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年冬,紫禁城被一场大雪覆盖,万物肃杀。延禧宫内,药味苦涩,萦绕不散。魏璎珞躺在锦被中,感觉生命的温度正一点点从指尖流逝。窗外呼啸的寒风,像极了她初入宫那年的冬天,也像极了……容音离开的那个夜晚。
几十年浮沉,仇敌伏诛,她位及皇贵妃,享尽荣华,可心底某个地方,始终空着一块,灌满了紫禁城冰冷的风。那空缺的形状,分明是长春宫庭院里那株白梅,是容音教她写字时微暖的指尖,是那人温柔唤她“璎珞”时,眼底深处难以化开的哀愁。
“娘娘……”她干裂的嘴唇无声翕动,意识渐渐模糊。若能重来……若能重来一次,她不要这泼天的富贵,不要算尽人心的爽快,她只要容音好好活着,看她笑,听她说话,守着她,让她不必再做那尊被“贤德”二字禁锢的玉观音。
剧烈的眩晕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灵魂仿佛被撕裂,又在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下重新拼凑。她死了,好像又活了。
再次睁开眼,刺目的阳光透过简陋的窗棂,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柱,灰尘在光带中飞舞。耳畔是绣坊特有的嘈杂声——织机吱呀,绣女低语,还有管事嬷嬷略显尖利的催促。
“魏璎珞!你发什么呆!张嬷嬷要的凤穿牡丹图样,你绣完了吗?再偷懒,仔细你的皮!”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耳边炸开。
魏璎珞猛地转头,看到了锦绣那张尚显稚嫩、带着几分刻薄的脸。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白皙,指节分明,带着常年做针线的细微痕迹,却充满了年轻的力量。这不是她晚年那双养尊处优、却布满岁月痕迹的手。
她猛地站起身,环顾四周。狭窄的通铺,空气中弥漫着丝线、布料和淡淡浆糊的味道,墙上挂着未完成的绣品……这里是紫禁城的绣坊!是她刚入宫不久时待的地方!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几乎要撞碎肋骨。她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尖锐的痛感清晰传来。
不是梦。
她真的回来了!回到了乾隆六年,回到了她命运转折的起点!
前世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姐姐璎宁惨死的愤怒与无助,初入宫闱的彷徨与坚韧,长春宫里皇后娘娘手把手教她写字的温暖,得知容音死讯时那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有往后几十年在深宫中步步为营、与皇帝、与各方势力周旋的算计与孤寂……最后,是病榻上油尽灯枯的清冷。
所有的情感——恨、悔、念、谋——在这一刻交织、碰撞,几乎要将她淹没。她死死咬住下唇,用尽全身力气才将翻腾的情绪压了下去。不能失态,不能让人看出异常。
重活一世……这简直是老天爷最大的恩赐,也是最大的考验。
狂喜过后,是彻骨的冷静和前所未有的清晰。魏璎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适应这具年轻的身体和环境。
仇,要报。 弘昼,裕太妃,还有那些帮凶,她一个都不会放过。但和前世不同,她不再需要像无头苍蝇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探寻真相。她知道仇人是谁,知道他们致命的弱点,她可以布下更精妙的局,更耐心地等待一击必杀的机会。姐姐的冤屈,必将洗刷,但不必再急于一时。
而眼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事,只有一件——富察容音。
那个名字在心尖滚过,带来一阵混合着剧烈心痛和失而复得珍重的战栗。她想起容音日渐憔悴的容颜,想起她强撑的端庄笑容下无法掩饰的疲惫,想起她站在角楼上时那万念俱灰的眼神……以及自己前世没能阻止这一切的无力与悔恨。
这一次,绝对不会了! 魏璎珞在心底立下血誓。什么狗屁规矩,什么六宫表率,什么帝心难测,都滚开!我要容音活着,真真正正地为自己活一次!谁敢将她推向深渊,我魏璎珞必将其碎尸万段!
她拥有最大的优势——预知未来。她知道哪些风波会冲击长春宫,知道哪些人包藏祸心,知道容音心结的根源。她可以提前防范,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她必须尽快、名正言顺地回到长春宫,回到容音身边。只有近距离的守护,才能万无一失。
“锦绣,我这就绣。”魏璎珞垂下眼睑,掩去眸中所有情绪,拿起绣绷,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清亮,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这个年龄的倔强,“刚才只是有点头晕,歇会儿就好了。”
她的手指穿梭于丝线之间,动作看似与往常无异,却比前世更多了一份沉稳与精准。每一个针脚,都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目标直指长春宫。
按照前世的轨迹,不久之后,她会因为绣工出众、心思灵巧,被张嬷嬷选中,有机会进入长春宫送绣品。那将是她和容音命运正式交汇的开始。
但这一次,走向长春宫的她,早已脱胎换骨。
她不再是那个只凭一腔复仇热血、浑身是刺、容易被人当枪使的莽撞宫女。她是带着几十年宫斗经验、深知人心险恶、目标明确如磐石的魏璎珞。她的锋芒依旧在,却懂得何时藏鞘,何时出刃;她的计谋依旧多,却只为守护想守护的人。
接下来的几天,魏璎珞异常安静。她认真地完成每一项绣活,甚至比前世更加精益求精。她仔细观察着绣坊的每一个人,留意着一切可能与长春宫、与后宫纷争相关的蛛丝马迹。她不再像前世那样轻易与人争执,而是学会了更含蓄地化解矛盾,积蓄力量。
她在等待那个关键的机会。
几十年浮沉,仇敌伏诛,她位及皇贵妃,享尽荣华,可心底某个地方,始终空着一块,灌满了紫禁城冰冷的风。那空缺的形状,分明是长春宫庭院里那株白梅,是容音教她写字时微暖的指尖,是那人温柔唤她“璎珞”时,眼底深处难以化开的哀愁。
“娘娘……”她干裂的嘴唇无声翕动,意识渐渐模糊。若能重来……若能重来一次,她不要这泼天的富贵,不要算尽人心的爽快,她只要容音好好活着,看她笑,听她说话,守着她,让她不必再做那尊被“贤德”二字禁锢的玉观音。
剧烈的眩晕感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灵魂仿佛被撕裂,又在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下重新拼凑。她死了,好像又活了。
再次睁开眼,刺目的阳光透过简陋的窗棂,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柱,灰尘在光带中飞舞。耳畔是绣坊特有的嘈杂声——织机吱呀,绣女低语,还有管事嬷嬷略显尖利的催促。
“魏璎珞!你发什么呆!张嬷嬷要的凤穿牡丹图样,你绣完了吗?再偷懒,仔细你的皮!”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耳边炸开。
魏璎珞猛地转头,看到了锦绣那张尚显稚嫩、带着几分刻薄的脸。她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白皙,指节分明,带着常年做针线的细微痕迹,却充满了年轻的力量。这不是她晚年那双养尊处优、却布满岁月痕迹的手。
她猛地站起身,环顾四周。狭窄的通铺,空气中弥漫着丝线、布料和淡淡浆糊的味道,墙上挂着未完成的绣品……这里是紫禁城的绣坊!是她刚入宫不久时待的地方!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跳动,几乎要撞碎肋骨。她狠狠掐了一下自己的虎口,尖锐的痛感清晰传来。
不是梦。
她真的回来了!回到了乾隆六年,回到了她命运转折的起点!
前世的记忆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至:姐姐璎宁惨死的愤怒与无助,初入宫闱的彷徨与坚韧,长春宫里皇后娘娘手把手教她写字的温暖,得知容音死讯时那撕心裂肺的痛楚,还有往后几十年在深宫中步步为营、与皇帝、与各方势力周旋的算计与孤寂……最后,是病榻上油尽灯枯的清冷。
所有的情感——恨、悔、念、谋——在这一刻交织、碰撞,几乎要将她淹没。她死死咬住下唇,用尽全身力气才将翻腾的情绪压了下去。不能失态,不能让人看出异常。
重活一世……这简直是老天爷最大的恩赐,也是最大的考验。
狂喜过后,是彻骨的冷静和前所未有的清晰。魏璎珞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适应这具年轻的身体和环境。
仇,要报。 弘昼,裕太妃,还有那些帮凶,她一个都不会放过。但和前世不同,她不再需要像无头苍蝇一样冒着生命危险去探寻真相。她知道仇人是谁,知道他们致命的弱点,她可以布下更精妙的局,更耐心地等待一击必杀的机会。姐姐的冤屈,必将洗刷,但不必再急于一时。
而眼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事,只有一件——富察容音。
那个名字在心尖滚过,带来一阵混合着剧烈心痛和失而复得珍重的战栗。她想起容音日渐憔悴的容颜,想起她强撑的端庄笑容下无法掩饰的疲惫,想起她站在角楼上时那万念俱灰的眼神……以及自己前世没能阻止这一切的无力与悔恨。
这一次,绝对不会了! 魏璎珞在心底立下血誓。什么狗屁规矩,什么六宫表率,什么帝心难测,都滚开!我要容音活着,真真正正地为自己活一次!谁敢将她推向深渊,我魏璎珞必将其碎尸万段!
她拥有最大的优势——预知未来。她知道哪些风波会冲击长春宫,知道哪些人包藏祸心,知道容音心结的根源。她可以提前防范,可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她必须尽快、名正言顺地回到长春宫,回到容音身边。只有近距离的守护,才能万无一失。
“锦绣,我这就绣。”魏璎珞垂下眼睑,掩去眸中所有情绪,拿起绣绷,声音恢复了平日里的清亮,甚至还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这个年龄的倔强,“刚才只是有点头晕,歇会儿就好了。”
她的手指穿梭于丝线之间,动作看似与往常无异,却比前世更多了一份沉稳与精准。每一个针脚,都仿佛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目标直指长春宫。
按照前世的轨迹,不久之后,她会因为绣工出众、心思灵巧,被张嬷嬷选中,有机会进入长春宫送绣品。那将是她和容音命运正式交汇的开始。
但这一次,走向长春宫的她,早已脱胎换骨。
她不再是那个只凭一腔复仇热血、浑身是刺、容易被人当枪使的莽撞宫女。她是带着几十年宫斗经验、深知人心险恶、目标明确如磐石的魏璎珞。她的锋芒依旧在,却懂得何时藏鞘,何时出刃;她的计谋依旧多,却只为守护想守护的人。
接下来的几天,魏璎珞异常安静。她认真地完成每一项绣活,甚至比前世更加精益求精。她仔细观察着绣坊的每一个人,留意着一切可能与长春宫、与后宫纷争相关的蛛丝马迹。她不再像前世那样轻易与人争执,而是学会了更含蓄地化解矛盾,积蓄力量。
她在等待那个关键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