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

  在大前辈的要求下,何雨柱将带来的这台特丽珑一代彩电留了下来。

  至于播放设备或录像带,大前辈能获取比何雨柱更多、质量更好的资源。

  这一点,何雨柱从未怀疑。

  在此期间,何雨柱还向大前辈咨询了关于无线电厂改制为晓雨科技公司的事宜。

  大前辈笑着告诉他,既然何雨柱已经推出了特丽珑电视这样划时代的产品,只要能够建立京城电视台并制作出优秀的彩色节目,特丽珑电视一定会大卖。

  特丽珑电视的成功将远超盘古收音机。

  因为它的技术领先于时代。

  晓雨科技可以通过出口,不仅赚取霓虹的市场,还能进军自由国。

  谈到赚钱,何雨柱想起了杂志社的事情,向大前辈询问:

  “前辈,轧钢厂杂志社能否脱离轧钢厂,像京城无线电厂那样改制为公司呢?”

  见大前辈心情不错,何雨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问题。

  “你小子!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

  大前辈很清楚何雨柱的意图。

  因为红星第三轧钢厂最近的效益不佳,订单量大幅下滑。

  整个轧钢厂能够维持现状,全靠杂志社的盈利支撑。

  如此长期发展,轧钢厂对杂志社的拖累只会日益加重。

  未来,这家经济效益持续下滑的工厂,很可能将杂志社拖累得半死不活。

  彻底垮掉倒不至于,毕竟属于国有单位,若真濒临破产,国家会出手兜底。

  但要想谋求更大的发展,就难上加难了。

  况且,当初杂志社依附于轧钢厂,也是受形势所迫。

  那时还没有允许**公司的环境。

  如今时代变了,何雨柱自然希望让自己一手创办的杂志社独立出来,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实话,杂志社对红星第三轧钢厂的回报已经足够。

  现在,是时候自立门户了。

  “那前辈的意思是?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何雨柱望着神情高深莫测的前辈,一时难以揣度对方的心思。

  他本就不擅长猜测他人意图,也不适应官场那一套。

  “杂志社脱离轧钢厂、进行改制,并非不可能。”

  “但前提是,你必须把晓雨科技打造成一个正面典型。”

  “要真正创造出远超以往的价值,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几十倍。”

  前辈没有绕弯子,直接点明关键。

  “行,保证完成任务。”

  何雨柱郑重地点头,神情依然充满自信。

  前辈对他这种自信,或者说狂妄,早已见怪不怪。

  但何雨柱曾夸下的海口,最终都一一实现了。

  至今为止,他所说的“大话”,其实只是在陈述即将发生的事实。

  “你们俩还在聊啊?”

  “饭做好了,我下厨做了几个菜。”

  “小何,你也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正好请你这位大厨点评一下我的手艺。”

  前辈夫人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说道。

  何雨柱看了眼腕上的梅花表,确实到了饭点。

  一听要吃饭,前辈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

  何雨柱心里觉得奇怪。

  据他所知,前辈夫人并不擅长下厨。

  再看前辈听见“开饭”时那难看的表情,他顿时明白了——

  这位夫人,多半是“黑暗料理”的代言人。

  趁还没中毒,得赶紧溜。

  何雨柱猜得一点没错。

  自从前辈夫人品尝过何雨柱做的美味料理,

  她便对烹饪产生了浓厚兴趣,立志成为像他一样出色的厨师。

  于是,她开始了自己的厨艺修炼之路。

  起初她做的饭经常夹生,炒菜能不全部烧糊已算成功。

  前辈当过几回“小白鼠”后,说什么也不肯再试,

  特意请了厨师负责家中三餐。

  今天厨师请假,前辈夫人又找到了展示的机会。

  她特别想在何雨柱面前露一手,向丈夫证明自己的实力。

  刚才她在厨房忙前忙后,准备了一桌菜,

  就等何雨柱和前辈谈完正事来品尝。

  谁知两人越聊越投入,迟迟不来吃饭。

  眼看饭点已到,前辈夫人终于忍不住出来询问。

  “哎呀,夫人,实在抱歉。”

  “今天我还得去接妹妹何雨水下班。”

  “前辈,我就不多打扰了。”

  “下次有机会再来蹭饭。”

  “回见了您呐!”

  何雨柱连声道歉,不等前辈夫人回应,已一阵风似的溜走了。

  前辈张了张嘴,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离去。

  “这小子!太不够意思了!”

  前辈在心里暗暗抱怨。

  离开前辈家,何雨柱坐上吉普车。

  “于师傅,去京城广播台。”

  何雨柱不愿耽搁时间,直接请于师傅把他送到京城广播电台。

  他本来也常坐车去接妹妹何雨水回家,

  这倒也不是完全骗那位前辈夫人,

  确实是来接雨水放工的。

  对,绝对不是因为不敢吃夫人做的黑暗料理。

  没过多久,于师傅就把何雨柱送到了电台楼下。

  这地方何雨柱已经来过很多次,

  熟悉得像公司和四合院一样。

  他跟门口看门的谢大爷打了声招呼,迈步就进了广播大楼。

  何雨柱熟门熟路地走到二楼录音室,看见里面正有位老先生在录音。

  在外面调音台前坐着监听的,正是妹妹何雨水。

  自从何雨柱的《说书人·品三国》结束后,

  何雨水就担任了《百家讲坛》的负责人。

  录音室里这位老先生已经是节目请来的第四位讲师,

  他讲的是《红楼梦》。

  因为何雨柱说三国反响很好,

  何雨水决定让《百家讲坛》先请专业老师讲完四大名着。

  之前的两位讲师分别讲了《水浒》和《西游记》,

  虽然水平不错,但因为口音和讲解方式不太受欢迎,

  收听率一期比一期低,最后只能草草收场。

  而现在的王武老先生风格就好很多,

  虽然和说书人的风格不同,但他研究《红楼梦》透彻,讲解也一针见血。

  何雨柱在录音室外听了一会儿,觉得王老先生讲得很有意思,

  不输后世的红学专家。

  等王武录完一期节目,何雨水摘下耳机,一转头就看见何雨柱站在外面,

  立刻蹦蹦跳跳跑过来:“哥,你怎么进来啦?”

  以往何雨柱都在大楼门口等她,所以何雨水有点意外。

  “来看看你工作认不认真。”何雨柱笑着摸了摸她的头。

  “讨厌,说了别摸我头,我在工作呢,被别人看到多不好。”何雨水嘟囔着。

  何雨柱没理会她的抱怨,转向刚从录音室走出来的王武:

  “您就是王武老先生吧?您好,我是何雨柱,久仰大名。”

  王武早就听邵一明提过何雨柱,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年轻:

  “你就是小何?真是英雄出少年,一表人才!”

  王武很欣赏何雨柱,他听过《说书人·品三国》,

  也正是因为这个节目,他才答应邵一明来电台讲《红楼梦》。

  “您过奖了,我那点本事在您面前不算什么。”

  何雨柱在老学者面前一向谦虚,

  毕竟他是文抄公,而王武是实打实的学问人。

  他讲的红楼梦,连何雨柱这穿越者都听得津津有味。

  也多亏了王武的说红楼,《百家讲坛》的收听率才逐渐回升。

  人们的耳朵最识货,节目精彩自然受欢迎,若是枯燥乏味,立刻就会被抛弃。

  “哈哈,小何,谦虚过头可就是骄傲啦。”

  “我可听说你一下午就能录十期节目。”

  “我跟你比差远了!”

  王武发自内心地感叹。

  直到自己亲自录节目,他才体会到录一期节目有多辛苦。

  前期要准备大量资料,撰写文案。

  还得练习发音吐字。

  说话要讲究节奏和感觉,还不能出错。

  一旦出错就得重来,工作量大大增加。

  而王武听说何雨柱竟然能连续录十期节目。

  不需要文案,不需要资料,全凭一张嘴。

  这让王武简直难以置信。

  “哈哈,王老先生您太夸奖我了。”

  “今天我还有些事情。”

  “不然一定请您去我的饭店,咱们边喝酒边谈论文章,那该多痛快!”

  何雨柱爽朗大笑,随后从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

  名片上印着何雨柱的名字以及桃李不言饭店的地址。

  “这是饭店的名片,请您收下。”

  “改天您有空,我也有时间,咱们在饭店聚聚。”

  “到时我亲自下厨为您做几道下酒菜。”

  王武也是个爽快人,没有推辞,接过名片笑道:

  “哈哈,我早就听说您的厨艺是京城第一。”

  “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

  “届时咱们畅谈尽欢!”

  王武同样开怀大笑,两人性格颇为投缘。

  何雨柱平时与四合院的人打交道多,很少有机会接触像王武这样的大学者。

  仅仅简单聊了几句,何雨柱就感到十分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