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正月。
颍川郡,鲁阳县。
寒风呼啸,大雪纷纷。
远处河道堵塞,七倒八歪的尸首横亘在刘煦身旁,他拿自己肩上的狐皮大裘擦拭泵溅在脸庞的残红血污。
随着泥垢得到清理,口鼻通畅,模糊的双目逐渐从混沌中恢复,视线所及,是许多空洞绝望、僵直且扭曲的死人。
血淋淋的人头断在身侧,无首尸骨破败枯萎而又没有生息,刘煦扫扫战场,重新映照在眼前的是熟悉,脑海里翻滚着似是而非的记忆,一股难言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重新回来了!
横亘的血雾更让寒日朦胧,他却感觉自己能看得很远。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尸横遍野,密布在干冷的广袤野谷,尚未冷透的鲜血甚至冒着咕噜噜好似开水煮沸的热气,惊惧与绝望凝固在不变的脸庞上,证实着激烈的战斗才刚结束不久。
“叱!”
仅仅是落网之鱼,条件反射似的匆匆移动,但这声响在幽冥般静默的谷底显得那样突兀。
一枝羽箭破空袭来,刘煦当即被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刚回来就要挂了。
箭簇疾速从他耳旁掠过,劲风狠辣,霎时间竟有些失聪。
他回头斜乜,倒在树根下的是一个丁壮,其额头被射对穿,瞠目结舌的仓皇神情被定格,连惊吓的喊声都没来得及发出。
寒芒闪烁,利箭横亘脑袋,白的红的受到冲击而被喷出,激射的力度惊人,那怔怔的目光无神瞪视前方,箭尾的羽毛仍旧震颤不已。
“君侯!”
二十余名身着皮甲的部曲缠身围上来警卫,环视四周,弓着身子,全身紧绷地察看形势,周遭是无垠起伏的山野、麦田和溪流。
贼人身穿甲胄,喝骂声连连,手中握紧锋利的环首刀,蓦的瞬间,二三十人朝自己围将过来,刘煦前世可是在乌克兰战场、中东巴以冲突中做雇佣兵穿回来的,身手矫健,渡过最初的惊骇狼狈后,抓起钢刀,面目狰狞的迎冲上去,肌肉记忆的本能游龙凤舞,拼死力战。
黑甲耀日,在清风与雪花的飞舞下,喷射出血水,宛如幽冥之境般笼罩在嗜杀的悸动中,惨烈的断臂残肢散落沾染在白绒绒的泥地里,处处遍布血肉模糊的碎骨。
披坚执锐的魏军被刘煦等人劈砍乱杀得节节败退。
寒风与呻吟融为一体。
刘煦微微喘息,发出轻微的声响,连砍杀数人,体力确是一大考验,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险才刚刚来临。
枯萎的树梢光秃秃地摇晃,落雪融化,形成细涓的潺潺水流嘀哒坠地,尸骨砸来碰撞得冰渣碎裂。
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如何变得骁勇难挡?
起事的众人感到莫名其妙,却无言以对!
刘煦身后,亲历他长大成人,小心翼翼于许都艰难求存的刘德然,此刻瞠目结舌,神魂颠倒般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一幕。
只是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虽已头发鬓白,但好在精神仍算矍铄,想当初父亲刘元起于病榻之上,听说刘备有个嫡长子被俘沦落许都,竟以死相逼,让他散尽家财,带着僮仆从涿郡老家赶来服侍护卫。
他当时还觉得老父病糊涂了。
刘备确是人杰,父亲早年对他的资助也不算白费,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始于燕、代,方伯之任于豫、徐二州,从织履贩席之徒成长为乱世枭雄。
但他丢失徐州,接连败于袁术、吕布、曹操之手,如丧家之犬般败逃新野,亡命荆州,匍匐求取刘表之庇护,尊严尽失,在刘德然看来,已是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反倒是曹公英明神武,接连打败强敌,特别是官渡之战,力挫拥四州之地的袁绍,一统北方,霎时间声威震天,用兵如神,平定天下将指日可待。
按他的想法,汉室衰微,四方云扰,自己就该在家中举孝廉,入仕州郡,光宗耀祖,以经学传世,壮大门楣。
可执拗不过老父,只好入许都服侍当时尚在襁褓中的同宗族侄。
没想到自赤壁之战以来,短短十余年,刘备否极泰来,君临荆楚,挟巴跨蜀,复汉事业起死回生,令人大跌眼镜。
而且这小儿虽然多次眼看着就要病死、被杀,竟然屡次逢凶化吉,似有天助,在曹公的底线下疯狂试探,化险为夷,得到陈群、陈登、徐庶、袁涣等人的明里暗里的助力,被曹公收作假子。
私底下更是谋划出这等惊世骇俗、震惊天下的大局!
远处,数百名剽悍骁勇的军士簇拥着旗幡,一名嘴唇苍白,勉强站立的黑袍中年人紧皱浓眉,神色恼怒,瞭望片刻后,朝身侧几名将校责问道:“一连追了几日,贼人胆大包天,意图祸乱社稷,如何能从许都逃之夭夭至此?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再放任他们,蜀逆之子将要与荆州勾连,须即刻荡平。”
在场军将一时间言语喏喏,忧心忡忡,似有难言之隐。
“咳咳!吾知贼人挟持了大王之女,但如今贼人眼看着汇聚得越来越多,将会为患,诸位尽力杀贼便是,其余诸事吾自会向魏王面陈。”
睥睨将校,嘴角咧出嘲讽的弧度,中年人明言后果自负,不屑道。
说话的正是丞相府长史王必,魏王曹操的亲信铁杆,典兵督许中事,许都的话事人。
也只有他可以开门见山,揽下误伤乃至误杀魏王亲女的责任。
他身材中等,长髯阔口,样貌刚直。
此时穿着官服,头戴进贤冠,只是右肩微微颤抖,隐隐有血迹渗出,眼眸恨意连连,杀气滚滚,他此时强打精神,却仍气度滔天。
立于身侧的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神情肃穆,他作为王必的左膀右臂,当然清楚上官的愤怒。
严匡手下的屯田兵,此时已是王必督军许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目前朝廷大军分布重东西两线、轻中原的情况下,更显得至关重要。
真正令严匡鹤立鸡群于许下诸将校的,还是数日前发生在许都的耿纪、吉邈之乱。
京兆人金祎、九卿之一的少府耿纪等人和王必相善,彼此关系很好,没想到这些人心怀叵测,与关羽等逆贼勾结,妄图兴复汉室,竟然连同太医令吉本父子,带着家奴、门客、僮仆兴起作乱,胆大包天,意欲挟持天子攻打大魏,向南援结刘备、关羽,企图颠覆时局。
这些人掀起了滔天巨浪,险些让王必阴沟里翻船,借助严匡的屯田兵,才勉强平息战乱。
但被信任的友人背刺,感受自然非常之差,特别是王必本人还被射伤,身体几近于油尽灯枯,此时勉力支撑,已是奄奄一息,强打精神,作复仇的最后一击。
严匡向贼人看了半晌,深思熟虑后,觉得机会难得,进言道:“此贼正是刘煦,贼人虎落平阳,速令骑队将之湮灭,孙狼等人必定抱头鼠窜!”
王必听到这人名字,心中昂扬激荡,难言的快感简直令人着迷,郁闷的心情有些缓解。
眼看着汉祚将移,大魏初兴,作为曹操帐下效力多年的良吏,兢兢业业苦熬多年,被魏王曹孟德视作忠贞肱骨之臣,被他称赞为“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继而托付许昌重任,谁都知道他必将在新朝跻身开国功勋行列。
可在他摩拳擦掌,尽心于曹魏代汉的最后收尾之际,恰逢大乱,如今已是命悬一线。
但若是能追剿贼首,扫平余乱,将之作乱者全数收缴毙命,定能将功赎罪,福泽后人,子嗣也能以侯爵传世,跻身公卿之位,余荫相传,代代不衰。
我王氏要做大魏与国同休的勋贵王侯之家,此役不容有失!
眺望着沙场,伤口处传来宛若钻心般的疼痛,令他额头冒汗,什么友人,什么刘煦,恨不得将这些人杀之而后快。
将校们跃跃欲试,看出贼人已是强弩之末,立功的姿态很足,王必顿觉满意道:“甚好,刘玄德长子在此,作为背叛者,他已不是曹公假子,诸军替吾杀之。”
略微沉吟,他两向身侧一名脸色铁青的部将招了招手。
那人半步向前,侧耳倾听。
“此次,汝部骑军不容有失。”
王必警告道:“不用擒拿了,再抓来也是祸害,大王早就想杀他了,但碍于其汉室宗亲的身份,欲图招降蜀贼才留着。如今看,贼寇乃养不熟的狼,与其父一样,都是桀骜不驯之辈,尽数杀了便是……”
那黑面武将瞪大眼珠子,压低声量,急促问道:“金乡公主……”
“没有……什么公主,贼人愤恨魏王,恩将仇报,早杀了王女。我等不必手软,务必将逆贼全歼了事。”王必脸色很差了,迎着寒风,戾气很盛,叮嘱道。
“此事做好了,往事不可追,一笔勾销。”
帐下督扶必果然动容,他手握魏王留在许昌以防不测的精兵,但在贼人作乱之时表现不佳,部众溃散,逃奔南城,致使长史王必中箭。
险些酿成大祸,他的失职之罪难辞其咎。
若不是魏王大军不在,许昌空虚,不得不依仗他手下的精骑来掌控局势,王必早将他明正典刑了。
如今能将功赎罪,岂不欣然领命。
他面目狰狞,无穷的怨毒恨意涌上心头,大好前途几乎毁于一旦的何止只是王必,他是人死债消,自己还要在魏王手下讨生活呢!
杀人报仇,扭转仕途颓势的契机,在此一举!
颍川郡,鲁阳县。
寒风呼啸,大雪纷纷。
远处河道堵塞,七倒八歪的尸首横亘在刘煦身旁,他拿自己肩上的狐皮大裘擦拭泵溅在脸庞的残红血污。
随着泥垢得到清理,口鼻通畅,模糊的双目逐渐从混沌中恢复,视线所及,是许多空洞绝望、僵直且扭曲的死人。
血淋淋的人头断在身侧,无首尸骨破败枯萎而又没有生息,刘煦扫扫战场,重新映照在眼前的是熟悉,脑海里翻滚着似是而非的记忆,一股难言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重新回来了!
横亘的血雾更让寒日朦胧,他却感觉自己能看得很远。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尸横遍野,密布在干冷的广袤野谷,尚未冷透的鲜血甚至冒着咕噜噜好似开水煮沸的热气,惊惧与绝望凝固在不变的脸庞上,证实着激烈的战斗才刚结束不久。
“叱!”
仅仅是落网之鱼,条件反射似的匆匆移动,但这声响在幽冥般静默的谷底显得那样突兀。
一枝羽箭破空袭来,刘煦当即被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刚回来就要挂了。
箭簇疾速从他耳旁掠过,劲风狠辣,霎时间竟有些失聪。
他回头斜乜,倒在树根下的是一个丁壮,其额头被射对穿,瞠目结舌的仓皇神情被定格,连惊吓的喊声都没来得及发出。
寒芒闪烁,利箭横亘脑袋,白的红的受到冲击而被喷出,激射的力度惊人,那怔怔的目光无神瞪视前方,箭尾的羽毛仍旧震颤不已。
“君侯!”
二十余名身着皮甲的部曲缠身围上来警卫,环视四周,弓着身子,全身紧绷地察看形势,周遭是无垠起伏的山野、麦田和溪流。
贼人身穿甲胄,喝骂声连连,手中握紧锋利的环首刀,蓦的瞬间,二三十人朝自己围将过来,刘煦前世可是在乌克兰战场、中东巴以冲突中做雇佣兵穿回来的,身手矫健,渡过最初的惊骇狼狈后,抓起钢刀,面目狰狞的迎冲上去,肌肉记忆的本能游龙凤舞,拼死力战。
黑甲耀日,在清风与雪花的飞舞下,喷射出血水,宛如幽冥之境般笼罩在嗜杀的悸动中,惨烈的断臂残肢散落沾染在白绒绒的泥地里,处处遍布血肉模糊的碎骨。
披坚执锐的魏军被刘煦等人劈砍乱杀得节节败退。
寒风与呻吟融为一体。
刘煦微微喘息,发出轻微的声响,连砍杀数人,体力确是一大考验,但他知道真正的危险才刚刚来临。
枯萎的树梢光秃秃地摇晃,落雪融化,形成细涓的潺潺水流嘀哒坠地,尸骨砸来碰撞得冰渣碎裂。
手无缚鸡之力的公子如何变得骁勇难挡?
起事的众人感到莫名其妙,却无言以对!
刘煦身后,亲历他长大成人,小心翼翼于许都艰难求存的刘德然,此刻瞠目结舌,神魂颠倒般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一幕。
只是欣慰之意溢于言表。
虽已头发鬓白,但好在精神仍算矍铄,想当初父亲刘元起于病榻之上,听说刘备有个嫡长子被俘沦落许都,竟以死相逼,让他散尽家财,带着僮仆从涿郡老家赶来服侍护卫。
他当时还觉得老父病糊涂了。
刘备确是人杰,父亲早年对他的资助也不算白费,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殷切期望,始于燕、代,方伯之任于豫、徐二州,从织履贩席之徒成长为乱世枭雄。
但他丢失徐州,接连败于袁术、吕布、曹操之手,如丧家之犬般败逃新野,亡命荆州,匍匐求取刘表之庇护,尊严尽失,在刘德然看来,已是再无翻身的机会了。
反倒是曹公英明神武,接连打败强敌,特别是官渡之战,力挫拥四州之地的袁绍,一统北方,霎时间声威震天,用兵如神,平定天下将指日可待。
按他的想法,汉室衰微,四方云扰,自己就该在家中举孝廉,入仕州郡,光宗耀祖,以经学传世,壮大门楣。
可执拗不过老父,只好入许都服侍当时尚在襁褓中的同宗族侄。
没想到自赤壁之战以来,短短十余年,刘备否极泰来,君临荆楚,挟巴跨蜀,复汉事业起死回生,令人大跌眼镜。
而且这小儿虽然多次眼看着就要病死、被杀,竟然屡次逢凶化吉,似有天助,在曹公的底线下疯狂试探,化险为夷,得到陈群、陈登、徐庶、袁涣等人的明里暗里的助力,被曹公收作假子。
私底下更是谋划出这等惊世骇俗、震惊天下的大局!
远处,数百名剽悍骁勇的军士簇拥着旗幡,一名嘴唇苍白,勉强站立的黑袍中年人紧皱浓眉,神色恼怒,瞭望片刻后,朝身侧几名将校责问道:“一连追了几日,贼人胆大包天,意图祸乱社稷,如何能从许都逃之夭夭至此?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再放任他们,蜀逆之子将要与荆州勾连,须即刻荡平。”
在场军将一时间言语喏喏,忧心忡忡,似有难言之隐。
“咳咳!吾知贼人挟持了大王之女,但如今贼人眼看着汇聚得越来越多,将会为患,诸位尽力杀贼便是,其余诸事吾自会向魏王面陈。”
睥睨将校,嘴角咧出嘲讽的弧度,中年人明言后果自负,不屑道。
说话的正是丞相府长史王必,魏王曹操的亲信铁杆,典兵督许中事,许都的话事人。
也只有他可以开门见山,揽下误伤乃至误杀魏王亲女的责任。
他身材中等,长髯阔口,样貌刚直。
此时穿着官服,头戴进贤冠,只是右肩微微颤抖,隐隐有血迹渗出,眼眸恨意连连,杀气滚滚,他此时强打精神,却仍气度滔天。
立于身侧的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神情肃穆,他作为王必的左膀右臂,当然清楚上官的愤怒。
严匡手下的屯田兵,此时已是王必督军许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目前朝廷大军分布重东西两线、轻中原的情况下,更显得至关重要。
真正令严匡鹤立鸡群于许下诸将校的,还是数日前发生在许都的耿纪、吉邈之乱。
京兆人金祎、九卿之一的少府耿纪等人和王必相善,彼此关系很好,没想到这些人心怀叵测,与关羽等逆贼勾结,妄图兴复汉室,竟然连同太医令吉本父子,带着家奴、门客、僮仆兴起作乱,胆大包天,意欲挟持天子攻打大魏,向南援结刘备、关羽,企图颠覆时局。
这些人掀起了滔天巨浪,险些让王必阴沟里翻船,借助严匡的屯田兵,才勉强平息战乱。
但被信任的友人背刺,感受自然非常之差,特别是王必本人还被射伤,身体几近于油尽灯枯,此时勉力支撑,已是奄奄一息,强打精神,作复仇的最后一击。
严匡向贼人看了半晌,深思熟虑后,觉得机会难得,进言道:“此贼正是刘煦,贼人虎落平阳,速令骑队将之湮灭,孙狼等人必定抱头鼠窜!”
王必听到这人名字,心中昂扬激荡,难言的快感简直令人着迷,郁闷的心情有些缓解。
眼看着汉祚将移,大魏初兴,作为曹操帐下效力多年的良吏,兢兢业业苦熬多年,被魏王曹孟德视作忠贞肱骨之臣,被他称赞为“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继而托付许昌重任,谁都知道他必将在新朝跻身开国功勋行列。
可在他摩拳擦掌,尽心于曹魏代汉的最后收尾之际,恰逢大乱,如今已是命悬一线。
但若是能追剿贼首,扫平余乱,将之作乱者全数收缴毙命,定能将功赎罪,福泽后人,子嗣也能以侯爵传世,跻身公卿之位,余荫相传,代代不衰。
我王氏要做大魏与国同休的勋贵王侯之家,此役不容有失!
眺望着沙场,伤口处传来宛若钻心般的疼痛,令他额头冒汗,什么友人,什么刘煦,恨不得将这些人杀之而后快。
将校们跃跃欲试,看出贼人已是强弩之末,立功的姿态很足,王必顿觉满意道:“甚好,刘玄德长子在此,作为背叛者,他已不是曹公假子,诸军替吾杀之。”
略微沉吟,他两向身侧一名脸色铁青的部将招了招手。
那人半步向前,侧耳倾听。
“此次,汝部骑军不容有失。”
王必警告道:“不用擒拿了,再抓来也是祸害,大王早就想杀他了,但碍于其汉室宗亲的身份,欲图招降蜀贼才留着。如今看,贼寇乃养不熟的狼,与其父一样,都是桀骜不驯之辈,尽数杀了便是……”
那黑面武将瞪大眼珠子,压低声量,急促问道:“金乡公主……”
“没有……什么公主,贼人愤恨魏王,恩将仇报,早杀了王女。我等不必手软,务必将逆贼全歼了事。”王必脸色很差了,迎着寒风,戾气很盛,叮嘱道。
“此事做好了,往事不可追,一笔勾销。”
帐下督扶必果然动容,他手握魏王留在许昌以防不测的精兵,但在贼人作乱之时表现不佳,部众溃散,逃奔南城,致使长史王必中箭。
险些酿成大祸,他的失职之罪难辞其咎。
若不是魏王大军不在,许昌空虚,不得不依仗他手下的精骑来掌控局势,王必早将他明正典刑了。
如今能将功赎罪,岂不欣然领命。
他面目狰狞,无穷的怨毒恨意涌上心头,大好前途几乎毁于一旦的何止只是王必,他是人死债消,自己还要在魏王手下讨生活呢!
杀人报仇,扭转仕途颓势的契机,在此一举!