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府内,属于轩王殿下的院落书房依旧灯火通明,将室内映照得恍如白昼。
沈淮之端坐在书桌旁的红木扶手椅上。
已然将这几日走访市集、探查民情所获的细枝末节,条理清晰、事无巨细地禀报给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裴衍幸。
待正事汇报完毕,他忽然想起今日在香饮摊前,严初那番看似随意却切中要害的言论,略一沉吟,还是提了出来:
“殿下,关于如何有效拉动小商小贩的经济活力,今日郡主倒是提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想法。”
“此想法与下官之前的构思不谋而合,甚至……比下官的设想更为大胆,也更具前瞻性。”
他措辞谨慎,却也不吝赞赏,
“不妨,待何时得空,邀郡主一同坐下细细商议,或可据此拟定一个更具体的试行方针。”
裴衍幸原本翻动着案卷资料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抬起眼,目光深沉地掠过沈淮之,并未立刻表态,转而将话题拉回紧迫的实务上:
“未尝不可。当下首要之事,是抓紧时间去会一会那永昌号的大东家。你去约个时间,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两年的期限,听起来漫长。
但执掌新政,从构思方案、制定详策到实践落地、见到成效,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细细算来,这两年实则极为仓促,容不得半分懈怠。
“是,殿下。下官明白。”
沈淮之躬身应道,“下官明日一早便去安排接洽事宜。”
他见裴衍幸暂无其他指示,便顺势起身,
“若无其他要事,下官便先行告退了。”
“沈淮之——”
裴衍幸低沉的声音忽然在寂静的书房内响起,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他抬眸,深邃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眼前这个身份复杂的男人身上——
既是朝堂上难以掌控的政敌,亦是情感上令他介怀的对手。
“本王知道,”
他语气平稳,却带着洞悉一切的穿透力,
“你的才干,远非寻常翰林可比。这么多年,你甘于在翰林院那清水衙门藏锋敛锷,如今却又在考核之上一鸣惊人。”
这般苦心经营,步步为营……想必,都是为了我那好弟弟,裴衍年吧。”
这话已然挑明。
两个本应处于完全不同阵营、甚至针锋相对的人,此刻却为了松远县的新政,
深夜共处一室,商讨国事,倒也颇有几分命运的戏谑与趣味。
“殿下明察秋毫,凡事自然瞒不过您。”
沈淮之神色不变,语气不卑不亢。
他既然决定走出那一步,便早已料到会有今日,也从不畏惧被人看穿真实目的。
“殿下既已知晓,又打算如何处置下官?”
他坦然迎向那道审视的目光,静待对方的裁决。
出乎意料地,裴衍幸并未动怒,反而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轻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处置?”
他缓缓重复着这两个字,随即摇了摇头,
“本王不会处置你。恰恰相反,这两年,本王期待与你一同在这松远县,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政绩。”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与挑战:“所以,沈淮之,拿出你全部的本事来,让本王好好看看。”
沈淮之闻言,眼底几不可察地掠过一丝讶异。
他原以为,轩王殿下将他调来这新政试点的核心之地,是为了将他置于进退维谷的困境,伺机打压。
却未曾想,得到的竟是这般回应。
他收敛心神,微微躬身:
“殿下胸襟,下官感佩。”
“下去吧。”
裴衍幸不再多言,拂了拂手,目光重新落回案卷之上,
“明日,先把那永昌号给本王啃下来。”
“是。下官告退。”
沈淮之不再多言,行礼后转身退出了书房,只留裴衍幸一人望着窗外的夜色沉吟。
所有人都以为,他将沈淮之指派到这松远县,是出于私心,是为了将他从初初身边调开。
实则不然。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沈淮之的价值。
此人能深藏在裴衍年身后,精准地提出“重商新政”此等关乎国策的大计。
其政治嗅觉何其敏锐,其眼光格局何其深远。
这项新政若能成功推行,于国于民,将是何等巨大的裨益。
他深知,如此复杂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革新,放眼朝堂,唯有沈淮之有能力办成。
并且能办得漂亮,办得彻底。
于公,为国选材,人尽其用,他必须指派沈淮之。
于私,他同样需要这柄最锋利的剑,为他劈开前路的荆棘。
松远县,必须变天。
而他裴衍幸,也需要凭借这份足以震动朝野的赫赫政绩。
去为他与初初,拼杀出一个无人可以置喙、可以阻拦的,光明正大的未来。
严初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直到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明晃晃地照在眼皮上。
她才迷迷瞪瞪、不情不愿地掀开一条眼缝。
大脑像是被糊了一层厚厚的浆糊,整个人陷在柔软的被褥里,骨头缝里都透着懒洋洋的劲儿。
要是没人打扰,她怕是能直接无缝衔接到明天早上的回笼觉。
为了防止自己彻底睡死过去,她凭着强大的意志力,硬是把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拔”了出来。
像个游魂似的飘去洗漱,又慢吞吞地换好衣裳。
目光触及桌上那碗早已放至温热的药汤,她认命地端起来,深吸一口气,“咕咚咕咚”几口灌了下去。
熟悉的苦涩味让她瞬间清醒了大半,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要不是府医的药一直这么兢兢业业地喝着,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什么‘睡美人’的诅咒,一觉下去就再也醒不来了……
严初瘫坐在桌前的圆凳上,对着空气发了好一会儿的呆,眼神放空,仿佛在重启系统。
过了半晌,那点子属于活人的精气神才慢悠悠地归了位。
从当值丫鬟口中得知,殿下和沈淮之一大早就出门办事,赵知县也去了县衙上职。
偌大的知县府邸,没了那几个气场强大的男人,一时之间竟显得有些过分安静和冷清。
严初无聊地趴在石桌上,看着蚂蚁搬运糕饼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渗出两滴困倦的泪花。
正琢磨着是时候召唤黑风,让他再开发点县城里的新鲜乐子时,
院子外忽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熟悉的、咋咋呼呼的声响------
沈淮之端坐在书桌旁的红木扶手椅上。
已然将这几日走访市集、探查民情所获的细枝末节,条理清晰、事无巨细地禀报给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裴衍幸。
待正事汇报完毕,他忽然想起今日在香饮摊前,严初那番看似随意却切中要害的言论,略一沉吟,还是提了出来:
“殿下,关于如何有效拉动小商小贩的经济活力,今日郡主倒是提了一个颇为新颖的想法。”
“此想法与下官之前的构思不谋而合,甚至……比下官的设想更为大胆,也更具前瞻性。”
他措辞谨慎,却也不吝赞赏,
“不妨,待何时得空,邀郡主一同坐下细细商议,或可据此拟定一个更具体的试行方针。”
裴衍幸原本翻动着案卷资料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抬起眼,目光深沉地掠过沈淮之,并未立刻表态,转而将话题拉回紧迫的实务上:
“未尝不可。当下首要之事,是抓紧时间去会一会那永昌号的大东家。你去约个时间,我们的时间……并不多。”
两年的期限,听起来漫长。
但执掌新政,从构思方案、制定详策到实践落地、见到成效,每一步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细细算来,这两年实则极为仓促,容不得半分懈怠。
“是,殿下。下官明白。”
沈淮之躬身应道,“下官明日一早便去安排接洽事宜。”
他见裴衍幸暂无其他指示,便顺势起身,
“若无其他要事,下官便先行告退了。”
“沈淮之——”
裴衍幸低沉的声音忽然在寂静的书房内响起,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他抬眸,深邃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眼前这个身份复杂的男人身上——
既是朝堂上难以掌控的政敌,亦是情感上令他介怀的对手。
“本王知道,”
他语气平稳,却带着洞悉一切的穿透力,
“你的才干,远非寻常翰林可比。这么多年,你甘于在翰林院那清水衙门藏锋敛锷,如今却又在考核之上一鸣惊人。”
这般苦心经营,步步为营……想必,都是为了我那好弟弟,裴衍年吧。”
这话已然挑明。
两个本应处于完全不同阵营、甚至针锋相对的人,此刻却为了松远县的新政,
深夜共处一室,商讨国事,倒也颇有几分命运的戏谑与趣味。
“殿下明察秋毫,凡事自然瞒不过您。”
沈淮之神色不变,语气不卑不亢。
他既然决定走出那一步,便早已料到会有今日,也从不畏惧被人看穿真实目的。
“殿下既已知晓,又打算如何处置下官?”
他坦然迎向那道审视的目光,静待对方的裁决。
出乎意料地,裴衍幸并未动怒,反而唇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轻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
“处置?”
他缓缓重复着这两个字,随即摇了摇头,
“本王不会处置你。恰恰相反,这两年,本王期待与你一同在这松远县,做出一番实实在在的政绩。”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与挑战:“所以,沈淮之,拿出你全部的本事来,让本王好好看看。”
沈淮之闻言,眼底几不可察地掠过一丝讶异。
他原以为,轩王殿下将他调来这新政试点的核心之地,是为了将他置于进退维谷的困境,伺机打压。
却未曾想,得到的竟是这般回应。
他收敛心神,微微躬身:
“殿下胸襟,下官感佩。”
“下去吧。”
裴衍幸不再多言,拂了拂手,目光重新落回案卷之上,
“明日,先把那永昌号给本王啃下来。”
“是。下官告退。”
沈淮之不再多言,行礼后转身退出了书房,只留裴衍幸一人望着窗外的夜色沉吟。
所有人都以为,他将沈淮之指派到这松远县,是出于私心,是为了将他从初初身边调开。
实则不然。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沈淮之的价值。
此人能深藏在裴衍年身后,精准地提出“重商新政”此等关乎国策的大计。
其政治嗅觉何其敏锐,其眼光格局何其深远。
这项新政若能成功推行,于国于民,将是何等巨大的裨益。
他深知,如此复杂艰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革新,放眼朝堂,唯有沈淮之有能力办成。
并且能办得漂亮,办得彻底。
于公,为国选材,人尽其用,他必须指派沈淮之。
于私,他同样需要这柄最锋利的剑,为他劈开前路的荆棘。
松远县,必须变天。
而他裴衍幸,也需要凭借这份足以震动朝野的赫赫政绩。
去为他与初初,拼杀出一个无人可以置喙、可以阻拦的,光明正大的未来。
严初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直到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明晃晃地照在眼皮上。
她才迷迷瞪瞪、不情不愿地掀开一条眼缝。
大脑像是被糊了一层厚厚的浆糊,整个人陷在柔软的被褥里,骨头缝里都透着懒洋洋的劲儿。
要是没人打扰,她怕是能直接无缝衔接到明天早上的回笼觉。
为了防止自己彻底睡死过去,她凭着强大的意志力,硬是把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拔”了出来。
像个游魂似的飘去洗漱,又慢吞吞地换好衣裳。
目光触及桌上那碗早已放至温热的药汤,她认命地端起来,深吸一口气,“咕咚咕咚”几口灌了下去。
熟悉的苦涩味让她瞬间清醒了大半,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要不是府医的药一直这么兢兢业业地喝着,她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中了什么‘睡美人’的诅咒,一觉下去就再也醒不来了……
严初瘫坐在桌前的圆凳上,对着空气发了好一会儿的呆,眼神放空,仿佛在重启系统。
过了半晌,那点子属于活人的精气神才慢悠悠地归了位。
从当值丫鬟口中得知,殿下和沈淮之一大早就出门办事,赵知县也去了县衙上职。
偌大的知县府邸,没了那几个气场强大的男人,一时之间竟显得有些过分安静和冷清。
严初无聊地趴在石桌上,看着蚂蚁搬运糕饼屑,打了个大大的哈欠,眼角渗出两滴困倦的泪花。
正琢磨着是时候召唤黑风,让他再开发点县城里的新鲜乐子时,
院子外忽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熟悉的、咋咋呼呼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