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岂可因儿女私情自毁长城?-《郡主今天保住小命了么?》

  待里间的动静渐渐平息,沈淮之也简单盥洗完毕。

  他吹熄烛火,借着朦胧的月光走进内室,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条熟悉的、裹得严严实实的“被子卷”。

  此刻正紧紧地贴在墙壁上,甚至比昨夜贴得更紧,几乎要嵌进墙缝里。

  那张宽敞的床榻,竟空出了接近全部的位置留给他。

  看来……是真气得不轻。

  沈淮之依着她躺下,能清晰地感受到身旁躯体刻意绷紧的僵硬。

  他侧过身,指尖轻轻勾了勾那团被褥的边缘,声音在夜色里放得极轻极柔:

  “郡主……睡下了么?”

  “睡了!”

  被褥里立刻传来闷声闷气的回应,带着显而易见的气恼。

  沈淮之闻言,喉间不由溢出一声低笑,

  “下官错了。”

  道歉的话语脱口而出,连他自己都微微一怔。

  曾几何时,在她的“欺压”下,“下官知错”这四个字他能说得流畅无比,却从不带半分真心。

  可没有哪一次,像今夜这般,带着些许无奈,更多的是心甘情愿的纵容。

  “哼……那便勉强原谅你吧。”

  严初一听他那含着低笑、仿佛带着一丝委屈的认错,心里的那点气顿时像被戳破的皮球,泄了个干净。

  她这人就是吃软不吃硬。

  下次不允许一个大男人这么软声软气的跟她说话了!

  容易腐败!

  气既消了,她也不再死死贴着墙壁,裹在锦被里的身子放松下来,下意识地往回一滚。

  却冷不丁撞进一个温热的怀抱里,惊得她一个激灵,又嗖地缩回了墙边。

  “沈、沈大人!你过去些嘛……给我留点地方呀……”

  即便隔着厚厚的锦被,方才那一下软玉温香的触碰,

  仍让沈淮之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身体深处泛起一阵陌生的躁动。

  他强自压下异样,不动声色地向外挪了挪。

  为她腾出足够宽敞的位置,声音依旧平稳:“躺好吧。”

  室内重新安静下来,只余窗外细微的虫鸣。

  沈淮之默默调整着呼吸,试图驱散体内那股莫名的燥热。

  他拉过锦被盖住了身体,却还是被稍重的喘息出卖了。

  “沈大人,你怎么了?”

  严初忽然听到身旁气息不对,迷迷糊糊地侧过身,带着睡意糯声问道。

  等了半晌,却没等到回应。

  沈淮之此刻正极力克制着翻涌的心绪。

  不敢听她这软糯的声音,更不敢细嗅那萦绕在鼻尖、若有似无的甜香。

  “无事。”

  他再度开口时,嗓音已染上明显的沙哑,

  “睡吧,郡主。”

  “哦,好。”

  见他不愿多说,语气也似乎并无大碍,严初便也放下心来,乖巧地应了一声。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困意如潮水般缓缓漫上。

  今日经历了太多波折,不过片刻工夫,严初便已沉入了安稳的梦乡,呼吸变得均匀而绵长。

  沈淮之静静躺着。

  直到确认身旁的人儿彻底睡熟,这才小心翼翼地侧过身,极轻极缓地将她揽入怀中。

  唯有在她浑然不觉的此刻,他才敢这般放纵自己,将白日里压抑的渴望稍稍释放。

  仅仅是拥着她温软的身子,那些翻涌的焦躁与不安便都被抚平了。

  然而,有些画面却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

  她被轩王带上马背时,两人紧贴的身影是何等刺眼;

  她在王府沐浴时,那隐约的水声可曾落入旁人耳中……

  每一个念头都像细密的针,扎得他心口闷痛。

  初初,再耐心等等。

  待他日登临足以掌控一切的高处,他定要堂堂正正地牵起她的手。

  到那时,再无人能从他身边,将她夺走分毫。

  另一边,轩王府邸的书房内。

  烛火通明,映照出裴衍幸冷峻的侧脸。

  兵部尚书张礼卫垂手立于书案前,虽姿态恭敬,眉宇间却带着一丝长辈般的忧虑与凝重。

  “殿下,”

  张礼卫率先打破沉寂,声音低沉中带着不容错辨的斥责之意,

  “今日山中之事,老臣已有耳闻。殿下竟动用黑甲卫封山搜人……此举是否过于兴师动众?”

  他辅佐轩王多年,看中的便是这位殿下素来的沉稳持重、杀伐果决,有大将之才。

  可唯独一牵扯到那位元安郡主,殿下便似理智尽失,屡屡破例。

  往日些小打闹他便睁只眼闭只眼,如今竟连黑甲卫都动了,他不得不前来敲打一二了。

  裴衍幸连眼皮都未抬一下,指尖随意摩挲着案上镇纸,语气淡漠得听不出情绪:

  “本王行事,自有分寸。张大人深夜来访,若只为说教,便可请回了。”

  张礼卫并未因这逐客令而退缩,反而上前一步,言辞恳切,语重心长:

  “殿下!老臣并非说教,实是忧心殿下!殿下如此执着于一位有夫之妇,于殿下清誉有损,更会授人以柄,于大业不利啊!”

  他观察着裴衍幸的神色,见其依旧无动于衷,心下一横,索性将话挑明:

  “殿下,大业未成,岂可因儿女私情自毁长城?”

  “殿下如今需要的,是稳固的朝堂支持,是能助殿下更进一步的姻亲之力!”

  裴衍幸终于抬起眼,眸光如淬寒冰的利刃,直直刺向张礼卫:

  王妃之位,不过是个名头,予谁都可,无非是枚棋子。”

  “但能站在本王身侧、共看江山的那个人是谁,张大人,你我心知肚明。”

  “既然如此……张大人还要执意蹚这浑水么?

  张礼卫深吸一口气,迎着他冰冷的目光,拱手道:

  殿下,老臣膝下小女沐瑶,您是见过的。”

  “她品性端淑,自幼便仰慕殿下风骨。”

  “若殿下愿意,这王妃之位便不再是冰冷的棋子,而是举案齐眉、风雨同舟的内助。

  “够了。”

  裴衍幸冷声打断,声音里淬着寒意,

  “张大人的‘好意’,本王心领了。但本王的事,还轮不到旁人来做主,更无需以婚姻为筹码。”

  他霍然起身,走到张礼卫面前,居高临下地凝视着这位权倾朝野的老臣,字字清晰:

  “本王想要的人,自会去争,去夺。本王想要的江山,亦会凭自己的能力去取。联姻?不必。张大人只需谨记本职,尽心辅佐便是。

  张礼卫看着轩王眼中不容转圜的决绝,深知再劝无益。

  只得将满腹谏言咽下,躬身行礼:

  ……老臣,告退。万望殿下……三思后行。

  退出书房,夜风一吹,张礼卫才惊觉背后已被冷汗浸湿。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灯火通明的书房,心中波澜骤起:

  轩王殿下对那元安郡主的执念,竟已深重至此!

  只怕日后,要掀起更大的风波了。

  看来往日温和劝谏已无用处,非得下一剂猛药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