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

  “你怎么如今都不下厨了。”

  “我记得从前都是你给你妹妹做饭的。”

  说到底,大前辈就是盼着能常吃到何雨柱的手艺。

  何雨柱实在无奈。

  如今他对厨艺确实兴致不高。

  主要是技艺已臻化境,难逢对手。

  没了对手,自然少了热情。

  况且初来这世界时,何雨柱日日下厨当厨师,

  早已有些厌倦。

  “前辈,您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说。”

  “只要我能办到,一定尽力。”

  何雨柱索性把话挑明。

  “这可是你说的。”

  “那我搬去你们四合院内院住。”

  “你觉得如何?”

  “那儿还有空房吗?”

  大前辈一脸认真地注视着何雨柱。

  410 像个孩子似的

  “这可使不得,大前辈,万万不可!”

  何雨柱急忙推拒,大前辈夫人也朝大前辈瞥了一眼。

  “你这么推辞,是不是不待见我啊?”大前辈不满地抱怨。

  “哪儿的话,大前辈。”

  何雨柱自然并非讨厌大前辈。

  但说实话,若让大前辈住进四合院,

  整天面对一位老前辈,确实有些不便。

  特别是四合院那帮人,几位老前辈多半看不顺眼。

  搞不好要闹出大矛盾。

  “哎,前辈您这话说的。”

  “您愿意来我们四合院住,是给我何雨柱面子。”

  “不过我得跟您交个底,我们院那些人,没几个省油的灯。”

  “就您这身份、这脾气,我担心您来了,非得被他们气出个好歹不可。”

  何雨柱绘声绘色地把四合院邻居的为人全讲了一遍。

  “您听听,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我可没胡说,您要是处在我的位置,肯定也这么说。”

  “您要是真住进来,准保得说:这谁家孩子?没一个懂事的,全给我拉出去毙了!”

  “您肯定就是这个反应,错不了!”

  老前辈一听,哈哈大笑。

  卧室里三个人都乐得前仰后合。

  “笑了就好。”

  “你一笑,我这心就放下了。”

  “病也能好得快些。”

  老前辈的夫人松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笑容。

  “本来就没什么大事。”

  “您放心,夫人。”

  “我这就去做两道药膳,给前辈吃了。”

  “一定很快就好。”

  何雨柱盘算着把无色无味的特效药加进菜里,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前辈服下。

  “好!”

  “那就好!”

  “那个,小何啊,你们聊,我就不打扰了。”

  老前辈夫人笑着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转身走了。

  “你们继续聊吧。”

  夫人离开后,老前辈又和何雨柱闲聊起来。

  “柱子,你家孩子怎么样?”

  “我记得上次他来我家,可乖巧了。”

  何雨柱笑了笑,答道:

  “孩子挺好,天天在院里闹腾,比我还皮。”

  老前辈听了更高兴:

  “皮点好,小时候活泼点儿好。”

  “下次你来我家,把何晓带上,我跟他玩会儿。”

  何雨柱只能点头,老前辈都开口了,他哪能不答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老前辈渐渐有些疲惫,毕竟病还没全好,精神不如从前。

  “柱子,我有点累了。”

  “但我真挺想你。”

  “也想你做的菜啊。”

  老前辈拉着何雨柱的手说道。

  “嘿,说到底您还是惦记我做的菜吧!”

  “您别念叨了,我这就去厨房给您做。”

  “您累了就先歇会儿,等会儿饭好了我叫您。”

  “您今天想吃点什么?”

  何雨柱笑着问。

  “你说呢?”老前辈撇了撇嘴。

  “那肯定是川菜呗!”

  何雨柱当然懂他的意思。

  “对咯!”老前辈笑了,又忍不住抱怨:

  “你也不常来。”

  “就派个大徒弟过来。”

  “不过说真的,你那徒弟手艺不错,有你几分功力。”

  何雨柱拍拍老前辈的手背,笑道:

  “行啦,老前辈,都是我的错。”

  “从今天起,我给您连做一星期的菜。”

  “就算我不在您这儿,也会做好让人送来。”

  何雨柱拍着胸脯保证。

  “真的?”老前辈眼睛一亮。

  “那还能有假?我何雨柱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

  何雨柱故意板起脸。

  “那就好!”

  “我是真想你的手艺啊!”

  老前辈高兴地直拍手。

  “嗨,这老前辈现在跟变了个人似的。”

  “简直像个孩子。”

  何雨柱在心里嘀咕。

  见老前辈确实累了,何雨柱也没再多聊,嘱咐几句就转身去厨房做饭了。

  411棒梗出来了

  此时,京城郊区第二劳教所的大门外,秦淮茹与贾张氏正焦急地向里面张望。

  自从贾张氏嫁给胡同口四合院的瞎子后,便很少与秦淮茹来往。

  她不敢回四合院,怕被老邻居们嘲笑:瘸了腿,遭人嫌弃,无儿无女,孙子进了劳教所,孙女也不认她。

  两年前,贾张氏的丈夫瞎子病逝,只给她留下一间十来平米的小屋。

  如今她靠抚恤金和做鞋去黑市卖,勉强维生。

  其实秦淮茹也时常接济她,否则贾张氏难以活下去。

  如今的贾张氏对秦淮茹已不像从前做婆婆时那样,别说大声斥骂,连一句重话都不敢说。

  这天是棒梗出狱的日子,两人在劳教所门口等候多时。

  已过正午,烈日灼人,贾张氏有些发晕。

  “您还好吗?要不先回去歇歇?”秦淮茹担心地问。

  贾张氏摇了摇头。

  突然,劳教所大门打开,一个提着灰色布包的寸头青年慢慢走了出来。

  他抬手遮挡刺眼的阳光,神情颓然。

  “棒梗!是你吗?棒梗!”贾张氏喊了两声,却不敢上前——眼前的青年已与记忆中十岁出头的孩子大不相同。

  如今他十六七岁,个子不高,面色苍白。

  青年闻声抬头,看见贾张氏和秦淮茹。

  他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别过头去。

  贾张氏确认这就是棒梗,一瘸一拐地上前抱住他,放声痛哭:“棒梗,我的好孙子,你可算出来了!”

  棒梗脸上掠过厌恶,但还是开口:“奶奶?您的腿……”

  贾张氏听他喊奶奶,哭得更凶:“腿摔断了……这些年我过得好苦啊!”

  棒梗始终面无表情。

  “走吧棒梗,回家。”秦淮茹犹豫良久,走上前说。

  “您不是不认我了吗?我不是您的孩子,还管我做什么?”棒梗语气冰冷,带着怨恨,却也藏着一丝思念。

  五年的劳教生活让棒梗变了样。

  常年劳动使他身体结实,只是精神不振,不像个年轻人。

  “棒梗,我是你妈。

  是我生了你,这一点永远不会变。”秦淮茹红着眼眶,强忍泪水。

  “呵呵。”

  “这五年里你们来看过我几回?”

  棒梗反倒先质问起来。

  其实贾张氏和秦淮茹多次想来探望他,

  只是棒梗自己拒绝见面。

  “我的事以后不用你们管!”

  “我跟你们再没关系!”

  “我自己一个人过!”

  棒梗语气强硬,朝秦淮茹吼了几句,

  转身就走。

  贾张氏怎么喊也喊不住。

  见棒梗头也不回地走远,贾张氏急得不行。

  她想追上去,可腿脚不便,

  没追几步,棒梗已经消失在视线里。

  “淮茹,这可怎么办啊?”贾张氏手足无措。

  秦淮茹表面显得很平静。

  这些年来她磨炼了心性,不再像从前那样遇事就哭。

  如今贾家已没人可依靠,

  再哭、再装可怜也没人理会。

  “您放心,棒梗只是闹小孩子脾气。”

  “我们回四合院等他吧,等他想通了自然会回来。”

  秦淮茹安慰贾张氏。

  她心里清楚,棒梗年纪还轻,又刚从劳教所出来,

  长期不与外界接触,

  根本没法自己养活自己。

  等他饿了,自然会回四合院。

  到时候再好好劝说他。

  这几年,秦淮茹每次想起棒梗,

  都为自己过去的纵容感到自责。

  她觉得棒梗变成这样,和她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因此她下定决心,

  等棒梗出来以后要对他严格管教,

  不能再心软。

  要知道棒梗快成年了,

  再犯大错,就不是进劳教所那么简单了。

  棒梗一口气从劳教所大门跑出来。

  他不认识路,只知道这里是京城郊区。

  只好一路走一路问,

  花了些时间才走回京城。

  五年里他一直在劳教所,从未出来过。

  外界的日新月异让他感到恍惚。

  五年前,街上还没有这么多自行车,

  汽车也少见。

  如今人们的穿着也变了样,

  路边还立着各种大型广告牌。

  “这是雨水姐?”

  棒梗惊讶地望着广告牌上何雨水的巨幅海报,

  上面是她喝着一瓶绿色饮料的画面。

  “一切都变了。”

  棒梗怅然若失,呆呆地在广告牌前站了半天。

  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

  从早上到现在,他没吃过一口饭,没喝过一口水,

  走了这么远的路,又饿又渴。

  这时他有点后悔了:

  要是刚才没那么倔,跟着秦淮茹和贾张氏回家,

  现在早该吃上热饭菜了。

  但后悔也来不及。

  “得找点吃的。”

  棒梗搓搓手,四下张望。

  他身无分文,

  但有一项“本领”——偷。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五年劳教并没有改掉他偷鸡摸狗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