻飞。
手机响起,是他的来电。
苏寒将手机调成静音,继续在人台上别着珠针。
当暮色渐浓,容俊终于驱车离开,车尾灯在雪地里划出两道焦躁的红痕。
深夜十一点,她收到徐天宇的短信。
信号断断续续,只能辨认出和几个字。
她把手机贴在胸口,听见自己孤独的心跳在空荡的设计室里回响。
第四天是立春。
苏寒在库房找到一批做千禧之桥礼服的边角料,丹宁布与丝绸的混纺泛着奇异光泽。
灯笼裤的脚踝收口让她想起儿时的棉裤,奶奶总是在裤脚绣上生肖图案。
这次绣在衬里。她拆开样品裤脚,在内侧缝上隐形刺绣。只有穿着者才知道,步履间藏着怎样的秘密。
老李送来妻子做的葱油饼时,看见设计图上飞舞的线条,忍不住问:这裤脚像不像我们年轻时穿的武术裤?这句话让她连夜修改版型,在运动美学中注入东方元素。
她在设计说明中补充:每个中国孩子的记忆里,都有一条奶奶改的灯笼裤。
午后容俊再次出现,这次他带着巨大的花束。
苏寒从监控里看见他在门口踱步,便悄悄打开地下车库的通道,骑着老李的自行车从侧门离开。
寒风刮过脸颊时,她忽然想起徐天宇教她的反跟踪技巧:要像雪地上的狐狸,留下假的足迹。
第五天是破五。
鞭炮声从清晨响到深夜,苏寒在缝纫机前度过整个白昼。
纯色牛仔系列在立春的光线中渐具雏形,她给每个款式都编了故事:
【初霁】:立领短夹克,肩线像雨后的远山;
【耕云】:裙裤,行走时如云朵翻卷;
【拾露】:灯笼裤,脚踝褶皱似晨露欲滴。
当她把设计图钉满整面墙时,好像看见玻璃窗上有个倒影
——那个十一岁咬破手指写分家协议的小女孩,正在光影深处与她对视。
她伸手触碰冰凉的玻璃,指尖的温度融开一小片雾气。
容俊的跑车在傍晚时分再次出现。
这次他学聪明了,同时守住前后门。
苏寒却不慌不忙地打开天台的门,通过连接隔壁门店的应急通道离开了。
第六天清晨,秦经理发来短信:「午后到京」。
苏寒正在给春装系列写设计说明,指尖悬在二字上方。最终她写道:
所有线条都指向归途,所有布料都记得来路。
她将存根联放进铁皮盒,那里装着奶奶的顶针和县城家里的备用钥匙。
初七的早晨,当开工的鞭炮在厂区响起时,整个‘星辰’厂区像一条苏醒的河流。
容俊的跑车在上午十点准时出现。
但这次,没等他下车,两辆军用越野车便停在了厂门口。
王秘书摇下车窗,对容俊说了些什么,银色跑车很快消失在街角。
午后的阳光穿过百叶窗,在设计台上切分出明暗交错的光带。
苏寒终于完成了2000年的春装样品。
老李在院子里点燃了开工的鞭炮,硝烟味随风飘进设计室,与牛仔布的气息混合成独特的春天味道。
这一刻,六日的孤独都化作了创作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