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我们的路,是通天大道-《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初雪飘落,将战王府的屋檐染上一层素白。

  虞怀瑾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嬉戏的孩子们——那是墨玉琳带着沈家的小辈们回府做客。欢笑声透过窗纸传来,让她不禁恍惚。

  曾几何时,这个院子里只有压抑的沉默和刺耳的争吵。

  想什么呢?墨骁珩从身后为她披上外衣,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虞怀瑾轻轻靠进丈夫怀里:想起刚嫁过来的时候。那时这院子里,可没有这样的笑声。

  墨骁珩搂紧她,目光扫过书房墙上新挂的匾额——那是皇帝亲笔所题的国之柱石。

  那时候,谁能想到有今天?

  是啊,谁能想到?

  虞怀瑾还记得第一次踏进战王府时,扑面而来的绝望气息。瘫痪在床、性情暴戾的王爷,三个顽劣不堪的继子,一个处处作对的小姑,还有那个虎视眈眈的表小姐......

  那时全京城都在看她的笑话。

  王妃她......捡了个最烂的摊子。

  等着吧,不出三个月,她肯定要哭着回娘家。

  可现在呢?

  母亲!姑姑给我们带了好多江南的点心!一个小丫头举着食盒跑进来,那是墨玉琳的长女。

  墨玉琳笑着跟进:是柔儿托商队捎回来的。这孩子,人都到南洋了,还惦记着家里。

  虞怀瑾接过食盒,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各色点心,附着一张字条:

  母亲安好。女儿已至南洋,一切顺利。此地香料珍奇,已与当地酋长立约,开辟新航线。勿念。——柔儿

  墨骁珩拿起一块点心尝了尝,笑道:这丫头,生意都做到海外去了。记得她刚开始做生意时,连账本都看不明白。

  是啊。虞怀瑾也笑了,那时她开第一个绣庄,亏了三百两,躲在房里哭鼻子,还是你偷偷给她补上的。

  夫妻俩相视一笑,眼中都是回忆。

  这时,墨云辰下朝回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年轻的官员。

  父亲,母亲。墨云辰躬身行礼,这几位是新科的进士,带来给二弟的信。

  一个年轻官员恭敬地递上书信:墨将军在黑水城大破北戎主力,边境已定。这是将军的家书。

  虞怀瑾急忙接过,展开信纸。墨云锋的字迹依旧那般张扬不羁:

  父亲、母亲:儿一切安好。北戎已递降书,边关可保十年太平。陛下准儿年节回京......

  信还没看完,虞怀瑾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墨骁珩大手一挥:哭什么?这是好事!锋儿要回来了!

  墨云辰微笑着对那几个年轻官员说:诸位若无事,不妨留下来用膳。正好尝尝舍妹从南洋捎回来的点心。

  年轻官员们受宠若惊,连声道谢。

  看着长子从容地招待同僚,虞怀瑾又想起他刚中状元时的青涩模样。那时他站在金殿上,虽然努力表现得沉稳,可紧握的拳头还是泄露了紧张。

  而现在,他已经是能在朝中独当一面的礼部侍郎了。

  晚膳时分,花厅里热闹非凡。墨玉琳带着孩子们,墨云辰陪着同僚,再加上府里的老人们,竟坐满了三张大桌。

  嫂子不知道,墨玉琳边给虞怀瑾布菜边说,现在外面都说,咱们墨家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商可通天

  一个年轻官员接口道:何止啊!学生们都说,墨侍郎是他们楷模,墨将军是他们向往,墨大小姐更是......

  他说到一半,突然停住,不好意思地笑了。

  墨云辰温和地接话:舍妹确实做得不错。听说她的商行这个月又要组织船队下西洋了。

  下西洋?众人都吃了一惊。

  虞怀瑾也愣住了:这孩子,怎么从来没听她提起?

  她想给母亲一个惊喜。墨云辰笑道,商行已经备好了二十艘海船,准备一直航行到天的尽头。

  墨骁珩拍案叫好:有志气!这才像我墨家的女儿!

  饭后,宾客散去。虞怀瑾和墨骁珩并肩走在庭院里,雪花轻轻飘落在他们肩头。

  还记得吗?虞怀瑾突然开口,那年也是下雪天,你把我赶出房门,说再也不想见到我。

  墨骁珩脚步一顿,脸上露出愧疚:那时候我......

  都过去了。虞怀瑾握住他的手,现在的你,会在大雪天给我披衣裳,会记得我不爱吃姜,会在孩子们面前维护我......

  她抬头看着丈夫,眼中闪着泪光:我们真的走出来了,是不是?

  墨骁珩重重地点头,将妻子搂进怀里:走出来了。而且走得比谁都好。

  第二天,皇帝特意召墨骁珩入宫。

  爱卿啊,皇帝笑着指了指桌上的奏折,你这一家子,是要把朕的江山都管起来啊。

  墨骁珩连忙躬身:陛下说笑了。孩子们只是尽本分。

  本分?皇帝拿起一份奏折,墨云辰提议改革税制,可让国库岁入翻倍;墨云锋镇守的边关,现在商队往来不绝;墨云柔的商行,这个月又要下西洋......

  他放下奏折,意味深长地看着墨骁珩:这样的本分,满朝文武要是有十分之一,朕就能高枕无忧了。

  墨骁珩正要谦虚,皇帝却摆摆手: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件喜事要告诉你。

  陛下请讲。

  墨云柔这次下西洋,朕要派官船随行。皇帝眼中闪着精光,她要开辟的不是商路,是我朝的康庄大道!

  消息传回战王府,众人都激动不已。

  虞怀瑾却有些担心:海上风浪险恶,柔儿她......

  母亲放心。墨云辰安慰道,三妹做事向来稳妥。况且这次有朝廷的官船护航,必定万无一失。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墨云锋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当他一身戎装出现在府门口时,整个王府都沸腾了。

  二弟!墨云辰第一个迎上去。

  墨骁珩站在台阶上,看着比离家时又挺拔几分的次子,眼中满是骄傲:好!好!回来得好!

  虞怀瑾更是泪流满面,拉着儿子的手上下打量:瘦了,也黑了......

  母亲,儿子很好。墨云锋笑着替母亲拭泪,边关的羊肉养人,儿子还胖了呢。

  晚膳格外丰盛。墨云锋说起边关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那些北戎人现在可老实了,见了咱们的商队都客客气气的。

  黑水城现在热闹得很,天南地北的商人都在那里做生意。

  说到高兴处,墨骁珩忍不住拍案:老子当年打仗的时候,可没想到边境还能这么太平!

  这都是父亲的威名还在,墨云锋认真地说,那些部落长老都说,他们怕的不是我,是父亲当年的威名。

  这话说得墨骁珩眼眶发热,连饮了三杯酒。

  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管家兴奋地跑进来:王爷、王妃!南洋来信!大小姐的船队回来了!

  众人急忙迎出去,信使呈上一封厚厚的信和一个大箱子。

  虞怀瑾颤抖着手打开信,墨云柔清秀的字迹跃然纸上:

  父亲、母亲:女儿已平安归来。此次航行至西洋诸国,换回珍宝无数,更与三国立约通商......随信附上西洋珍宝,愿博父母一笑。

  打开箱子,里面满是奇珍异宝:璀璨的宝石,异域的香料,还有从未见过的工艺品。

  最让人惊喜的是一幅地图——墨云柔亲手绘制的航海图,上面标注着通往西洋的新航线。

  墨云锋看着地图,突然笑道:三妹这是要把生意做到天边去啊!

  何止天边?墨云辰指着地图尽头,她要走到世界的尽头。

  年夜饭时,战王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虞怀瑾看着满堂儿孙,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这是个谁都不看好的破碎家庭。

  曾经,这是条人人都说是绝路的死胡同。

  可现在呢?

  长子是朝廷重臣,次子是边关名将,幺女是天下首富,连小姑都成了京中最得脸的贵妇。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把一条绝路,走成了通天大道。

  墨骁珩举杯起身,为了我们墨家,为了孩子们,干杯!

  干杯!

  窗外,烟花绚烂,照亮了整个夜空。

  虞怀瑾依偎在丈夫身边,看着眼前这其乐融融的一幕,轻声说:

  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不是哪家好,我才嫁;而是我嫁到哪家,哪家才会好。

  墨骁珩握紧她的手,目光坚定:你说得对。是你让我们这个家,变成了最好的家。

  是啊,最好的家。

  有相互扶持的夫妻,有出息孝顺的儿女,有光明璀璨的未来。

  他们的路,才刚刚开始。

  而这路,注定是一条直通九天的康庄大道。

  (第六卷 《雏鹰展翅,名动四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