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切换ppt,“一是修建一条从大华村到镇上的硬化公路,预算568万;二是打造大华山核桃地理标志品牌,开展电商扶贫,初期投入约120万。”
他特意补充道:
“根据我们的测算,这条路修通后,仅山核桃一项,每年就能为村民增收200万以上,同时带动旅游、养殖等产业发展。三年内,县里投入的资金就能通过税收等形式回笼。”
牟云港脸色阴沉:
“秦江同志,账不是这么算的,全县像大华村这样的贫困村还有十几个,如果都来要钱,财政怎么承受?”
“牟县长说得对。”
秦江不慌不忙,“所以我们要选准突破口,大华村的山核桃是独一无二的资源,省农科院的专家已经确认,这些百年老树的品种和品质在全省都罕见。”
他看向俞卫东:
“俞书记,您常说要精准发力,我认为大华村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以点带面的精准发力点。”
俞卫东点点头:
“同志们有什么看法?”
常务副县长周志远开口道:
我觉得可以支持,秦江同志的方案很扎实,既有短期措施,也有长效机制。”
其他常委也陆续表态支持,牟云港孤立无援,最后只能妥协: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保留意见,但资金必须严格监管,专款专用。”
“这个自然。”
俞卫东一锤定音,“这样,大华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本季度财政优先保障事项,预算控制在550万以内,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局牵头,给予100万专项资金支持。”
他看向秦江:
“秦江同志,这个项目由你负总责,三个月内我要看到路基完工,能做到吗?”
“能!”
秦江斩钉截铁地回答。
会议结束后,牟云港快步离开,连招呼都没打。
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模样,秦江暗自冷笑。
回到凤栖镇政府的会议室,窗外暮色已沉,但党委会的灯光亮如白昼。
秦江将县常委会的决议文件拍在桌上,环视在座的党委委员:
“大华村的路,三个月内必须通车,阮主任、魏主任,这个项目由你们俩牵头。”
阮青柠扶了扶眼镜,快速翻看预算表:
“五百五十万的工程,按常规招标流程至少两个月,还要算上雨季延误……”
她突然抬头,“除非走应急工程程序?”
“聪明。”
秦江从公文包抽出一份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省地质局去年就把大华村列为泥石流高风险区,我们可以援引《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简化招标流程。”
他手指重重敲在“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标注上。
魏鹏闻言立刻接话:
“我联系过县交通局的老同学,他们手上有现成的施工队,刚完成平谷乡的抢险工程。”
他掏出手机划出几张照片,“设备人员都是现成的,明天就能进场勘测。”
“不行!”
副镇长谢浩明突然打断,“罗德海当年就是用了应急程序,后来审计查出——”
话说到一半猛然噤声。
会议室骤然安静,秦江眯起眼睛:
“查出什么?”
他早从村民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线索——罗德海曾挪用修路款开发温泉酒店,而酒店背后的大股东,正是牟云港的妻弟。
阮青柠适时转移话题:
“合规性问题我有预案。”
她分发连夜拟定的《大华村道路工程监督方案》,其中特意注明“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专员全程监督,每日施工日志同步上传区块链存证”。
最后一页附着她联系省电视台的采访函,“舆论监督也是防腐剂。”
秦江赞许地点头,突然抛出新问题:
“路基的石料供应,大家有什么建议?”
他故意略过谢浩民苍白的脸色。
“镇东的石材厂报价太高。”
组织委员翻着报价单皱眉。
“用大华村后山的辉绿岩。”
魏鹏语出惊人,“我查过地质资料,那儿的石料抗压强度达标,村民开采还能赚笔劳务费。”
阮青柠迅速心算:
“运费能省二十八万,但需要安监部门特批。”
“我来协调。”
秦江拍板,“明天分三组行动——阮主任负责招标合规性审查,魏主任带施工队进村,我亲自去省里跑石料开采许可证。”
他目光扫过谢浩明,“谢镇长留守,负责……接待县审计局的例行检查。”
散会后,阮青柠单独留下:
“秦书记,谢镇长他……”
“我知道。”
秦江望着窗外树影婆娑,“他在罗德海时代分管财务,现在怕被牵连。”
他转身时眼中锋芒毕露,“但你要盯紧他经手的每一张发票——牟云港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修这条路。”
夜深人静时,秦江办公室的灯仍亮着,摊开的镇志里,罗德海主政期间“村村通”工程的竣工照片显得格外刺目。
照片角落,年轻的谢浩明正对着剪彩的牟云港鞠躬微笑.......
施工队进驻大华村的第三天,秦江接到了阮青柠的电话。
“秦书记,修路出问题了。”
阮青柠的声音压得很低,“县财政的预付款还没到账,施工队那边已经在催了。”
秦江正在翻阅大华村电商扶贫的方案,闻言手指一顿:
“不是说好三天内拨付百分之三十的启动资金吗?”
“财务刚刚联系县财政局,对方支支吾吾,说这笔款项暂时冻结了。”
秦江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合上文件,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凤栖镇的街道上行人匆匆,一派祥和景象,与他此刻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
“你先安抚施工队,就说县里流程走得慢,让他们继续做前期工作。”
秦江沉声道,“我马上去县里一趟。”
挂断电话,秦江立刻拨通了县财政局长丁立秋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丁局长,我是秦江。”
.................
他特意补充道:
“根据我们的测算,这条路修通后,仅山核桃一项,每年就能为村民增收200万以上,同时带动旅游、养殖等产业发展。三年内,县里投入的资金就能通过税收等形式回笼。”
牟云港脸色阴沉:
“秦江同志,账不是这么算的,全县像大华村这样的贫困村还有十几个,如果都来要钱,财政怎么承受?”
“牟县长说得对。”
秦江不慌不忙,“所以我们要选准突破口,大华村的山核桃是独一无二的资源,省农科院的专家已经确认,这些百年老树的品种和品质在全省都罕见。”
他看向俞卫东:
“俞书记,您常说要精准发力,我认为大华村就是这样一个可以以点带面的精准发力点。”
俞卫东点点头:
“同志们有什么看法?”
常务副县长周志远开口道:
我觉得可以支持,秦江同志的方案很扎实,既有短期措施,也有长效机制。”
其他常委也陆续表态支持,牟云港孤立无援,最后只能妥协: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保留意见,但资金必须严格监管,专款专用。”
“这个自然。”
俞卫东一锤定音,“这样,大华村公路建设项目列入本季度财政优先保障事项,预算控制在550万以内,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局牵头,给予100万专项资金支持。”
他看向秦江:
“秦江同志,这个项目由你负总责,三个月内我要看到路基完工,能做到吗?”
“能!”
秦江斩钉截铁地回答。
会议结束后,牟云港快步离开,连招呼都没打。
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模样,秦江暗自冷笑。
回到凤栖镇政府的会议室,窗外暮色已沉,但党委会的灯光亮如白昼。
秦江将县常委会的决议文件拍在桌上,环视在座的党委委员:
“大华村的路,三个月内必须通车,阮主任、魏主任,这个项目由你们俩牵头。”
阮青柠扶了扶眼镜,快速翻看预算表:
“五百五十万的工程,按常规招标流程至少两个月,还要算上雨季延误……”
她突然抬头,“除非走应急工程程序?”
“聪明。”
秦江从公文包抽出一份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省地质局去年就把大华村列为泥石流高风险区,我们可以援引《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简化招标流程。”
他手指重重敲在“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标注上。
魏鹏闻言立刻接话:
“我联系过县交通局的老同学,他们手上有现成的施工队,刚完成平谷乡的抢险工程。”
他掏出手机划出几张照片,“设备人员都是现成的,明天就能进场勘测。”
“不行!”
副镇长谢浩明突然打断,“罗德海当年就是用了应急程序,后来审计查出——”
话说到一半猛然噤声。
会议室骤然安静,秦江眯起眼睛:
“查出什么?”
他早从村民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线索——罗德海曾挪用修路款开发温泉酒店,而酒店背后的大股东,正是牟云港的妻弟。
阮青柠适时转移话题:
“合规性问题我有预案。”
她分发连夜拟定的《大华村道路工程监督方案》,其中特意注明“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专员全程监督,每日施工日志同步上传区块链存证”。
最后一页附着她联系省电视台的采访函,“舆论监督也是防腐剂。”
秦江赞许地点头,突然抛出新问题:
“路基的石料供应,大家有什么建议?”
他故意略过谢浩民苍白的脸色。
“镇东的石材厂报价太高。”
组织委员翻着报价单皱眉。
“用大华村后山的辉绿岩。”
魏鹏语出惊人,“我查过地质资料,那儿的石料抗压强度达标,村民开采还能赚笔劳务费。”
阮青柠迅速心算:
“运费能省二十八万,但需要安监部门特批。”
“我来协调。”
秦江拍板,“明天分三组行动——阮主任负责招标合规性审查,魏主任带施工队进村,我亲自去省里跑石料开采许可证。”
他目光扫过谢浩明,“谢镇长留守,负责……接待县审计局的例行检查。”
散会后,阮青柠单独留下:
“秦书记,谢镇长他……”
“我知道。”
秦江望着窗外树影婆娑,“他在罗德海时代分管财务,现在怕被牵连。”
他转身时眼中锋芒毕露,“但你要盯紧他经手的每一张发票——牟云港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修这条路。”
夜深人静时,秦江办公室的灯仍亮着,摊开的镇志里,罗德海主政期间“村村通”工程的竣工照片显得格外刺目。
照片角落,年轻的谢浩明正对着剪彩的牟云港鞠躬微笑.......
施工队进驻大华村的第三天,秦江接到了阮青柠的电话。
“秦书记,修路出问题了。”
阮青柠的声音压得很低,“县财政的预付款还没到账,施工队那边已经在催了。”
秦江正在翻阅大华村电商扶贫的方案,闻言手指一顿:
“不是说好三天内拨付百分之三十的启动资金吗?”
“财务刚刚联系县财政局,对方支支吾吾,说这笔款项暂时冻结了。”
秦江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合上文件,起身走到窗前。
窗外,凤栖镇的街道上行人匆匆,一派祥和景象,与他此刻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
“你先安抚施工队,就说县里流程走得慢,让他们继续做前期工作。”
秦江沉声道,“我马上去县里一趟。”
挂断电话,秦江立刻拨通了县财政局长丁立秋的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丁局长,我是秦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