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如同融入墨汁的水滴,彻底消失在老城区纵横交错的暗巷里。
听雨轩后巷,警灯兀自闪烁,将老陈和阿飞铁青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映出他们眼中未消的惊怒与难以置信。
“怎么回事?谁报的警?”
带队警官马国涛锐利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驾驶座,又落在老陈和阿飞身上。
这两人虽然穿着便装,但站姿、眼神都透着训练有素的凌厉,绝非普通市民。
马国涛的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警棍上。
老陈迅速收敛了脸上的惊怒,堆出一副困惑又配合的表情:
“警官同志,我们也是路过,看这车停在这黑巷子里不对劲,车门好像还没锁,正想看看是不是遭贼了呢!你们来得可真快啊!”他边说边自然地掏出证件,
“喏,这是我的证件,市局刑警支队的,我叫陈卫国。”
马国涛接过证件,借着警车闪烁的灯光仔细查验。证件是真的,市局刑侦支队的证件。
他心头疑窦更生——市局刑警,深更半夜出现在这偏僻后巷“路过”?还这么巧在报警描述的“涉枪斗殴”现场?
他不动声色地将证件递还给老陈(阿飞也适时递上了证件),问道:“陈警官,你们刚才有看到什么可疑人员或者听到打斗声吗?报警中心接到的电话说这里可能涉枪。”
“没有没有,”
老陈连连摆手,语气笃定,“我们刚到,车还没停稳呢,就听见你们警笛了。巷子里安静得很,除了这辆车,鬼影子都没一个。
会不会是……恶作剧报警?”他试探着问,眼神却再次瞟向那辆银色速腾,仿佛想用目光穿透钢板,找出消失的秦江。
阿飞配合着在车身周围又假意搜寻了一圈,甚至探头看了看车底——秦江屏住呼吸,身体紧贴冰冷油腻的车架,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盖过外面的一切声音——然后对马国涛摇摇头:
“马所,确实没人。这车……看着有点蹊跷啊。”他意有所指。
马国涛没有接话,他走到速腾旁,用手电筒仔细照射车内:
驾驶座略显凌乱,副驾驶和后排座位上放着几个牛皮纸档案袋和一台黑色笔记本电脑。
他的光束在后座地垫上短暂停留——那里似乎有一小片不规则的油污印记,颜色比周围略深,像是刚蹭上去的。
他立刻想到了车辆结构,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他没有声张,反而抬起头,像是不经意地大声对身后的民警说:
“查查这车牌!联系车主!小张,你带人把这巷子前后再搜一遍,特别是犄角旮旯,看有没有人受伤或者躲藏!”
同时,他的手指在车门框上,以极其轻微的力道,敲击了三下—— 短促、间隔分明。
车底夹层的秦江,汗水混合着油污流进眼角,刺得生疼。
这三下轻微的敲击,如同天籁之音,让他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丝。
是老马!他听出了这是警校时他们几个死党约定的紧急暗号之一。老马认出了这辆车?或者认出了里面可能的“乘客”?他强忍着咳嗽的冲动,继续蛰伏。
就在这时,陆瑾瑜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般响起:
“这辆车涉及重要案件,纪委接管了。”
陆瑾瑜的身影出现在巷口,身后跟着几名神情肃穆的纪委工作人员。
几乎同时,引擎的轰鸣由远及近,两辆车身喷涂着“特警”字样的黑色装甲车堵住了巷子的另一头,荷枪实弹、身着黑色作战服的特警队员迅速下车,控制了现场,冰冷的目光扫过老陈和阿飞,将他们与马国涛带的民警无形中隔开。
老陈和阿飞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纪委?市特警?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刘局的掌控范围!他们眼睁睁看着陆瑾瑜在特警的护卫下,大步流星地走向速腾。陆瑾瑜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径直来到车旁,弯腰,对着车底低声道:
“出来吧,安全了。”
当秦江被陆瑾瑜从污秽的车底拉出来时,虽然浑身沾满油污,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狼狈不堪,但那双眼睛在黑夜里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他深深看了一眼马国涛,对方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和如释重负。
“周涛…”
秦江沙哑地问,声音因为长时间屏息和紧张而干涩。
“报道已发,风暴已起。他那边暂时安全,你先撤!”
陆瑾瑜语气急促而坚定,将一个带有特殊标记的小巧加密U盘塞进秦江满是油污的手中,
“这是‘树洞’位置和验证方式,拿好!按原计划,快走!这里交给我!”
秦江握紧那枚冰冷的U盘,仿佛握住了最后的希望和沉甸甸的责任。
他不再多言,在省厅特警队员的严密护卫下,迅速消失在巷子的另一端,踏上了前往省城潜伏的逃亡之路。活下去,找到赵德海,拿到密钥,揭开幕后的阴影!
这是他此刻唯一的信念。夜色中,他沾满油污的背影,像一柄插入黑暗的利剑,决绝而孤独。
省城,周涛的公寓。 窗外天色已泛鱼肚白,周涛却毫无睡意。
他瘫坐在椅子上,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衬衫,指尖还在微微颤抖。电话里秦江那短促、濒死般的求救声犹在耳畔,报警时伪装出的那份惊恐也耗尽了心力。
他反复摩挲着那个冰冷的档案袋,里面静静躺着的照片、文件、数据,是秦江和陆瑾瑜在青岚市那片血色阴霾下,以命相搏换来的铁证,是足以撕裂青岚市夜幕、点燃燎原之火的关键。风暴计划的引信,就握在他手中。
“必须立刻整理,天亮就联系导师和总编,按最高保密流程发布!”
周涛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疲惫和恐惧,打开电脑和扫描仪,开始争分夺秒地将档案袋中的材料一一数字化、归类、加密。每一张触目惊心的污染照片,每一页冰冷的检测数据,都像重锤敲击着他的心。
他深知,早一秒让真相曝光于天下,青岚市的百姓就少受一秒毒害,秦江和陆书记的风险也能降低一分。
上午九点,省报大楼,《深度调查》编辑部。 周涛带着浓重的黑眼圈走进调查组的小办公室,脚步有些虚浮,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昨晚已将核心电子文档通过多重加密通道传输给了远在首都的导师——那位国社资深记者,作为风暴计划的双重保险。
现在,他需要整理一份详细的补充说明材料,特别是关于关键证人赵德海可能使用的“树洞”信息(这部分秦江特意叮嘱过要最谨慎处理),配合导师那边即将发出的重磅报道。
同事陆续到来。
听雨轩后巷,警灯兀自闪烁,将老陈和阿飞铁青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映出他们眼中未消的惊怒与难以置信。
“怎么回事?谁报的警?”
带队警官马国涛锐利的目光扫过空荡荡的驾驶座,又落在老陈和阿飞身上。
这两人虽然穿着便装,但站姿、眼神都透着训练有素的凌厉,绝非普通市民。
马国涛的手下意识地按在了腰间的警棍上。
老陈迅速收敛了脸上的惊怒,堆出一副困惑又配合的表情:
“警官同志,我们也是路过,看这车停在这黑巷子里不对劲,车门好像还没锁,正想看看是不是遭贼了呢!你们来得可真快啊!”他边说边自然地掏出证件,
“喏,这是我的证件,市局刑警支队的,我叫陈卫国。”
马国涛接过证件,借着警车闪烁的灯光仔细查验。证件是真的,市局刑侦支队的证件。
他心头疑窦更生——市局刑警,深更半夜出现在这偏僻后巷“路过”?还这么巧在报警描述的“涉枪斗殴”现场?
他不动声色地将证件递还给老陈(阿飞也适时递上了证件),问道:“陈警官,你们刚才有看到什么可疑人员或者听到打斗声吗?报警中心接到的电话说这里可能涉枪。”
“没有没有,”
老陈连连摆手,语气笃定,“我们刚到,车还没停稳呢,就听见你们警笛了。巷子里安静得很,除了这辆车,鬼影子都没一个。
会不会是……恶作剧报警?”他试探着问,眼神却再次瞟向那辆银色速腾,仿佛想用目光穿透钢板,找出消失的秦江。
阿飞配合着在车身周围又假意搜寻了一圈,甚至探头看了看车底——秦江屏住呼吸,身体紧贴冰冷油腻的车架,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盖过外面的一切声音——然后对马国涛摇摇头:
“马所,确实没人。这车……看着有点蹊跷啊。”他意有所指。
马国涛没有接话,他走到速腾旁,用手电筒仔细照射车内:
驾驶座略显凌乱,副驾驶和后排座位上放着几个牛皮纸档案袋和一台黑色笔记本电脑。
他的光束在后座地垫上短暂停留——那里似乎有一小片不规则的油污印记,颜色比周围略深,像是刚蹭上去的。
他立刻想到了车辆结构,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但他没有声张,反而抬起头,像是不经意地大声对身后的民警说:
“查查这车牌!联系车主!小张,你带人把这巷子前后再搜一遍,特别是犄角旮旯,看有没有人受伤或者躲藏!”
同时,他的手指在车门框上,以极其轻微的力道,敲击了三下—— 短促、间隔分明。
车底夹层的秦江,汗水混合着油污流进眼角,刺得生疼。
这三下轻微的敲击,如同天籁之音,让他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稍微松弛了一丝。
是老马!他听出了这是警校时他们几个死党约定的紧急暗号之一。老马认出了这辆车?或者认出了里面可能的“乘客”?他强忍着咳嗽的冲动,继续蛰伏。
就在这时,陆瑾瑜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般响起:
“这辆车涉及重要案件,纪委接管了。”
陆瑾瑜的身影出现在巷口,身后跟着几名神情肃穆的纪委工作人员。
几乎同时,引擎的轰鸣由远及近,两辆车身喷涂着“特警”字样的黑色装甲车堵住了巷子的另一头,荷枪实弹、身着黑色作战服的特警队员迅速下车,控制了现场,冰冷的目光扫过老陈和阿飞,将他们与马国涛带的民警无形中隔开。
老陈和阿飞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纪委?市特警?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刘局的掌控范围!他们眼睁睁看着陆瑾瑜在特警的护卫下,大步流星地走向速腾。陆瑾瑜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径直来到车旁,弯腰,对着车底低声道:
“出来吧,安全了。”
当秦江被陆瑾瑜从污秽的车底拉出来时,虽然浑身沾满油污,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狼狈不堪,但那双眼睛在黑夜里依然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他深深看了一眼马国涛,对方微不可察地点了下头,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和如释重负。
“周涛…”
秦江沙哑地问,声音因为长时间屏息和紧张而干涩。
“报道已发,风暴已起。他那边暂时安全,你先撤!”
陆瑾瑜语气急促而坚定,将一个带有特殊标记的小巧加密U盘塞进秦江满是油污的手中,
“这是‘树洞’位置和验证方式,拿好!按原计划,快走!这里交给我!”
秦江握紧那枚冰冷的U盘,仿佛握住了最后的希望和沉甸甸的责任。
他不再多言,在省厅特警队员的严密护卫下,迅速消失在巷子的另一端,踏上了前往省城潜伏的逃亡之路。活下去,找到赵德海,拿到密钥,揭开幕后的阴影!
这是他此刻唯一的信念。夜色中,他沾满油污的背影,像一柄插入黑暗的利剑,决绝而孤独。
省城,周涛的公寓。 窗外天色已泛鱼肚白,周涛却毫无睡意。
他瘫坐在椅子上,后背的冷汗早已浸透衬衫,指尖还在微微颤抖。电话里秦江那短促、濒死般的求救声犹在耳畔,报警时伪装出的那份惊恐也耗尽了心力。
他反复摩挲着那个冰冷的档案袋,里面静静躺着的照片、文件、数据,是秦江和陆瑾瑜在青岚市那片血色阴霾下,以命相搏换来的铁证,是足以撕裂青岚市夜幕、点燃燎原之火的关键。风暴计划的引信,就握在他手中。
“必须立刻整理,天亮就联系导师和总编,按最高保密流程发布!”
周涛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疲惫和恐惧,打开电脑和扫描仪,开始争分夺秒地将档案袋中的材料一一数字化、归类、加密。每一张触目惊心的污染照片,每一页冰冷的检测数据,都像重锤敲击着他的心。
他深知,早一秒让真相曝光于天下,青岚市的百姓就少受一秒毒害,秦江和陆书记的风险也能降低一分。
上午九点,省报大楼,《深度调查》编辑部。 周涛带着浓重的黑眼圈走进调查组的小办公室,脚步有些虚浮,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昨晚已将核心电子文档通过多重加密通道传输给了远在首都的导师——那位国社资深记者,作为风暴计划的双重保险。
现在,他需要整理一份详细的补充说明材料,特别是关于关键证人赵德海可能使用的“树洞”信息(这部分秦江特意叮嘱过要最谨慎处理),配合导师那边即将发出的重磅报道。
同事陆续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