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江靠在后座,指尖在黑屏的平板边缘反复摩挲。雨刷器徒劳地左右摆动,却始终刮不净车窗上的泥水,就像他此刻的心情——那些被掩盖的真相,总在模糊的缝隙里若隐若现。
司机老张蹲在泥地里,正往车轮下垫石块,嘴里骂骂咧咧:
“这鬼地方,去年修的路,今年就成了烂泥塘。我看哪,修的不是路,是某些人的钱袋子。”秦江没接话,目光落在远处山坡上——几亩薄田里,玉米秆被雨水泡得发黄,一个穿蓑衣的老农正佝偻着腰,把歪斜的稻草人重新扎牢。那稻草人戴着顶破草帽,在风雨里摇摇晃晃,像个滑稽又悲凉的哨兵。
手机震动时,秦江几乎是立刻接起。赵鹏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
“秦队,张启明的流水有问题。三个月前有笔五十万的匿名转账,收款方是个空壳装修公司,法人登记地址是……”他顿了顿,“是刘梅丈夫名下的汽修厂仓库。”
“通话记录?”
“每周三下午三点准时联系,时长不超过十分钟。昨天的通话里,刘梅提到‘周副市长要的那批材料备齐了’。”
秦江看向车窗外的雨幕。落霞沟的雨是冷的,带着土腥味;
而城市里的雨,总混着柏油和霓虹的味道。他忽然想起上周在市政府会议室,周志国端着保温杯讲话的样子——杯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烫金字,被茶水浸得发乌。
“周志国的行踪呢?”
“秘书说他昨晚在办公室审阅扶贫项目报告,监控显示他七点进了办公楼,凌晨五点才离开。但……”
赵鹏的声音压低,
“技术科恢复了一段走廊监控,凌晨两点十五分,有个穿黑色风衣的人从他办公室出来,身高体态和刘梅吻合。”
秦江捏紧了平板,边缘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他想起那个裹头巾的妇女,想起她通红的眼眶里,映着孩子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我想上学”。
这时,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王会计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手一抖差点掉在泥里。接起电话后,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颤音:
“啥?到账了?现在?好好好!我马上去查!”
挂了电话,他抹着汗对众人喊:
“到了到了!乡里说…说系统故障,刚修好!钱到账了!”
人群的怒火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老汉的拐杖停在半空,妇女愣了愣,突然蹲在地上哭出声,这次是喜极而泣。
壮汉挠着头,嘿嘿地笑,露出两排黄牙。
秦江却没动。他知道,这迟到的“到账”,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假象。
就像落霞沟的雨,看着停了,云里还憋着更大的雷。
他打开车门,泥水再次漫过靴底。走向村委办公室时,经过那间摇摇欲坠的危房,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踮着脚,往墙上贴奖状,浆糊被雨水泡得发潮,奖状刚贴上就卷了边。
“叔叔,”小姑娘回头看他,眼睛亮得像山涧的星,“老师说,这是三好学生奖。”
秦江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掏出手机,给陆瑾瑜发了条消息:“准备收网。”
车窗外的雨渐渐小了。秦江望着远处青岚市的方向,那里的霓虹大概已经亮了,像一块被打翻的调色盘。他拿起保温杯,杭白菊的清香混着泥土味飘过来,竟有种奇异的安宁。但他清楚,这安宁是暂时的——城市深处的暗流,正等着他回去搅动。
三天后的老菜馆里,辣椒炒肉的香气裹着晚风飘进来。陆瑾瑜夹起一块排骨,酱汁滴在盘子里,洇出小小的油花:“周志国招了,扶贫款挪去填他儿子公司的窟窿了。张启明和刘梅是中间人,分了三成。”
马国涛把白酒杯倒满,这次喝得稍急,喉结滚动着:“纪委从周志国办公室搜出二十万现金,还有…一沓落霞沟贫困户的照片,背面写着‘已走访’。”他嗤笑一声,“连村子都没进过。”
秦江的筷子夹着青菜,停在半空。他想起那个贴奖状的小姑娘,想起她踮脚时露出的脚后跟磨破的布鞋。
“落霞沟的钱补上了,”陆瑾瑜说,
“施工队明天就进山修房子。教育局也派了人,说要给学校换新课桌。”
窗外的广场舞音乐换了首欢快的曲子,穿旱冰鞋的孩子又滑了过去,这次手里举着气球,红色的气球在夜色里一颠一颠的。
秦江终于把青菜送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他端起保温杯,温热的菊花茶滑过喉咙,熨帖得让人心头发酸。
“下周去落霞沟看看。”他说。
陆瑾瑜和马国涛同时点头。杯盏再次相碰,这次的声音里,除了释然,还有些更沉的东西——是责任,是那些在泥坑里仰望天空的眼睛,是城市霓虹照不到的角落,需要有人提着灯,一步步走过去。
雨彻底歇了,风也收了势,只偶尔有几缕带着潮气的晚风,贴着老菜馆的窗棂溜过。青岚市的夜空像是被谁撕开了道口子,厚重的云层朝着两边退去,露出一块靛青色的天幕。
起初只是隐约的微光,像被揉碎的银箔藏在云后,渐渐地,几颗疏星挣脱出来,明明灭灭地悬着。它们不像城市霓虹那样张扬,光芒淡得像水墨画里晕开的淡墨,却带着一种穿透夜色的韧劲,在辽阔的黑夜里稳稳地亮着。
秦江的目光在那些星星上停留了很久,忽然就想起了落霞沟。
那天雨停的间隙,他在村委那堵破败的红砖墙上见过类似的景象。墙根的砖缝早就被雨水泡得松动,碎土簌簌往下掉,却偏有丛野菊花从缝里钻了出来。
此刻天上的星子也是这样。它们离得太远,光芒要穿过厚厚的云层和尘埃才能落到眼里,明明是微弱的,却透着股不肯熄灭的劲儿。
秦江看着它们在靛青色的天幕上闪烁,忽然觉得,那就是落霞沟砖缝里的野菊花变的——一样的渺小,一样的不起眼,却都在各自的角落里,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周遭的荒芜,把一点亮、一点生机,牢牢地钉在那里。
他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杭白菊的清香混着枸杞的微甜漫上来,舌尖的温热和窗外的星光、记忆里的菊香慢慢融在一起。原来有些东西,不管是在泥泞的山沟里,还是在繁华的城市夜空中,只要扎了根,就总能找到发光的法子。
司机老张蹲在泥地里,正往车轮下垫石块,嘴里骂骂咧咧:
“这鬼地方,去年修的路,今年就成了烂泥塘。我看哪,修的不是路,是某些人的钱袋子。”秦江没接话,目光落在远处山坡上——几亩薄田里,玉米秆被雨水泡得发黄,一个穿蓑衣的老农正佝偻着腰,把歪斜的稻草人重新扎牢。那稻草人戴着顶破草帽,在风雨里摇摇晃晃,像个滑稽又悲凉的哨兵。
手机震动时,秦江几乎是立刻接起。赵鹏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
“秦队,张启明的流水有问题。三个月前有笔五十万的匿名转账,收款方是个空壳装修公司,法人登记地址是……”他顿了顿,“是刘梅丈夫名下的汽修厂仓库。”
“通话记录?”
“每周三下午三点准时联系,时长不超过十分钟。昨天的通话里,刘梅提到‘周副市长要的那批材料备齐了’。”
秦江看向车窗外的雨幕。落霞沟的雨是冷的,带着土腥味;
而城市里的雨,总混着柏油和霓虹的味道。他忽然想起上周在市政府会议室,周志国端着保温杯讲话的样子——杯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烫金字,被茶水浸得发乌。
“周志国的行踪呢?”
“秘书说他昨晚在办公室审阅扶贫项目报告,监控显示他七点进了办公楼,凌晨五点才离开。但……”
赵鹏的声音压低,
“技术科恢复了一段走廊监控,凌晨两点十五分,有个穿黑色风衣的人从他办公室出来,身高体态和刘梅吻合。”
秦江捏紧了平板,边缘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他想起那个裹头巾的妇女,想起她通红的眼眶里,映着孩子作业本上歪歪扭扭的“我想上学”。
这时,人群突然骚动起来。
王会计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手一抖差点掉在泥里。接起电话后,他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颤音:
“啥?到账了?现在?好好好!我马上去查!”
挂了电话,他抹着汗对众人喊:
“到了到了!乡里说…说系统故障,刚修好!钱到账了!”
人群的怒火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瘪了下去。老汉的拐杖停在半空,妇女愣了愣,突然蹲在地上哭出声,这次是喜极而泣。
壮汉挠着头,嘿嘿地笑,露出两排黄牙。
秦江却没动。他知道,这迟到的“到账”,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假象。
就像落霞沟的雨,看着停了,云里还憋着更大的雷。
他打开车门,泥水再次漫过靴底。走向村委办公室时,经过那间摇摇欲坠的危房,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踮着脚,往墙上贴奖状,浆糊被雨水泡得发潮,奖状刚贴上就卷了边。
“叔叔,”小姑娘回头看他,眼睛亮得像山涧的星,“老师说,这是三好学生奖。”
秦江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掏出手机,给陆瑾瑜发了条消息:“准备收网。”
车窗外的雨渐渐小了。秦江望着远处青岚市的方向,那里的霓虹大概已经亮了,像一块被打翻的调色盘。他拿起保温杯,杭白菊的清香混着泥土味飘过来,竟有种奇异的安宁。但他清楚,这安宁是暂时的——城市深处的暗流,正等着他回去搅动。
三天后的老菜馆里,辣椒炒肉的香气裹着晚风飘进来。陆瑾瑜夹起一块排骨,酱汁滴在盘子里,洇出小小的油花:“周志国招了,扶贫款挪去填他儿子公司的窟窿了。张启明和刘梅是中间人,分了三成。”
马国涛把白酒杯倒满,这次喝得稍急,喉结滚动着:“纪委从周志国办公室搜出二十万现金,还有…一沓落霞沟贫困户的照片,背面写着‘已走访’。”他嗤笑一声,“连村子都没进过。”
秦江的筷子夹着青菜,停在半空。他想起那个贴奖状的小姑娘,想起她踮脚时露出的脚后跟磨破的布鞋。
“落霞沟的钱补上了,”陆瑾瑜说,
“施工队明天就进山修房子。教育局也派了人,说要给学校换新课桌。”
窗外的广场舞音乐换了首欢快的曲子,穿旱冰鞋的孩子又滑了过去,这次手里举着气球,红色的气球在夜色里一颠一颠的。
秦江终于把青菜送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他端起保温杯,温热的菊花茶滑过喉咙,熨帖得让人心头发酸。
“下周去落霞沟看看。”他说。
陆瑾瑜和马国涛同时点头。杯盏再次相碰,这次的声音里,除了释然,还有些更沉的东西——是责任,是那些在泥坑里仰望天空的眼睛,是城市霓虹照不到的角落,需要有人提着灯,一步步走过去。
雨彻底歇了,风也收了势,只偶尔有几缕带着潮气的晚风,贴着老菜馆的窗棂溜过。青岚市的夜空像是被谁撕开了道口子,厚重的云层朝着两边退去,露出一块靛青色的天幕。
起初只是隐约的微光,像被揉碎的银箔藏在云后,渐渐地,几颗疏星挣脱出来,明明灭灭地悬着。它们不像城市霓虹那样张扬,光芒淡得像水墨画里晕开的淡墨,却带着一种穿透夜色的韧劲,在辽阔的黑夜里稳稳地亮着。
秦江的目光在那些星星上停留了很久,忽然就想起了落霞沟。
那天雨停的间隙,他在村委那堵破败的红砖墙上见过类似的景象。墙根的砖缝早就被雨水泡得松动,碎土簌簌往下掉,却偏有丛野菊花从缝里钻了出来。
此刻天上的星子也是这样。它们离得太远,光芒要穿过厚厚的云层和尘埃才能落到眼里,明明是微弱的,却透着股不肯熄灭的劲儿。
秦江看着它们在靛青色的天幕上闪烁,忽然觉得,那就是落霞沟砖缝里的野菊花变的——一样的渺小,一样的不起眼,却都在各自的角落里,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周遭的荒芜,把一点亮、一点生机,牢牢地钉在那里。
他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杭白菊的清香混着枸杞的微甜漫上来,舌尖的温热和窗外的星光、记忆里的菊香慢慢融在一起。原来有些东西,不管是在泥泞的山沟里,还是在繁华的城市夜空中,只要扎了根,就总能找到发光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