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江南之行,幺女的商业蓝图-《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墨云锋家书带来的感慨与骄傲尚未完全平息,战王府的注意力很快又被另一件大事吸引了——墨云柔正式提出,她要亲自去一趟江南。

  消息是在一次家庭晚膳后提出的。

  墨云柔放下筷子,小脸儿上是难得的郑重:“父亲,母亲,大哥,小姑姑,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

  众人都看向她。如今的墨云柔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会撒娇耍蛮的小丫头,安国夫人的诰命在身,手下管着偌大的产业,言谈举止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

  “我打算下个月初,亲自去江南一趟。”她开门见山。

  “江南?”墨玉琳最先惊呼,“那么远!柔儿,你一个人去怎么行?”

  墨云辰微微蹙眉:“江南商路虽好,但路途遥远,舟车劳顿,且那边商户关系盘根错节,你一个女儿家前去,只怕……”

  连墨骁珩也放下了茶盏,目光带着询问看向小女儿。

  唯有虞怀瑾,神色平静,似乎早有预料,她柔声问:“怎么突然想去江南了?可是有了具体的章程?”

  墨云柔见母亲没有直接反对,心下稍安,她从身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木匣和一本装订整齐的册子。

  她先将木匣打开,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各式各样的样品。

  “父亲,母亲,你们看。”她拿起一匹薄如蝉翼、却暗绣繁复缠枝莲纹的轻纱,“这是咱们京中工坊最新出的‘云雾绡’,用料和工艺都改良过,比江南本地产的更柔韧,色泽也更鲜亮。但在京城,识货的贵女们虽喜欢,终究受季节和地域所限,卖不出真正的高价。”

  她又拿起几款融合了京城庄重与北地奔放风格的珠宝图样,以及一些散发着清雅香气的香膏、香囊。

  “江南富庶,文人雅士、闺阁女子众多,追求新奇精巧之物,购买力远胜北方。我们的东西,无论是衣料、首饰还是香品,只要稍作调整,迎合江南的审美,必定能打开市场。”她侃侃而谈,眼睛亮得惊人。

  接着,她又将那本册子递给墨骁珩。

  “父亲,这是我让手下掌柜搜集的江南各州府商户资料、风土人情、物价水平,还有我初步拟定的行程、计划接洽的商号,以及预估的投入和收益。”册子上字迹工整,数据详实,甚至还简单绘制了路线图。

  墨骁珩翻看着,眼中掠过一丝惊讶。他虽知这个女儿在经商上颇有天赋,却没想到她已能想到如此周全,做得如此细致。这哪里还是个十二岁孩子的手笔?便是许多积年的老掌柜,也未必有这份远见和条理。

  “你倒是准备得充分。”墨骁珩将册子递给旁边的虞怀瑾,语气听不出喜怒。

  虞怀瑾细细看着,嘴角微弯,抬头问:“柔儿,你可知去江南,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女儿知道。”墨云柔挺直背脊,显然早有思考,“一是路途安全,二是人生地不熟,容易受当地商户排挤欺生,三是南北差异,我们的货品未必能一下子被接受。”

  “那你有何应对?”虞怀瑾继续考校。

  “路上安全,想请父亲拨一队可靠的护卫。至于商户排挤和货品接受度……”墨云柔成竹在胸,“我并不打算一开始就大规模铺货。我准备带上最好的样品,以‘游历’和‘交流’的名义,先与几家信誉好、有实力的江南商号接触。让他们亲眼看到、摸到我们的东西有多好。合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我们有好货,他们有渠道,不怕谈不拢。只要打开一两个突破口,后面就好办了。”

  她顿了顿,又道:“况且,二哥如今在边关声名大噪,咱们战王府在京中更是风头正劲。我此去,代表的不仅是我的生意,也是战王府的脸面。只要行事稳妥,亮明身份,想必那些商户也要掂量几分,不敢轻易欺辱。”

  这一番话,既有商业谋略,又懂借势而为,听得墨云辰和墨玉琳都暗自点头。

  墨骁珩沉吟片刻,看向虞怀瑾:“王妃觉得呢?”

  虞怀瑾合上册子,微笑着看向墨云柔:“想法很好,准备也足。我们柔儿,是真的长大了,想飞得更远了。”

  她这话,已是赞同的意思。

  墨云柔心中一喜,眼巴巴地望向父亲。

  墨骁珩看着女儿那期待又强自镇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当年第一次向他请令要带兵出击的自己。他心中既有为人父的担忧,更有一种“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欣慰。

  “既然你母亲觉得可行,那便去吧。”墨骁珩终于松口,但语气严肃,“护卫我会给你安排最得力的。记住,安全第一,生意成败在其次。遇事多与你带去的人商量,不可任性妄为。每月至少两封家书,报平安,详述近况。”

  “是!女儿谨记父亲教诲!”墨云柔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连忙敛衽行礼,小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哇!柔儿你要去江南啊!”墨玉琳拉着她的手,又是羡慕又是担心,“听说江南可漂亮了,就是太远了。你可得给我带好多好多好看的丝绸和首饰回来!”

  墨云辰也温言道:“二妹既然决心已定,大哥支持你。路上所需药材、常备丸散,我来准备。若有需要,我在江南也有几位同窗好友,或许能帮上忙。”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墨云柔更忙了。亲自盯着人打包样品,反复核对清单,与挑选出来随行的管事、丫鬟开会,确认每一个细节。她甚至抽空恶补了一些江南的方言俚语和礼节禁忌。

  虞怀瑾则默默为她打点行装,从四季衣物到路上消遣的书籍、惯用的茶具,无一不精,无一不备。又私下唤来护卫首领和得力的老管事,细细叮嘱了许久。

  出发那日,天色微熹。

  战王府门前车马齐备,护卫们精神抖擞,肃立两旁。

  墨云柔穿着一身利落的锦缎骑装,外罩一件防风的斗篷,小小的人儿站在车前,竟也有了几分出远门的干练模样。

  墨骁珩和虞怀瑾站在门口相送。

  “父亲,母亲,女儿走了,你们保重身体。”墨云柔跪下,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

  虞怀瑾上前扶起她,替她理了理鬓角,柔声嘱咐:“万事小心,早去早回。”

  墨骁珩只是重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记住我的话。”

  “嗯!”墨云柔重重点头,目光扫过送行的家人,最后落在虞怀瑾身上,忽然上前一步,抱住她,声音有些哽咽,却又带着无比的坚定,“母亲,谢谢您。谢谢您当初没有把我当成只会胡闹的孩子,谢谢您愿意相信我,支持我做自己想做的事。”

  虞怀瑾心中一暖,眼眶微湿,轻轻回抱了她一下:“傻孩子,是你自己争气。去吧,去画出你自己的商业蓝图。”

  墨云柔松开手,深吸一口气,转身利落地登上马车。

  车轱辘转动,队伍缓缓启程,向着城南而去。

  墨玉琳忍不住追出几步,挥着手帕:“柔儿,早点回来——记得我的礼物——”

  墨云辰扶着父亲,目送车队远去,轻声道:“二妹此去,必能成功。”

  虞怀瑾依偎在墨骁珩身侧,望着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的车队,轻声道:“王爷,咱们的孩子,一个个的,翅膀都硬了,都要往更广阔的天地里飞了。”

  墨骁珩握住她的手,目光深远:“是啊,都飞出去了。” 语气里,是骄傲,也是淡淡的怅惘,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许。

  江南水乡的富庶与繁华,正等待着这位来自京城的安国夫人,用她的智慧和魄力,去开启一段新的传奇。

  而战王府的声望与财富,也必将随着这次江南之行,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