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

  “社长,罗记者是京城早报的大记者,经常报道国内外要闻,在这一行很有名气。”

  “这位是周记者,来自东城晚报。”

  娄晓娥逐一介绍在场的记者。

  他们分别来自京城几家主要报社,何雨柱虽不熟悉,但也略有印象。

  “久仰久仰……”

  何雨柱与他们寒暄几句。

  “何社长,我们京城早报想对您做一次专访,”

  “不知您现在是否有空?”

  罗记者的气场明显压过其他记者,

  他一开口,旁人便不作声。

  何雨柱瞥见其他记者嘴唇微动,欲言又止,

  看来是不敢得罪这位罗记者。

  “看来这人有点来头。”

  何雨柱笑了笑,回答:“没问题,现在就可以开始。”

  “各位也一起来吧,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他不想多费时间,干脆在办公室开个问答会。

  罗记者眉头微皱。

  他本想单独采访何雨柱,

  为京城早报拿下独家新闻。

  以往只要他出面,其他记者都会退让。

  但何雨柱这么一说,他也不便反对。

  更何况,《飞》杂志销量已破百万,

  他们京城早报花了十多年才达到的成就,

  何雨柱的非专业团队三天就做到了。

  罗记者心知,这本杂志将来必在京城,乃至全国出版界占有一席之地。

  何雨柱年纪轻轻就当上社长,定有非凡之处,

  还是别得罪为好。

  于是,罗记者第一个提问。

  罗记者向何雨柱提问:“何社长,您是否预料到《飞》这本科幻杂志一经推出便能在京城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何雨柱神态自若地答道:“算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罗记者追问:“能否详细说说?”

  何雨柱解释道:“意料之外,是因为科幻题材在国内的读者群体相对有限,我们作为先行者,开创了国内科幻杂志的先河。

  创刊号能够迅速售出一百万册,说实话,确实出乎我的预料。”

  “不过这一切又合乎情理,因为《飞》创刊号的质量完全对得起这个销量。

  我个人认为,它在同类杂志中堪称世界顶尖,没有之一。”

  何雨柱语气坚定,充满自信。

  在场的记者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他们都读过《飞》创刊号,无不被其高质量所震撼。

  这些记者大多文化素养较高,接触过不少国内外报刊杂志,而《飞》创刊号的质量确实令他们大开眼界。

  因此,何雨柱的自信并非没有依据。

  “年纪轻轻,气场却如此强大!”罗记者与其他记者心中不约而同地感叹。

  何雨柱虽然年轻,却已展现出业界领袖的风范。

  随后,周记者——一位三十多岁的女记者——提问道:“何社长,我了解到您之前曾是轧钢厂的食堂炊事员。

  请问您是如何通过自学,在如此年轻的年纪创作出那么多令人惊叹的科幻作品的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何雨柱微微一笑,反问道:“你们想知道我为何能写出这么多优秀作品吗?其实原因很简单。”

  他故意停顿片刻,记者们纷纷屏息凝神,连一旁的娄晓娥和正在工作的冉秋叶也不由自主地放轻了呼吸。

  “这靠的是天赋。”何雨柱缓缓说道,“这种天赋,是你们学不来的。

  说实话,我这个人除了这点天赋,其他方面实在乏善可陈。”

  这番话让在场众人一时语塞,内心颇为无奈。

  084 打不过就加入(第2更)

  罗记者听得目瞪口呆。

  他平时采访的行业大佬们说话都十分谨慎、讲究分寸,而何雨柱的风格却让他内心受到不小的冲击。

  然而转念一想,何雨柱的言论恰恰是新闻的绝佳爆点。

  如果《京城晚报》今晚的头版头条标题是“《飞》创刊号破百万,何雨柱:我除了天赋一无所有”,必将引发广泛讨论。

  尽管这个时代的记者仍拿固定工资,报纸销量与个人收入无关,但行业内的能力仍是硬通货。

  罗记者之所以比其他同行更有资历和声望,正是因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制造话题的能力。

  “咳…咳…”罗记者清了清嗓子,试图缓和现场气氛,随后继续提问:“何社长,请问您对《飞》的下一步发展有何具体规划?这本杂志将会是月刊还是周刊呢?”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当时,大多数杂志都是月刊,因为市场有限,读者群体相对较小。

  月刊的出版压力也远小于周刊。

  通常的杂志社无法应对周刊的高强度运作。

  唯有那些不计较销量、并有集体支持的杂志才能发行周刊。

  何雨柱既不愿走周刊路线,因为杂志社人手不够;

  也不愿选择月刊,毕竟科幻世界《飞》的销量已足以支持周刊市场。

  最终,何雨柱决定采用半月刊的形式。

  “都不对。”

  “我们科幻世界《飞》是半月刊,下一期将在一周后推出。”

  何雨柱的话让在场记者们一时愣住。

  半月刊?

  这又是一个创新之举。

  “此外,下期科幻世界《飞》将举行一次征文大赛。”

  何雨柱向记者们复述了之前向于海棠解释过的内容。

  记者们听得目瞪口呆。

  何雨柱实在太擅长制造新意了。

  他们在出版行业多年,从未听说过征文大赛这种形式。

  而且何雨柱的设想是全国范围的征文大赛,这无疑又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罗记者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内容太多,几乎忙不过来。

  其他记者也是如此。

  大家都觉得此行收获颇丰。

  何雨柱则将这些报刊视为征文大赛的宣传渠道之一。

  借助这些报刊的报道,加上科幻世界《飞》自身的广告,

  何雨柱的目标是让京城的每个人都知晓科幻世界《飞》即将举办征文大赛。

  哪怕原本不知道这本杂志的人,也能通过征文大赛了解到它。

  此时,全国电视机年产量不足千台,

  就连效益极佳的第三轧钢厂也没有一台电视。

  电视台更是稀少。

  若历史不被改变,新闻联播还要等二十多年才会出现。

  即便有电视,也几乎无节目可看。

  正因为电视行业尚不发达,

  否则何雨柱真想在这个时代打造一个类似“脑白金”的广告。

  广告词他都已经想好了:

  【想成为科幻大师吗?】

  【想受到万人敬仰吗?】

  【想参与华夏崛起的事业吗?】

  【快来参加科幻世界征文大赛吧!】

  【无需一分钱,无需一张票,只需一支笔,你就能改变世界!】

  可惜,何雨柱心中感叹,创办杂志只是他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必须加快进度了。

  要知道,此时华夏的邻国霓虹国,电视年产量已达千万级别,差距之大难以想象。

  “大致情况就是这样。”

  “你们可以按照我给的标语写,也可以自由发挥。”

  何雨柱废物利用,将广告语都告诉了罗记者等人。

  罗记者等人张大了嘴,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笔给你,相机给你,你来当记者好了。”

  “就你这宣传水平,完全碾压我们啊!”

  “难道这才是真正的出版业大佬?”

  “给大佬敬茶!”

  何雨柱不解地看着沉默的众记者。

  “同志们,你们没有问题了吗?”

  “如果我哪里说得不好,请帮忙润色一下。”

  何雨柱谦虚地说。

  “我……”罗记者突然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对了。”何雨柱还不忘补充一句,“你们对报社的工资满意吗?”

  “我这儿正缺人手呢!”

  “你们也知道,我们轧钢厂杂志社急需人才。”

  “要不要加入我们?”

  “想想看,虽然你们的报刊和我们类型不同,但我们轧钢厂杂志社也可以办报纸啊。”

  “如果我们办报纸,很可能比你们卖得更好。”

  何雨柱的话让众人心中一沉,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就算你是大佬,说话也不能这么冲。”

  “MD,你讲话也太伤人了!”

  记者们内心纷纷嘀咕。

  “别着急。”

  “我教你们一个妙招。”

  虽然已经被何雨柱耍了好几次,但记者们还是忍不住好奇。

  “什么办法?”大家真的想知道。

  “打不过就加入啊!”

  “来我们杂志社,待遇可以谈,还有额外福利。”何雨柱循循善诱。

  罗记者等人互相看了看。

  这人说话虽然难听,却又挺有道理,让人无法反驳。

  “何社长,您这话有点资本主义味道,这样可不太好。”罗记者嘴上拒绝着,

  心里其实已经动摇了。

  在京城晚报,他是首席记者,

  但那又怎样?

  领导不重视,工资到顶多年没涨,只是一级待遇。

  “哦对,要谨言慎行。”何雨柱点点头,

  接着一句话差点又让罗记者吐血:

  “那你什么时候来我们这儿上班?”

  就在何雨柱与几位记者谈笑之时,一位气场强大的国字脸中年人迈着大步走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