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定基与蓝图-《重生之独自绽放》

  冬日的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带着几分慵懒的暖意,洒在南郊大湾村外的这片寂静山野。

  薄雪未融,如同细盐般点缀在枯黄的草甸与深色的山岩上,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北国画卷。

  然而,这片土地的宁静,今日却被三位不速之客打破,他们脚步所及之处,正悄然酝酿着一场关乎未来格局的变革。

  苏寒立于那片被墨老钦定的坡地之上,脚下是看似寻常、却内蕴玄机的土地。

  她原初“登顶筑庐”的执念,已在墨老一番引经据典、观形察势的分析下冰消瓦解。

  山顶固然有登高望远之豪情,但修炼之道,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融于自然,而非对抗自然。

  这片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气眼”之地,才是真正能让她这艘疲惫航船停靠、并汲取力量的宁静港湾。

  决策已定,便无需丝毫拖泥带水。

  苏寒清冷的目光扫过这片即将成为“溯寒筑”根基的土地,转向身旁的墨老,语气果断而清晰:

  “墨老先生,接下来便要辛苦您依据此地的风水格局,着手绘制‘溯寒筑’的详细建筑图纸。

  我的要求是:建筑需与山势融为一体,白墙黛瓦,风格简约古朴,内部务必包含一间绝对安静的静室和一间连接药圃的阳光暖房。整体布局,务必以‘纳气’、‘静心’为核心。”

  墨老抚须点头,眼中满是激赏。

  他欣赏苏寒这份超越年龄的决断力和对专业意见的尊重。

  “苏总放心,老夫定当竭尽所能,将此地的风水优势发挥到极致,绘制出一幅既符合玄机,又满足您需求的建筑蓝图。待图纸初成,我们再细细推敲。”

  建筑之事有了方向,苏寒的视线随即落到脚下这片更为关键的根本

  ——土地本身。

  她看向林致远,眼神恢复了属于星辰医药掌舵者的锐利与精准。

  “林总,”她吩咐道,“这片土地的‘特殊性’你已知晓。现在,需要你进行更精确的取样和化验。以这块基址为中心,辐射周边,尤其是那百亩平地,进行网格化取样,分析土壤中的具体成分、微量元素含量、有机物比例以及……任何异常活跃的成分。我需要一份极其详尽的报告,用以判断这里最适合种植哪些种类的药材,才能将土壤的潜力最大化。”

  她的目光继而投向更广阔的、覆盖着薄雪的连绵荒山。

  “还有这片荒山,其土壤成分同样需要分析。山体与平地环境不同,或许能孕育出不同的药用植物。全面取样,做出完整的成分分析报告。”

  “明白,苏总。”

  林致远立刻应下,他深知此事关乎医药公司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他迅速从随身携带的公务包中取出多个无菌密封袋和专用取样工具,动作娴熟地开始工作。

  他半蹲下身,小心翼翼地避开积雪,在不同点位挖掘土壤,装入袋中,并仔细标注取样位置和时间。

  不仅在那片灵蕴核心区,更沿着山坡向上,在不同海拔和植被环境下分别取样。

  他的动作专业而高效,很快,多个密封袋便被装得满满当当,成为了解锁这片土地奥秘的第一批“密码”。

  一整个上午,三人都在忙碌中度过。

  墨老拿着罗盘,在不同方位反复测量、记录,时而蹙眉沉思,时而豁然开朗,用脚步丈量着无形的气场边界。

  苏寒则跟在墨老身边,认真听取他对每一处地形的风水解读,并结合自己的感知,加深对这片土地的理解。

  林致远的取样工作则如同科学侦察,为这片充满玄学色彩的土地,打下坚实的科学数据基础。

  当日头偏西,三人的勘察与初步工作才告一段落。

  回到市区,已是午后时分。

  苏寒选了一家环境清雅的餐厅,邀请墨老与林致远共用午餐,既是对二人辛苦一上午的感谢,也是借此机会,将接下来的工作进一步落实。

  餐桌上,气氛不再是野外勘察时的严肃紧绷。

  精致的菜肴依次而上,氤氲的热气带着食物的香气。

  苏寒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向墨老:“墨老先生,今日辛苦您了。‘溯寒筑’是未来之基,图纸之事,就全权拜托您了。请您根据今日勘察所得,结合风水玄理,尽快出具初步的设计图纸。有任何需要沟通的细节,您随时可以联系我。”

  她语气诚恳,给予了墨老极大的信任和权限。

  墨老含笑应下:“苏总客气了。能参与如此有灵性的项目,是老夫的机缘。图纸之事,我回家后便会闭关构思,争取在半月内拿出初稿,届时再请苏总过目,共同商议定稿。”

  他用的词是“闭关构思”,足见其对此次设计的重视程度。

  苏寒点头,随即看向林致远:“林总,土壤样本的分析,务必尽快安排,动用我们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我要在动工之前,看到最精确的报告。这关系到我们明年春天具体种植计划的制定。”

  “苏总放心,我下午回到公司就立刻安排,送往合作的最顶尖实验室,会亲自跟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林致远郑重承诺。

  用餐间隙,三人的话题也围绕着接下来的步骤展开。

  苏寒提出:“图纸完成后,开春化冻,便是动工的最佳时机。届时,还需要墨老先生择定吉日,并可能在关键节点,如奠基、上梁之时,再次劳烦您亲自到场指导。”

  “分内之事。”墨老点头,“动工之日,需顺应天时,方能根基永固。”

  这顿午餐,更像是一场高效的工作协调会。

  没有过多的寒暄与客套,每一句对话都指向明确的目标和行动项。

  苏寒展现出卓越的统筹能力,将风水定基、建筑设计、土壤科研、工程规划这几个看似不相关的环节,清晰地串联起来,统一在“溯寒筑”与“灵壤开发”这个宏大的目标之下。

  午餐结束后,三人于餐厅外告别。

  墨老带着沉甸甸的委托和满腹的构思离去;

  林致远提着那袋珍贵的土壤样本,赶回公司部署分析任务;

  而苏寒,则独自坐回车内。

  她没有立刻发动引擎,而是透过车窗,望向南城的方向,目光深邃。

  “溯寒筑”的蓝图已然铺开,灵壤的秘密即将被科学数据揭示。

  然而,她脑海中的棋局远不止于此。

  星辰物流的选址、京城地产中介分部的设立、周老爷子的二次治疗、徐天宇的康复之路……

  千头万绪,如同无数条溪流,正等待着她的引导,汇聚成河。

  她此刻的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静和坚定。

  因为,她终于为自己,也为那个沉睡的人,找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称之为“根基”的起点。

  当春风再度吹拂那片山野时,“溯寒筑”将破土动工,而她苏寒的故事,也将在这片灵蕴之地,翻开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