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休伟立刻站起身,动作利落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摞装订整齐的文件。
“听说您要了解信访情况,我连夜整理了材料。”
秦江注意到他西装袖口有些褶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确实熬了夜。
办公桌上的钢铁厂档案被人动过——最上面那页的折角被悄悄抚平了。
“坐。”
秦江放下公文包,目光扫过文件的封面“齐坪镇信访工作报告”字样。
“林主任在信访办工作多久了?”
“整八年。”
林休伟双手将文件递过来,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从科员到主任,一直没挪过窝。”
文件翻开,第一页是近三年信访总量统计表,各项数据呈明显下降趋势。
秦江的指尖在“信访量同比下降37%”的数字上顿了顿:
“成效显着啊。”
“都是党委领导有方。”
林休伟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
“我们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建立信访台账,做到件件有回音...”
“永安钢铁厂的信访件在哪部分?”秦江突然打断。
林休伟的食指在膝盖上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在...在企事业改制分类里。”
他倾身向前,熟练地翻到第三十八页,“共十二件,均已办结。”
秦江仔细查看处理意见栏,清一色写着“经调解,双方达成谅解”或“反映问题不属实”。
签字栏里龙飞凤舞的“林休伟”三个字,笔迹一次比一次潦草。
“去年十月这件。”
秦江指着唯一被标注“重复访”的记录,“工人反映拖欠工资问题,为什么最后认定不属实?”
办公室的空气突然凝滞。
窗外传来保洁员用竹扫帚清扫院落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林休伟从公文包取出保温杯,慢慢拧开喝了一口:
“当时审计报告显示,钢铁厂账户确实没有余款,我们协调镇财政垫付了基本生活费。”
他放下杯子时,杯底与玻璃茶几轻轻碰撞。
“后来查明是部分工人对改制政策理解有偏差。”
“理解有偏差?”
秦江翻开走访笔记,“可我听说,有工人去县里反映情况,半路被截回来了。”
“绝无此事!”
林休伟声音突然提高,又立即压低,“可能是...是工友们主动回来协商。”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秦书记,基层工作难做啊。有些群众宁可相信谣言,也不愿听我们解释政策...”
秦江合上文件:“今天下午我去钢铁厂走访,林主任一起吧。”
林休伟的眼镜滑到鼻尖,慌忙扶正:
“今天?可是...下午县信访局要开视频会...”
“那就改天。”
秦江微笑,“对了,这些信访人的联系方式还麻烦林主任整理一份给我。”
林休伟起身时碰倒了保温杯,茶水在茶几上漫开。
他手忙脚乱地掏纸巾擦拭,文件袋掉在地上,散落的纸张中露出一张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电话号码。
秦江弯腰帮他拾起,瞥见最上面写着“张师傅138xxxx,钢厂三车间。
“这是...是...”林休伟的耳根涨得通红。
“群众通讯录?”
秦江把便签纸还给他,“林主任工作很细致。”
等林休伟离开,秦江立即拨通周有雷的电话:
“老周,帮我个忙。中午约一下钢铁厂三车间的张师傅,顺便帮我调查一下张师傅的家庭情况。”
钢铁厂的老宿舍区,灰白的墙皮剥落,楼道里弥漫着煤烟和饭菜混杂的气味。
秦江站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轻轻敲了敲。
门内传来一阵窸窣声,像是有人慌忙收拾东西。
过了半晌,门才缓缓拉开一条缝,张师傅的半张脸隐在阴影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秦江。
“张师傅,我是秦江。是新来的党委书记。”
他放低声音,“能聊聊吗?”
张师傅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指紧紧扣着门框,指节泛白。
他回头看了眼屋内,似乎在确认什么,最终才勉强让开一条缝。
秦江走进屋内,狭小的客厅里堆满了杂物,墙角摆着一张木桌,上面摊着几张工厂工资条和药费单。
电视机开着,声音却调得很低,像是怕被人听见。
“张师傅,我听说钢铁厂去年拖欠工资的事,想了解一下情况。”
秦江没有坐下,只是站在桌边,目光落在那些单据上。
张师傅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半晌才挤出一句:
“都……都解决了,厂里补发了。”
“补发了?”
秦江拿起一张工资条,上面的数字被红笔反复圈画过,“可这上面写的还是去年的数,没见补发的记录。”
张师傅的肩膀猛地一颤,嘴唇哆嗦着,却不敢抬头。
“张师傅,我知道你有顾虑。”
秦江放缓语气,“但如果你不说实话,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张师傅终于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沙哑:
“秦书记,您别问了……真的,都过去了。”
“是不是有人威胁你?”秦江盯着他的眼睛。
张师傅的瞳孔骤然收缩,像是被刺中要害。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声音发抖:
“您走吧!我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几声咳嗽,像是有人故意提醒。
张师傅的脸色瞬间煞白,整个人僵在原地。
秦江眯起眼,走到窗边,透过脏兮兮的玻璃,隐约看见楼下站着两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正抬头往这边看。
他回头看向张师傅,发现对方已经瘫坐在椅子上,额头渗出冷汗,眼神里全是恐惧。
“他们是谁?”秦江问。
张师傅的嘴唇颤抖着,最终只摇了摇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您走吧,求您了。”
秦江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轻轻放在桌上。
“张师傅,如果你想通了,随时可以找我。”
.................
“听说您要了解信访情况,我连夜整理了材料。”
秦江注意到他西装袖口有些褶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显然确实熬了夜。
办公桌上的钢铁厂档案被人动过——最上面那页的折角被悄悄抚平了。
“坐。”
秦江放下公文包,目光扫过文件的封面“齐坪镇信访工作报告”字样。
“林主任在信访办工作多久了?”
“整八年。”
林休伟双手将文件递过来,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从科员到主任,一直没挪过窝。”
文件翻开,第一页是近三年信访总量统计表,各项数据呈明显下降趋势。
秦江的指尖在“信访量同比下降37%”的数字上顿了顿:
“成效显着啊。”
“都是党委领导有方。”
林休伟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光遮住了眼神。
“我们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建立信访台账,做到件件有回音...”
“永安钢铁厂的信访件在哪部分?”秦江突然打断。
林休伟的食指在膝盖上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在...在企事业改制分类里。”
他倾身向前,熟练地翻到第三十八页,“共十二件,均已办结。”
秦江仔细查看处理意见栏,清一色写着“经调解,双方达成谅解”或“反映问题不属实”。
签字栏里龙飞凤舞的“林休伟”三个字,笔迹一次比一次潦草。
“去年十月这件。”
秦江指着唯一被标注“重复访”的记录,“工人反映拖欠工资问题,为什么最后认定不属实?”
办公室的空气突然凝滞。
窗外传来保洁员用竹扫帚清扫院落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林休伟从公文包取出保温杯,慢慢拧开喝了一口:
“当时审计报告显示,钢铁厂账户确实没有余款,我们协调镇财政垫付了基本生活费。”
他放下杯子时,杯底与玻璃茶几轻轻碰撞。
“后来查明是部分工人对改制政策理解有偏差。”
“理解有偏差?”
秦江翻开走访笔记,“可我听说,有工人去县里反映情况,半路被截回来了。”
“绝无此事!”
林休伟声音突然提高,又立即压低,“可能是...是工友们主动回来协商。”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秦书记,基层工作难做啊。有些群众宁可相信谣言,也不愿听我们解释政策...”
秦江合上文件:“今天下午我去钢铁厂走访,林主任一起吧。”
林休伟的眼镜滑到鼻尖,慌忙扶正:
“今天?可是...下午县信访局要开视频会...”
“那就改天。”
秦江微笑,“对了,这些信访人的联系方式还麻烦林主任整理一份给我。”
林休伟起身时碰倒了保温杯,茶水在茶几上漫开。
他手忙脚乱地掏纸巾擦拭,文件袋掉在地上,散落的纸张中露出一张便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电话号码。
秦江弯腰帮他拾起,瞥见最上面写着“张师傅138xxxx,钢厂三车间。
“这是...是...”林休伟的耳根涨得通红。
“群众通讯录?”
秦江把便签纸还给他,“林主任工作很细致。”
等林休伟离开,秦江立即拨通周有雷的电话:
“老周,帮我个忙。中午约一下钢铁厂三车间的张师傅,顺便帮我调查一下张师傅的家庭情况。”
钢铁厂的老宿舍区,灰白的墙皮剥落,楼道里弥漫着煤烟和饭菜混杂的气味。
秦江站在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前,轻轻敲了敲。
门内传来一阵窸窣声,像是有人慌忙收拾东西。
过了半晌,门才缓缓拉开一条缝,张师傅的半张脸隐在阴影里,眼神警惕地扫视着秦江。
“张师傅,我是秦江。是新来的党委书记。”
他放低声音,“能聊聊吗?”
张师傅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手指紧紧扣着门框,指节泛白。
他回头看了眼屋内,似乎在确认什么,最终才勉强让开一条缝。
秦江走进屋内,狭小的客厅里堆满了杂物,墙角摆着一张木桌,上面摊着几张工厂工资条和药费单。
电视机开着,声音却调得很低,像是怕被人听见。
“张师傅,我听说钢铁厂去年拖欠工资的事,想了解一下情况。”
秦江没有坐下,只是站在桌边,目光落在那些单据上。
张师傅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搓着衣角,半晌才挤出一句:
“都……都解决了,厂里补发了。”
“补发了?”
秦江拿起一张工资条,上面的数字被红笔反复圈画过,“可这上面写的还是去年的数,没见补发的记录。”
张师傅的肩膀猛地一颤,嘴唇哆嗦着,却不敢抬头。
“张师傅,我知道你有顾虑。”
秦江放缓语气,“但如果你不说实话,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
张师傅终于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沙哑:
“秦书记,您别问了……真的,都过去了。”
“是不是有人威胁你?”秦江盯着他的眼睛。
张师傅的瞳孔骤然收缩,像是被刺中要害。
他猛地站起身,椅子“哐当”一声倒在地上,声音发抖:
“您走吧!我什么都不知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是几声咳嗽,像是有人故意提醒。
张师傅的脸色瞬间煞白,整个人僵在原地。
秦江眯起眼,走到窗边,透过脏兮兮的玻璃,隐约看见楼下站着两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正抬头往这边看。
他回头看向张师傅,发现对方已经瘫坐在椅子上,额头渗出冷汗,眼神里全是恐惧。
“他们是谁?”秦江问。
张师傅的嘴唇颤抖着,最终只摇了摇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您走吧,求您了。”
秦江沉默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轻轻放在桌上。
“张师傅,如果你想通了,随时可以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