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衍幸目光冷淡地扫过沈淮之,迅速切换回办公模式,绷着脸,语气公事公办,不容置疑:
“沈编修既然也得空,便随本王四处转转。顺便,将你这几日走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大致禀报一番。”
这一招,可谓是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地便将沈淮之从初初身边调开,安排得明明白白。
待打发完“碍眼”的人,裴衍幸立刻俯下身,凑到严初面前。
方才那副冷峻威严的模样瞬间冰雪消融,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前后态度判若两人:
“初初要一起吗?”
严初一听说要跟着他们去“工作视察”,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拒绝:
“不了不了!你们忙正事要紧,我、我去别处逛逛就好~”
话音未落,她就想脚底抹油开溜。
生怕慢了一步就被抓去当“旁听生”。
“等等——”
人还没迈出去两步,手腕就被一只温热的大手轻轻攥住。
裴衍幸在触及她肌肤的一刹那,眉头就忍不住蹙了起来——触手一片微凉。
他就知道,这小家伙肯定穿得单薄,这手腕凉得像浸了井水。
他连头都没回,只朝着后方稍一抬手,
一名紧随其后的侍从便立刻会意,恭敬地递上一件雪白厚实、滚着柔软兔毛边的斗篷。
“今日公务繁杂,怕是要忙到傍晚。”
他一边低声解释,一边动作轻柔用斗篷将严初裹了个严严实实,还细心地将前面的系带打了个漂亮的结,
“等晚上回去,再好好陪初初,嗯?”
本就娇俏灵动的人儿,被这毛茸茸、暖烘烘的雪白斗篷一包裹,衬得小脸愈发莹润。
整个人明媚得就像一块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糯米糕,白白软软,让人看着就心头发软,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裴衍幸喉结微动,心底恰好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只得急急地挪开视线,强迫自己转身,压下那点旖旎念头,恢复了清冷的语调:
“沈编修,走吧。”
“是,殿下。”
沈淮之躬身应道。
他如何看不出这位殿下方才那一系列动作里蕴含的、近乎幼稚的宣示主权意味?
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意味难明。
某糯米糕对此浑然不觉,她只觉得身上暖呼呼的,心里也甜丝丝的。
她乐呵呵地拢了拢温暖的斗篷,领着小望舒和黑风,又元气满满地朝着西市的方向,开始了新一轮的“扫货”征程。
松远县胡商坊的青石板路上,两道修长身影在熙攘人流中格外显眼。
裴衍幸负手走在前面,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即使刻意收敛,周身仍萦绕着不容忽视的威压。
沈淮之落后半步,声音不高不低,清晰地汇报着连日来查访的结果。
“松远县确实商贸繁荣,远超周边州县。城内大小商户约四百余家,其中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三大支柱。每日进出城货物车辆超过百辆,光是城门税一项,每日就能为县衙带来近百两白银收入。”
“主要商户有哪些?”
裴衍幸在一家茶摊前停下,随手拿起一包茶叶细看。
沈淮之如数家珍:
“规模最大的是永昌号,经营丝绸和茶叶,在城中有三家铺面。其次是德盛昌,主营瓷器。”
这时,两人路过一个卖竹编工艺品的小摊,裴衍幸拿起一个精巧的竹篮看了看:
“这些小本生意呢?”
“这些小商户日子要艰难些。”
沈淮之实话实说,
“原料采购价高,成品卖价却上不去。加上铺面租金连年上涨,利润很薄。”
“此地的症结,在于小商小贩。”
裴衍幸目光扫过街边那些忙碌却难掩局促的小摊,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家独大,垄断行市,各个州县大抵皆是如此顽疾。唯有将这些零散商户的经济活力真正拉动起来,让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整个县城的商业才能真正盘活,更上一层楼。”
沈淮之微微颔首,对此深表赞同:
“下官连日走访,所见略同。大商户根基深厚却固步自封,小商贩虽生机勃勃却势单力薄,如何为后者破局,乃是新政关键。”
两位在朝堂上时常意见相左的臣子,此刻在松远县的市井之间,竟意外地达成了共识。
他们又接连走访了几家经营各异的小商铺,细致询问营生状况。
待到将基本情况摸得七七八八,夜色也已悄然浸染了天幕,星辰渐次亮起。
一直小心翼翼跟随在侧、适时补充本地信息的赵知县,见天色已晚,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请示:
“王爷,沈大人,府上已备下薄宴,为王爷接风洗尘。夜色已深,还望殿下与沈大人赏脸,移步回府用膳,莫要饿坏了身子。”
他言辞恳切,生怕有丝毫怠慢。
裴衍幸看了眼渐暗的天色,这次倒未推辞:
“也好,那就回府吧。”
他心下惦记着那个贪玩的小家伙,不知她回来了没有。
而另一边,严初主仆三人在西市可谓是战果辉煌。
她们从街头粗略地扫荡到街尾,直买到黑风双手提满、怀中抱满,再也腾不出半点空位,
连小望舒和自己手里都拎满了大包小包,三人这才心满意足,
踏着渐浓的暮色,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知县府。
严初怀里抱着、手里拎着满满的“战利品”,刚哼着小曲儿走回自己的寝居门口,
一个穿着丫鬟服饰、模样伶俐的小丫头就笑吟吟地迎了上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参见郡主!老爷和夫人已经备好了晚膳,吩咐奴婢在此等候,郡主回来便可直接去用膳了。”
“好呀好呀!”
严初心情正好,答得格外欢快,
“我把这些东西放下就去!”
“奴婢帮您拿些吧!”
小丫头很是热络主动,说着就上前,手脚麻利地从严初怀里接过了大半的东西,动作自然又勤快。
“啊……好,谢谢你呀~”
怀里骤然一轻,严初连忙道谢,对这突如其来的帮助有些受宠若惊。
“沈编修既然也得空,便随本王四处转转。顺便,将你这几日走访所了解到的情况,大致禀报一番。”
这一招,可谓是不动声色,轻而易举地便将沈淮之从初初身边调开,安排得明明白白。
待打发完“碍眼”的人,裴衍幸立刻俯下身,凑到严初面前。
方才那副冷峻威严的模样瞬间冰雪消融,声音放得极轻极柔,前后态度判若两人:
“初初要一起吗?”
严初一听说要跟着他们去“工作视察”,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拒绝:
“不了不了!你们忙正事要紧,我、我去别处逛逛就好~”
话音未落,她就想脚底抹油开溜。
生怕慢了一步就被抓去当“旁听生”。
“等等——”
人还没迈出去两步,手腕就被一只温热的大手轻轻攥住。
裴衍幸在触及她肌肤的一刹那,眉头就忍不住蹙了起来——触手一片微凉。
他就知道,这小家伙肯定穿得单薄,这手腕凉得像浸了井水。
他连头都没回,只朝着后方稍一抬手,
一名紧随其后的侍从便立刻会意,恭敬地递上一件雪白厚实、滚着柔软兔毛边的斗篷。
“今日公务繁杂,怕是要忙到傍晚。”
他一边低声解释,一边动作轻柔用斗篷将严初裹了个严严实实,还细心地将前面的系带打了个漂亮的结,
“等晚上回去,再好好陪初初,嗯?”
本就娇俏灵动的人儿,被这毛茸茸、暖烘烘的雪白斗篷一包裹,衬得小脸愈发莹润。
整个人明媚得就像一块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糯米糕,白白软软,让人看着就心头发软,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裴衍幸喉结微动,心底恰好就冒出了这个念头。
只得急急地挪开视线,强迫自己转身,压下那点旖旎念头,恢复了清冷的语调:
“沈编修,走吧。”
“是,殿下。”
沈淮之躬身应道。
他如何看不出这位殿下方才那一系列动作里蕴含的、近乎幼稚的宣示主权意味?
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意味难明。
某糯米糕对此浑然不觉,她只觉得身上暖呼呼的,心里也甜丝丝的。
她乐呵呵地拢了拢温暖的斗篷,领着小望舒和黑风,又元气满满地朝着西市的方向,开始了新一轮的“扫货”征程。
松远县胡商坊的青石板路上,两道修长身影在熙攘人流中格外显眼。
裴衍幸负手走在前面,玄色常服衬得他身形挺拔如松,即使刻意收敛,周身仍萦绕着不容忽视的威压。
沈淮之落后半步,声音不高不低,清晰地汇报着连日来查访的结果。
“松远县确实商贸繁荣,远超周边州县。城内大小商户约四百余家,其中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三大支柱。每日进出城货物车辆超过百辆,光是城门税一项,每日就能为县衙带来近百两白银收入。”
“主要商户有哪些?”
裴衍幸在一家茶摊前停下,随手拿起一包茶叶细看。
沈淮之如数家珍:
“规模最大的是永昌号,经营丝绸和茶叶,在城中有三家铺面。其次是德盛昌,主营瓷器。”
这时,两人路过一个卖竹编工艺品的小摊,裴衍幸拿起一个精巧的竹篮看了看:
“这些小本生意呢?”
“这些小商户日子要艰难些。”
沈淮之实话实说,
“原料采购价高,成品卖价却上不去。加上铺面租金连年上涨,利润很薄。”
“此地的症结,在于小商小贩。”
裴衍幸目光扫过街边那些忙碌却难掩局促的小摊,一针见血地指出,
“一家独大,垄断行市,各个州县大抵皆是如此顽疾。唯有将这些零散商户的经济活力真正拉动起来,让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整个县城的商业才能真正盘活,更上一层楼。”
沈淮之微微颔首,对此深表赞同:
“下官连日走访,所见略同。大商户根基深厚却固步自封,小商贩虽生机勃勃却势单力薄,如何为后者破局,乃是新政关键。”
两位在朝堂上时常意见相左的臣子,此刻在松远县的市井之间,竟意外地达成了共识。
他们又接连走访了几家经营各异的小商铺,细致询问营生状况。
待到将基本情况摸得七七八八,夜色也已悄然浸染了天幕,星辰渐次亮起。
一直小心翼翼跟随在侧、适时补充本地信息的赵知县,见天色已晚,赶忙上前一步,躬身请示:
“王爷,沈大人,府上已备下薄宴,为王爷接风洗尘。夜色已深,还望殿下与沈大人赏脸,移步回府用膳,莫要饿坏了身子。”
他言辞恳切,生怕有丝毫怠慢。
裴衍幸看了眼渐暗的天色,这次倒未推辞:
“也好,那就回府吧。”
他心下惦记着那个贪玩的小家伙,不知她回来了没有。
而另一边,严初主仆三人在西市可谓是战果辉煌。
她们从街头粗略地扫荡到街尾,直买到黑风双手提满、怀中抱满,再也腾不出半点空位,
连小望舒和自己手里都拎满了大包小包,三人这才心满意足,
踏着渐浓的暮色,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地回到了知县府。
严初怀里抱着、手里拎着满满的“战利品”,刚哼着小曲儿走回自己的寝居门口,
一个穿着丫鬟服饰、模样伶俐的小丫头就笑吟吟地迎了上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参见郡主!老爷和夫人已经备好了晚膳,吩咐奴婢在此等候,郡主回来便可直接去用膳了。”
“好呀好呀!”
严初心情正好,答得格外欢快,
“我把这些东西放下就去!”
“奴婢帮您拿些吧!”
小丫头很是热络主动,说着就上前,手脚麻利地从严初怀里接过了大半的东西,动作自然又勤快。
“啊……好,谢谢你呀~”
怀里骤然一轻,严初连忙道谢,对这突如其来的帮助有些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