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陷阱题。
阮青柠知道钢厂老板刚被起诉。
“我认为...”
她停顿一秒,“我们刚解决了排污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应该先解决职工宿舍区的水源问题。”
这句话让吴宇恒猛地抬头,“凤栖镇去年有类似案例,最后是企业出资、政府监督、村民参与的三方共治模式。”
“我同意阮青柠同志任职。”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突然表态,“但建议加个考察期。”
“三个月太长。”吴宇恒皱眉,“一个月足够...”
“不用考察期。”
秦江的声音像块冰砸进沸水里。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阮青柠。她看见秦江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推给老陈:
“这是阮青柠同志在凤栖镇的最后一次民主测评,优秀率92%。”
笑声中,秦江敲了敲桌子:“现在表决。同意阮青柠同志任招商办主任的请举手。”
七只手举起来,像一片突然生长的树林。阮青柠数到第三遍才确认——秦江没有举手。
按照规则,党委书记只有在出现平票时才需要表决。
“通过。”
秦江在会议记录上签完字才抬头,“阮主任,你坐到这里来。”
他指了指原本属于招商办主任的空位,就在吴宇恒右手边。
折叠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阮青柠走向会议桌时,听见秦江用只有她能听见的音量说:“好好干。”
“接下来讨论东沟村土地流转。”
秦江点开投影仪,白光在他睫毛下投出细密的阴影。
“阮主任既然上任了,就着手先处理这个项目,周主任处理好东沟村的信访。周主任和吴镇长这个事情接触的多,多向他俩请教。”
阮青柠接过激光笔时,指尖擦过秦江的腕表。金属表带凉得惊人,就像他此刻公事公办的表情。
她突然明白了——这场表决根本是走过场,早在她踏进齐坪镇的那一刻,秦江就已经为她铺好了所有的路。
投影仪嗡嗡作响,映出东沟村的卫星地图。
阮青柠站起来讲解时,看见自己颤抖的影子与秦江的轮廓在幕布上重叠,像两个终于同频的指针。
清晨六点,阮青柠就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
她拉开窗帘,东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镇政府大院里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叫着。
她快速洗漱完毕,换上轻便的运动鞋和深蓝色休闲装,将笔记本、录音笔和相机装进背包。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有雷发来的消息:
“阮主任,我在大院门口等你,买了豆浆和包子。”
阮青柠嘴角微微上扬。昨天党委会结束后,秦江把她和周有雷叫到办公室,详细交代了东沟村的任务。
周有雷是土生土长的齐坪人,对东沟村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他做向导,工作会顺利很多。
“周主任,早。”
阮青柠小跑着出了大院门,看见周有雷靠在一辆半旧的黑色桑塔纳旁,手里提着塑料袋。
“趁热吃。”
周有雷递过豆浆和包子,“咱们得赶早,东沟村的村民起得早,去晚了可能就下地干活去了。”
车子驶出镇中心,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东沟村驶去。阮青柠小口喝着豆浆,望着窗外逐渐明亮的天空和连绵的青山。
“周主任,东沟村的信访问题主要是什么情况?”阮青柠问道。
周有雷叹了口气,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
“主要是土地流转款被克扣的问题。马德才被双规了,但留下的烂摊子还没完全收拾干净。他把部分村民的土地流转款中饱私囊,账目做得乱七八糟。”
“有多少户受影响?”
“初步统计有二十三户,大多是老人和贫困户。”
周有雷的声音低沉下来,“最惨的是老李头,儿子残疾,就靠那几亩地的流转款过日子,结果马德才只给了他一半的钱。”
阮青柠握紧了豆浆杯,塑料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她在凤栖镇也处理过类似案件,知道这种克扣对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
“秦书记很重视这件事。”
周有雷继续说道,“要求我们务必在月底前把账目全部理清,该补的补,该追缴的追缴。”
车子转过一个急弯,东沟村的轮廓出现在山谷中。几十户灰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村中央是一棵巨大的古槐树,树下已经聚集了几个村民。
“那是老李头。”
周有雷指着槐树下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来村委会门口坐着,就为了讨个说法。”
桑塔纳在村委会门前停下。村委会是一栋两层小楼,墙皮有些剥落,门口挂着“东沟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
阮青柠注意到牌子旁边还贴着一张泛黄的公告,内容是关于土地流转的公示,日期是去年三月。
“阮主任,我们先去村委会看看账目?”
周有雷问道。
阮青柠摇摇头:“我想先见见村民,听听他们怎么说。”
周有雷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即点头:“好,那就先走访。”
他们刚走近古槐树,老李头就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周主任,您可算来了!”
“李大爷,这是镇上新来的阮主任,专门来处理咱们村土地流转的事。”周有雷介绍道。
老李头一把抓住阮青柠的手,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
“领导,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我那三亩二分地,合同上写的一年两千四,马德才只给了一千二,剩下的钱他说是‘管理费’!”
阮青柠感到老人的手在微微发抖,她轻轻回握:“李大爷,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把账目全部理清楚。您有合同吗?”
“有!有!”
老李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取出几张已经皱巴巴的纸,“我一直贴身带着,就怕丢了没证据。”
...............
阮青柠知道钢厂老板刚被起诉。
“我认为...”
她停顿一秒,“我们刚解决了排污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应该先解决职工宿舍区的水源问题。”
这句话让吴宇恒猛地抬头,“凤栖镇去年有类似案例,最后是企业出资、政府监督、村民参与的三方共治模式。”
“我同意阮青柠同志任职。”
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突然表态,“但建议加个考察期。”
“三个月太长。”吴宇恒皱眉,“一个月足够...”
“不用考察期。”
秦江的声音像块冰砸进沸水里。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阮青柠。她看见秦江从公文包取出份文件推给老陈:
“这是阮青柠同志在凤栖镇的最后一次民主测评,优秀率92%。”
笑声中,秦江敲了敲桌子:“现在表决。同意阮青柠同志任招商办主任的请举手。”
七只手举起来,像一片突然生长的树林。阮青柠数到第三遍才确认——秦江没有举手。
按照规则,党委书记只有在出现平票时才需要表决。
“通过。”
秦江在会议记录上签完字才抬头,“阮主任,你坐到这里来。”
他指了指原本属于招商办主任的空位,就在吴宇恒右手边。
折叠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阮青柠走向会议桌时,听见秦江用只有她能听见的音量说:“好好干。”
“接下来讨论东沟村土地流转。”
秦江点开投影仪,白光在他睫毛下投出细密的阴影。
“阮主任既然上任了,就着手先处理这个项目,周主任处理好东沟村的信访。周主任和吴镇长这个事情接触的多,多向他俩请教。”
阮青柠接过激光笔时,指尖擦过秦江的腕表。金属表带凉得惊人,就像他此刻公事公办的表情。
她突然明白了——这场表决根本是走过场,早在她踏进齐坪镇的那一刻,秦江就已经为她铺好了所有的路。
投影仪嗡嗡作响,映出东沟村的卫星地图。
阮青柠站起来讲解时,看见自己颤抖的影子与秦江的轮廓在幕布上重叠,像两个终于同频的指针。
清晨六点,阮青柠就被窗外的鸟鸣声唤醒。
她拉开窗帘,东边的天空刚泛起鱼肚白,镇政府大院里的老槐树上,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叫着。
她快速洗漱完毕,换上轻便的运动鞋和深蓝色休闲装,将笔记本、录音笔和相机装进背包。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有雷发来的消息:
“阮主任,我在大院门口等你,买了豆浆和包子。”
阮青柠嘴角微微上扬。昨天党委会结束后,秦江把她和周有雷叫到办公室,详细交代了东沟村的任务。
周有雷是土生土长的齐坪人,对东沟村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他做向导,工作会顺利很多。
“周主任,早。”
阮青柠小跑着出了大院门,看见周有雷靠在一辆半旧的黑色桑塔纳旁,手里提着塑料袋。
“趁热吃。”
周有雷递过豆浆和包子,“咱们得赶早,东沟村的村民起得早,去晚了可能就下地干活去了。”
车子驶出镇中心,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东沟村驶去。阮青柠小口喝着豆浆,望着窗外逐渐明亮的天空和连绵的青山。
“周主任,东沟村的信访问题主要是什么情况?”阮青柠问道。
周有雷叹了口气,双手稳稳地握着方向盘:
“主要是土地流转款被克扣的问题。马德才被双规了,但留下的烂摊子还没完全收拾干净。他把部分村民的土地流转款中饱私囊,账目做得乱七八糟。”
“有多少户受影响?”
“初步统计有二十三户,大多是老人和贫困户。”
周有雷的声音低沉下来,“最惨的是老李头,儿子残疾,就靠那几亩地的流转款过日子,结果马德才只给了他一半的钱。”
阮青柠握紧了豆浆杯,塑料杯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她在凤栖镇也处理过类似案件,知道这种克扣对贫困家庭意味着什么。
“秦书记很重视这件事。”
周有雷继续说道,“要求我们务必在月底前把账目全部理清,该补的补,该追缴的追缴。”
车子转过一个急弯,东沟村的轮廓出现在山谷中。几十户灰瓦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村中央是一棵巨大的古槐树,树下已经聚集了几个村民。
“那是老李头。”
周有雷指着槐树下一位佝偻着背的老人,“他几乎每天都来村委会门口坐着,就为了讨个说法。”
桑塔纳在村委会门前停下。村委会是一栋两层小楼,墙皮有些剥落,门口挂着“东沟村村民委员会”的牌子。
阮青柠注意到牌子旁边还贴着一张泛黄的公告,内容是关于土地流转的公示,日期是去年三月。
“阮主任,我们先去村委会看看账目?”
周有雷问道。
阮青柠摇摇头:“我想先见见村民,听听他们怎么说。”
周有雷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即点头:“好,那就先走访。”
他们刚走近古槐树,老李头就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周主任,您可算来了!”
“李大爷,这是镇上新来的阮主任,专门来处理咱们村土地流转的事。”周有雷介绍道。
老李头一把抓住阮青柠的手,粗糙的手掌上布满老茧:
“领导,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我那三亩二分地,合同上写的一年两千四,马德才只给了一千二,剩下的钱他说是‘管理费’!”
阮青柠感到老人的手在微微发抖,她轻轻回握:“李大爷,您放心,我们这次来就是要把账目全部理清楚。您有合同吗?”
“有!有!”
老李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小心翼翼地取出几张已经皱巴巴的纸,“我一直贴身带着,就怕丢了没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