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死党与青梅-《觉醒了超能力的我被拉入国家企业》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亮线。吴砚是被生物钟叫醒的,睁眼时,床头的电子钟正好显示6:30——这是他过去工作时雷打不动的起床时间。

  窗外传来楼下早点摊的吆喝声,混着豆浆的甜香和油条的焦脆。吴砚刚坐起身,就听见母亲在厨房叮叮当当忙碌,铁锅与铲子碰撞的声响里,还夹杂着她哼的跑调小曲。

  “小砚醒啦?”方艳端着葱油饼走进来,围裙上沾着面粉,“快趁热吃,我多加了俩鸡蛋,给你补补骨头。”

  【葱油饼:热量586大卡/个,面粉100g,鸡蛋3枚,葱花15g,含盐量1.2g/个,胆固醇含量超标32%】

  吴砚下意识想激活全知之眼,手指却顿在半空。他笑着接过盘子:“闻着就香,妈您也吃。”

  “我跟你爸吃过了,”方艳替他掖了掖被角,“今天天气好,吃完让你爸推你去公园晒晒太阳,医生说补钙。”

  吴砚咬了口葱油饼,外酥里嫩的面香裹着鸡蛋的滑嫩,烫得他直哈气。昨晚那些关于古玩、股票、专利的野心还在脑海里翻腾,但此刻被食物的香气一裹,倒显得不那么迫切了。

  “对了,”方艳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你手机响了好几遍,在床头柜上呢。”

  吴砚这才注意到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显示三个未接来电,全是备注“顾小欠”的号码。

  他刚抓起手机,铃声就又响了起来,屏幕上跳出两个名字——顾辞和江念。

  “喂?”吴砚咬着葱油饼接通电话,声音含糊不清。

  “吴大少终于醒了?”电话那头传来顾辞吊儿郎当的声音,背景里隐约有轮子摩擦地面的轻响,“我跟念念在你家小区门口,限你半小时内滚下来,不然直接冲进病房——哦不对,你出院了,那我们直接冲进你家卧室。”

  “什么事啊这么急?”吴砚挑眉,嘴里的葱油饼突然不香了。他昨晚规划的上午行程是:先去楼下便利店买注彩票试试水,再让父亲推着去医院对面的古玩店逛逛,下午研究研究翡翠原石的赌石以及拍卖信息。

  “庆祝你出院啊,”顾辞的声音突然压低,“念念特意从剑桥飞回来的,你敢迟到试试?”

  吴砚心里咯噔一下:“江念也回来了?”

  “不然呢?”一个清润的女声接过电话,像浸在溪水里的玉石,“吴砚哥,好久不见。顾辞说你醒了,我刚好这两天有空,就回来看看。”

  是江念的声音。比记忆里成熟了些,却依旧带着少年时的温和。吴砚握着手机的手指紧了紧,脑海里自动浮现出那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15岁暑假前,她还是个能在操场上跑八百米的姑娘。

  “等着,马上下来。”吴砚挂了电话,三两口吃完剩下的葱油饼,催促母亲帮忙换衣服。

  【警告:锁骨处骨痂承压临界点为5kg,穿套头衫时需保持左臂抬升角度≤30°】

  全知之眼自动弹出提示,吴砚依言放慢动作,果然没感觉到疼痛。他发现自己的恢复速度确实在加快,昨天还隐隐作痛的锁骨,今天只是在活动时有些发僵,比医嘱预期快了41%——看来全知之眼的频繁使用,除了消耗能量,似乎还在潜移默化地改造他的身体。

  “慢点慢点,”方艳扶着他坐进轮椅,“我跟你爸就不去了,年轻人聚聚自在。钱够不够?我再给你转点。”

  “够了妈,”吴砚笑着摆手,“我以前也是有一些积蓄的。”

  父亲吴建国已经把电动轮椅的电充满了,还在扶手上挂了个帆布包:“里面有水和纸巾,中午早点回来,别让你妈惦记。”

  “知道了。”吴砚操控着电动轮椅出了单元门,刚拐过弯就看见小区门口停着辆黑色SUV。

  车门打开,顾辞先跳了下来。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却硬生生穿出了模特的效果——宽肩窄腰,腿长逆天,鼻梁高得像被上帝吻过,笑起来时左边嘴角有个浅浅的梨涡。这张脸当年在中学,不知道收到过多少情书。

  “哟,吴大帅哥终于舍得出来了?”顾辞走过来,夸张地打量着他,“几天不见,怎么还瘦了?是不是医院的饭太难吃?”

  吴砚还没来得及回嘴,就看见副驾驶座上的人也动了。顾辞绕到那边,打开车门,小心翼翼地扶出一个女孩。

  江念坐在轻便的轮椅上,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她的皮肤白得像瓷,眼睛是浅棕色的,笑起来时眼尾会弯成好看的月牙。阳光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整个人像幅莫奈的画,温柔得让人不敢大声说话。

  “吴砚哥。”江念朝他挥手,声音里带着笑意,“看来我们现在是一个阵营的了。”她拍了拍自己的轮椅,又指了指吴砚的,“欢迎加入轮椅大家庭。”

  吴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记得15岁以前,江念总是扎着高马尾,在篮球场上给他和顾辞捡球,跑起来时马尾辫甩得老高。可现在,她提起自己的腿,语气轻松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

  “是啊,以后请多指教。”吴砚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些。

  “上车吧,”顾辞推着江念的轮椅往车后走,“订了老地方的包厢,你肯定爱吃。”

  所谓的老地方,是他们仨从小吃到大的餐馆。老板是四川人,做的水煮鱼堪称一绝。吴砚记得小时候,每次考完试,三个家长就会带着他们来这儿,点一大盆水煮鱼,看着他们抢里面的豆芽吃。

  包厢里冷气很足,桌上已经摆好了几道菜。顾辞把江念的轮椅固定在桌边,又帮吴砚调整好位置,动作熟练得像做过千百遍。

  “点了你爱吃的糖醋排骨,”江念指着一盘菜说,“不知道口味变了没有。”

  “没变,”吴砚拿起筷子,“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