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正午的阳光泼在王府西院的青瓦上,将檐角铜铃镀成金红色。
云苏微立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素白衣裙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悬着的青玉药囊——那是她特意让小桃翻出的定国公府旧物,此刻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起——莫忠的嗓音带着老管家特有的沉稳,随着他手中令旗挥下,西院紧闭七日的朱漆门洞开。
最先跨出门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原本身染疫症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此刻双颊泛着健康的粉,手里举着盏青瓷药香灯,灯芯浸过艾草与薄荷,飘出的不是寻常烛烟,而是清冽的药气。
她仰头望了眼高台上的云苏微,突然屈膝跪下行礼:
谢王妃救命!
跟在她身后的病患一个接一个涌出,老仆、粗使婆子、马夫、厨娘,人人手中举着药香灯,队伍从西院一直排到前院影壁。
药香混着此起彼伏的呼谢声漫开,惊得檐下栖着的麻雀扑棱棱飞起,落在远处围观百姓的肩头——不知何时,王府外的青石板路上已挤了两三层人,有提着菜篮的妇人,有挑着货担的小贩,连隔壁绸缎庄的掌柜都扒着门缝往里瞧。
云苏微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袖中手指轻轻蜷起。
昨夜她在药庐守了整宿,看着最后一个染疫的护院喝下醒神散后出了身透汗,烧退得干干净净。
此刻见他们眼里有了火气,她悬了七日的心才真正落回实处——这不是什么天罚,是有人往井里投了掺着虫卵的药粉,专挑体弱的人下手。
她要让全京城知道,所谓疫鬼索命,不过是阴谋家的遮羞布。
诸位请起。她的声音不大,却像浸了蜜的银针,清清脆脆扎进喧闹里。
人群渐渐静了,连最外围的百姓都踮着脚伸长脖子。
云苏微举起手中泛黄的绢帛,那是她这七日整理的《清瘟录》手稿:此疫非天罚,乃人为之祸;此药非仙方,乃医理之常。她指尖划过绢帛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从今日起,王府设立济安堂,每月初一十五,府中上下无论主仆,皆要到堂中由医女问诊;各院饮食水源须经三层过滤,滤渣每日呈给本王妃过目。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百姓群里响起零星的掌声。
高台下的郑文昭摸着花白胡须,原本紧绷的脸慢慢松了——他是太医院首座,前日被皇帝派来协查疫情,见云苏微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起初只当是胡闹。
可这七日里,他亲眼见她用银针挑开患者溃烂的疮口,用酒浸过的纱布裹住流脓的伤,甚至对着染疫最重的老门房说你能活,结果那老门房真就活了。
此刻他望着病患们容光焕发的脸,喉结动了动,突然对着云苏微深揖下去:老夫...错看王妃矣。
云苏微眼尾微挑,伸手虚扶:郑大人肯信医理,便是百姓之福。她转身看向早备在台侧的药炉,今日便当众熬最后一锅清瘟散,药材多少、火候几分,皆让大家瞧个明白。
药童们抬着木秤鱼贯上台,云苏微亲手抓起一把苍术,在秤盘上放得整整齐齐:苍术三钱,去湿;藿香二钱,止呕。她每说一味药,便让郑文昭过目,郑大人可验过,这药材可掺假?
无假。郑文昭捏着苍术搓了搓,气味辛烈纯正,确是上佳药材。
火候由莫忠把控,他守着药炉,每隔半炷香便用铜勺舀起药汁看颜色。
云苏微站在炉边,袖摆被热气熏得微湿,却始终盯着药汁在阳光下的反光——深褐色里泛着极淡的金,是她要的成色。
起锅!她话音未落,莫忠已利落撤了火。
云苏微接过药碗,当着所有人的面仰头饮尽。
台下倒抽冷气的声音连成一片,小桃攥着帕子的手都在抖,直到见她面色如常,才捂着嘴轻轻啜泣。
郑大人,莫管家。云苏微将空碗递给郑文昭,劳烦同尝。
郑文昭接过碗时,指尖都在颤。
他行医四十年,从未见过哪个大夫敢在众目睽睽下试自己熬的药,更别说是个娇滴滴的贵女。
药汁入口微苦,后味却带着回甘,他闭眼辨了辨:确是驱疫的方子,无毒。
莫忠喝得干脆,喉结滚动两下便吞了个干净,冲云苏微咧嘴笑:比老奴煮的苦茶强多了。
药香随着风散出王府,百姓们挤得更紧了,有妇人抱着咳个不停的孩子跪在门口:王妃菩萨心肠,给口药吧!云苏微早让小桃备了分装的纸包,此刻扬了扬手:此药仅治此症,不可滥用。
若有类似病症,可至王府挂号,由济安堂医女问诊。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几个汉子当场跪下来给她磕起头。
云苏微望着那片晃动的后脑勺,心里清楚——她要的不是香火,是名声。
等七王妃妙手除疫的话传到街头巷尾,等百姓们知道找她看病不用求神问卜,日后开医馆才有人敢来。
申时三刻的日头偏了西,宫道上突然传来鸾铃响。
云苏微抬眼望去,见两个内官抬着朱漆托盘,后面跟着个穿绯色公服的太监,手中举着明黄圣旨。
七王妃接旨——太监尖着嗓子喊,声音像根细针戳破了热闹。
云苏微带着离玄烬行过礼,听那太监念道:陛下闻七王府疫病得控,特赐仁心济世匾额一面,并索清瘟散方以备太医院研习。
钦此。
她接过圣旨时,指尖触到明黄缎子上金线绣的龙纹,凉丝丝的。方子可献。她垂眸盯着自己绣着药草的鞋尖,但请转告陛下——此病根源未除,若宫中不慎,恐有蔓延之危。
四周顿时静得能听见风过铜铃的轻响。
小桃倒抽冷气的声音格外清晰,连离玄烬都挑了挑眉——他这王妃,胆子比他还大,竟敢直言警示天子。
那传旨的太监僵了僵,到底没敢发作,只赔着笑应了。
当夜庆功宴设在前院花厅,红烛将雕花木窗映得透亮。
离玄烬难得换了身玄色锦袍,腰间玉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他端起酒盏,目光扫过满座仆从:自今日起,七王府禁令三事。
众人放下酒盏,连最贪杯的护院都直起了腰。
一、未经王妃许可,任何人不得擅改饮食药膳;二、各院用水须经三层过滤;三、凡举报可疑疫源者,赏银十两。离玄烬说着,目光落在云苏微身上,唇角勾起抹若有若无的笑,本王这条命,是她捡回来的。
谁动她,就是动我。
最后一句话说得极慢,尾音像浸了冰的刀刃,割得满厅暖香都凉了几分。
云苏微端着酒盏的手顿了顿,抬眼正撞进他深不见底的黑眸里——那里映着跳动的烛火,却比烛火更烫。
宴散后,云苏微回了自己的院子。
小桃要帮她卸妆,被她笑着推走:我理理医案,你先去歇。
窗棂外的月光漏进来,在案几上投下银霜。
云苏微翻开今日新记的医案,笔尖还沾着墨渍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患者的症状与用药。
她翻到最后一页,突然觉得指尖刺痛——是白日试药时被药渣划破的伤口,不知何时又渗了血,一滴血珠正落在梦魇花代谢图谱的字迹上。
她盯着那滴血,心跳突然快了半拍。
血珠晕开的痕迹,竟与图谱上标注的毒素反应区惊人相似!
她猛地抽出妆匣最底层的《御药监隐录》残页,那是她从定国公府旧书堆里翻出的,据说是母亲当年留下的。
残页上记着:林妃暴毙前,体内毒素呈碱性反应,遇血则现红色沉淀,需特定温度凝结......
云苏微颤抖着将残页覆在医案上。
月光下,血珠与残页上的朱砂标记严丝合缝。
她望着铜镜中自己泛白的脸,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微儿,你生得像我......
原来不是像,是连血脉都像。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半张,风卷着药香钻进窗缝。
云苏微缓缓攥紧医案,指节发白。
她终于明白,为何贵妃急着要她死——母亲的遗传体质,竟成了解开当年焚琴计划的钥匙。
更可怕的是,她的血,正在模拟当年林妃体内的毒素反应。
夜越来越深,云苏微案头的烛火燃了又换。
当第一声鸡鸣穿透晨雾时,她合上《御药监隐录》,将残页与医案一并锁进了暗格里。
次日清晨,小桃捧着早膳来敲门,敲了半日无人应。
她趴门缝里瞧,只见云苏微的影子在药房密室的窗前晃了晃,接着便没了动静。
王妃这是......小桃挠了挠头,转身去禀告莫忠,许是累着了,昨儿整宿没睡。
莫忠摸着胡子笑:由她去,咱们王妃啊,指不定又要捣鼓出什么惊天地的玩意儿。
可他不知道,此刻云苏微正站在密室的药柜前,指尖抚过一排贴着梦魇花雷公藤标签的瓷瓶。
月光从头顶的琉璃瓦漏下来,照在她紧攥的《御药监隐录》上,也照在她眼底翻涌的暗潮里——这一场局,她原以为是执刀者,如今才知,自己竟也是药引。
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轻声道:母亲,你留下的东西,我会一一解开。
话音未落,密室的铜锁一声扣上。
三日后,当小桃再次推开这扇门时,迎接她的将是满桌的药渣、写满批注的医书,以及云苏微眼底淬了火的锋芒——那是她准备了七日的,真正的清瘟散。
云苏微立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素白衣裙被穿堂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悬着的青玉药囊——那是她特意让小桃翻出的定国公府旧物,此刻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起——莫忠的嗓音带着老管家特有的沉稳,随着他手中令旗挥下,西院紧闭七日的朱漆门洞开。
最先跨出门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原本身染疫症时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此刻双颊泛着健康的粉,手里举着盏青瓷药香灯,灯芯浸过艾草与薄荷,飘出的不是寻常烛烟,而是清冽的药气。
她仰头望了眼高台上的云苏微,突然屈膝跪下行礼:
谢王妃救命!
跟在她身后的病患一个接一个涌出,老仆、粗使婆子、马夫、厨娘,人人手中举着药香灯,队伍从西院一直排到前院影壁。
药香混着此起彼伏的呼谢声漫开,惊得檐下栖着的麻雀扑棱棱飞起,落在远处围观百姓的肩头——不知何时,王府外的青石板路上已挤了两三层人,有提着菜篮的妇人,有挑着货担的小贩,连隔壁绸缎庄的掌柜都扒着门缝往里瞧。
云苏微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袖中手指轻轻蜷起。
昨夜她在药庐守了整宿,看着最后一个染疫的护院喝下醒神散后出了身透汗,烧退得干干净净。
此刻见他们眼里有了火气,她悬了七日的心才真正落回实处——这不是什么天罚,是有人往井里投了掺着虫卵的药粉,专挑体弱的人下手。
她要让全京城知道,所谓疫鬼索命,不过是阴谋家的遮羞布。
诸位请起。她的声音不大,却像浸了蜜的银针,清清脆脆扎进喧闹里。
人群渐渐静了,连最外围的百姓都踮着脚伸长脖子。
云苏微举起手中泛黄的绢帛,那是她这七日整理的《清瘟录》手稿:此疫非天罚,乃人为之祸;此药非仙方,乃医理之常。她指尖划过绢帛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从今日起,王府设立济安堂,每月初一十五,府中上下无论主仆,皆要到堂中由医女问诊;各院饮食水源须经三层过滤,滤渣每日呈给本王妃过目。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百姓群里响起零星的掌声。
高台下的郑文昭摸着花白胡须,原本紧绷的脸慢慢松了——他是太医院首座,前日被皇帝派来协查疫情,见云苏微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起初只当是胡闹。
可这七日里,他亲眼见她用银针挑开患者溃烂的疮口,用酒浸过的纱布裹住流脓的伤,甚至对着染疫最重的老门房说你能活,结果那老门房真就活了。
此刻他望着病患们容光焕发的脸,喉结动了动,突然对着云苏微深揖下去:老夫...错看王妃矣。
云苏微眼尾微挑,伸手虚扶:郑大人肯信医理,便是百姓之福。她转身看向早备在台侧的药炉,今日便当众熬最后一锅清瘟散,药材多少、火候几分,皆让大家瞧个明白。
药童们抬着木秤鱼贯上台,云苏微亲手抓起一把苍术,在秤盘上放得整整齐齐:苍术三钱,去湿;藿香二钱,止呕。她每说一味药,便让郑文昭过目,郑大人可验过,这药材可掺假?
无假。郑文昭捏着苍术搓了搓,气味辛烈纯正,确是上佳药材。
火候由莫忠把控,他守着药炉,每隔半炷香便用铜勺舀起药汁看颜色。
云苏微站在炉边,袖摆被热气熏得微湿,却始终盯着药汁在阳光下的反光——深褐色里泛着极淡的金,是她要的成色。
起锅!她话音未落,莫忠已利落撤了火。
云苏微接过药碗,当着所有人的面仰头饮尽。
台下倒抽冷气的声音连成一片,小桃攥着帕子的手都在抖,直到见她面色如常,才捂着嘴轻轻啜泣。
郑大人,莫管家。云苏微将空碗递给郑文昭,劳烦同尝。
郑文昭接过碗时,指尖都在颤。
他行医四十年,从未见过哪个大夫敢在众目睽睽下试自己熬的药,更别说是个娇滴滴的贵女。
药汁入口微苦,后味却带着回甘,他闭眼辨了辨:确是驱疫的方子,无毒。
莫忠喝得干脆,喉结滚动两下便吞了个干净,冲云苏微咧嘴笑:比老奴煮的苦茶强多了。
药香随着风散出王府,百姓们挤得更紧了,有妇人抱着咳个不停的孩子跪在门口:王妃菩萨心肠,给口药吧!云苏微早让小桃备了分装的纸包,此刻扬了扬手:此药仅治此症,不可滥用。
若有类似病症,可至王府挂号,由济安堂医女问诊。
人群中爆发出欢呼,几个汉子当场跪下来给她磕起头。
云苏微望着那片晃动的后脑勺,心里清楚——她要的不是香火,是名声。
等七王妃妙手除疫的话传到街头巷尾,等百姓们知道找她看病不用求神问卜,日后开医馆才有人敢来。
申时三刻的日头偏了西,宫道上突然传来鸾铃响。
云苏微抬眼望去,见两个内官抬着朱漆托盘,后面跟着个穿绯色公服的太监,手中举着明黄圣旨。
七王妃接旨——太监尖着嗓子喊,声音像根细针戳破了热闹。
云苏微带着离玄烬行过礼,听那太监念道:陛下闻七王府疫病得控,特赐仁心济世匾额一面,并索清瘟散方以备太医院研习。
钦此。
她接过圣旨时,指尖触到明黄缎子上金线绣的龙纹,凉丝丝的。方子可献。她垂眸盯着自己绣着药草的鞋尖,但请转告陛下——此病根源未除,若宫中不慎,恐有蔓延之危。
四周顿时静得能听见风过铜铃的轻响。
小桃倒抽冷气的声音格外清晰,连离玄烬都挑了挑眉——他这王妃,胆子比他还大,竟敢直言警示天子。
那传旨的太监僵了僵,到底没敢发作,只赔着笑应了。
当夜庆功宴设在前院花厅,红烛将雕花木窗映得透亮。
离玄烬难得换了身玄色锦袍,腰间玉牌在烛光下泛着冷光。
他端起酒盏,目光扫过满座仆从:自今日起,七王府禁令三事。
众人放下酒盏,连最贪杯的护院都直起了腰。
一、未经王妃许可,任何人不得擅改饮食药膳;二、各院用水须经三层过滤;三、凡举报可疑疫源者,赏银十两。离玄烬说着,目光落在云苏微身上,唇角勾起抹若有若无的笑,本王这条命,是她捡回来的。
谁动她,就是动我。
最后一句话说得极慢,尾音像浸了冰的刀刃,割得满厅暖香都凉了几分。
云苏微端着酒盏的手顿了顿,抬眼正撞进他深不见底的黑眸里——那里映着跳动的烛火,却比烛火更烫。
宴散后,云苏微回了自己的院子。
小桃要帮她卸妆,被她笑着推走:我理理医案,你先去歇。
窗棂外的月光漏进来,在案几上投下银霜。
云苏微翻开今日新记的医案,笔尖还沾着墨渍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着每个患者的症状与用药。
她翻到最后一页,突然觉得指尖刺痛——是白日试药时被药渣划破的伤口,不知何时又渗了血,一滴血珠正落在梦魇花代谢图谱的字迹上。
她盯着那滴血,心跳突然快了半拍。
血珠晕开的痕迹,竟与图谱上标注的毒素反应区惊人相似!
她猛地抽出妆匣最底层的《御药监隐录》残页,那是她从定国公府旧书堆里翻出的,据说是母亲当年留下的。
残页上记着:林妃暴毙前,体内毒素呈碱性反应,遇血则现红色沉淀,需特定温度凝结......
云苏微颤抖着将残页覆在医案上。
月光下,血珠与残页上的朱砂标记严丝合缝。
她望着铜镜中自己泛白的脸,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微儿,你生得像我......
原来不是像,是连血脉都像。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半张,风卷着药香钻进窗缝。
云苏微缓缓攥紧医案,指节发白。
她终于明白,为何贵妃急着要她死——母亲的遗传体质,竟成了解开当年焚琴计划的钥匙。
更可怕的是,她的血,正在模拟当年林妃体内的毒素反应。
夜越来越深,云苏微案头的烛火燃了又换。
当第一声鸡鸣穿透晨雾时,她合上《御药监隐录》,将残页与医案一并锁进了暗格里。
次日清晨,小桃捧着早膳来敲门,敲了半日无人应。
她趴门缝里瞧,只见云苏微的影子在药房密室的窗前晃了晃,接着便没了动静。
王妃这是......小桃挠了挠头,转身去禀告莫忠,许是累着了,昨儿整宿没睡。
莫忠摸着胡子笑:由她去,咱们王妃啊,指不定又要捣鼓出什么惊天地的玩意儿。
可他不知道,此刻云苏微正站在密室的药柜前,指尖抚过一排贴着梦魇花雷公藤标签的瓷瓶。
月光从头顶的琉璃瓦漏下来,照在她紧攥的《御药监隐录》上,也照在她眼底翻涌的暗潮里——这一场局,她原以为是执刀者,如今才知,自己竟也是药引。
她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轻声道:母亲,你留下的东西,我会一一解开。
话音未落,密室的铜锁一声扣上。
三日后,当小桃再次推开这扇门时,迎接她的将是满桌的药渣、写满批注的医书,以及云苏微眼底淬了火的锋芒——那是她准备了七日的,真正的清瘟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