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赶大集-《打造荒山,盲盒系统全是神级道具》

  一夜好梦。

  第二天夏青山的晨雾还没散,夏大柱就带着两个村民扛着工具来了。

  他们把红砖、黄泥和捆好的稻草堆在岸边的空地上。

  夏大柱拍了拍手上的灰:

  “孟姐,按照昨天定的尺寸,今天保证给你整的稳妥。”

  孟绕笑着迎上去,看着他们放线、挖坑。

  很快堆起一个土坯子。

  她在旁边看的认真,突然想起上次在村里见到夏大柱家后院的鸡群,心里一动:

  “大柱哥,你家是不是养了不少鸡鸭啊?

  等后面我这餐厅正式营业,以后鸡鸭肉能不能给我稳定供货?

  能现杀现送最好。”

  夏大柱手里的瓦刀顿了一下,眼神亮起来:

  “那可是不正好!

  现在院里还有三百多只鸡,一百来只鸭,每天能捡百多枚蛋。

  之前都得拉到镇上赶集卖,要是能给你供货,我也省的来回跑了。”

  他越说越觉得这主意不错,

  “价格你放心,我都比集市上便宜点给你。”

  “那就这么说定了,村里其他人家要是有好食材,你们也帮我留意着。”

  正说着,系统忽然弹出任务:

  “让500人知道夏青山度假村的存在;

  任务时间:1天;任务奖励:1000景区值;

  任务完成度:0%。”

  一天500人,孟绕盘算着该从哪着手。

  刚好听见夏大柱和村民聊明天去镇上赶集。

  她福至心灵:

  “大柱哥,明天赶集可以带我一个吗?

  我想去打印些传单发发,让镇上人都知道夏青山可以来旅游了。”

  夏大柱愣了一下,随即拍着大腿:

  “这主意好!

  镇上赶集人多,我再帮你喊几个人一起发,人多好办事。”

  ……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孟绕就被定好的闹钟吵醒。

  昨天她住在李婶家,院外夏大柱已经骑着电三轮车赶来。

  孟绕三下五除二洗漱完毕,就跨腿和李婶上了车。

  怕路上颠簸,夏大柱还在车都两边的座位上铺了棉花垫子。

  李婶将一篮子青菜和鹅蛋放好,“快走吧,其他人都早早去占位置了,咱们也抓紧。”

  孟绕打着呵欠随着三轮车摇晃,土路颠簸,但坐久了颇有番野趣。

  她将昨天熬夜设计出来的传单页打开,问李婶和夏大柱:

  “镇上哪里有打印店?”

  “有的。”夏大柱声音从前面传来。

  “镇小学旁边就有一家,一会儿我先把李婶送到集上,再带你去打印。”

  “那就麻烦大柱哥了。”

  到了镇上打印店,老板看过孟绕递来的设计稿。

  “印多少张?”

  “3000张。”

  哟,大活啊。

  老板麻利打印起来,正印着,隔壁水果店的刘叔来复印身份证。

  看到彩色海报上鲜红大字写着“夏青山度假村即将开业,凭传单前50名免费游览”。

  简单明了,刘叔一下就来了兴致。

  “姑娘,这夏青山是在夏青村那块吗?”

  “是啊叔。”

  孟绕递过一张传单:

  “没事儿可以带家人来玩玩啊!

  现在还没怎么开发,但风景好着呢,前50名还不要门票。”

  刘叔笑呵呵的收下了,老板问:

  “你这复印身份证是要干啥使啊。”

  “这不我姑娘吗,非说带我和她妈去趟什么十寨沟旅游。”

  刘叔语气掩不住骄傲,“要我看呐,那十寨沟和这单页上的景色也差不多。

  跑那老远的净费钱。”

  “那不也是孩子孝敬你们。”

  等孟绕抱着传单来到集上,太阳已经完全升起。

  大集上人头攒动,夏大柱找地方锁好三轮车,就熟稔带着孟绕朝里走。

  一路上孟绕也不闲着,手里的传单逢人就发。

  等见到村里人,每人分一沓,也都四散开发起来。

  人多力量大,不到十点,3000张传单就全部发完。

  为表感谢,孟绕特意去铺子买了一大兜肉包子,给每人都分了五个。

  等包子时跟摊主大娘闲聊,大娘爽利表示:

  “一会儿你留一张,我给你贴墙上,也帮着宣传宣传。”

  她还送了孟绕一杯豆浆:

  “天天听人喊旅游口号,也没见人到咱们这穷旮旯旅游。

  这下咱们附近也要有景点了,必须得帮着宣传!”

  回村的路上,任务完成的提示音在孟绕脑海中响起。

  她愉快的哼起歌,拎起手中的羊腿,对前后路上的村民招呼:

  “今天晚上,我请大家吃烧烤,都来啊!”

  ……

  傍晚的夏青山裹着层暖橙色夕阳,刚垒好的土灶还留着白日砌砖的余温。

  孟绕把提前从镇上买的羊腿、小腰、大虾串好。

  听见景区入口传来熟悉的喧闹声。

  夏大柱抓着一只刚杀好的土鸡,村长和何嫂子拎着一筐自家种的玉米,李婶竹篮装着刚烙好的鸡蛋饼。

  “村里的规矩,串门做客,哪能空着手来。”

  李婶快人快语的笑说。

  夏大柱把土鸡放在土灶边,他一向勤快,已经干起了生火的活儿。

  王大伯献宝似的给孟绕展示他怀中酒坛:

  “今天得给孟丫头尝尝这个,五年的杨梅酒,喝一口少一口喽。”

  “少喝点吧你,喝多了可没人背你回去。”

  秦婶把背篓里清洗干净的蔬菜拿出来,忍不住怼了老伴一句。

  “你知道啥,这杨梅酒性热、能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就配今天这烤羊腿正合适。”

  众人哈哈大笑,廖爷爷岁数最大,率先找个位置坐下:

  “孟丫头,要不要叫他们也一起来吃?”

  廖爷爷指的是远处还在施工的AI工程队,孟绕摆手:

  “不用,他们赶工期,后面还有别的项目,得抓紧。”

  “可够拼的。”李婶看着,想起了自己外出打工的女儿。

  “一会儿要不要送点东西给他们尝尝?”

  虽不知他们是否能吃,孟绕也没拒绝。

  等第一波菜肉烤好,她拿一些装在大盘里,给对方送过去。

  为首的黝黑寸头男接过,对孟绕和村民表示感谢,就转身与周围人吃了起来。

  孟绕没想到他们还真的会吃,一时有些惊奇。

  等回来,她将空盘放下,廖爷爷五岁的小孙女念念眼睛亮晶晶的把一大个布袋过来:

  “孟姐姐,给,花生,爷爷炒的,好好吃的~”

  孟绕忍不住捏一把她水嫩鼓起的小脸。

  “谢谢念念。”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奶糖。

  “拿去吃吧~”

  念念一蹦一跳的拿着奶糖跑回廖爷爷身边,剥出一颗先塞进爷爷嘴里。

  “甜甜的,好香,爷爷先吃。”

  那边羊腿架上火烤,夏大柱一边转动羊腿,一边用刷子抹上秘制酱料。

  王大伯从灶坑里掏出两根带皮烤的玉米。

  拍下碳灰,去掉外皮,一根递给念念,一根递给孟绕。

  农村吃烤玉米,都是带皮放进灶里烧。

  这样的玉米不用调料,表皮自带焦香。

  咬破后软糯的果肉裹着清甜汁水在口腔散开,没有一丝生涩。

  孟绕直呼过瘾:

  “比烧烤店那种刷酱撒糖的好吃多了!”

  聚餐的高潮在羊腿烤好时推向高潮。

  李婶调配的秘制酱料与羊腿相得益彰。

  之前的烤鸡,蔬菜都成了配角。

  香气霸道的羊腿被切成一片一片,每个人都吃的心满意足。

  杨梅酒已经见底,孟绕都喝了三杯,她望着眼前的人,感觉身体泛起一股暖意。

  掏出手机,将大家欢声笑语的画面拍下来,她打开朋友圈,发了几张图上去。

  配文是:

  这好像就是…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