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哥哥想她想的紧呐!-《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

  这两人谈情说爱,怎么还需要她来当传话小厮?

  严初一脸纳闷,看向苏衔月的眼神里不禁带上了几分“同情”,语气夸张:

  “欢竹没跟哥哥讲吗?她这两日随镇远将军入军营历练去啦,说是要七日才能回呢。”

  说完,还故意歪了歪头,摆出一副极其欠揍的模样,拉长了语调:

  “不会吧不会吧——她可是特意派人来跟妹妹我知会了一声呢~”

  苏衔月听后并无过多反应,只微微一笑,手腕一翻。

  那柄冰冷的银扇不知何时已从袖中滑出,“啪”地一下毫不客气地敲在了某个正幸灾乐祸的家伙脑门上。

  “哥哥知道。”

  他语气悠然,仿佛刚才动手的不是他,

  “哥哥有什么不知道的。”

  “啊!痛!”

  严初吃痛,立刻捂住被敲红的额头,眼泪都快飙出来了。

  破扇子!破扇子!早晚给你撅了!

  “好好好,你都知道,你什么都知道!”

  严初忙不迭地应着,在苏衔月那柄银扇再次落下之前,敏捷地跳开,飞快地撂下一句:

  “等欢竹回来,我一定告诉她——哥哥想她想的紧呐!”

  话音未落,人已经一溜烟地窜出了包厢,只留下一串嘚瑟的笑声和逐渐远去的脚步声。

  苏衔月举着银扇的手顿在半空,看着那瞬间空荡荡的门口。

  先是气结,随即又忍不住低笑出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位林大小姐……撩拨了他两天,就把他晾在一旁不管了?

  严初从天香阁溜出来时,天色尚早。

  她难得有这样悠闲逛街的机会,便也不急着回府。

  索性就在这朱雀大街上慢悠悠地晃荡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能买回去。

  街道两旁叫卖声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小摊看得她眼花缭乱。

  只觉得每一样都新奇有趣,恨不得全都搬回去。

  奈何摸了摸干瘪的钱袋,也只能过过眼瘾,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哪样最划算。

  她正一路走走停停,前方忽然涌起一阵人潮。

  人们挤挤攘攘,伸长了脖子朝里望着,似乎发生了什么热闹。

  严初眼睛一眯,也跟着凑了上去,有热闹不看,不是她的作风。

  被人群围在中间的,是一长排临时搭起的摊子。

  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大木桶,旁边还排着不短的队伍。

  看这架势,像是在施粥?

  严初顺手拉住身旁一位衣衫褴褛、像是常在此处乞讨的大哥,好奇地问道:

  “大哥,请问这是在施粥么?”

  那乞丐见严初衣着光鲜,不像寻常百姓,便也客气地回答:

  “是呀姑娘。兵部尚书家的大小姐,每隔半月都会在这儿施粥布善,但凡有困难的,都能来领上一碗。”

  兵部尚书家的大小姐?

  严初觉得这称呼有些耳熟,一时却没立刻想起来。

  得到了答案,她便松开了手,那乞丐也赶忙匆匆挤进领粥的队伍里去了。

  她顺着那长长的施粥摊子往源头走去。

  远远便瞧见一道窈窕的身影正忙碌着,亲手为排队的百姓盛粥。

  那姑娘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动作利落,神情专注,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

  越走越近,那身影也越发清晰。

  严初终于想起来了——是赏花宴上那个第一个献舞、惊艳全场的女子!

  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叫张沐瑶。

  呜呜呜真是个宝藏姑娘!

  长得这么美,舞跳得那么好,心地还如此善良!

  她越看越觉得欣赏,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对方的一举一动,甚至看得有些出神。

  张沐瑶正专注着手上的动作。

  却隐约感到一道格外专注、甚至带着点灼热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下意识地抬眼循着感觉望去,一眼便看见了站在不远处、正双眼冒星星的望着自己的严初。

  是那位元安郡主。

  她印象很深。

  张沐瑶见状,轻轻放下手中的汤勺,侧身对身旁的丫鬟低语了几句。

  丫鬟立刻上前接替了她的位置,而她则轻提裙摆,步履从容地朝严初走来。

  严初也察觉到对方正走向自己。

  一时间竟有些莫名的害羞和手足无措,仿佛偷看被当场抓包了一般。

  张沐瑶很快便来到严初面前,还未等严初开口,她便盈盈一拜,礼数周全且姿态优雅:

  “沐瑶见过郡主。”

  严初连忙伸手虚扶起她,脸上有点发热,很是不好意思:

  “不用行礼不用行礼!快起来!”

  人家在这儿忙着做善事呢,自己什么忙都没帮上,反倒要劳烦对方过来行礼。

  这要是传出去,多丢人啊!

  “之前在赏花宴上见到张小姐,就觉得你好厉害!舞跳得那么美!”

  严初努力表达着自己的好感,搜肠刮肚地把能想到的夸赞之词全都搬了出来,

  “没想到今天能在这里遇到你!我听他们说,你每半个月都会来这儿施粥,人也太好了吧!”

  她实在不怎么会夸人,说完自己都觉得这些词有点苍白,但眼神里的钦佩却是实实在在的。

  张沐瑶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直白又真诚的夸奖,不由抿唇一笑:

  “郡主谬赞了,不过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怎么会只是举手之劳呢?”

  严初认认真真地反驳,眼神里满是诚恳,

  “施粥行善,既耗费时间精力,又极需耐心,可不是谁都能坚持下来的。”

  “你能做得这么好,还能半月一次从不间断,真的特别厉害!”

  她忍不住又补上了一句夸赞。

  人美心善的小仙女,不多夸几句简直天理难容!

  张沐瑶闻言,唇边笑意更深,温声道:

  “郡主也很好,敢于仗义执言,不卑不亢,令人钦佩。”

  严初愣了一下,反应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赏花宴上自己当众反驳淑妃那件事。

  顿时更不好意思了,耳根微微发烫。

  她那番举动若是翻译得直白点,大概也可以叫做——“鲁莽冲动,差点惹下大祸”。

  眼见着来领粥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也排得更长。

  严初觉得自己再待下去实在有些耽误正事,便主动开口道:

  “张小姐您先去忙吧,我就不在这儿打扰了,也该回去了。”

  “恭送郡主。”

  张沐瑶依旧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端庄与礼数仿佛从未松懈过分毫。

  她站在原地,望着那道渐渐远去、甚至还在街角蹦跳了一下显得格外轻快的背影。

  目光微凝,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