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影的话音未落,突然猛地咬向舌尖。陈砚的竹杖早有防备,杖头重重顶住他的下颌,药粉顺着杖身缝隙渗进他嘴里——那是秦风刚调的“锁舌散”,能让舌头暂时僵硬。
“想咬毒自尽?晚了。”陈砚的竹杖往黑影肩上一压,“说清楚,老狼王怎么知道龙脉气在灭生剑里?”
黑影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眼里却闪过一丝疯狂:“狼王……得了幅古卷……说三百年前……皇帝用龙脉气养过灭生剑……只要集齐剑的残骸……再用中原人的血献祭……就能打开两界通道……”
“疯了!”陆老头的断剑往地上一跺,金光震得梅花瓣簌簌落下,“这老东西是想把罗刹骑兵引进中原!”他突然看向沈砚,“你爹当年说过,北疆的界碑下埋着‘镇界石’,能镇住龙脉气,难道老狼王想……”
“想毁了镇界石,让龙脉气顺着通道外泄。”沈砚的“守心剑”突然轻鸣,剑身上映出模糊的光影——那是片连绵的山脉,山脉深处有股青金色的气脉在流动,像条沉睡的巨龙,“灭生剑里的不是龙脉气,是三百年前被它吸收的生息气,与龙脉气同源,所以才会被古卷误认。”
话音刚落,被制住的黑影突然剧烈挣扎起来,黑袍下的躯体竟开始膨胀。沈砚的骨刀瞬间出鞘,银光劈向他的后心——那里鼓囊囊的,像是藏着什么硬物。
“是炸药!”陆老头拽着秦风后退,断剑在身前凝成金盾,“这是影卫的‘殉葬式’,要跟咱们同归于尽!”
“守心剑”与灭生剑同时跃起,青金色与玄铁色的光芒在半空交织成茧,将黑影裹在其中。“轰”的一声巨响,光茧剧烈震颤,却没让碎片飞出半分。等光芒散去,黑影已化为飞灰,只有枚青铜令牌落在梅树下,牌上刻着罗刹皇族的狼头徽记,还沾着半片焦黑的古卷残页。
沈砚捡起残页,上面的字迹已被火药熏黑,只看清“七月初七”“月满之时”几个字。“他要在七月初七动手,正好是下一个月圆。”他望向北疆的方向,月光在那里的云层里撕开道缝,像道不祥的预兆,“还有七日。”
“镇界石在界碑下三尺,光靠咱们几个护不住。”陈砚的竹杖指向梅树,“得通知镇北王,让他调亲卫守界碑。还有……”他看向沈砚手里的骨刀,“或许该请沈龙前辈回来。”
“不用请。”廊下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沈龙的身影在月光里渐渐清晰,骨刀的鞘身在光中泛着冷光,“我在界碑附近闻到了影卫的血腥味,就知道你们这边要出事。”他手里提着个布包,解开时露出块黑沉沉的石头,石上刻着与界碑相同的符文,“这是镇界石的碎片,我带回来让你们看看,上面的符文得用生息气和玄铁气一起激活才能起效。”
沈砚将“守心剑”与灭生剑贴在石片上,双剑的光芒顺着符文蔓延,石片突然亮起,映出完整的镇界阵图——阵图的中心,竟需要三把兵器共同镇守:“守心剑”镇生息气,灭生剑镇玄铁气,还有一把,正是沈龙的骨刀。
“难怪老狼王非要你的骨刀。”陆老头拍着大腿,“他早就算准了镇界阵缺不得这把刀!”
沈龙的骨刀轻轻碰了碰石片,银光与双剑的光芒相融,阵图上突然多出个小小的“和”字。“三百年前,陈家兄弟没能完成的事,咱们来完成。”他看向沈砚,“你守生息位,我守玄铁位,灭生剑……”
“我来带它去界碑。”陈砚突然开口,竹杖往石片上一点,杖头的剑纹与阵图相连,“我太爷爷的剑魂还在灭生剑里,他比谁都清楚该怎么镇住玄铁气。”
秦风举着药杵,眼里闪着光:“我跟陈师伯去!我新配了‘固石散’,能让镇界石更结实!”
沈砚望着梅树下的众人,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那时父亲握着聚魂玉,说“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接一代的脚印”。此刻梅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像给每个人都镀了层暖光,那些脚印仿佛就在光影里,从三百年前一直延伸到此刻。
“明日一早出发。”沈砚将镇界石碎片收好,“陆前辈,麻烦你去通知镇北王,让他在界碑外设三重防线;陈师伯,你带灭生剑先走,用竹杖的剑纹引路;秦风,你的药箱多备些‘醒神散’,防备影卫的迷药。”他看向沈龙,骨刀在月光下泛着默契的光,“前辈,咱们守最后一道关。”
沈龙的骨刀与他的“守心剑”轻轻相碰,发出清越的声响,像在盟誓。“记住,”他的声音带着北疆的风霜,却透着笃定,“镇界石镇的不是通道,是人心。只要咱们守住阵,就没人能动摇这天下的安宁。”
夜色渐深,药庐的灯却亮了整夜。陈砚在灯下修补灭生剑的剑鞘,秦风往药箱里塞着药瓶,陆老头趴在石桌上画防线图,笔尖蘸着梅花酒,画错了就用袖子擦掉。沈砚与沈龙并肩站在梅树下,双剑与骨刀的光芒在地上织成网,网住了月光,也网住了那些细碎的、关于守护的念想。
天快亮时,第一缕晨光穿过竹林,照在镇界石碎片上。沈砚突然发现,碎片的符文里,竟映出梅树的影子,影子里有陈长风的剑魂,有父亲的笑脸,还有无数个握着兵器的身影,他们的目光都朝着界碑的方向,像在说“去吧,我们在这儿等着”。
陈砚推着载着灭生剑的独轮车走出竹门时,梅树的新枝突然抽出寸许嫩芽。秦风跑过去摘了片,嫩芽上还沾着露水,在晨光里闪着光。
“你看,”他举着嫩芽跑到沈砚面前,“春天真的来了。”
沈砚的“守心剑”在鞘中轻鸣,像是在回应。他知道,前路或许有风雨,有厮杀,但只要这梅树还在,这剑与刀的光芒不灭,那些需要守护的安宁,就永远会像这嫩芽一样,在该生长的时节,破土而出。
竹门外,陈砚的竹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渐渐远去,陆老头的断剑在晨光里划出金弧,沈龙的骨刀已备在马鞍旁。沈砚握紧“守心剑”,剑穗上的苜蓿秆在风里轻轻晃动,狼牙的锋芒映着朝阳,像颗即将刺破云层的星。
界碑的方向,隐隐传来风沙的声响,那是大战前的寂静,也是新生前的序章。
“想咬毒自尽?晚了。”陈砚的竹杖往黑影肩上一压,“说清楚,老狼王怎么知道龙脉气在灭生剑里?”
黑影的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眼里却闪过一丝疯狂:“狼王……得了幅古卷……说三百年前……皇帝用龙脉气养过灭生剑……只要集齐剑的残骸……再用中原人的血献祭……就能打开两界通道……”
“疯了!”陆老头的断剑往地上一跺,金光震得梅花瓣簌簌落下,“这老东西是想把罗刹骑兵引进中原!”他突然看向沈砚,“你爹当年说过,北疆的界碑下埋着‘镇界石’,能镇住龙脉气,难道老狼王想……”
“想毁了镇界石,让龙脉气顺着通道外泄。”沈砚的“守心剑”突然轻鸣,剑身上映出模糊的光影——那是片连绵的山脉,山脉深处有股青金色的气脉在流动,像条沉睡的巨龙,“灭生剑里的不是龙脉气,是三百年前被它吸收的生息气,与龙脉气同源,所以才会被古卷误认。”
话音刚落,被制住的黑影突然剧烈挣扎起来,黑袍下的躯体竟开始膨胀。沈砚的骨刀瞬间出鞘,银光劈向他的后心——那里鼓囊囊的,像是藏着什么硬物。
“是炸药!”陆老头拽着秦风后退,断剑在身前凝成金盾,“这是影卫的‘殉葬式’,要跟咱们同归于尽!”
“守心剑”与灭生剑同时跃起,青金色与玄铁色的光芒在半空交织成茧,将黑影裹在其中。“轰”的一声巨响,光茧剧烈震颤,却没让碎片飞出半分。等光芒散去,黑影已化为飞灰,只有枚青铜令牌落在梅树下,牌上刻着罗刹皇族的狼头徽记,还沾着半片焦黑的古卷残页。
沈砚捡起残页,上面的字迹已被火药熏黑,只看清“七月初七”“月满之时”几个字。“他要在七月初七动手,正好是下一个月圆。”他望向北疆的方向,月光在那里的云层里撕开道缝,像道不祥的预兆,“还有七日。”
“镇界石在界碑下三尺,光靠咱们几个护不住。”陈砚的竹杖指向梅树,“得通知镇北王,让他调亲卫守界碑。还有……”他看向沈砚手里的骨刀,“或许该请沈龙前辈回来。”
“不用请。”廊下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沈龙的身影在月光里渐渐清晰,骨刀的鞘身在光中泛着冷光,“我在界碑附近闻到了影卫的血腥味,就知道你们这边要出事。”他手里提着个布包,解开时露出块黑沉沉的石头,石上刻着与界碑相同的符文,“这是镇界石的碎片,我带回来让你们看看,上面的符文得用生息气和玄铁气一起激活才能起效。”
沈砚将“守心剑”与灭生剑贴在石片上,双剑的光芒顺着符文蔓延,石片突然亮起,映出完整的镇界阵图——阵图的中心,竟需要三把兵器共同镇守:“守心剑”镇生息气,灭生剑镇玄铁气,还有一把,正是沈龙的骨刀。
“难怪老狼王非要你的骨刀。”陆老头拍着大腿,“他早就算准了镇界阵缺不得这把刀!”
沈龙的骨刀轻轻碰了碰石片,银光与双剑的光芒相融,阵图上突然多出个小小的“和”字。“三百年前,陈家兄弟没能完成的事,咱们来完成。”他看向沈砚,“你守生息位,我守玄铁位,灭生剑……”
“我来带它去界碑。”陈砚突然开口,竹杖往石片上一点,杖头的剑纹与阵图相连,“我太爷爷的剑魂还在灭生剑里,他比谁都清楚该怎么镇住玄铁气。”
秦风举着药杵,眼里闪着光:“我跟陈师伯去!我新配了‘固石散’,能让镇界石更结实!”
沈砚望着梅树下的众人,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那时父亲握着聚魂玉,说“守护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接一代的脚印”。此刻梅树的影子落在他们身上,像给每个人都镀了层暖光,那些脚印仿佛就在光影里,从三百年前一直延伸到此刻。
“明日一早出发。”沈砚将镇界石碎片收好,“陆前辈,麻烦你去通知镇北王,让他在界碑外设三重防线;陈师伯,你带灭生剑先走,用竹杖的剑纹引路;秦风,你的药箱多备些‘醒神散’,防备影卫的迷药。”他看向沈龙,骨刀在月光下泛着默契的光,“前辈,咱们守最后一道关。”
沈龙的骨刀与他的“守心剑”轻轻相碰,发出清越的声响,像在盟誓。“记住,”他的声音带着北疆的风霜,却透着笃定,“镇界石镇的不是通道,是人心。只要咱们守住阵,就没人能动摇这天下的安宁。”
夜色渐深,药庐的灯却亮了整夜。陈砚在灯下修补灭生剑的剑鞘,秦风往药箱里塞着药瓶,陆老头趴在石桌上画防线图,笔尖蘸着梅花酒,画错了就用袖子擦掉。沈砚与沈龙并肩站在梅树下,双剑与骨刀的光芒在地上织成网,网住了月光,也网住了那些细碎的、关于守护的念想。
天快亮时,第一缕晨光穿过竹林,照在镇界石碎片上。沈砚突然发现,碎片的符文里,竟映出梅树的影子,影子里有陈长风的剑魂,有父亲的笑脸,还有无数个握着兵器的身影,他们的目光都朝着界碑的方向,像在说“去吧,我们在这儿等着”。
陈砚推着载着灭生剑的独轮车走出竹门时,梅树的新枝突然抽出寸许嫩芽。秦风跑过去摘了片,嫩芽上还沾着露水,在晨光里闪着光。
“你看,”他举着嫩芽跑到沈砚面前,“春天真的来了。”
沈砚的“守心剑”在鞘中轻鸣,像是在回应。他知道,前路或许有风雨,有厮杀,但只要这梅树还在,这剑与刀的光芒不灭,那些需要守护的安宁,就永远会像这嫩芽一样,在该生长的时节,破土而出。
竹门外,陈砚的竹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渐渐远去,陆老头的断剑在晨光里划出金弧,沈龙的骨刀已备在马鞍旁。沈砚握紧“守心剑”,剑穗上的苜蓿秆在风里轻轻晃动,狼牙的锋芒映着朝阳,像颗即将刺破云层的星。
界碑的方向,隐隐传来风沙的声响,那是大战前的寂静,也是新生前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